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力单”引领的结构化教学探索

2023-12-29黄彪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3年5期

“学力单”是教师为引领学生进行自我启学、自我促学、自我延学而准备的纸质文案,是落实“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结构化教学的重要载体。在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教学中,我在“学力单”使用中确立了“独学—分享—对话—反思”的应用方式,贯通了数学知识间的逻辑顺序,沟通了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融通了学生之间的经验差异,促进了学生的结构化学习。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自主破题,唤醒已有经验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 吨。想一想,吨的学习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

生:我觉得跟千克和克有关,因为它们都是质量单位。

师:有道理,还记得我们是怎么研究千克和克的吗?

生:我们先用手掂,然后用台秤来称。

生:我们也比了,发现同样1千克或1克的物体,它们的个数是不一样的。

师:说得真好!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都是我们研究质量单位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以往的学习导入通常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梳理和设计,以课前练习或课前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知识和学法的前后关联,既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以这样的方式启学学生是被动的,他们缺乏面对新问题时自主勾连的意识和经历,结构化的思维难以形成。为此,教师在“学力单”中设计了如下问题:吨的学习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我们之前是怎么研究的?“学力单”看似十分简单,但它还原了学生面对新问题时的原始状态,激发学生在“资源库”中主动进行结构化搜寻,形成了学习的自我连接,有益于经验的自然生长。

二、独立探索,引发经验冲突

师:“1吨有多重”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研究吗?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谁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生:我觉得掂肯定不行,1吨太重了。

生:我查了资料,1吨重的货物一般的秤称不了,通常可以用地磅这样的大秤来称。

生:我发现生活中车子的载重量、大象和犀牛等动物的质量都是用吨做单位的。

生:我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吨用字母t表示。

……

师:同学们学得不错,今天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

生:我想知道地磅是怎么来称重的。

生:我想知道1吨到底有多重。

师:(故意搪塞)刚才有同学说了呀,1吨等于1000千克。

生:(追问)那1000千克又有多重呢?

师:(认同)问得好!如果有人问你,你能不能用身边熟悉的物体来具体描述,让人一听就明白呢?

【设计意图】吨的意义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千克与克,需要以数学推算和经验累积等方法去间接感知。为了让学生自己深悟到这一点,教师基于“学力单”革新课堂学习模式,先鼓励学生课前开展“1吨有多重”的研究性学习,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收获。有了生活实践经验的支撑,学生获得了对吨的表层理解,也产生了对吨的深层次追问,特别是对吨的研究方法充满了强烈的渴望。

三、师生共研,助推经验生长

1.多形式感知“1吨大米”。

师:刚才大家说1吨重的物体是没法掂的,那拎或者搬行不行?

生:不行。

生:一次搬1吨肯定不可能,多搬几次可以。

师:多搬几次?这个思路听起来不错,那需要搬几次呢?

生:我们先要知道自己一次能搬多少。

师:这个容易,老师这里有几袋10千克的大米,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几名学生主动上前挑战,有的一次能搬2袋,有的勉强能拎起3袋)

师:现在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们现在一次能拎起的质量一般是20千克左右,最多也就是30千克。

师:嗯,这离1吨还远着呢。

生:我刚才算了算,一袋大米是10千克,1吨是1000千克,1000里面有100个10,所以有100袋。

生:如果每次拎2袋,也就是20千克,一个人要拎50次。

师:同学们真会推算!1吨大米有同学分次拎过吗?(生:没有)那100袋这样的大米堆在一起是什么样子你们见过吗?

生:(用手比画)大约有这么多吧。

师:哈哈,只是猜一猜可不行!1吨有多重我们心中除了有“数”,还需要有“形”。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地感受1吨大米有多重,老师还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播放视频:两位老师到粮油店搬大米,将10千克一袋的大米按每摞10袋一一整齐堆放。视频播放过程中,学生饶有兴趣地边看边数,搬完之后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感叹声)

师:看完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这里一摞是100千克,老师搬了10摞共1000千克,正好是1吨,1吨大米比我想象中的要多。

生:每个老师每次搬2袋也就是20千克,来来回回分50次才搬完,1吨太重了。

生:(边说边比画)1吨大米原来有这么多,要用小卡车才能一次运走。

【设计意图】吨的意义是无法直接感知的,若只是拎一拎,只能得出结论“拎不动”,若直接进行数学推算,学生的理解会空洞。为了让学生基于个体经验形成对吨的自主建构,教师在“学力单”中紧扣“数”和“形”两个方面,组织学生先体验后推算,先猜想后实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教与学的实际情况,课堂上无法完全展现1吨大米,课后学生也难以进行完整的搬1吨大米体验,教师依托真实视频,将学生巧妙“代入”,他们犹如亲身经历1吨大米的搬运过程,在人数、次数、袋数的共同作用下,在语言介绍和图片表达的相互关照中,学生获得了对1吨大米的清晰认知。

2.多标准建立“1吨”模型。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1吨大米,(拿出数学书)如果是1吨这样的数学书会怎样呢?

生:都是1吨,应该一样重。

生:一本数学书比刚才的一袋米轻多了,1吨数学书会有很多本,摞起来会很高。

生:上学期学习千克时我们称过,4本数学书大约1千克,所以1吨数学书大约有4000本。

生:1吨数学书这么多,还是需要分次来搬。

(电脑出示1吨数学书的图片,学生发出“哇”的感叹声)

师:每年开学,知道是谁帮你们把这些书搬到楼上,分发到你们桌上的吗?

生:(插话)当然是老师。

生:老师,以后开学时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搬,人多力量大嘛!

师:我们刚才研究了1吨大米、1吨书,同学们还能自己举些身边的例子吗?

生:我的体重约25千克,我觉得我们全班40个人加起来大约重1吨。

生:我觉得不止1吨,班上有好几个人都比你重。

生:也有人比我轻啊,再说我说的是大约,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

生:我有个疑问,为什么我在电梯上看到载重量1吨的电梯只能同时承载10~14个人?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解释一下?

生:每个人的体重不一样,体重较重的可能只能承载10个人,较轻的可以承载14个人。

生:之前我问过爸爸,这也是一个大概的数据,一般是按照成年人的体重来估算的。如果一个成年人重75千克,大约和我们3个人一样重,这样算下来我们40个人差不多重1吨。

师:说得好,你爸爸真是一位好老师!原来1吨可以是10~14个大人的体重,也可以是40个小学生的体重。

生:(质疑)载重量为1吨的电梯是不可能同时承载40个人的呀。

生:能,就是没地方站。

师:不错!大家能联系生活学习数学,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好。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1吨重的物体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生: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00本数学书、10~14个成年人或者40个我们这样的小学生。

师:那在生活中要判断物体有没有1吨重,ARjlziPfbl0BmA1/xASVNbttLfYnkLKN1XujtOKxUOc=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可以和刚才我们研究的1吨重的物体进行比对。

生:(质疑)如果物体和上面的不一样呢?

生:可以用刚才研究的方法,先称出单个物体有多重,然后根据数量进行推算。

师:脑中有实例,心中有方法,特别棒!

【设计意图】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对1吨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物体不同,其形态也不完全一样。鉴于此,教师教学时突出了“感理交融”:“感”是指借助大米、数学书、人等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获得了多样的1吨模型,形成了完整的认知,有助于学生的生活判断;“理”是教师基于不同素材,在变与不变中展现了推算方法的一致性,凸显了1吨的数学意义。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紧扣“学力单”中“分享”“思辨”“对话”三个关键词,充分激活并融通了学生的个性化经验,使其明晰了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差异,习得了知识也升华了情感。

3.多情境把握吨的应用。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物体是远不止1吨重的,同学们课前已经了解过,说说呗。

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一头体重约是6吨;鲸是海洋里最大的动物,一头鲸体重约是50~150吨。

生:轻型货车载重量一般小于3吨,中型货车载重量一般小于8吨,重型货车可载货物8吨以上。

……

(课件呈现相应图片,播放搬运大宗货物的视频,相机揭示:一般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吨来做单位)

师:实际上,根据搬运工具,我们也能大致判断所运货物的质量,但要准确地知道货物到底有多重,怎么办呢?

生:称。

师:(播放课件)这不,工作人员正对一辆装满货物的大货车进行称重检查,你知道是怎么称的吗?

生:那么多的车,那么多的货物,不可能把货物卸下来一个个称,太慢了。

生:可以用地磅来称。

师:(出示地磅图片)你知道得真多,那地磅是如何称重的,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我课前查了资料,地磅都是通过传感器来称重的,当车开上去以后,相关数据就会显示在地磅仪表上,再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地磅不仅能称出连货带车的总质量,还能同时称出车本身的质量和所载货物的质量。

师:哈哈!巧了,我这儿正好有一张称重单(如图1),能看懂吗?

生:这里有三个质量,毛重22640kg指的是连车带货一共的质量,皮重14230kg指的是车子本身的质量,净重8410kg是除去车子的质量外所载货物的质量。

师:课前研究很充分!那这里的三个数据如果用吨做单位是多少呢?

生:22640kg是22吨多,14230kg是14吨多,8410kg是8吨多。

师:不错!那问题来了,如果这辆车要过一座标有“20t”标志的桥梁,你觉得能过吗?

生:我觉得不能过,桥梁上的“20t”表示的是连车带货的总质量,也就是毛重,这里的毛重已经超过20t了。

师:是的,安全行驶,切勿超载。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真好!

【设计意图】学生是完整的人,从生活中来,要回到生活中去。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情境中,并能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才会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师在“学力单”中设置了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二是教师提供的真实问题。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对话中巩固了所学,拓展了课堂,更彰显了数学价值。

四、整体回顾,优化经验结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吨,说说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课前我只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认识更具体了,像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00本数学书,或者我们全班同学的总体重都大约是1吨。

生:除了认识1吨,我还知道了大象、鲸鱼、不同载重量的货车的质量以及如何用地磅进行称重。

生:我发现克、千克和吨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都是1000倍的关系。

……

师:同学们梳理得很好!学习数学更应该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请同学们再想想,同样是质量单位,今天吨的学习和之前千克和克的学习有什么不一样?你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生:之前学习千克和克时都是掂一掂、称一称就可以了,而今天学习吨时显然行不通,我们是先拎后算、先想后看,记住了很多1吨的模样。

dbP33/3CV7Vb5BSJICxKOA==生:我们还观看了视频,好像亲身经历了搬1吨大米的过程,印象很深刻。

师:说得好!在“大计量单位”的学习中如果直接体验行不通,我们可以从“小计量单位”出发,通过手、脑、眼并用的方式间接感知,这样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

生:我今天和其他同学学到了很多,我发现他们知道得真不少。

师:是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啊?

生:课前老师让我们自己试着研究“1吨有多重”,我看了书,也查了很多资料,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了下来。

生:我爸爸是开货车的,我特别留意了他的车,不懂的就问他,比如车身上标注的“总质量6000千克”指的是连车带货加上驾驶员之后的最大质量,我发现我爸爸知道得很多。

生:我家就住在瓜洲渡口附近,那里就有地磅,我上网查了资料,也实地请教了工作人员,他们不仅给我讲了称重的方法,还告诉了我超载的危害。

……

师:同学们课前勤学好问,课上能言善辩,太精彩了!当然,像吨这样的大计量单位的学习仅仅靠一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体验、不断积累,这样才能学得充分、学得畅快。

【设计意图】从教师结构化“教”向学生结构化“学”转变,是当下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这里,教师在“学力单”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生课堂反思:一是对知识做结构化梳理,二是对学习方法做结构化调整,三是对学习经验做结构化提升。学生在故事化的课堂回顾中积极反思,相互学习,真诚接纳,不仅获得了对吨的完整领会,更形成了蓬勃的学习文化,这将助推学生学力的快速提升和素养的持续生长。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学力单’的小学故事化教学实践研究”(编号:B/2022/03/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