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德二:探寻长期气候变化的规律

2023-12-29李红梅

现代妇女 2023年10期
张德二,1943年生于四川成都,曾任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首席专家。长期从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发表论文140篇,执笔《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主编《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198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982、1994、2005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奖,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2023年,获得2022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风云成就奖。

与张德二见面,是在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办公室。办公室柜子里几乎都是她的专著、发表的论文和参考书刊。进门左边一排排小抽屉里,整整齐齐放满了检索资料的小卡片。

已80高龄的张德二谈起气候学研究神情专注,如数家珍。“这一辈子,我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认真研读、解析中国特有的历史气候记录。研究内容很繁杂,也不是热门学问,但我国气候研究必须得有充足、可信的基础数据支撑,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张德二说。

不断摸索创新,将历史文献引入气候研究

1974年,张德二到原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一室报到,开始了气候变化研究。当时接到一个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任务,这让全室上下都犯了难。当时,1年以上的气候变化趋势都很难预测,要预测更长时间的气候变化趋势,几乎不可能。通常做未来1年气候预测,就需要10年以上的气候资料。如何解决?只能从古气候领域去想办法,但当时我国古气候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的。

大家分头去查阅相关研究动态,了解到树木年轮研究、地层沉积物分析、冰芯钻探等古气候研究方法,也摸索出了一点门道,但都进展不大。这时,大家发现,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依据中国史籍记载,应用现代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中国五千年温度变化趋势曲线,又和国外的雪线、冰芯等记录对比,提出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见解。“我从中深受启发,利用中国历史文献记录来推断过去的气候,这是寻找长时期气候变化规律的可行途径。”张德二说。很快大家便对此形成了共识。

1977年,张德二被派往南京大学组织五百年旱涝史料的第二期工作,和来自19个省份的协作组成员一起合作,在南京、上海等地的图书馆查录旱涝史料,给各地每年评一个旱涝等级,然后汇入第一期的成果,画出每年的全国旱涝等级分布图。随后,一本厚重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油印本)面世。

在此基础上,她又经过深入研究,给出了中国历史降尘频数曲线,绘成的历史降尘记录地点分布图竟然和现代黄土实际分布基本一致,还分析了沙尘的风力传送、沉降的动力过程等。这些结果经中英文版《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查阅8432种中文史籍,专注编订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

张德二认为,气候研究必须拥有充足的资料,系统整理历史气候记录是一项奠定学科发展的基础研究。张德二大胆设想:能否对我国近一千年、三千年的历史气候文献记录系统、全面地发掘整理,详加考订,编成一套翔实可信的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系统资料,为我国气候学发展、研究气候变化奠定坚实基础。

虽然有了这个想法,但张德二还是担心做不下来。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十分丰富,从中采集历史气象记录必须系统地进行,要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严格考订、勘校,用气象知识来辨识,而自己的学识仍然不足,何况工作量如此巨大。张德二估算,起码要10多个人合作花上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在多位学界人士的支持下,在历史专家的指导下,张德二从《书目答问》入手,开始了研究之旅。

1983年,张德二决定从宋朝开始做千年气候研究。她先是用1年时间制作了待查阅的古文献目录卡片逾万张,然后和协作团队一道,从37个城市的75座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了8432种中文史籍,除去无气象记载的古书外,实际采摘引用7930种,将其中有关气象的文字记载摘录出来。

1986年,张德二被选派到国外参加研修。回国后,张德二和协作团队一道努力,历时5年完成千年气候研究课题。经过反复修改,2004年12月,《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出版,历时整整20年。直到退休,张德二仍然在对气象史料进行补充和勘误,2014年,900万字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增订本面世。

年过8旬仍关注学术前沿,想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研究

气象学界对《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套书不仅是一部汇集研究三千年来气象学上可以精确到年、月记录的作品,更是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其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齐全、考订之认真严谨,在中外历史气候资料研究领域颇为罕见。它为研究气候、环境、生态、农业、气象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基础资料。

在国家图书馆开放陈列的工具书书架上架已19年,这套书的蓝色封皮被磨出了白痕。“这说明读它的人不少,我很欣慰。”张德二说。

几十年如一日,从数量庞大的历史文献中查找气象记录,并逐条考订,张德二的坚持既考验耐心,更考验治学态度的严谨和一丝不苟。她每天都钻进资料堆里,不会因杂事分心。

“最喜欢的工作时间,是晚上8点多到半夜12点,这段时间很安静,可以更专心地做事。”张德二说,“我每天都要工作,周六周日也坚持,家庭事务一切从简。做事必须有始有终,尽所有力量做好一件事情;再难的事情也应一步步地去做,一直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出版后,张德二仍然关注着学术前沿,从2003年以后,她专注于解析和考订气候史料,为各类历史极端气候事件绘制了实况复原图,写成的《中国历史极端气候事件复演研究》一书近期将正式出版。

(摘自《人民日报》,本刊有删节)(责任编辑 张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