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2023-12-29
【增塑剂损害儿童大脑】邻苯二甲酸盐无处不在,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对塑料有改变性质或软化作用,存在于数百种消费品中,包括食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洗涤剂、服装、油、洗发水和发胶等。近日,《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发文呼吁立即禁止在消费产品中使用这种合成化学物质,因其会损害胎儿、婴儿和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研究人员发现,在儿童神经发育过程中,多动症、反抗、攻击性、情绪反应等与邻苯二甲酸盐强相关。
【早上锻炼最防癌】生命在于运动,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近日西班牙和奥地利学者在《国际癌症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早上8时~10时进行有规律的锻炼,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下降26%,以及乳腺癌发病风险下降27%有关。该研究中报告,下午或晚上更活跃的参与者,晨练的好处更明显。
【阳光也有助于减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发现,当阳光中的蓝光渗透到皮肤中并到达脂肪细胞时,脂肪细胞的体积会减小,并将多余的脂质释放出去。换言之,细胞不会再存储那么多脂肪了。建议正在减肥的朋友们走出去,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阳光不仅能帮助身体生成更多的维生素D,还能为减肥助力。
【每天运动10分钟可防脑退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1600人展开了研究,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3岁,在过去25年间参加了5次体检。结果发现,中年时每天运动10分钟,例如快走、跑步或骑自行车等,有助于防止大脑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研究人员调整生活方式和人口学因素后发现,中年时未进行中等至高强度运动的人,25年后出现小范围脑损伤的可能性比做运动的人要高出47%。
【吃洋葱可减轻炎症影响】洋葱中含有一种被称为槲皮素的抗炎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帮助运动员减轻运动炎症带来的影响。最近发表在《功能食品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洋葱中的槲皮素能起到消炎剂的作用。食用洋葱并不需要一个固定的频率和摄入量,可以凭喜好选择。但有相关运动医师指出,运动前食用洋葱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因此,最好放在锻炼后随餐进食。另外,煮熟的洋葱可能会流失大量的维生素C,快速蒸或炒是更适合的烹饪方式。
【儿童“隔离近视”须警惕】疫情期间,社交限制和出行禁令让儿童的活动空间变得更加有限。眼科医生团队分析了超过12万名6~13岁中国学龄儿童的数据。数据显示,与2015—2019年相比,2020年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大幅提高,是原来的1.5~3倍,其中6~8岁儿童的近视率变化格外引人注目。专家分析,数据变化应该与疫情和由此导致的日常行为变化直接相关。
【病毒变异让死亡率上升30%】近期,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称,新冠病毒新突变株的毒性较原始病毒更强,有可能导致感染后死亡率上升30%。研究显示,突变株传染性更强,有可能比原始病毒株高50%~70%。
【“垃圾食品”吃多了睡不好】碳酸饮料往往含有咖啡因,快餐食品往往热量高但缺乏营养,过于频繁摄入这些食品,睡眠障碍出现几率会增加。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健康与康复科学学院研究发现,每天喝3杯以上碳酸饮料的青少年,比每天只喝一杯的同龄人出现睡眠障碍几率要高出55%。每周有4天以上吃快餐食品的男性青少年出现睡眠障碍几率,比每周只吃一次快餐的男性青少年要高出55%,而这一几率在女性青少年中高出49%。
【吃海鲜小心“啃塑料”】如果你喜欢吃海鲜,也许你会被这则消息吓到。因为我们常吃的贻贝、牡蛎和扇贝体内,可能含有微塑料。英国赫尔约克医学院和赫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回顾分析了2014——2020年的50多项研究,以调查全球鱼类和贝类的微塑料污染水平。结果发现,软体动物体内的微塑料含量为每克0~10.5个,甲壳动物体内的微塑料含量为每克0.1~8.6个,鱼类体内的微塑料含量为每克0~2.9个。软体动物,如蛤蜊、贻贝、牡蛎和扇贝中微塑料的含量最高。
据网络"编辑/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