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改变了
2023-12-29黄芳
我1996年参加工作。回顾成长之路,如果一定要找一点特质,可能主要是成长型思维方式: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主动挑战;面对挫折不放弃,敢于直面问题。
一节失败的公开课
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的一节课。第22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在无锡市锡山区举行,作为获奖代表之一,我执教公开课——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表面积的变化”,选择这节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2007年立项的“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研究”是省教研课题,我担任课题组组长。在2009年“教海探航”征文《“辩”化有“常”》中,我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对“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认识。在2010年“教海探航”征文《恋“练”不舍》中,我进一步从宏观聚焦练习研究。接下来的路在哪里?我想继续探寻老师们容易忽视又倍感迷惘的“综合与实践”领域。很多人劝我另外选择比较成熟且有把握的课,我最终还是将公开课课题确定为“表面积的变化”。我的想法很纯粹,一节课就是一个研究专题,我想以该课为抓手,带头深入“综合与实践”的研究领域之中,哪怕研究和展示过程中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愿意以“探航”人的姿态投入“教海”。
至今,我的电脑里依然保存着历时近2个月、前后至少修改15次的备课稿。正式上课的地点不在自己学校,我身着红色衬衣,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不料,课一开始就有卡顿,不断地卡顿,我不知道该怎样应对,只能硬着头皮,按照教案流程把课扛到结束。刚走下讲台,就有领导急切地对我说:“这节课上得太难了。”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听到下面很多听课老师在纷纷议论,我极力忍住情绪,最终没有让眼泪流下来。选择一个角落坐下,强打起精神继续听其他老师上课,各种胡乱猜测,各种惴惴不安……几个月后,另一位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其实很有自己的想法,现在要追求‘深入浅出’的课堂。”
这是一节“深入深出”的、失败的公开课,我尝试以研究者的视角“把公开课当常态课上”,但我的专业素养还远远跟不上自己的美好愿望。
实践研究转向学生
随着省教研课题“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研究”的推广研究,我的教材解读能力增强了,但也恰恰是因为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投入太多,再加上自己的论文经验相对多于课堂经验,从而在潜意识中影响甚至主宰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学生。我忽视了论文的对象是成人,而课堂的对象是儿童!缜密的成人思维垄断了学生思维,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一味将简单知识复杂化、将感性知识晦涩化,导致课堂“深入深出”。这就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数学知识建构。
自这节课后,“深入浅出”这个词开始进入我的心坎,如果说“深入”是为了给孩子更有营养的数学,那“浅出”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吃的数学。
2011年,我决定将研究视角从教材转向学生,省教研课题“人本视域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元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立项了。这个课题是从方法论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以学生为本,主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本”主要指教学过程:首先,学生基于自己的认知基础、认知规律和认知差异而展开自主学习,教师顺学而教;其次,教师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充分发挥导学、助学、诊学的作用,教导于学。“元”主要指教学目标,以“会预习、会解决问题、会调整、会反思”为基本内容,以“反思”为基本途径,实践研究改善学习个体认知结构和非认知心理结构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从“知之浅”走向“知之深”,从“知识加工”走向“驾驭知识”,从“学会数学”走向“会学数学”,进而走向“人的终身发展”。
又是新一轮的实践研究,我和数学团队一直走在探索、反思、调整的行动研究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我的课堂开始改变
自2011年至2020年,我结合上述课题执教多节研究课,“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获得学生的喜欢。基于这些课堂的设计与反思,我撰写了《学问之道=基于儿童的探究之路》(认识三角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探索》(复习乘法口诀表)、《“点状”地“学会”走向“结构化”地“会学”》(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规律探究:路径、过程与反思》(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从简单走向深刻》(简单的周期)等多篇文章,并相继发表。
2012年,我执教“认识三角形”一课。课堂上,基于儿童立场展开教学,探究知识和启迪思维明线、暗线相得益彰,特别是在“探究并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个教学重点、难点上有了一定突破,学生充分经历从问号到句号、从句号到问号的螺旋探究之路。这节课后,一位曾经听过我上“表面积的变化”的专家老师说:“黄芳的课变了。”该课获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
2013年,我执教“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一课。该课着力于认知结构“长度”的自主整理、基于认知结构“宽度”的自主迁移、基于认知结构“高度”的自主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深入浅出,还本归元”的教学主张和“清简质朴”的教学风格,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被评为教育部优课。
2014年,我执教“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它与“表面积的变化”一样,都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发现规律”,我想借此对比反省自己的改变。课后,学生反思:数学无处不在,它就藏在我们的生活里,就如一颗小小的钉子。太牛了,玩着玩着,竟然玩出了数学中的皮克定理!这样的发现实在太有趣了!之后,我撰文《发现之旅,就这样悄然生长……》,通过对比“表面积的变化”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两节课分析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发现的“生长”过程,具体从“发现的路径”“发现的过程”“发现的反思”这三个角度来展开分析。该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
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2020年,我有幸入选江苏省首期苏教名家培养工程,该工程要求每个学员必须有自己的研究主题。我开启新的思考,如何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和背景确立研究主题?在人本视域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元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我对“本”和“元”的理解科学吗?如何清晰建立起“本”和“元”的逻辑关系?经过两年的专家指导、大量阅读、科学实践与积极反思,最终确立研究主题“正本开元:小学数学学科育人的实践研究”。
这两年来,我引领市区工作室成员、学校数学组老师一起深入该研究主题,探寻教育科学规律,边做边调整,在一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自己也执教多节主题思想下的研究课,又有了新的突破。
从一节课的困局中走出来,从经验思维走向科学思维,您也许会说——这是进步,而我特别想说——这只是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如果说,十五年前做研究,只是出于一种习惯的态度,十五年后的今天做研究,我希望看见:实践与反思的背后,是活泼生长的儿童。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