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齐黄34 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23-12-31彭思来
齐黄34 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诱处四号”作母本、“86573-1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齐黄34 具有高产、稳产、高蛋白、高脂肪、高豆腐产出率、抗大豆花叶病毒、抗霜霉病、抗炭疽病、耐旱、耐涝、耐盐碱、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齐黄34 较好地解决了大豆高产与优质、高蛋白与高脂肪等之间的矛盾,同时在产量、品质、抗病、耐逆、适应性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先后通过国家黄淮海北片和中片、山东省、江苏省淮北和淮南区、贵州省审定,安徽省、河南省引种审批,是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和主推的四大核心品种之一。2020 年以亩产353.45 千克创全国夏大豆高产纪录,是个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大豆品种。笔者结合在山东临沂的多年推广生产实践,现将齐黄34 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种植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临沂及相似地区推广齐黄 34 提供参考。
一、齐黄34 品种特征特性
齐黄34 大豆为有限结荚类型,平均生育期约105 天,平均株高75 厘米,半收敛株型,叶片呈椭圆形,花为白色,有棕色绒毛,平均主茎节数14~15 个。齐黄34 的有效荚果数平均每株31 个,折合粒数平均为71 个,平均粒质量20 克/株左右。齐黄34 大豆籽粒为椭圆形、黄色,具有黑色的脐。
经田间鉴定,齐黄34 大豆在临沂种植表现出对多个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和强致病株系为高抗,对炭疽病表现为中抗,对霜霉病表现为高抗,对斜纹夜蛾表现为中抗。齐黄34 大豆的耐涝性较强,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盐性,耐旱性在中等以上。
齐黄34 大豆的适应能力强,是农业农村部在多个区域确定推广的主导、主推品种。大豆是对光照敏感的短日照作物,一般适应种植区域范围不大,齐黄34 大豆目前推广应用的适合生长区域广,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在黄淮海多点联合鉴定试验中,在7个省市超过70 个试验点中产量排在参试大豆品种前5 位的试验点数为31 个,排在前2 位的试验点数为23 个。
齐黄34 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平均含量分别达到45%、23%左右,符合国家优质高蛋白、高油大豆划分标准;水溶性蛋白含量近33%,比其他普通品种一般高3%。制作豆腐得率可达到257%以上,相对于一般品种高30%左右,制得的豆腐保水率、含水率分别在74%、79%左右,口感非常细腻,爽滑香甜,特别适于加工传统豆制品,广受消费者喜爱。
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做好播前准备。
①地块选择。齐黄34 大豆高产栽培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有机质含量高、温光条件好、排灌方便、无病虫害的地块,避免连作。连作易造成大豆病虫害蔓延滋长,降低大豆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抑制大豆植株生长,从而导致大豆品质变差、产量降低。
②精细整地。前茬小麦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保墒,一般耕翻深度在20 厘米以上。播种前精细整地,做到耕透耙细压实,达到耕层土壤细碎、松软、平整、墒足。
③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每亩一次性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000 ~1500 千克、45%的复合肥20 千克、钼酸铵3 千克作底肥,既培肥土地,又为幼苗生长打好营养基础,保证大豆稳发稳长,以利壮苗抗病。
④开好“三沟”。整地后,开好田间内外“三沟”水系,保持“三沟”通畅,确保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
2.搞好种子处理。
①晒种。为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播种前2 周选晴天晒种1 ~2 天,晒种时应薄铺勤翻,避免暴晒。
②选种。播种前3 ~5 天精选种子,去除破损粒、病斑粒、虫食粒、杂质及杂粒,选择籽粒大小整齐一致、饱满、色泽鲜亮的种子,保证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力争一播全苗。
③拌种。播种前用辛硫磷、多菌灵等药剂对水均匀拌种,可预防大豆根腐病、蛴螬、蝼蛄等苗期病虫害。拌种后闷种4 小时,晾干即可播种。
3.提高播种质量。
①适期早播。由于夏播大豆生育期短,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均有影响,适期早播很重要。在适宜的播期范围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齐黄34 在6 月初至7 月上旬均可播种,具体要根据地块的墒情选择播期,最适播期为6 月中旬,最好在6 月底前播种结束,避免迟播影响产量。
②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主要根据播种时间和土壤肥力等而定。早播宜稀,晚播宜密;肥地宜稀,瘦地宜密。采用等距穴播,一般行距35 ~40 厘米、株距15 ~18 厘米,这样有利于大豆均匀吸收光、肥、水。每穴播种子3 ~4 粒,播种量控制在5 ~6 千克/亩。土壤肥力高、灌溉条件好的地块,留苗1.1万~1.3 万株/亩;土壤肥力中等或稍差的地块,留苗1.5 万~1.8 万株/亩。播种深度以3 ~5 厘米为宜。墒情适宜时浅播,墒情不足时适当深播。播后覆土深度均匀一致,以提高出苗整齐度。
4.田间管理。
①查苗、间苗。大豆幼苗出土后及时开展查苗工作,若缺苗,可采用带土移苗、带水补种等方式及时补苗,确保田间齐苗。齐苗后,在大豆植株展开第一片复叶之前做好间苗,剔除田间长势弱、发病的幼苗以及疙瘩苗等。田间留苗时选择的幼苗要求长势均匀、一致,为高产打下基础。
②防除杂草。播种后到出苗前进行芽前土壤封闭处理,使用50%乙草胺乳油130 毫升/亩喷洒地表,在幼苗出土前清除杂草。如果土壤墒情不足,需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灌溉量,提高除草效果。大豆植株处于3 ~4 复叶期或者杂草处于2 ~3 叶时,阔叶类杂草可用20%~30%氟磺胺草醚水剂60 ~70 毫升/亩杀灭,禾本科杂草可用10%~12%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60毫升/亩杀灭,喷施时对准杂草茎叶部位。
若大豆田内药剂防除未取得较好效果,可在中耕松土的同时做好除草工作。间苗后即可中耕除草1 次,大豆分枝前再开展1 次,开花封垄之前开展第三次,既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又可以起到保墒、除草、避免大豆植株倒伏、排涝等作用。
③化学调控。高肥力地块为避免植株旺长,可在初花期用15%多效唑粉剂50 克/亩兑水30 千克叶面喷施,不仅有效控制植株旺长、疯长,防止倒伏,而且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保证大豆多开花、多结荚。低肥力地块可在盛花、鼓粒期用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0.05%钼酸铵混合溶液50 千克/亩叶面喷施,每隔7 天喷1 次,连喷2 ~3 次,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有利于保花保荚增粒重,增产效果显著。
④适时追肥。对基肥不足或苗期受涝、肥力流失严重的地块,苗期可追施尿素3 ~5 千克/亩,以促进幼苗生长、早生分枝;花荚期是大豆需肥高峰期,脱肥易造成落花落荚,一般在开花初期视苗情适时、适量追施45%复合肥15 千克/亩或尿素10 千克/亩,可促进花的发育及幼荚生长。
⑤合理灌溉。苗期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以利蹲苗防倒伏,遇涝应及时排水防渍害;大豆花荚期和鼓粒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遇旱要及时浇水,切忌大水漫灌,遇涝要及时排水,减少落花落荚,确保大豆灌浆充分,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