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熊孩子”多一些善意
2023-12-30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姜蓉蓉
○ 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 姜蓉蓉
“只要有哼唧声,甚至没有大声哭闹、尖叫,马上被乘务员要求去车厢连接处……10 个小时的旅程,绝大多数时间家长抱着孩子在车厢连接处度过。”微博上,作家苏小懒记录了一位网友带着14 个月大的婴儿乘坐高铁的遭遇。
工作人员的做法是否有失关怀妇婴的人文精神?苏小懒对该现象的批驳没有引发这样的思考,引来的却是网友谩骂声一片:“带孩子出行就是给别人添麻烦。”“你别坐高铁了,坐私人飞机吧!”……
有一些年龄较大的儿童乘坐高铁时会做出大声吵闹、踢椅背等不良行为,有的家长没有及时加以制止和教育。这时,乘客和家长交涉,或者请求乘务员的帮助,理所应当。但现在舆论对“熊孩子”的声讨,竟然蔓延到了尚在襁褓中的婴幼儿。这种“厌童情绪”似乎正在不断被放大,这就值得深思。
“厌童”到底厌的是什么?这群涉世尚浅的“小毛孩”在公共场合究竟该如何被对待?
有的网友表示自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希望享受安静的旅程,特别不愿意被打扰。有的家长忍不住抱怨,带孩子出门总是神经紧绷,小心翼翼,怕孩子不受管控,发出噪音影响他人。这些想法之下隐含着令人不安的潜台词,即“小毛孩”们发出细微的噪音是不对的,影响到别人更是极其不对的。我想,这就是“厌童”的意识根源。
有人将现代社会称为“原子化社会”,每个人都尽可能地保持非接触状态。一旦自身的私人空间受到侵犯,个体便流露出不满和暴躁情绪,争端也就随之而来。
想要享有个体生存空间的完全自由度,本是无可厚非。但在公共场合,每个人都要让渡一部分隐私和空间以达成共享,这种愿望也就难以实现了。婴幼儿也是乘客群体的一部分,也有享受公共空间的权利。不让婴幼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求婴幼儿尽量不发出声音等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维护公共空间的“宜居性”和舒适性,不仅在于群体遵守规则,更在于群体有足够的同理心和宽容意识。一方面,孩子带着爱玩爱动的天然秉性来到这个世界,接受教化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苛求他们压抑天性来屈身于某种生硬的规则框架,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尊老爱幼、帮扶弱小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人民互帮互扶的人情味体现。冷漠、自私、暴躁、易怒,不应该成为公共空间中指向婴幼儿童的常态;温暖、宽容、理解、互助,才是建设和维护“宜居”共享空间的品质支撑。
成人的行为言语是孩子参考、学习的模板,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我们从老一辈人身上受益的包容与接纳,理应回馈到现在的这些尚且年幼的孩子身上。我们应当成为婴幼儿童学习和模仿的样板,让善意在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中流动。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我们在呼吁家长照顾好、约束好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希望公众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抱有不同的包容度,共同构建一个温馨友好的儿童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