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简析

2023-12-30李宁宁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家国史料情怀

李宁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阐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的时候,提出家国情怀是其中之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这也就是说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既要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同时又要通过历史知识来探求其中的人文元素。当这一点成为历史教学的追求时,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初步见解。

一、寻找家国情怀培养的土壤

既然家国情怀指向了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那么家国情怀培养就不能靠空洞的说教。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指导历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有着很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家国情怀培养的土壤。

就历史学科教学而言,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应当依赖于历史史料占有以及分析。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当提供足够的史料,教给学生相应的史料分析方法,让学生进行研究与思考。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研究与思考的过程也是家国情怀生长土壤的一部分,没有这样一个过程,或者说没有这样一个空间,那家国情怀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再来看《抗美援朝》的教学。教师应该思考给学生提供哪些资料,应当让学生进行怎样的分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形成符合唯物史观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结合教材设计,可以提供的史料包括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形,以及党和国家决定抗美援朝的内在逻辑。

二、探究家国情怀生成的路径

当培养家国情怀的土壤有了之后,探究家国情怀生成的路径就成了重要任务。让学生经历史料分析的过程,形成相关的观点并对其加以引导,最终沉淀为家国情怀,应当是有效的教学途径。

在本课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的史料大致有这些:一是朝鲜内战的爆发,这里涉及美国所做出的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以及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并操纵联合国组成“联合国军”;二是新中国刚刚成立这一重要背景。朝鲜内战爆发距新中国成立才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战争就发生在中国的邻国,战火已经烧到了中朝边境,对中国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三是国家发展、祖国统一与抗美援朝之间的抉择。

面对这些史料,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不要因为结果而一边倒着去思考,而是切切实实地从利弊角度去判斷、思考。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会发现,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选择抗美援朝固然失去了统一祖国、尽早发展的契机,但是如果不选择抗美援朝,这些目标也很难达成,因为美国不可能放弃扼制中国发展的机会。事实上,不少学生能够结合当前的现状,对历史史料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历史观点。最终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正是因为数十万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才为中国赢得了数十年的稳定发展,才让中国以胜利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思考家国情怀培养的效果

当学生形成上述认识的时候,内心是既理性又激动的:理性是因为看到了历史发展的逻辑,是因为认识到了一个伟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激动是因为看到了先辈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中国的稳定与强大。于是有学生就说:“今天的中国人也应当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应当继续努力奋斗,这样才对得起先辈的牺牲,才能够为中国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认识当中,饱含着学生的情感,从而成为家国情怀的有力注脚。

总而言之,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家国情怀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取向。为了这一崇高的价值取向,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历史知识加工与家国情怀形成的学习主体,要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去引导学生,要在学生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让家国情怀真正成为一颗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种子,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只有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做出准确判断,才能够真正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且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猜你喜欢

家国史料情怀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史料二则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