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稳就业促创业工作中扶贫产业园所起的作用

2023-12-30李红军

活力 2023年19期
关键词:产业园园区攻坚

李红军

(平定县社会保险中心,阳泉 045200)

引 言

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1]。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全国各省市区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包括了全国的主要产业园区。园区建设能够提高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户的服务水平,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推动农村工业发展[2]。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地区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注比较多,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扶贫产业园区的特色与职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案例分析

(一)南充阆中市

(1)产业布局建大园。采取以市场为主导、以果园为主导、以技术为依托、以农户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发展“南果(桑果)、东柑(柑橘)、北药(中草药)、柠檬(西椒)”四大园区,形成了“一带三片”。以四大工业基地为基础,同时带动22 个乡镇205 个自然村,帮助8000 多个已脱贫的家庭实现了每年3 万余元的收入。

(2)一村一家的小花园。根据攻坚村的特点和要求,引进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农户入股的方式,建立了122 个脱贫奔康产业园,使11000 个脱贫攻坚户抱团取暖,既促进了脱贫攻坚村的产业发展,也让脱贫攻坚户稳步增收。

(3)一家一户建庭院。引导在重点脱贫攻坚家庭发展小规模、小作坊、小庭院、小买卖的“四小产业”,建立庭院经济企业示范园区,建立具有特色的庭院创业园15000个,确保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贫穷人口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4)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优势,建立2 个省级、2 个南充市级、5 个县级的创业园区。提供创业培训、融资、咨询等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智新镇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去了城市打工赚钱,留在村中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很多家庭劳动力短缺。“乡村如何致富?找到合适的目标,找到正确的道路!”这是目前的第一道坎。该村书记对龙池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情况后说:“从脱贫的角度来看,龙池村就像是手捧金饭碗要饭,龙池村的蔬菜产业是最好的扶贫工程。”龙池村的蔬菜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以发展特色产业和规模为依托,以第一书记为首,大家齐心协力,走上了发展无污染的蔬菜和工业化道路。龙池村在龙井市、镇、村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借助“返乡创业”的东风,大力推广“回乡创业”,将国家的政策贯彻到村民家中,让一大群胸怀开阔、思想活跃、踏实肯干的青年回乡、回村、回镇,传播新思想、新技术,逐渐打破了新农村的思想束缚,开创了返乡创业的新局面。

(二)襄阳市保康县

襄阳市保康县主动将就业服务向乡村扩展,根除对农民工的身份偏见,落实平等就业权益,将其融入就业服务系统,以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就业补贴为载体,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导向和方针,襄阳市保康县紧跟政策指示,率先建立健全以项目推介、创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支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攻坚村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传统优势,开发出了以猪、牛、鱼、鸭为特色的高效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以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以扶持农民开办农家乐,实现精准到户,实现“该帮尽帮、脱贫致富”的目标和效果,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困难人群就业[3]。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通过建立企业发展平台、建立企业服务系统、加强政策宣传、实施财政支持等措施,帮助企业实现对回迁人才的融资。另外,加强对返乡创业意识的教育,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环境,让回乡的人们在广袤的土地上有所作为,为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当好回乡创业的心理咨询师和“保姆”,落实好创业支持措施,帮助相关人员克服现实的困境,实现稳定的工作。

二、扶贫产业园经营模式分析

(一)经营模式

“六位一体”指的是“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脱贫攻坚户、金融机构”相互配合、协同合作:①多个村庄的农户集中在一个园内,实现易地集中安置,集体的实力更易于得到多个平台的协助;②政府的方针是发展规模化,形成产业链的园区,有了园区的支持,政府的扶持会更有针对性,更集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③龙头企业与脱贫攻坚户签订了采购合同,由脱贫攻坚户按照一定的价位来加工企业所需的产品,向企业按时交货,确保了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企业则保障产品的销路;④与园区合作的乡镇建立或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与园区合作,由合作社向脱贫攻坚户提供技术咨询,合作社是政府的中介,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也能获得好的保障;⑤利用现代化的技术,科研单位将优质资源和技术传授给脱贫攻坚户,在园区的协助下,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测土、施肥等技术,还能对病虫害情况进行预测,进行害虫防治;⑥政府会更加乐意支持大型企业,脱贫攻坚户可以更容易地享受到金融机构对产业的扶持[4]。

(二)产业扶贫

从理论上讲,直到现在,产业扶贫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更多的是从政策的角度出发,以产业带动就业创业实现经济的发展。黎沙指出,产业扶贫是一种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利益为核心、以工业发展为手段的“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就业、稳定经济、增加脱贫人口收入的重要手段。黎沙将其分为国家引导型的产业脱贫和以企业为主的就业脱贫。王立剑、叶小光也认为,产业扶贫是一种提高贫困地区自身发展能力和最终实现脱贫攻坚户脱贫增收的手段,它是提高贫困地区自身发展能力和最终实现脱贫攻坚户脱贫增收的基本措施举措之一。

本文从产业扶贫的定义出发,认为产业发展是我国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从产业扶贫主体、方式、运作等方面,提出产业减贫的概念界定:“以工业集聚为依托,以经济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资源发展为基础,实施区域化布局、工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建立起一种新型产业扶贫模式。”其政策设计思路集中在将贫困地区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整合为产业链体系,通过产业链建设来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扶贫的方式[5]。

三、扶贫产业园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了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扶贫

上述案例中的园区通过“企业+脱贫攻坚户”“企业+基地+脱贫攻坚户”“企业+脱贫攻坚户+订单”等方式,通过组织脱贫攻坚户根据地域特点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当地农业发展,使农业科技成果与当地农业企业之间的衔接与运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反馈,以促进脱贫攻坚户在园区内创业就业。园区通过实现产业发展,资源集聚,合作加快成果转化,以增加科技、资源、市场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实现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增加脱贫攻坚户收入,拓展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拓展了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探索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

目前,由于脱贫人员对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因此园区要不断探索各种有效的方式,以促进扶贫产业的发展。一些企业结合自身独特的地域特点,发展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等特色产业,开发工作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些园区还利用企业和脱贫攻坚户之间的利益联系,为脱贫攻坚户提供就业培训、技能提升、就业安置等服务,为他们找到一条致富之路[6]。

(三)强化了科技人才培养,为扶贫开发提供保障

通过产业集群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贫困地区建立技术协作平台、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促进新技术推广、提升服务能力等。比如:陕西省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的农业技术“大荔模式”、地方政府与高校联合试点的“大学模式”,为贫困山区的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陕西省与西北农业大学共同组建了“野外学院”,为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提供了技术和技术支持;甘肃省在“农业科技园”的基础上,开展了“农业技术专家”项目,鼓励农民参加合作社,并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与农民建立起了利益共同体[7]。这些措施都极大促进了当地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对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四、促进园区发展助力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与整合扶贫产业园区人力资源聚集效应

在扶贫产业园的带动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涉农工业等新产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易地搬迁安置点小区的建设、垃圾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使得散居人口向易地搬迁安置点集中,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它对解决脱贫攻坚人员的就业创业、增加脱贫攻坚人员的收入、稳定社会治安、促进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助力作用。通过加快新型乡村社区建设,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推进垃圾资源化,逐步提高易地搬迁户生活品质,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特点的城镇化之路。同时,要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有关产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把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迁移和安置,提升脱贫攻坚户的就业能力、收入水平,进一步缩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稳步推进产业园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二)优化园区工作生活环境

一是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人才的支持,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加强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创业扶持,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科技和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8]。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对园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并以合理的收入奖励给为该地区做出杰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

二是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技术人员的思想意识,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对专业技术人员家属的工作安排和子女入学等工作的支持[9]。

(三)完善产业扶贫参与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

首先,在脱贫攻坚户之间进行利益配置协商时,充分参与利益分配,形成利益主体的市场议价合力,增强贫困户的谈判能力[10]。

其次,以政府扶贫资源与隐性红利的兑付为条件,确定扶贫产业对脱贫攻坚户的利益分配程度与分配细则,加强经营收益分配的监督与奖惩,建立脱贫攻坚户个体投诉与举报沟通渠道。

再次,要加大对脱贫攻坚户的产业经营的宣传和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接受产业经营的具体政策,在短期和长远之间进行最好的分配,并加强脱贫攻坚户的行动一致性教育,加快实现脱贫攻坚户生产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的标准化、规范化改造,从而提升脱贫攻坚户的集约化水平与收益意识。

最后,加强对脱贫攻坚户收入的准确评价,增强其自身的社会保障能力,从而为产业扶贫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让更多的脱贫攻坚户、易地搬迁户、下岗职工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

结 语

在产业扶贫的益贫和效率相结合的前提下,本文就扶贫产业园的制度建设、就业水平、创业能力与创新扶贫产业金融支持模式、厘清政府定位、优化园区工作生活环境、完善产业扶贫参与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索,力求使扶贫产业园在产品升级、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等扶贫工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产业园园区攻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