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 实现深度教学
2023-12-29吴欢
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运算律”单元时,有这样一道常规题:计算200-68+43。班上一个学生没有按照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展开计算,而是根据加减法的运算性质,借助小括号调整了运算顺序,方法如图1所示:
笔者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想法,借助学生自主生成的解法有助于帮助他们理解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时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和运用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于是,全班学生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在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保持不变,减数减少,那么差就会增加。在算式200-68中,如果被减数200保持不变,减数68减少了43,那么原来的差就会增加43。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直接减去68,而是先算68-43的道理。
观点二: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保持不变,被减数增加多少,差就会增加多少。200-68+43,可以想成200+43-68去计算。这里先算加法或者先算减法,都一样。
面对这两种观点,全班学生对“减少”和“增加”的变化规律还是不能准确掌握,他们还是习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确保计算正确。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性质,进一步发展数学运算能力,笔者创设了乘坐高铁的学习情境。
师:吴老师有一次坐高铁从南京站出发去上海。高铁出发时,车上一共有200名旅客。车辆到达常州站后,有68名旅客下车,有43名旅客上车。同学们,你们能列综合算式表示车上现有的旅客人数吗?
生:200-68+43。
师:同学们都能用综合算式准确表达旅客人数的变化情况。如果不计算,想一想,这个时候车上的旅客人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生:因为下车的旅客比上车的多,所以现在车上的旅客要比原来的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8-43=25(人)。
师: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那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旅客呢?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200-25=175(人)。
师:如果把刚才的解答过程用综合算式来表示,你会列式吗?
生:200-(68-43)。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表示现在车上的旅客人数。从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我们可以得出200-68+43=200-(68-43)。
为了巩固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笔者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寻找自己熟悉的情境继续深入理解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生动的生活场景、趣味的数学表达让原本模糊的运算性质变得愈加清晰,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情境学习中得以提升。
无独有偶,在一次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中,执教教师组织学生研究(6+4)×3=6×3+4×3时,提出了以下研究建议:
1.可以算一算,或者想一想算式的意义。
2.也可以结合数学书上的实际问题来说明。
3.还可以利用信封里的图形拼一拼、想一想。
无论是结合教材上的实际问题来说明乘法分配律,还是利用信封里的图形拼一拼、想一想,这些都是执教教师创设学习情境的表现。这样的情境创设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研究现实问题,为数学思维的进阶提供可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充满趣味的。
师:谁愿意讲一讲图2表达的意思?
生:左边算式表示先算出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每个班领3个篮球,一共领多少个篮球;右边算式表示先分别算出四年级和五年级领的篮球数,再合起来就是一共领的篮球数。
师:两个算式都能求出一共领多少个篮球,结合生活中的问题,把算式融入具体的事例也是一个好方法。结合图3,谁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6×3”表示左边大长方形的面积,“4×3”表示右边小长方形的面积,(6+4)×3算的是把这两个小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相等的?
生:长方形图。
师:借助图形理解,这个抽象的式子一下子就直观了。
学生在融入事例、借图理解的学习过程中,聚焦乘法分配律本质,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并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积累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茜,周卫东.“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21(6):64-72.
[2]王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和途径:从误区谈起[J].小学数学教育,2020(4):51-55.
[3]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34-5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关系的实证研究”(批准号:C-c/2020/02/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红山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