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期刊2023年1—12期总目录
2023-12-29
中债评论 ChinaBond Review
加大债券市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力度 钟言(1月号P6)
深化金融科技赋能 助力债券市场建设 钟言(2月号P6)
地方政府债券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钟言(3月号P6)
统筹协调推进绿色金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建设 钟言(4月号P6)
以高质量信息披露体系推动转型债券市场发展 钟言(5月号P6)
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作用 助力ESG实践高质量发展 钟言(6月号P6)
开启REITs常态化发行新征程 钟言(7月号P6)
发挥担保品专业作用 保障市场化稳健发展 钟言(8月号P6)
发挥债市作用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钟言(9月号P6)
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钟言(10月号P6)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经济向好基础加固 钟言(11月号P6)
债券市场助力高质量发展 钟言(12月号P6)
权威声音 Voice of Authorities
踔厉奋发 守正创新 开启国债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王小龙(2月号P7)
特约专稿 Special Contributions
理财市场服务支持设施建设初探 马忠富(1月号P7)
关于金融市场产品开户问题的思考 周诚君 徐承(1月号P14)
关于理财产品赎回风波的再思考 丁安华(2月号P12)
2023年宏观经济和债市展望 明明 周成华(2月号P16)
更好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作用 娄洪(3月号P7)
守正创新 促进国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刘绍统(4月号P7)
我国转型类债券市场发展与建议 鲁政委 钱立华 方琦(5月号P7)
创新发展REITs市场 有助打通经济增长的堵点 薛宏立(6月号P7)
以柜台债券业务为契机 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高鹏(7月号P7)
新时代新征程 国债期货市场发展新理念新思考 韦士歌(8月号P7)
改善债券融资环境 落实民企支持政策 曾刚 吴语香(9月号P7)
发挥商业银行资源禀赋优势 提升债券市场价格发现效能 王元恺(10月号P7)
持续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制度型开放 刘福寿(11月号P7)
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 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乔宏军(12月号P7)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唐彬(12月号P12)
债市研判六人谈 CCDC Bond Talks
经济强预期于波折中修复 债市不悲观注重投资节奏——债券市场投资策略研判2023年第一季 (2月号P20)
绿色转型湾区“债”出发 (4月号P11)
宏观经济逐渐恢复 关注债市交易机会——债券市场投资策略研判2023年第四季 (10月号P11)
专辑 Features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应对 王进(1月号P19)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到期偿还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王红光 孙佳璐 张一格 王哲 杨亦臻(1月号P24)
关于强化基层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探讨 臧统一 孙学胜(1月号P28)
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比较研究与优化设计 姚东旻 罗文淇(1月号P31)
f814f6070b3a5154df885843524e8a77c661b4795679cd2ee7dced35bba631fd国债计量模型在地方债中的适用性研究 国债计量模型在地方债中的适用性研究课题组(1月号P39)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及发展建议 王正国 范世成 庞文硕(1月号P45)
多措并举 提升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建设水平 王刚 常浩然(1月号P50)
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达标路径及我国应对策略的研究 李志芳 濮梦琪(1月号P55)
国际视角下TLAC非资本债券投资交易特征分析及未来展望 黄伟平 吴鹏 杨雪芳(1月号P63)
TLAC非资本债券的信用评级考量 宋歌 杨怡然(1月号P70)
探索建立区块链数字债券制度规范 冯源 陈森 杜泽夏(2月号P28)
基于区块链的通证化数字债券探索 朱奥 韩昊轩 丁旋(2月号P33)
基于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的绿色债券风险评估体系 李大伟 李世中 唐华云(2月号P38)
区块链助力打造商业银行债券发行平台 于惠娜 任鸿武(2月号P43)
构建分布式新型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制 邓柯 聂宇 刘天昊(2月号P47)
新型债券市场金融基础设施:隐私数据安全计算 王延昭 唐华云 黄烁(2月号P52)
山西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侧研究 安晓飞 吴梅英 梁红莲 牛宝腾(3月号P10)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蔡纪雯 刘颖(3月号P16)
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研究与探讨 林静 马竞超 孙博 肖志鹏 冯宇驰(3月号P20)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交易与做市新趋势分析 刘昱云(3月号P25)
城投企业承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研究 袁海霞 张堃 鲁璐(3月号P28)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偿还风险探析 喻旻昕 谢斌 陈笑驰(3月号P33)
前置程序取消背景下证券虚假陈述代表人诉讼机制的完善——兼评《证券法》第九十五条的完善 耿瑗 石雨冰(3月号P38)
债券虚假陈述中评级机构侵权责任的合理限定 陈敏光(3月号P44)
关于债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审理的观察与思考 夏东霞 杨婷(3月号P49)
虚假陈述新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适用性研究 李志豪 李沁(3月号P54)
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商瑾 陈莹莹 梁臻颢(4月号P19)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践、问题与思考 黄紫豪 赵建勋 张胜轩(4月号P29)
环境相关因素对绿色债券定价影响初探 杨安澜 孙晨童 简奖平(4月号P3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修订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与建议 杜泽夏 王林 周远洋(4月号P40)
巴塞尔协议Ⅲ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 李元元(4月号P4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调整对证券公司资产负债的影响 张晓强 谢融 宋真真(4月号P49)
商业银行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关注风险自留问题——兼顾效率与安全视角的研究 陆本立 刘一楠(4月号P53)
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条件的市场化演进及思考 洪艳蓉(5月号P12)
我国债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法律制度发展回顾与前瞻 樊健(5月号P18)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变化和制度规范 李刚(5月号P21)
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冲击、应对与启示 杨子荣 肖立晟(5月号P25)
关于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李志芳 何方珏(5月号P29)
关于瑞士信贷银行AT1债券减记事件的思考 覃汉(5月号P34)
中国债券市场向“绿”而生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王遥 刘慧心 庞心睿(5月号P40)
推动转型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 商瑾 王雪波(5月号P45)
转型债券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玄雨澄 张搏(5月号P48)
转型类债券支持棕色行业低碳转型的实践与建议 夏晔莹 朱耀 曾瑨 王忆馨(5月号P53)
银行投行视角下的ESG债券发展与实践研究 杨坤 赵晓玲 高尧(6月号P12)
境外ESG固定收益市场发展及借鉴意义 王海波 万筱越(6月号P17)
ESG在固定收益投资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冯飞 黎思思(6月号P24)
“双碳”目标背景下资本市场融资主体碳相关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王玮璇 周舟(6月号P29)
美欧银行业危机背景下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 钟红 初晓(6月号P35)
美国通胀预测方法比较分析及在外币债券投资中的应用思考 刘祯 杨阳 邓科迈(6月号P40)
中资境外债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建议 唐珏(6月号P46)
海外固收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 祁源浦(6月号P51)
新发展格局下中资离岸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阮立遥 黄超(6月号P55)
公募REITs对国企融资与资产配置的启示 董小星 喻旭兰 谢奥晨(7月号P11)
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主要利益冲突及防范 卢轶(7月号P16)
2023年以来公募REITs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与建议 舒晖 任云霄 黄本鑫(7月号P23)
商业银行固收理财产品运作模式浅析 刘康 杨缘(7月号P30)
大资管时代下理财业务监管要点探究 董叶超 李梦(7月号P35)
理财非标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讨——以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为例 方成甫(7月号P41)
发挥专业第三方估值在金融市场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张超 刘纪兰(8月号P14)
利率债投资风险度量与管理实践 王正国 陈蕙妍 许涵(8月号P20)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模式分析及案例总结 宗承渊 高娟(8月号P26)
硅谷银行事件对担保品管理机制的启示 张梦 王昱勋(8月号P31)
迁移学习在无评级信用债发行定价中的应用 闫衍 王新策 董瑜亮 杨大伟(8月号P35)
关于以偿债能力为核心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要求的思考 宋颖(8月号P42)
我国信用债增发机制分析及建议 姜涛 赵政闳 周云程(8月号P46)
我国债券登记体系对数据要素确权登记的借鉴与启示 童楠楠 陈东(9月号P11)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和机制建设有关研究——基于数据基础设施的视角 中央结算公司数据要素市场课题组(9月号P16)
金融基础设施数据产权研究 中央结算公司数据产权研究课题组(9月号P21)
数据市场交易赋能债券市场发展的有关思考 林景 张胜 周啸驰 魏晓宁(9月号P27)
我国30年期国债市场现状分析 高莉莎 冯时 白天伟 吴谦(9月号P31)
国债期限利差的历史周期分析 郑葵方(9月号P36)
基于周期视角的中小农商银行利率债投资研究——以国债为例 罗贵君(9月号P40)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及其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段国圣(10月号P19)
关于当前库存周期与债券利率走势的思考 肖立晟 李枭剑(10月号P25)
关于我国利率L型区间寻底的思考 王磊(10月号P30)
国债期货对宏观经济公告的响应:市场微观结构视角 范博伟 徐伊茗(10月号P35)
国债期货在产品净值管理中的作用探析——基于对冲策略的视角 蔡振忠 莫皓翔 李珣 王心宇(10月号P42)
基于国债期货隐含到期收益率的远期收益率曲线构建与应用 王孝佳 刘伟峰 郑伟(10月号P49)
县域发展与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田惠敏 李衍(11月号P9)
我国乡村振兴债:实践、挑战与政策建议 倪学曦 裴志伟(11月号P15)
乡村振兴信用类债券的现状与未来思考 郑心泓 刘剑华(11月号P20)
地方政府专项债:现状、挑战及对策 曾家瑜 张琦(11月号P25)
以专项债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伟波 武文皓(11月号P29)
专项债券制度与中国式现代化 安新华 傅浩(11月号P35)
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特征与交易机制研究 类承曜 白剑秋(12月号P16)
交易所债券做市业务成效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王俊 王攸 王东(12月号P21)
从投资视角看信用债流动性“潮汐”——对券种、信用资质和期限的流动性分析 王振瀚 唐瀚明(12月号P26)
美国国债市场流动性变化趋势研究 陆晓明(12月号P33)
AIGC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现状及债券业务落地领域分析 范猛 张嘉明(12月号P39)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初探 韩瑞春(12月号P43)
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与路径 卜学民(12月号P47)
2023中债担保品国际论坛 CCDC Collateral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Forum 2023
迎变革 促融合 助推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马忠富(11月号P39)
担保品管理行业新趋势 徐良堆(11月号P40)
共识、共为、共享:建设高效全国碳市场,助力我国可持续发展 黄岱(11月号P44)
人民币债券担保品参与国际回购交易的制度建设 布莱恩·帕斯克(12月号P52)
优质担保品供给及人民币资产跨境应用 范禄克(12月号P54)
推动跨境担保品互联合作体系建设的国际实践 (12月号P56)
新形势下人民币债券的全球吸引力 (12月号P59)
宏观研究 Macro Research
债券市场对间接融资的支持作用 刘凡(3月号P58)
利用情感分析预测中债价格指标 陆兵 赵辉(3月号P61)
深化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应用 刘思敏 李鸿禧 莫家琦(3月号P68)
债券融资对GDP影响的量化分析 刘朝阳 王雨楠(5月号P81)
美联储前瞻性指引对我国债券收益率的溢出效应 王海纳(7月号P45)
存款利率定价与国债收益率等基准互动关系研究——基于DSGE模型 李威(11月号P46)
春节错位因素对通胀预测的影响分析及2024年春节通胀情况展望 熊伟琪 张鹏(12月号P63)
新资本管理办法下商业银行配置偏好及轻资本转型策略 李澄(12月号P68)
市场建设 Market Construction
建设中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大数据赋能建议 中央结算公司科创债课题组(1月号P76)
政策利好释放积极信号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迎来发展新机遇 韩羽来 徐传平(1月号P80)
构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 商瑾(1月号P86)
保险业固收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肖凤群(2月号P59)
2022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 刘爽(2月号P64)
2022年国债期货市场运行报告 曹星萌 陈瑞 李莹(2月号P73)
全球担保品领域金融科技应用展望 张婷(2月号P78)
2022年债券业务统计分析报告 刘羽飞 李奕澎(3月号P74)
我国债券市场结构分析 类承曜(4月号P61)
发挥专业第三方估值的作用 张轶龙 刘一楠(4月号P67)
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实务研究 刘全雷 徐惊蛰(5月号P59)
推动ABS底层资产信息穿透披露 李波 刘爽(5月号P67)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任机制改革路径研究 赵泽(5月号P74)
非金融国有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 谭迪诺(6月号P60)
沪深交易所市场信用债因子投资策略有效性探究 孙鹏程 肖法典(7月号P49)
债券投资者保护机制中主承销商功能分析 杨阳(7月号P56)
推动债券市场信息披露标准化 陈森 杜通(7月号P62)
共享中国债市对外开放新机遇 探索基础设施服务优化新方向 赵沛舟(8月号P49)
欧盟MIFIDⅡ法案合规实践与启示 刘全雷 卢丁 李君 印文涛 梅振宁(9月号P45)
国际市场金融担保品管理标准化经验研究 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中心课题组(9月号P51)
资产证券化STC标准国内外比较分析及其在国内的实践探索 王娟 赵晓丽 黄丹(9月号P57)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遏制增量与化解存量要双管齐下 张明(10月号P56)
债券市场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陈智罡(10月号P59)
探索科技赋能粤港澳大湾区高收益债市建设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吴程彧 周双双 丁杭超 全珏丞(10月号P64)
可持续金融 Sustainable Finance
绿色债券支持基建融资的环境贡献探究 商瑾 梁臻颢(2月号P83)
“双碳”目标下的银行业绿色债券发展现状及启示 陆禾 刘炳辰(2月号P88)
从绿色债券到可持续类债券——2022年度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 廖原 白红春 陈凯玥 商瑾(3月号P80)
“转型”类债券的中国实践与未来展望 魏海瑞(3月号P87)
蓝色债券助推蓝碳发展研究 商瑾 梁臻颢 林岚迪(6月号P64)
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发展研究 陈莹莹(7月号P66)
国内外绿色债券市场标准与制度比较研究 刘斯博 刘景允 王顺利(7月号P71)
我国绿色债券资金用途管理优化初探——基于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的视角 操基平 汪飞(8月号P53)
推进我国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若干建议 洪卫 曹超 叶燕斐(9月号P63)
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的中国绿色债券研究 商瑾 梁臻颢 陈莹莹(9月号P68)
推动债券发行人全面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 魏海瑞(10月号P69)
ICMA转型手册对比研究 商瑾 郭惠娥(11月号P53)
金融市场气候风险管理实践与研究现状 宋鹏 张淼 邓含睿(11月号P56)
国际蓝色债券框架的比较分析 谭小芳 钱薪竹 尹诗璐(11月号P62)
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市场需求及深化发展研究 程振华 段怡然 刘茜 梁臻颢(12月号P74)
金融科技 Fintech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债券市场的应用分析 文根第 孔维煜(4月号P71)
ChatGPT概述及应用研究 李紫菡 周双双 唐国恒 沈英格 高兰兰(6月号P70)
金融行业AIGC落地方法论的探索和研究 高兰兰 贾晨 马文嘉 徐烨 欧建波(10月号P73)
国债期货十周年 Treasury Bond Futures 10th Anniversary
更高效地利用国债期货对银行资本工具组合进行套期保值 彭鹏 任红博 鲜幸池(11月号P67)
国债期货在股债风险平价策略中的运用和优化 甘华 杨义山(11月号P72)
国债期货上市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特征的影响——基于不同期限国债期货的主成分分析 叶慧超(12月号P79)
国债期货与国债收益率曲线间的互相作用 林致远 虞堪(12月号P86)
信用研究 Credit Research
融资担保机构债券担保业务风险管理模式浅析 赵岂轩(5月号P92)
我国信用增进行业发展历程与展望 蔡宁(7月号P85)
信用债供给结构变化、影响与投资方向——基于债券基金投资的视角 陈子越 曹阳(7月号P90)
银行“二永债”交易活跃度提升原因浅析 张毅峰 龙红亮(8月号P58)
永续债推动保险资本工具新发展 朱傲然 冯雪 武佩瑶(8月号P62)
论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虚假陈述民事纠纷对《证券法》的适用性 邢会强(9月号P72)
基于盯市模型的发行人信用风险监测研究 刘翘楚 耿鹏(10月号P79)
债券实务 Bond Practice
2022年债券市场运行回顾与2023年展望 徐寒飞(1月号P90)
指数在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张超 司盛华 张石昌 乔想(2月号P93)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定价的主体资质影响研究 李双杰 张博(3月号P91)
指数在国内外资管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中的应用实践及对理财产品应用的启示 张超 司盛华 张石昌 乔想(4月号P76)
对含赎回权或回售权债券的估值模型验证——基于柳树和Hull-White模型 王瓒文 傅鹏佳 赵婧媛(4月号P80)
国债期货隐含持有收益的探索与实证分析 郑伟 刘伟峰 王孝佳(5月号P85)
定向增发股票公告与债券市场反应——来自中国公司债市场的证据 张雪莹 王志浩 王缘(6月号P76)
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误差有多大? 金婕雯 陈蓉 竺添晟(6月号P84)
浅析金融担保违约处置模式的创新——以商事流质的合法化为视角 程雁群(6月号P92)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数字化探索 冯智杰(7月号P75)
优化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研究 杜通 李东升(7月号P79)
推动实现债券发行DVP 涂晓枫(8月号P68)
浅谈第三方担保品管理工具在商业银行风险和流动性管理中的应用 卢振环 屠沂枫 胡欣楠(8月号P72)
农村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信用风险管理难点及应对建议 韩瑞春(8月号P76)
场内利率期权对债券市场稳定发展的作用探究 曹轶岚 张凌枫 卢轶伦(9月号P77)
新规实施后债券借贷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周文煜 任晓芳 蒋济蔓(10月号P83)
考虑税收因素的债券贴现模型优化研究 于永瑞 唐登莉(10月号P87)
从银行理财半年报看理财行业发展态势 高国华(10月号P93)
基于可转债定价模型的择券策略与量化研究 王静斐 章耀(11月号P79)
关于摊余成本法定期开放型债券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的探讨 周凯 聂子昂(11月号P85)
可转债投资组合构建思路讨论——基于转股溢价率、价格及行业分类 张乾铄 刘竞(11月号P92)
基于Canonical 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法的可转债定价 殷炼乾 皮蓉(12月号P91)
投资策略 Investment Strategy
股债对冲策略在理财组合管理中的应用 刘湘成 任芃兴 解昌明(8月号P80)
运用债券利率周期四阶段模型进行“固收+”投资的实证分析 段福印 龚剑成(8月号P85)
常见转债因子有效性检验与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策略选择 明明 李天雄 余经纬(9月号P84)
国债期货套期保值策略应用与评估 徐阳(9月号P89)
全球视点 Global Perspectives
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的主要特征、影响与启示 宗良 罗启铭(4月号P86)
境外高收益债券契约条款研究 董欣焱(4月号P92)
境外国债期货期权市场发展回顾及启示 于鑫(8月号P90)
互动通道 Interactions
建设国家金融基础设施 推动债券市场行稳致远——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托管量突破100万亿元 (7月号P95)
探索创新应用 研制规范标准——开启数字债券发展新征程 涂晓枫(9月号P95)
2022年中国债券市场十大新闻 Top Ten Events of China Bond Market in 2022
2022年中国债券市场十大新闻 (1月号P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