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安徽省宿松县为例
2024-01-01吴敏
吴 敏
(中共宿松县委党校,宿松 2465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不断优化要素配置,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实现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所以即使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三年,我国经济依然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纽带。因此,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一个脱贫摘帽县,宿松县近年来县域经济虽稳步发展,但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下面本文以安徽省宿松县为例,分析其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
(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
县域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统治、军事组织和经济运行的需要,早在公元前700—前600年的楚国,县作为一种行政建制就已经出现了。秦统一之后,县制得到了确定,一直沿用至今。回顾中国几千年的行政区划史,县这一层次的行政区划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国家行政与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城市与农村、国家与民众的沟通环节,基本没有中断,一直是最稳定的存在。与县这种行政区划伴随的就是县域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自秦朝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由于当时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和交通不发达,所以以县划分作为经济管控平台,但封建时期县域经济的内容是比较单一的,以赋税经济为主。
新中国成立之后,县域经济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曲折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受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及与此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的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较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充分释放了生产要素的活力,带动了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涌现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比如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义乌模式等。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未来2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占国土面积93%、人口85%的县域,因此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县域”这个概念,并且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这一要求。随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开始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地相应出台政策,县域经济受到关注,但随着各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水平不一的现象,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同时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为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和要素的粗放投入,存在产业布置分散、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产业规模小、经济效益较低、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亟待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逻辑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从产业结构看,县域经济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经济;从空间结构看,县域经济以城镇经济为中心,以集镇经济为纽带,以乡村经济为基础;从组织层次看,县域经济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经济、集镇经济、乡村经济、企业经济(家庭经济)构成;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看,县域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地域总体和经济整体看,县域经济具有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个方面的特点。根据《2019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提供的数据,我国县域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39.1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的41%,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38个县(市)的GDP突破1 000亿元大关,其中有6个县(市)超过2 0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因此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宿松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宿松县经济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皖鄂赣三省(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安徽省太湖县、望江县)接合部,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全县国土面积2 394平方公里,辖1省级开发区、9镇12乡2街道、213个村(社区),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地、丘陵、湖泊、平原依次分布。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户籍人口86.6万,常住人口61.26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62.5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99.5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08.02亿元,增长3.1%。宿松是省直管体制改革试点县,享有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经济发展条件
一是地理位置独特。宿松县地处长江北岸、800里皖江之首,承启东西,联通南北,临江达海,是皖江示范区“东进西联”的重要节点。二是交通运输便捷。105国道、沪渝高速、合九铁路、安(庆)九(江)高铁、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距合肥、武汉、南昌等中心城市均在两个小时车程内。三是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有耕地120万亩,山场73万亩,可养水面84万亩,宜渔淡水面积在县域中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棉花年常产超过2.5万吨,是国家级优质水产品基地县和优质棉基地县。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8种,其中磷矿石、石灰石储量居全省前列,优质汉白玉储量达2亿立方米。四是文化底蕴深厚。宿松是黄梅戏发源地之一,是中国诗歌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戏曲文南词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是劳动力充裕。宿松青壮年劳动力达50余万人,常年外出从事服装、电子、建筑等行业的技术工人达30余万人,是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大县。宿松县是安徽省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大县,有普通高中9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每年培养各类人才近万人,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宿松县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从经济总量来看,宿松县经济总量偏小、人均靠后。2020年宿松县生产总值243.2亿元,居全省各县(市)第38位,全市排名第3位。宿松县居民收入水平在全省排名靠后,并且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20年宿松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 471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 847元,在全省各县(市)排名5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 940元,在全省各县(市)排名48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2.1∶1。从产业结构来看,宿松县作为产粮大县,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职能,因此第一产业占比较大,工业整体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宿松县一直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2020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0.6∶39.7∶39.7,而2020年全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7.7∶37.8∶54.5。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来看,基本都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规律发展[1],宿松县现在仍处于“农业、纺织工业”阶段。
从宿松县主导产业来看,一方面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宿松县“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坚持做强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皮革加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为主体的县域主导产业,但当前纺织服装、皮革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比重仍然占大头。另一方面规模经济效益不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快,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176个,龙头型大企业、牵引性大项目较少,高质量支撑能力不强。
2.创新发展短板突出
从发展的实际来看,宿松县的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缺乏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科技投入强度不足,创新发展支撑能力较弱,科教支撑体系有待完善,高教资源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创造性、包容性不足,人才引进机制灵活性、吸引力不够等[2],无法满足宿松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3.公共服务存在差距
宿松县城市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历史欠账多,城市功能性设施和项目建设总体较为落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相对偏低,社会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从城镇化建设来看,一方面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集聚度不够,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6.3%[2],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区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综合承载力不足。比如老城区建筑密度在50%以上,公共空间严重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整体路网狭窄、系统性差,道路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低,并且老城区内建筑普遍建造年代久远,自建房较多,房屋大多为砖混、砖木结构,部分房屋存在质量安全和消防隐患,影响居民生活居住品质。
三、推动宿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工业立县,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实力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梯,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行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工业会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早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宿松县就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县、外向带动、创新推动、项目牵动、和谐发展”的战略。多年来,宿松县沿着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方向,坚持工业的主体地位,积极推动工业平台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向工业集中,促进要素保障向工业倾斜,夯实工业发展平台。一方面,继续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方向,积极推动企业“小升规”,通过产业重组升级、对接高新转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3]。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三重一创”(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支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支持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编者注)建设,有序发展新能源产业,提升绿色环保产业,培育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进经济动能的“换车超车”[4]。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这是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提升宿松县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不断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完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成本过高,缺乏稳定的资源来源是制约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科技创新不仅研究周期长、不确定性高,而且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而宿松县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经济效益不高,企业难以承担科技创新的成本,同时银行信贷、政府补贴、基金引导等外部资金来源有限,导致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强。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带动金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民间资金、民营资本参与科技投融资,从而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外部资金保障。三是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是科技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缺乏相应的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大阻力。一方面是织密引才育才网络。利用地缘优势,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重点城市尤其是高校设立人才工作站,持续深化县校合作、产教融合,支持职校和职教机构围绕主导产业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是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县党政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出台高层次人才服务精准细则等,通过提供人才公寓+租房补贴,满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等需求,营造干事创业、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三)转变政府职能,创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条件
政府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能动作用。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来看,在市场机制下经济生活领域存在的“市场失控”决定了政府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所以县级政府有政治责任为地方提供公共产品,比如说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教育设施、环境卫生等,同时还有社会保障体系[5]。为更好适应市场经济和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县级政府应找准自身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坚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方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控作用,组织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协调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6];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公共服务领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衔接”,在创业、就业、教育、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重点推进,促进协同发展,逐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快补齐县域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县域承载力和吸引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四、结语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迈向高级形态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因此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立足宿松县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相关建议,以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