APP下载

打造“中国数字听谷”加快培育浙江数字听觉科技产业链

2024-01-01朱李鸣

浙江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助听器杭州听力

文/ 朱李鸣

将建设“中国数字听谷”作为浙江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升级版、高水平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的一个重点项目深度谋划

听力障碍不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听力障碍者总数超过2亿人,60岁以上老人占了听力障碍人群一半以上。听力障碍和丧失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还带来家庭和社会压力。依托杭州国家人工智能试验区和产业先导区,在听力健康服务领域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集聚一批国际化听力健康医疗研究与服务机构、相应的器械生产和服务企业,集成运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脑神经科学技术,尽快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集中代表中国听觉健康服务技术和服务水平的集聚服务高地——“中国数字听谷”,有助于提高我国和世界普惠性耳部和听力保健服务水平,助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创建“中国数字听谷”的意义

率先普惠国民听力保健服务,打造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金名片。“中国数字听谷”提供均等、普惠、便捷、可持续的听力健康服务,可以为“浙有善育”“浙里优学”“浙里健康”“浙里长寿”民生“优享”金名片提供重要支撑点。“中国数字听谷”既可以为听力异常幼儿和儿童提供帮助,又可以帮助残疾性听力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伤害风险和医疗成本。

成为破解国际技术垄断、推进浙江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的“加速器”。加强获取可负担且符合成本效益的优质辅助听力技术和产品,应是浙江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老年听力障碍人群助听器佩戴率低,主要原因是中高端助听器的技术壁垒较高、价格昂贵,以瑞士峰力、丹麦奥迪康、丹麦瑞声达等六大国外巨头为代表的品牌垄断了国内中高端市场产品。“中国数字听谷”如能加强核心算法、专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听觉器械综合研究,率先基于数字技术集中力量规模化开发和运用较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将有效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替代进口的高价国际产品。

成为支撑中国提供人类听力保健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策源地。近80%的听力受损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呼吁将耳部和听力保健纳入各国全民健康计划一部分,通过共同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将耳部和听力保健服务的覆盖率提高20%。打造“中国数字听谷”通过持续实践创新,普惠国内听觉缺失人群的同时可为全球市场提供来自中国的具有更好性价比的新一代数字化助听器产品,引领全球普惠型的听力保健服务领域,可以充分体现大国担当,为人类听力保健服务提供中国式解决方案。

创建“中国数字听谷”的基础优势

作为“两个先行”省份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浙江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强的消费需求和能力,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战略核心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经济、人文条件,从产业角度看依托杭州率先打造“中国数字听谷”的基础优势在于:

有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杭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同时获批人工智能试验区和先导区的城市,杭州的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已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杭州位列全国第三位,在政策环境、科研能力、产业水平等关键维度均位居前列。具有以下突出优势:一是人工智能科研能力领先全国。借助“新四军”(浙大系、浙商系、海归系、阿里系)等名校名企组成的研发机构发力,杭州正在加速形成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创新平台。目前杭州人工智能领域新增授权发明专利占全市当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总数18.51%。在平台布局上,杭州有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创新重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工业控制技术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近日浙江省首个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上线,人工智能医学装备联盟专家委员会和医学影像智能阅片及远程诊疗中心正式落地杭州未来科技城。随着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落地杭州,杭州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更加完善。二是人工智能产业配套优势明显、布局比较合理。2021年杭州420家企业纳入省人工智能产业统计范围,较上一年增加34%,占全省36.5%;实现营收2038.5亿元、研发费用225.8亿元。杭州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均居全省第一。其中现有省级认定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10家,占全省的83%;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标杆企业32家,占全省的71%;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培育企业19家,占全省的83%。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以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高新区(滨江)为核心,萧山信息港、萧山机器人小镇等多个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共同发展的双核多点产业布局。“中国数字听谷”应用场景正是契合这样的优势产业。

有一定听觉数字科技的产业链基础。集聚了诺尔康人工耳蜗、惠耳听力、杭州自然之声、爱可声、声望听力设备等一批在全国数字听觉科技产业链有影响的听力服务高科技企业;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听力学本科专业,在2012年又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听力学硕士学位,设立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耳聋康复研究所,对聋儿家庭康复模式及全数字助听器的产业化发展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浙江大学、浙江城建集团、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共同建设了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浙江大学医学院五官科研究所”。杭州市残联主管的杭州仁爱耳聋康复研究院是有较大影响的非营利性纯学术机构。据笔者在第十二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九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的调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301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流医疗领军专家、科学家、企业家、健康产业投资专家一致认为杭州打造“中国数字听谷”具备非常强的优势和极大发展潜力,将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杭州高端智慧制造产业发展作出贡献,造福人类,形成数字安防产业链后又一有特色优势辨识度的产业链。

有建设杭州生命健康高地的战略规划引领。作为世界历史名城、东方休闲之都、创新活力之城,杭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创新药物、医疗器械、BT+IT、医药流通、医药康养五大重点发展方向,加大对创新药物、医疗器械“BT+IT”的产业支持力度。未来杭州还将推动医药流通和医疗康养的加速发展,以构建更完善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链条。目前杭州是我国数字医疗新物种企业集聚地。杭州以23家 (全国182家)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包括7家独角兽、11家潜在独角兽以及5家哪吒企业。其中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院、创新药研发、AI 辅助诊疗、创新医疗器械五个领域;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创新药研发、创新医疗器械、互联网医院、健康管理、基因科技五个领域;哪吒企业主要分布于创新药研发、基因科技和医疗大数据三个领域。杭州设有百亿级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在研究基础方面,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医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不断聚集创新资源要素,更是让杭州成为国内外医疗成果创新转化的“首选地”。创建“中国数字听谷”将助力杭州提升为全球重要健康城市和医疗健康旅游目的地,成为健康中国示范区的有力支撑。

打造“中国数字听谷”路径与举措建议

将建设“中国数字听谷”作为浙江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高水平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的一个重点项目深度谋划。建议依据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同步规划充分融合的发展思路,以未来5年为规划目标期,重点加强做好“一室一链一园一策”谋划。

积极争取设立数字听觉国家实验室。目前,国内还缺乏类似澳大利亚国家听力中心、国家声学实验室这样的权威实验室。建议省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整合浙江大学医学院、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达摩院、诺尔康等力量,联合中国科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上海交通大学、301医院等机构创立一所国家级智慧听觉实验室;吸引国际一流相关科研人员对人体听觉的神经系统、感知形态及听觉健康缺失对人体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建立智慧听觉健康产品的国际标准和相关产品的制造检测及服务标准。

以链长制加快培育国家级数字听觉科技产业链。仅以其中耳机为例,初步估计仅蓝牙助听芯片和智慧助听耳机的生产就将形成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蓝牙助听芯片算法和设计项目的开展及智慧助听耳机的投产,以目前全球残疾性听障人口5亿为基数、助听器芯片年市场需求按听障人口的60%计算,带动的上下游年产估计值将达3600亿元。建议借鉴国内合肥中国声谷发展思路,全面融合数字听觉科技,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形成涵盖听力诊治服务(筛选听力筛查仪)、听力和言语康复服务、助听器制造验配、人工耳蜗、芯片、耳机、声音控制设备、听力检测与辅助设备、听力防护设备、听力与语言辅具、儿童听力管理、听力障碍援助体统、听力语言康复理疗机构、特殊学校等的产业链。形成算法—芯片设计—助听器配套产品(如麦克风、喇叭、电池)—助听器制造—销售和互联网医院、听力师及康养技师培训学院为整体的垂直产业链。应将其纳入省市未来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建立省市产业链长制。

设立一个中国数字听觉科技园。建议研究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省级高能级平台设立数字听觉科技园,定位为国际化智慧听觉数字科技成果研发孵化与产业加速器,吸引国际一流数字听觉科技研发机构和头部企业入驻,国际一流数字听觉科研成果转化孵化,海外一流数字听觉科技人才回国创业。在招引合作对象上,国外建议重点加强与澳大利亚国家听力实验室合作,积极引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莫斯科大学、白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大学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队伍;国内重点合作产业链相应环节头部企业生态群,如语音识别与语音模拟技术合作伙伴科大讯飞;芯片设计合作伙伴炬芯科技、中芯国际芯片生产;苏州百助听力、楼氏电子、声扬电子、倍声声学元器件配套企业以及助听器辅料企业等,重点发展蓝牙助听芯片研发及其量产、助听器设计与制造形成国际化研发与制造基地;国内加强与民政部光彩养老事业促进中心、国家康复中心、中国老龄委、北京听力协会、中国听力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合作,联合发起听力健康服务产业联盟和 联合研究机构;联合设立光彩听觉与康养师培训学院推动听觉验配师、听力师及其他康养扶理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解决全国2700万康养产业专业技师的职业技术培训需要;设立互联网听力医院与助听服务O2O平台和听觉互联网医院。整体上形成全国独有的算法—芯片设计—助听器(人工耳蜗)配套产品—助听器(人工耳蜗)制造—销售和相应前后端服务产业链即互联网医院、听力师及康养技师培训学院为整体的垂直产业链。

专门研究制定一个“中国数字听谷”的综合型支持政策。建议省市政府联合成立“中国数字听谷”前期工作团队,系统性研究数字听谷国际发展态势和提出政策储备。将国家级数字听觉科技产业链建设为浙江标志性重点未来产业之一,研究在杭州提高耳部和听力保健服务覆盖率的政策机会和条件。将“中国数字听谷”项目作为省市生命健康产业基金的重点扶持项目,对接相关资源完善项目策划和招商计划。在用地选址规划、土地费用、政府产业基金投入、重点科研项目支持、政府购买普惠国民听力保健服务、制定数字听觉产品服务标准、设立检测机构等各类相关政策上争取省市强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助听器杭州听力
杭州
关于助听器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我是奶奶的“助听器”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