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思考
——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

2024-01-01叶洋滨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双减

叶 影 叶洋滨

一、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一)家庭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人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庭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从政策层面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1]。

家庭里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家长和孩子可以实际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开展科学探索,通过亲子陪伴的形式一起去找出问题的答案。家庭科学教育体现出其特有的灵活性、潜移默化性、随机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其开展和实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往往可以有感而发,或者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或者是充满童趣的亲子对话而产生。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和引导,对青少年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在的家长往往更重视孩子的学习分数和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树立和培养。家庭科学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如下问题:一“缺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学校;二“错位”,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成绩至上;三“越位”,提出过多过分要求,对学校教育管理行为不合理干涉。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要和学校教育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经由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方面,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层面的科学教育主要责任是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群体的科学兴趣,引导他们从小树立崇高的科学志向,这对人才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保证新课程实施质量的必要前提。目前,不论是从软件资源还是硬件资源的角度,学校科学教育都存在一定不足。一是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整体不足,所学专业为科学教育或是理工科的占比很低。还有一部分学校存在重分数轻实践,重记忆轻探索等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在科学教育上的关注和投入不够。二是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缺少细分,设计不够系统,跨学科融合不够,尚且不能有效解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问题,灌输性教学较为普遍。三是实验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乡村地区尤为薄弱,学生对于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接触较少,动手实验的时间配比不理想。四是我国的科学教育研究刚刚起步,从事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力量薄弱。科学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目前仅有少数大学拥有。无论是课题立项、课题经费还是研究人员都不足,对科学教育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不够。

(三)科技馆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7年9月1日,中国科技馆的馆校合作项目提质升级,正式启动“馆校结合基地校”项目,为首批200所中小学校提供场馆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校本课程开发、科技教师培训和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五大方面的服务内容[2]。科技馆具有丰富的展教资源,能有效地弥补小学科学教育的不足。一是展品展项资源。科技馆会配备100件套以上的科技展品,展品的展陈布置以展区形式进行划分,设有主题和参观路线,比如宇宙展区、海洋展区、气象展区、电磁学展区等等,设计合理的参观体系有效地保证了科学的延展性和关联性,使得展品展示和教育活动能够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又有多学科交叉的设计。二是科技馆辅导员团队资源。科技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校外科学老师,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者,能够帮助学习者进行展品体验、展厅参观、实验探究、现象记录、团队协作,以达到学习者完成自主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的机会,丰富社会实践的精力,发挥更充分的教育作用。三是设备设施资源。科技馆内大多配置有专业的多媒体教室、演播室、报告厅、实验室和相应的实验设备、表演器材,这些丰富的硬件条件,可以弥补学校科学资源的不足,发挥科技馆第二课堂的特色和优势。

(四)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协同,可以理解为协作,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资源或个体以协调一致的方式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或能力。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三方合作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育人过程中协同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而科技馆作为社会教育中的重要阵地,与学校、家庭的教育功能形成互惠互利,互补共教,建立协作育人共同体,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让科技馆在教育双减中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三方资源共融、紧密合作、相互支持,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从目前来看,各类政策的颁布为科技馆科普资源、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帮助。同时,随着科技馆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科技馆与中小学、家庭合作,逐渐形成了校内外联合的科学教育机制。政策有引导,硬件有保障,家校社协同的基石已经打下。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及相关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同向发力,形成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发展的科学教育社会生态体系[3]。

二、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4],要求要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中的科技馆教育各有自己的责任。

邱梦莹提出,校外科技教育存在科技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校内外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5]。小学科学教育作为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学会观察、实验、记录、对比、归纳和总结。需要重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大格局。这对于学校、科技馆、家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学校角度

当前科学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教育的情景化、探究性方面,教会学生把在学校学习的科学知识用于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校要开展综合性的科学教育课程,能够让学生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和优点,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复杂的实际问题。

虽然当下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然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许多中小学校的教育还在过于关注成绩成果和录取率,重分数,轻实践,科学课程以基础性、验证性居多,对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重视不够,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不足。二是有些教师对家校、社校共育缺乏边界意识,理所当然认为学校、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导致学校频繁“越界”,忽略和降低了家庭与社会教育的作用。三是科学教师的队伍素质不均衡,师资力量和科教资源方面,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差距较大。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难度较大,需要多领域形成合力。

(二)科技馆角度

科技馆教育属于第二课堂、校外教育、场馆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教育。《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科技馆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馆教育的实践性、丰富性、开阔性、灵活性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欠缺之处,同时科技馆教育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亲子陪伴互动的空间场地支持和活动配合。

就目前而言,我国科技馆科学教育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价值引领上贡献不足,大部分还停留在知识补课层面,围绕展品偏重科学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创新意识上有欠缺,未能有机融入探究性的教育理念。二是尚未建立起科学、健全的科技馆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基本采用调查问卷和采访等方式对活动效果、教学质量进行简单评价,缺乏多维度、多元立体的长效评价机制,没能真正精准捕捉观众的诉求和反馈,导致总结、反思、改进和提升不够。三是未能充分发挥科技馆体系开放建设的作用,缺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机制,与大学、研究机构、工厂等社会力量开展的长期共建力度明显不足,不少前沿科技成果仍然未向科技馆科学教育资源转化。馆校结合不够深入,还存在打卡式参观、任务式游览,走马观花,对科技馆科学教育资源的利用存在碎片化现象。科技馆辅导员与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滞后,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校内外科学教育融合效果不明显。

(三)家庭角度

双减政策为学生减负,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增多,三点半之后学生去哪儿,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是现在家长和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也正是促进家校合作、把握机遇的好时机。对于家长而言,未能很好适应政策的变化,仍然存在焦虑情绪,没能进行角色回归,对孩子缺少关爱和陪伴,没有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等”面并“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缺位情况。

就协作角度而言,家校合作项目和馆家合作活动存在推出的项目不多、频率不高,形式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亲子活动没能很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反而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边玉芳等学者提出,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中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强,校外资源的整合利用相对较少,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在组建标准、相关人员的培训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仍不完善,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短板,亟须进一步完善[6]。

从当前家校合作的实践来看,以馆本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即家校合作、馆家合作在学校和科技馆开展项目活动居多,引导和吸引家长参与到科学教育中,家长的参与度、主动性还有待提高,家庭科学教育的氛围营造尚且不足。

三、 基于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个大工程,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下,展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各方因素,在理论支撑、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等方面尚不够成熟,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目前,各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联合,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馆本课程、校本课程,“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搭建平台,丰富载体,充分整合科教阵地资源,倾力打造协同育人的科教联盟。家校社三方协同开展科学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课后服务菜单化

总结课后课堂建设经验,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水平、服务规模、服务时间、服务课程和管理方式等,分年龄、分学科、分时段推出菜单化课后服务。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浙江省科技馆第一时间响应政策,启动“双千”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实施“千家基地拓研学”“千名专家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浙江省各级科技馆聚焦“双减”政策,科普服务联动推进,科普资源协同发展,充分优化科普资源供给新模式。2022年,浙江省科技馆、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温州科技馆、绍兴科技馆、湖州科技馆、台州科技馆、嘉兴科技馆等省级、地市级科技馆均开展了“馆校合作”实践项目,全省各级科技馆累计开展“馆校合作”系列活动149场次,累计开展各类服务“双减”活动10080项(次),服务师生群体103万人次。利用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努力满足乡村中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需求,通过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推动校外科技教育、学校文化教育、家庭科学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社会实践。

(二)教育活动主题化

探索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设计技巧和原则,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2022年累计开展各类服务“双减”活动832项(次),重点服务小学师生、家长群体165.63万人次,面向学校和家庭“打卡式”输送科普内容。设计馆校结合科学课,制定科技教育项目清单,自主研发了138个主题研究活动和课程,创新性开展“菜单式”科普服务,包括浙江省趣味亲子实验赛、科技馆趣味亲子运动会、科技馆奇妙夜活动等,能够让学校、科技馆、家庭充分参与,让孩子感受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创造崇学融洽的家庭学习氛围,养成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化解生活难题的习惯,帮助孩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些教育活动也充分利用了家校社三方资源和可调动的力量,在一些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上,由科学老师、科技馆辅导员、科普志愿者、教培机构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按需设计课程清单,灵活调整活动的起始时间和时长,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学生自由“点菜”,保证了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实习实践项目化

充分考虑学校和家庭的需求,推进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多方共建,实行实践活动项目化。目前,针对学生实习实践,浙江省科技馆开展了“科技馆小达人”活动,每年暑期面向4~6年级在杭的小学生开展7~14日的科技馆科学实践、与红十字会合作开展展厅应急救护培训、与科普企业合作研发亲子研学游等活动。通过搭建平台,动员多家科普企业加入公益科普课程队伍,加强科技馆与小学联合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衔接,联合开展周末科学公益课堂。与杭州江心岛小学,杭州新华实验学校、杭州云谷学校等十余所小学签订馆校合作协议,聚焦需求、深度对接,为小学输送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科学资源包服务,策划开展校园科学节,校园科技活动周。积极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将双方合作平台推向更高更广,共同推动学校和科普场馆教育活动的有效衔接。依托馆校结合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多所小学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学术科研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四、 家校社协同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馆校合作”师资队伍的培养

自“双减”以来,许多科技馆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制定了课后服务清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未能针对性地因材施教,科技馆一线辅导员承担大量工作,无法专心开展课程活动研发等难题。科技馆优质师资力量较为缺乏,存在缺少系统、长期的培训,无法满足孩子们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等问题。尤其是目前科技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的研究较少,缺少理论指导。而小学的科学老师在开展科学课程时,有很多科学实践环节仅靠学校的实验资源和场地,难以呈现出丰富的实验现象和效果,同时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布置上,缺少场景设计、情景渲染,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上有待加强。

在此基础上,建议馆校双方建立人才双向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教师研习、双师课堂、短期培训、联合教研等形式,加强学校教师与科技馆的交流合作。例如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立足场馆资源优势面向长三角地区的科普场馆、中小学校策划开展2023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组织科技辅导员参加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实践活动设计培训,把科学课搬进科技馆,使教师了解科技馆教育资源构成,让科普场馆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学校课标和学员学情,推进馆校双方合作设计研发科普展品、开发科普课程、开展馆内展品的维修保养;通过科技馆小达人、趣味亲子游、趣味亲子实验赛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策划与管理,激发家长对科技馆的兴趣,帮助家长降低因文化资本不足和升学压力产生的对科技馆教育的排斥,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空间;引入社会力量,将少年宫、老年大学、校外培训机构、相关领域专家等导入课后服务,吸收高校学者、民间艺人、热爱科技馆事业工作者等,丰富师资队伍梯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面向中小学推出科技馆小小讲解员活动,培养学生展厅讲解员,为学生创造锻炼和实践的条件,在锻炼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持续为科技馆提供志愿服务后备力量,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二)馆校合作开发实施精品化教育活动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科技馆教学空间开放、教育方式灵活,通过合理组织活动的方式可以给参与者创设一个安全、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场馆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谢娟,刘水河提出在开展馆校结合教育活动时,要基于结合学校课程、具有连续性和伸延性、具有引导性和辅助性、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四个原则[7]。在设计实施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时,可以参考以上观点:一是活动主题要对接学校的课表和课标,同时又能借助科技馆展品资源和实验室条件优势;二是活动内容要有科技馆的特色,不区别于课堂,而是利用科技馆资源深化、拓展、迁移知识点;三是活动目标既能吻合学校教学计划和目标,又能实现科技馆的教育价值,要因地制宜,结合国情和社会需要。例如科技馆教育活动资源包是基于科技馆展览展品特色,依据中小学科学课标,以“参与、互动、体验”为突出特色,打造以多媒体课程、阅读手册、科学实验材料包为立体呈现形式的融媒体科学教育资源,是对小学阶段课标范围内学校开展科学课程的补充、拓展与提升。由上海科技馆及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共同发起的2022年首届长三角“课本中的博物馆”教师教学项目展评活动,旨在资源共融、人才共享,进一步推动“馆校合作协同育人”工作。活动发动长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围绕“课本中的博物馆”这一主题设计实施馆校合作科学教育项目,与学校课本课标紧密结合,利用科普场馆资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鼓励教师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跨馆资源开展教学项目,活动受到了中小学老师和科技馆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初评阶段共收到来自4个省市的90份方案,最后经过初评,复评,线上答辩,最终由南京外国语学校雨花国际学校和南京科技馆合作研发的“科技律动之数字色彩”,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合作的“藏在图腾里的神奇动物”等15个教学项目获得一二三等奖。

(三)建立科学客观的育人评价和反馈体系

目前,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开展的效果评估与反馈的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以科技馆举例,评估的手段也仅限于活动后的简单调查,缺乏前置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评估等多种组合方式的评估。调查方式基本采取满意度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其中问题设置比较简单,评价者在填写量表时容易受自身情绪或状态的影响,满意度的分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由于这些评估方式缺乏系统、严谨的维度设置,没有清楚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弊端逐渐暴露。

基于以上原因,科技馆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客观的育人评价和反馈体系,邀请专家、学者、教师、观众、家长等各个方面不同背景职业的观众参与,根据实际体验填写问卷。重点评价考核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科技馆的延伸和扩展性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二是面向社区、家庭提供的服务质量及其效果;三是科学教育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及其效果。以奖优罚劣的方式调动起被评价人的积极性,建构起严密的评价体系。通过合理评估数据,收集意见建议,积累经验,从观众角度出发进行针对性地完善,提升业务水平。目前浙江省科技馆科学院采取授课教师自评、学员满意度调查、家长满意度调查、小学科学老师、科普专家评价等多维度评价方式,从教学设计、授课效果、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跟踪。

(四)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家校社三方沟通

当下,PPT、白板一体机、VR技术、AR技术、投屏等多种技术已经较为普遍地运用到了科技馆教育中,技术融合下的课堂信息量更大、效率更高。钉钉、微信、小管家、腾讯会议等APP能帮助家校双方及时、安全、高效地进行联系。

数字化技术与多主体协同所强调的信息与资源共享、运行的互联互通、均衡与非均衡的动态转化等特征高度契合,可以为家校社协同提供重要载体,也可以数字化思维打破传统条块分割、时空区隔对于家校社协同的阻滞[8]。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让“互联网+互动教学技术”提供给青少年更优质、更便捷的科学教育资源,方便社会公众高效率的共享共用,助力构建多方投入、多元主体参与科学教育的新格局。一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优质资源汇聚。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整合和汇聚来自科技馆、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家庭各方面的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形成融媒体资源库,推进科学教育各主体间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共享、复用。二是通过信息技术建设为科学家、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学生家长等开展交流、研讨与合作提供平台基础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发展新形势下的科学教育共同体。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校外科学教育走进学校的形式和途径,通过线上科学课、云逛科技馆、抖音直播秀、微信答疑群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数字化科学教育产品,助力解决“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三点半”科学教育活动缺失的问题。目前浙江省科技馆为学员组建了微信答疑群,面向小学生推出“浙我知道”公益问答服务,每周回答小学员超过30个科学提问,累积回答问题1445次。

(五)探索建立馆校家“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时代变革要求教育从狭小的教室走向广大的社会,学校、社会及家庭教育的合作与互补显得愈加必要。馆校家三方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尝试,建立馆校家三者之间信息、资源、能量相互流动和接力,从文化空间共享、物理空间共建、虚拟空间共融三个维度建立科学教育协同育人模式。

1. 文化空间角度

“文化空间”强调的是在这个空间中方便人们见面分享或交换文化方面的做法或想法,侧重的是思想文化上的学习、交流和碰撞。从文化空间角度出发,可以利用科技馆的展览区域、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学校的体艺馆、图书馆、报告厅和社区的图书馆、文化礼堂等三者不同文化空间的特点和优势,签订馆校社合作协议,联合打造融合展览、教育、实验、交流、研发等多样化功能的科教文化综合服务基地。向学校师生、社区家庭提供就近参与创新性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结合自身特点,推出科学亲子游、一日研学课、科普手工坊、STEAM工作室等活动,让公共文化服务更精准、更垂直。邀请亲子家庭、在校师生走进科技馆、社区,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连接配合,可以激发学生多观察、多运动、多实践,促进家长多学习、多沟通、多陪伴,形成馆校社三者开展科学教育的合力。

2. 物理空间角度

学校、社区街道和科技馆要加强合作共建,打造设备更齐全、功能更完善的科学教育物理空间。如校园科技馆主题展区、社区科技馆、科技图书馆、科技工作室、安全科普馆、科普长廊等区域,共同为孩子的课程拓展更多的空间。尤其是利用科技馆可听、可看、可触摸、可体验的展品开展科学课,把一些课程内容搬进科技馆或者社区,利用好科技馆的物理空间优势,为学生营造从实践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情境。体现出科技馆教育服务“基于实物的体验”“基于实践的探究”的核心特征[9],更加精准服务于学校科学教育。

3. 虚拟空间角度

学校要探索利用智慧手段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将科技馆的线上资源、社区、家庭的数字资源都纳入智慧系统中。系统成熟后,学生可以在线选择课后服务的课程,包括科技馆、家庭提供的资源与服务。在学校的线上服务平台开辟类似于科技馆科学课版块、家庭科学版块,为在校师生提供云逛科技馆、云看展、云课堂、云讲座等教育清单。而在家庭科学版块,可以整理和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家长意见、建议,建设家长志愿者数据库,提前收集和统计家长的职业、专业背景、志愿服务优势、意向等。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录制科学讲座、线上趣味科学授课,既解决了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又能从职业启蒙、实践技能、成长故事等诸多方面拓宽学生、教师的视野,帮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技能。

五、 结语

对于学校来说,科技馆完善的科普设施和丰富的展教资源,不仅减轻了学校的负担,也让科技馆的科普资源活起来。家校社协同对于促进孩子思想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挖掘孩子的才能天赋,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具有非常正面的价值意义。如何使家校社协同的形式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如何使科学教育资源得到深入的开发利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家校社协同发展机制,调动科普工作者以及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积极性,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进和努力。

猜你喜欢

科技馆科普双减
科技馆一日游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深圳科技馆新馆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普达人养成记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参观诚毅科技馆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