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渡渡鸟,梦回失落的动物桃花源
2023-12-29暮千寻
2023年1月,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正式宣布计划利用基因技术复活已经灭绝300多年的渡渡鸟,目前已获得2.25亿美元的投资。渡渡鸟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的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渡渡鸟虽然已经灭绝,却被毛里求斯定为国鸟,即便只是渡渡鸟保存完整的一副遗骨,也被拍卖到了440万美元,可见人类是多么希望重新见到渡渡鸟。然而,复活渡渡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此还引发了一场扑朔迷离的官司,那么,属于渡渡鸟的“桃花源”究竟还能不能重现呢?
追逐梦想,情系冤死的渡渡鸟
约翰·丘奇是一个古生物爱好者,1983年出生于美国费城,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天资聪颖的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海洋动物的深深痴迷。
上小学时,他不但经常对着家里养的金鱼作画,还把红鱼、蓝腮鱼、鳟鱼和北梭鱼,甚至深海中的鲨鱼,只要是自己认识的鱼类,全都画了个遍。
10岁时,父亲带他去博览会参观,一个恐龙动画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恐龙那庞大可爱的躯体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迷恋的种子。回到家,他立即找来大英百科全书,才知道原来恐龙是真实存在的大型动物,但已经灭绝了。
他有点失落,为了把恐龙画得真实,他开始翻阅各种与恐龙有关的图书,把看到的恐龙图和文字介绍一一对照。后来,他在一本关于恐龙的科普书中看到,单单是中国的恐龙就有36种,他一下子对中国充满了向往,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画全这36张恐龙图。
于是,他四处查找资料,只要看到一只自己没见过的产自中国的恐龙,就把产地、特征、年代等信息都记下来。正是对恐龙的痴迷,培养了他对古生物最初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约翰本可以到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但他的理想是普及古生物这个学科。于是,他进入出版集团工作,开始了科普生涯,并开发了很多科普动画电影。
他推出了古生物热点生物群研究成果的4D电影,填补了科普表现方式和特种电影制作方面的空白。他打造的特种影片在几十家科普场馆和主题公园的播放,获得了超高的赞誉。短短几年,约翰就由一个古生物爱好者,成长为古生物学科普领域的优秀专家。但他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想起了儿时对恐龙的痴迷,便决定策划举办恐龙展,于是来到中国探寻恐龙的足迹。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恐龙大国,约翰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整合一流专家、主流场馆、重大成果的原创性恐龙科普电影创作模式,这让他对中国的恐龙又有了新的认识。
有一天,约翰在查找恐龙资料时,看到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有一种不会飞的渡渡鸟,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他心下一动,自己从小就喜欢古生物,只要是没有见过的物种,他都梦想着能“一睹芳容”,于是便萌生了前往考察的念头。
2019年,约翰来到了毛里求斯岛国,这里风景独特而优美,从机场到酒店的50公里路上,除了首都路易港和酒店附近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工业建筑。并且,这里除了风景绮丽的自然风光,还是动物的天堂。
第二天,约翰出去早餐时,餐馆周围居然飞来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鸟儿。约翰忍不住问餐馆服务员:“你们这里有这么多鸟,渡渡鸟却灭绝了,真遗憾啊!”
服务员肃然起敬:“渡渡鸟是我们的国鸟,由于当时登岛的人大肆猎杀,导致它于1690年前后灭绝,如今,毛里求斯的国徽、钱币、纪念品、艺术品、广告牌上都能看到渡渡鸟的形象,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要热爱和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不要再重演渡渡鸟的悲剧。”
约翰深深地被当地的渡渡鸟文化吸引,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面对远去的渡渡鸟,自己能做什么呢?
夜幕降临,约翰仍然在电脑上查找关于渡渡鸟的资料。忽然,一个醒目的大标题映入眼帘——美国一家生物科技创业公司宣布,将复活猛犸象和袋狼。约翰心头一震,既然这两种灭绝动物都可以复活,为什么就不能复活渡渡鸟呢?
厄运难逃,短命渡渡鸟的前世今生
为了复活渡渡鸟,约翰开始搜集更详尽的资料,准备向美国生物科技总部提出申请。随着资料的不断完善,渡渡鸟的前世今生也慢慢清晰呈现在约翰面前。
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大小相当于火鸡,跟鸽子是近亲。渡渡鸟身躯臃肿,翅膀退化,善于奔走,不能飞翔。
它们性格温顺而笨拙,栖息于林地中。关于渡渡鸟名称的来源有两种猜测。更被接受的来源是荷兰语“dodoor”,意思是“懒惰”,这个词描述了渡渡鸟的外观和形态。
另一种猜测是这个名字来自葡萄牙语“doudo”,意思是愚蠢或简单。也有人认为渡渡“dodo”是鸟叫的拟声词,一种类似于“doo-doo”的两音鸽子的声音。
1505年,葡萄牙的一名航海家带着一群人惊喜地踏上了毛里求斯海滩,成群的渡渡鸟迎上前来,毫无设防地表达着对人类的亲昵。这种肥硕可爱、行动笨拙,对人类缺乏警惕心的大鸟,只需用一根木棍,就能将这些免费送货上门的“大餐”轻松俘获。
随后,法国人、英国人接踵而至,渡渡鸟被一盘盘端上餐桌。然而,这还只是渡渡鸟灾难的开始,很快又有大量的人登岛,并且还在这里定居下来。荷兰人在1644年殖民统治了毛里求斯。不仅殖民,他们还带来了猫、狗、猪,还有猴子。这些动物迅速侵入树林,践踏鸟巢,吓坏了鸟儿。
没过多久,这些人带来的猪在放养下很快野化,而杂食的食性让它们成了渡渡鸟的噩梦——大量的蛋和幼鸟被猪吃掉了。此外,羊破坏掉了渡渡鸟赖以为生的草地和灌木林,而鼠类则和渡渡鸟竞争食物,甚至直接破坏渡渡鸟的蛋,这些困境一步步将渡渡鸟推上了灭绝的境地!
渡渡鸟苦苦支撑到1681年,这天清晨7点,天已经大亮,然而毛里求斯岛上的森林里却寂静得可怕,所有的小动物们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只有一只渡渡鸟还在悠闲地踱着小碎步,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即将来临。
不远处,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死死地盯着渡渡鸟,火光一闪,世界上最后一只渡渡鸟应声倒下,一只卡尔瓦利亚树果从它的嘴里跌落,滚到一边。
渡渡鸟倒在卡尔瓦利亚树下,法国军士托马斯把渡渡鸟挂在双筒来福枪上,吹着口哨回到驻地。但令人奇怪的是,当天晚上,托马斯并没有啃掉这只渡渡鸟的头。几百年后,这只残存的鸟头遗骨被收藏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
多年后,刘易斯·卡罗尔先生在博物馆见到了这只风干了的鸟头,于是他在《爱丽丝漫游仙境》中写道:“渡渡鸟坐下来,用一个指头撑着前额想了好长时间,就像照片上莎士比亚的那种姿态……”
渡渡鸟灭绝了,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自从渡渡鸟消失,岛上所有的卡尔瓦利亚树居然不再发芽了!这种可以长到30米高的巨树,就像是要为渡渡鸟殉情一样。
当时的人们对此毫无感知,他们只在意这种树的质地是否坚硬,纹理是否细密。他们拼命砍伐,300年后,遍布全岛的森林之王,仅仅剩下了13棵。
多年后,许多人感到不解,他们想尽种种办法,想揭开其中的奥秘,但总是无果而终。直到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研究后才发现,濒临灭绝的卡尔瓦利亚树与已经灭绝的渡渡鸟之间,有着神秘的关联。
细心的坦普尔测量了卡尔瓦利亚树,发现仅存的13棵树全都超过300岁,这就意味着渡渡鸟灭亡后,就不再有卡尔瓦利亚树新生,也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卡尔瓦利亚树绝育之时。
原来,这13棵痴情的卡尔瓦利亚树,为“爱”守了300年,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它们对渡渡鸟如此情有独钟?坦普尔在渡渡鸟的遗骸中发现了几颗卡尔瓦利亚树果实,这说明渡渡鸟一直在以这种果实为食物。
原来,卡尔瓦利亚树果有一层坚硬的壳,坚硬到种子本身根本无法冲出这层障碍,只有当渡渡鸟把这些果实吃到肚里以后,经过胃中碎石的消磨,树种的那层壳被磨薄,再排出体外后,才能顺利发芽、生长。所以,卡尔瓦利亚树要想生育,就必须借助渡渡鸟。
看到这里,约翰不禁感慨万千,毛里求斯曾经是渡渡鸟和卡尔瓦利亚树的“桃花源”,每只渡渡鸟一出生,就把这种树当成自己的情侣。每天,从睡梦里醒来的渡渡鸟,就在它的臂弯里嬉戏,玩累了,就在它的怀抱里栖息。
它们一直相濡以沫了上万年,如今却踪影难觅,原本和谐的自然界,每一种动物灭绝,就会有数种植物濒临绝境或消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大自然的和谐不能被破坏,约翰更加意识到保护古生物的重大责任,复活渡渡鸟,意义深远。然而,复活之路却困难重重,远比他想象中的要艰难得多。
律场争斗,渡渡鸟复活在望
2022年,约翰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带着自己撰写的渡渡鸟复活申请方案辗转找到了美国最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ColossalBiosciences,该公司的董事会对约翰的提议非常感兴趣,这家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宣布,他们试图“为人类过去的罪恶赎罪”——立志想要让灭绝的渡渡鸟复活。
这家科技公司成立于2021年,一直从事养生和保健品的开发,但自从公司上市以来,因为同行业竞争太强,一直无法突破瓶颈。而渡渡鸟是鸽子的家族成员,如果能复活它,从基因角度,就能在生物科技上有重大突破,甚至在医药、食品上都能开发,让公司摆脱困境。
听到这个消息,约翰有一丝欣慰,但马上又担心起来,他比谁都清楚,复活渡渡鸟太难了,到哪里去找投资赞助呢?
经过多方宣传,噱头十足的大胆复活渡渡鸟计划终于激起了不少投资者的兴趣,最终ColossalBiosciences公司完成了1.5亿美元的B轮融资,其总融资额已达到2.2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亿万富翁托马斯·图尔(ThomasTull),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风险投资部门,以及著名的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家罗伯特·尼尔森(RobertNelsen)。
看到资金到位,约翰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复活计划正要步入正轨,动物保护协会却一纸诉状把他们告上了法庭,因为对方认为这些钱原本是用来作为动物保护的资金,应该用于帮助现存的动物不受干扰,建设保护区,配备人力等,而不是用来复活渡渡鸟。
就连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鸟类古生物学家朱利安·休谟也担忧地说:“有太多事情迫切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还要花巨资去挽救那些早已不复存在的东西呢?”
一时之间,这场官司倍受关注,很多动物爱好者也认为花这么多钱不值得,万一复活渡渡鸟不成功,那么钱岂不是打了水漂?所以,与其冒这么大风险,还不如把钱花在保护现存的动物身上实在。
约翰和ColossalBiosciences团队据理力争,生态保护是复杂的,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要是花点钱就能解决,一切早天下太平了。使一个灭绝物种“复活”,需要在各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比如基因测序、基因编辑、人造子宫,等等,这些技术的攻克,这些相关技术在人类医疗保健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和付费客户,应用范围极广泛,而且有前瞻性。
双方的辩论越来越激烈,法官只好休庭。休息时,约翰对团队的人说:“其实,对方也没恶意,主要是担心这笔钱没用在动物身上,我们只要说清复活渡渡鸟的重大意义,再告诉它们这笔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他们一定会理解的。”
再开庭时,ColossalBiosciences公司的首席科学家Bethshapiro说:“复活渡渡鸟实际上只是一个开端,我们需要开发一些工具和其他方法,来保护今天的物种免予灭绝。如果这件事情成功了,技术手段和分析手段都将会迈出很大的跨越,其实是在长远地保护好动物。”
他的话赢得了不少人的赞同,接着,他又向大家详细讲述了怎样用这笔钱来复活渡渡鸟。整个过程,大致上分三步走,每一步都困难重重,都需要大笔资金。第一步,科学家将提取渡渡鸟的完整DNA,并进行基因测序,从技术层面来看,复活计划实际上是编辑已灭绝生物现存亲属的基因组,从而创造出与其远亲具有相似生态位的动物。
可是,从获取渡渡鸟的基因组开始,难题就出现了。从理论上看,渡渡鸟虽然已经灭绝300多年了,但它不像恐龙那样,只剩下化石,目前世界上仍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博物馆拥有完整的渡渡鸟标本,这意味着科学家能够提取到渡渡鸟的完整DNA,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事实上,和保留在永久冻土层、可以获得完整细胞结构的猛犸象不同,渡渡鸟分布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地理位置决定它的样本基本都是保存在博物馆的骨头上,DNA基本完全降解了。如果从博物馆获取渡渡鸟基因组,用的是古基因组技术,但能够获取的其实只是部分基因组,很难得到完整的基因组。
第二步是找到一个近缘生物,利用渡渡鸟的近亲鸟类细胞,通过合成生物学等手段构建拥有渡渡鸟完整基因的细胞,并将其发育成胚胎。然而,和渡渡鸟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孤鸠,早就已经灭绝。
第三步是找到一个代孕母体,将胚胎植入适合的母体中进行孵化,最终复活渡渡鸟。可猛犸象是前车之鉴,猛犸象和它最近的近亲亚洲象,基因组差异只有4.7%,可代孕也没有成功,可见找到一个合适的代孕母体是多么难。
针对这么多难题,人们一阵骚动,既然这么难,还不如放弃。但Bethshapiro教授却很有信心地说:“大家放心,只要有了这笔钱,我们将利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多种尖端生物技术让渡渡鸟在21世纪复活,让大众在动物园中能够亲眼看见已经灭绝300多年的鸟类。”
人们再次议论起来,在法官的调解下,动物保护协会终于撤回了诉状。2023年1月,这场官司终于落下帷幕,复活渡渡鸟计划正式起动。很快,项目组就完成了渡渡鸟的基因测序工作,接着在现存鸟类中寻找渡渡鸟的“近亲”,已初步确定是与渡渡鸟同属鸠鸽科的“尼柯巴鸠”。接下来,科学家们将在尼柯巴鸠的细胞上用渡渡鸟的遗传信息构建用于孵化胚胎的特殊细胞。
同时,ColossalBiosciences公司经过研究,决定为复活渡渡鸟造一个“人造子宫”,即通过仿生材料制造一个类似的子宫,提取营养物质,让它去代孕生产。一切,都在按约翰预想的方向正常发展,他仿佛看到复活的渡渡鸟已经回到曾经失落的“桃花源”。虽然,该公司并没有提供复活渡渡鸟的确定时间表,但他们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姆预测,渡渡鸟可能在2029年前出现,这取决于科学因素。
生命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几十亿年,其间灭绝的生物不计其数,仅在过去50年中,全球鸟类数量已经减少了30多亿只,有400多种鸟类已灭绝、野外灭绝或极度濒危。逝者如渡渡鸟,渡渡鸟从发现到消失,如“昙花一现”般令人惋惜,更值得人们反省和深思,而复活渡渡鸟,则是黑暗中的一道光,让人眼前一亮,充满期待。
编辑/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