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2023-12-30陈丹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小学数学

[摘 要] 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开展素质教育,教育部门出台了“双减”政策。这项政策的落地,对小学数学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作业数量和提升作业质量,无疑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标和本。基于此背景,笔者认为,要做到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提质增效,设计有活度、有温度、有梯度、多维度、有深度的数学作业是关键。数学作业有活度、有温度,才能让儿童乐在其中,不觉得是负担,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作业有梯度、多维度、有深度,才能让儿童的思维向着更深、更广处发展。

[关键词] “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作业数量和提升作业质量,无疑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标和本。如果只是一味地减少作业量,反而会激发家长对教育的焦虑,助长小学生课后作业的“暗处”增补,只有在控制作业数量的同时提升作业的质量,才能真正缓解家长的焦虑,实现为学生减负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减量后的提质与增效呢?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一、变机械为生动——让数学作业有活度

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习惯于关注作业的巩固作用,因而布置一些機械重复、形式单一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死板、乏味,忽略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体验感,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情绪,降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结构特点来设计作业,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多样的形式为作业注入活力,让原本机械的数学作业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其中,不再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

(一)游戏型作业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儿童在游戏中边学边玩。学中有玩,学得更轻松;玩中有学,玩得更充实。游戏型作业就是指在游戏中渗透所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作业,学玩结合,以玩促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类型。

例如,在教学完“可能性”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抛硬币”“摸扑克牌”等游戏活动,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可能性与总数量有着密切的关联,体会到实验次数越多,可能性越准确。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对可能性形成更深刻的理解,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绘画型作业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小学生普遍喜爱画画,比起说来,他们更愿意用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儿童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采用绘画形式完成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一年级学生学完“2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涂色练习,不同的数对应不同的颜色,涂完以后会出现一个精美的图案,为了快一点看到图案的样子,学生会主动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在轻松愉快的涂色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升。

比起传统作业,绘画型作业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绘画为数学教学课注入活力,将机械的作业变成了生动的艺术。

(三)情境型作业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抱有好奇的心理,教师设计生动的情境型作业,就是抓住了学生喜欢探究的特点。利用趣味性、启发性的情境型作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教师设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求,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作业,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升了思维品质和探索能力。

例如,在教完“元、角、分”这一内容后,可以设计一次购物活动,模拟用人民币购买物品的情境,并记录自己的购买情况(所带的钱、所买的物品、花出的钱和找回的钱),学生在购物情境中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巩固元、角、分相关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运算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闯关类、探险类的情境型作业。这些带有童趣的作业,把学习任务融入故事情境中,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变无用为有用——让数学作业有温度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也服务于实际生活。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息息相关,对现实的生产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只关注知识的巩固,在学生眼中,数学知识只是一些冷冰冰的文字,很少能从中感受到它们的现实价值。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提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无用的作业转变为有用的知识,让数学作业有温度。

例如,在教完“比例尺”这一内容后,设计如下练习:班级新转来一名同学,为了帮助他快速了解学校,请你用A4纸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并标注出比例尺。本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绘制平面图,体会到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冰冷的数字转化成了有温度的知识。这样的设计比起直接告知,学生体会更为深刻。学生在动手操作、对比、反思中感知数学,运用数学,真正体现了数学的有用。

三、变单一为分层——让数学作业有梯度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对于传统数学教学而言,书面作业几乎是数学作业的主要形式,内容单一且枯燥乏味,面对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的差异和特性,为每个学生提供操作、实践、探索、创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数学作业,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让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满足,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轻负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分层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要体现学生的差异,也就是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多元的作业。教师所设计的基础题和提高题要适合班内大部分学生,而拓展题和挑战题则主要面向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

问题的难度是设计分层作业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太简单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太复杂则会打击学生的信心。

例如,在“最小公倍数”一课中,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

1.小猴和猴妈妈摘了一筐桃,三个三个数正好,四个四个数正好,五个五个数也正好,这筐桃最少有几个?

2.小猴和猴妈妈摘了一筐桃,三个三个数多一个,四个四个数多一个,五个五个数也多了一个,这筐桃最少有几个?

3.小猴和猴妈妈摘了一筐桃,三个三个数少2个,四个四个数少3个,五个五个数少4个,这筐桃最少有几个?

这三个问题难度逐渐增大,层层递进,却又互相联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部分完成,也可以全部完成。分层作业也可以是“分类”作业,就是将作业按照问题的难度进行分类,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类别的作业,如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只须完成基础巩固题,选择性完成灵活应用题;中等水平的学生则须完成灵活应用题和拓展提升题,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尝试自我挑战题;而对高水平层次的学生来说,自我挑战题是他们的必做题,基础巩固题则可以选择性完成。

四、变单调为协同——让数学作业多维度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种感官、多路信息的辅助,一步步形成的。传统书面作业形式单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设计形式和内容多样的作业,调动学生多感官协同参与学习,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多维发展。

例如,在“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中,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后练习:

1.想一想:如果将一个圆柱切一刀,表面积会_______。可能有哪些情况呢?

2.做一做:借助身边的物体(如萝卜、火腿肠、黄瓜等)自己动手研究一下吧!

3.写一写或画一画:把你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

4.议一议:除了切一切,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圆柱的表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并记录下来。

本题让学生经历想、做、写、画、议等多元的活动,充分激发学生手、脑、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代替抽象的概念理解和枯燥的計算,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表面积增加的几种情况,帮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圆柱表面积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动手、动脑、动口等能力的多维度发展。

五、变碎片为整体——让数学作业有深度

在数学学习中,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就如同一颗颗星星,在思维的天空中独自闪烁,缺乏联系,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连点成网,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因此,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立足整体,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加工、重组,聚合成结构化的整体,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让数学作业更有深度。

例如,教学完“扇形统计图”这一单元后,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体育健儿在冬奥赛场上为祖国争光,向全世界人展示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的精神。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市全面落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的形式呈现。某校六年级组织了一次模拟监测,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调查共抽取了______名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D等级的有______人。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校六年级共有600名学生,估计这次体质健康监测约有_____名学生为D等级。

4.下表统计的是该校上一届六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达标情况。这组数据适合用(    )统计图来描述,理由是                                                                                               。

本题不仅有扇形统计图,还有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将学生所学统计知识包含在其中,学生在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作业的减量和优化是当下一线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要真正做到减负的同时提质增效,教师应设计有活度、有温度、有梯度、多维度、有深度的数学作业。数学作业有活度、有温度,才能让儿童乐在其中,不觉得是负担,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作业有梯度、多维度、有深度,才能让儿童的思维向着更深、更广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韬.“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J].华夏教师,2023(23):43-45.

[2]陈满秀.“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3(23):147-150.

[3]孙金禄.“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2):51-53.

[作者简介]陈丹(1994—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市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