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
2023-12-29沈杰群
衣,穿在身上的时尚。
有一种文化很小,叫作时尚;有一种时尚很大,叫作文化。泱泱大国,千百年光影流转轮回,悄然承载了一份积淀沧桑岁月的厚重文化。我们孜孜不倦为之探寻,纵是踏破铁鞋也要竭力窥得大国文化一隅。殊不知,那份文化早已滴滴渗入我们平日津津乐道的“时尚”生活,甚至,早已存在千年。衣,身上的时尚,若一根绵延千里、匍匐在大国文化坐标间的绸带,将古老与崭新的华夏文明一并绾结,恒久流淌。
汉代的丝织品,富贵的文化。
总说岁月无情,时光荏苒为谁忙,小桥流水斜阳。时间总是用狂乱的风沙,把历史鲜活流淌的记忆压成薄薄的一片,再埋葬成无可寻觅的丝路,徒留散乱一地的大漠悲凉。难以揣测人们打开马王堆的心情,没有任何无力的言语进行失血的矫饰,那已非文化的震撼了吧。层层华贵的丝绸用一种轻柔却有力的方式仔细包裹着一个富贵的王朝。薄如蝉翼,素淡却丰富的式样,令后人足以想见汉代兴盛时的天空下,达官显贵们身着华贵的丝质服饰,大声谈笑着太平盛世。那丝织衣,是中国王朝富贵的文化。
江南的白衣素袂,温婉的文化。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也许是因为孔老夫子临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的温婉笑意,中国的文化也若江南水乡女子的白衣素袂,浓厚却不张扬。江南烟雨中,弯成一弯的桥梁若害羞的姑娘,青苔比绯红更具韵味;百转千回的巷陌,柳七郎还在浅唱低吟。慵琴悠悠,拨弄着文人的心弦;乌木青叶,月光将佩环的玉带一圈圈缠绕,洇开一个个如诗的梦。文化的航船,便悄然在梦中靠岸。
水乡的白衣素袂,衬着一碰就碎的江南。没有多余繁彩,也无西方服饰复杂的花边配饰,一席淡雅,独坐窗前,心如河道蜿蜒曲折,嫣然一笑,提笔在泛着淡香的纸笺上勾勒一番。如梦的江南,已在不知不觉中沾湿了她的裙裾,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润濡了大国温婉的文化。
旧上海的旗袍,女性的文化。
不知何时,人们更愿意把中国女子的经典服饰归结为旗袍。也许是因为那个美丽孤傲的张爱玲,无拘束地把旗袍这一女性的文化硬生生推到世人面前,在近代灰暗的苍天下,狠狠燃起了一簇烈焰。不过确实,只有中国女子,才能穿出那份女性的美。
云锦是时尚,开衩是奔放,只有中国女子才能穿出那般“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才能展现流水般的曲线美,才能舞出那样的“杨柳小蛮腰”。点一炉檀香,捧一本线装书,女子凝眸,眉如远山的黛,伏在山清水秀间,略含一抹化不开的忧愁,于是旗袍的美,便在女性文化的雕花窗里缓缓溢出。
中山装与唐装,世界舞台的文化。
爷爷有件中山装,我很爱看他穿。因为,那是中国政治舞台上铿锵有力的一声震响。外交的天下,中国人一身中山装,傲然屹立在多元的世界舞台上,屈辱的阴霾被淡化成昨天的记忆,时代的脉搏又重新有力地跳动。
看,一抹耀眼的红色已经闪动在世界的东方,仿佛向世人昭示,新的希望已在腾飞,正在开拓一片无敌的天地。2001年亚太经合会议上,各国领导人身着唐装,迎来新世纪的曙光。中国的服饰,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力量,在世界舞台上轻舞飞扬。
衣的文化仍在向前流淌,当今,更多的服饰在引领着时尚潮流,引领着历史的走向。
衣,是一种文化的标杆。
衣,解读着大国历史的传奇密码,绾结着千百年文化的荡气回肠。
衣,就是这样一种时尚。蓦然回首间,你已菀尔。这样一种时尚,在大国文化中永不漫漶,恒久流长。
(本文系江苏省“高考杯”作文大赛一等奖作品)
拓展延伸
网络歌曲《汉家衣裳》
作词、作曲、演唱:孙异
小时候我做过一个梦
藏在心中永难遗忘
梦里我有一件美丽衣裳
衣袖飘飘衣带飞扬
多年以来我苦苦地找寻
梦中那件美丽衣裳
偶尔有人听说她的消息
却茫然不知她的去向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世界上最美丽的衣裳
她失落在多年以前的黑夜
苍天不语日月无光
经过多少岁月的沧桑
当年的梦仍难遗忘
那天忽然看见一群少年
身上穿着那件衣裳
终于再见我汉家衣裳
她重现在这片土地上
她散发出蒙尘已久的光芒
照亮我喜悦的心房
终于穿上我汉家衣裳
再也止不住热泪盈眶
祖先的血液在心中流淌
告诉我你的名字是炎黄
终于穿上我汉家衣裳
再也止不住热泪盈眶
祖先的血液在心中流淌
告诉我你的名字是炎黄
祖先的血液在心中流淌
告诉我你的名字是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