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管理一体化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挑战与优化探析

2023-12-29张新迎

南北桥 2023年24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摘 要]《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实施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在阐述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事业单位应该立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政策要求,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在加强预算流程控制的同时,规范使用会计核算方法,依托信息技術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转型,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以更好地贯彻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

预算管理贯穿事业单位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国家财政体系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已经成为重要任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在积极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深化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建设系统集成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发挥协调作用,高效化、标准化地开展预算工作,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在后续的制度建设中,财政部印发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版)》,进一步拓宽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业务范围,在预算编制、批复、调整工作的基础上,对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等环节实施控制,并建立预算报告机制,将所有的控制活动融合到统一的一体化平台中,这对于事业单位财会的提质增效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财会信息化水平不尽相同,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中面临着问题和挑战[1]。

本文将以A事业单位为例,准确梳理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分析预算管理一体化过程中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事业单位稳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1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积极影响

1.1 强化思想认知,促进部门协作

首先,在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中,预算管理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与业务部门无关,预算管理得不到重视。而预算管理一体化理念以项目库管理为起点进行预算编制,不论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都要纳入项目库管理,各部门需对自己的项目预算负责,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要重视预算管理活动,与财务部门加强联系、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到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在联系、沟通、参与的过程中,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意识,形成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的局面。其次,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理念在A事业单位已被倡导多年,但受限于传统的单机版预算管理系统,业务部门往往只能通过电话通知或者邮件发送的方式告知财务部门预算数据,然后由财务人员录入预算系统。从形式上看,业务部门也的确参与了预算管理,但是这样参与的效果并不理想。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上线,通过联网、用户权限管理等信息化手段,让部门协作、全员参与不再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是落实到行动层面。最后,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由上级部门完成预算方案批复工作,在调整后需准确推进预算执行,实施预算绩效考核,做到各个管理环节的环环相扣,尤其是预算一体化管理需要完善的管理平台作为支撑,深化了数据云等信息化技术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平台,满足了新时代科学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2]。

1.2 优化预算编制

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事业单位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在考虑各类收入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单位预算范畴,对于未纳入预算的项目,不得安排资金支出。在预算支出管理中,需结合具体的项目活动,建立预算项目库,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编制的预算必须是全面的,涵盖所有收支业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将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使得预算编制更合理、更科学、更透明,提高了预算数据质量,有利于破除因采取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导致的预算虚高问题。

1.3 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A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观愿望是很强烈的,但受限于经费及信息化建设的特殊审批渠道,除中央财政及上级单位统一实施的系统外,身为二级预算单位的A事业单位几乎没有自己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资产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是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数据不能共享、交互,导致数据重复录入,且导出的数据还存在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为使数据口径一致、具有可比性,线下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后,整合了上述各系统,可以解决数据重复录入、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提高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

1.4 促使会计核算标准化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形成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核算模式,虽然A事业单位因上级单位的管理要求没有启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会计核算模块,但因预算执行、财务报告等均需在一体化系统中完成,促使事业单位必须完善会计要素、科目体系的设置,使其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及其解释的要求,从而统一会计核算口径,实施精准化的会计核算。

2 预算管理一体化理念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预算编制有待优化

对于有历史数据的情况,A事业单位多使用较为单一的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若没有历史数据,为涵盖所有收支业务形成全面预算,则粗略地预估一个比较“安全”的虚高数据,缺乏对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方法的探索与使用,虽然实现了预算编制内容的全面性,但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仍有待提高。

2.2 预算执行控制不足

A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控制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事前分析、事中干预等控制方式。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有预算指标才能支付的控制功能,可以避免超预算、无预算的预算执行问题。但正因为这样,预算执行对特殊情况的考虑不足,预算指标充足时就“放心地”执行,预算指标不足时就放缓业务脚步,这样的预算执行并不能真正发挥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2.3 部门之间协作乏力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于事业单位部门间的协作要求较高,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3]。在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的部门设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且事业单位的领导往往是业务领域的专家,更加重视业务部门的工作,虽然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权限管理功能将业务部门纳入了系统使用中,但受限于预算编制时间的紧迫性,部门间缺乏紧密、有效的沟通,信息壁垒依然存在,这使得部门间的协作效果打了折扣。A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对于财务部门熟知的“一上”“二上”的填报流程不清晰,尤其是在“二上”预算时,业务部门会产生“不是已经报过了吗”的疑问,这种情形下,财务部门需要反复解释“一上”“二上”的区别及填报流程,业务部门则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预算填报的效率和质量。

2.4 网络硬件系统支撑不足

A事业单位缺乏对网络硬件设备更新提质的自主权,且在软件系统应用中,对系统的定期更新、病毒查杀不到位,甚至有些单位缺乏专业的系统运维管理人员,且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处在不断建设完善的过程中,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一体化系统在应用中频频出现卡顿,甚至是崩溃等问题,影响了系统使用的满意度,不仅增加了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也对一体化系统在业务部门的顺利推广产生一定的阻力[4]。

3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优化对策

3.1 加强政策宣传培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一体化影响着事业单位的综合效益,其不仅需要财务部门的高度负责,还需要业务部门参与其中,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良好环境。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并积极推动和支持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各项工作,在观念上实现自上而下的转变。

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牵头部门,只有加强财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主动参加财政部举行的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素养,才能在与业务部门的交流沟通中建立专业自信的形象,避免出现“财务部门也不清楚”的情况。

财务部门除需要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外,还需要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进程,适时组织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培训与政策宣讲活动,为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牵线搭桥,为加强部门间的交流沟通创造条件[5]。

3.2 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行中,基本的政策环境已然具备,基于政策导向需要,还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一些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没有与时俱进的制度做保障,导致一些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如全员参与、部门协作。建立领导负责、财务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参与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明确领导班子、各个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有利于将预算工作与财务日常工作区分开,使预算管理工作得到重视。

3.3 加强预算工作源头管理

首先,在考虑事业单位经营状况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控制目标,以此来统筹财政资源应用,发挥预算目标导向作用,确保预算管理方向的准确性。其次,在预算编制阶段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具体的收支类型、业务实际情况,改变以往的预算编制方法,在探索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增量预算方法进行创新,确保预算编制灵活性。最后,在预算编制中财务部门应综合考虑业务部门填报预算的需求和会计核算的需求,准确、务实地设置预算科目。对业务部门要做好预算科目的注释工作。考虑到会计核算、预算分析的需要,要做好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期的会计核算、预算分析提供便利。

3.4 增强预算执行控制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有效地融合起来,使得预算执行进度立等可见,这对于停留在以“只要不超预算即可”为预算控制目标的单位来说似乎已经足够,但其实不然,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功能为增强预算执行控制提供了基础。在传统预算执行控制模式下,预算工作人员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预算执行数据收集及统计上,缺乏对预算执行结果深层原因的挖掘,在改进预算执行方面就会缺乏“一针见血”的措施。一体化系统已经按项目维度实时展示了预算执行进度,事业单位可以引入时间、部门、科目等维度来加强预算执行控制,更精准地分析差异率,从多个维度深层挖掘差异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力求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功能。

3.5 规范运用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整合了各类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和逐级汇总编制部门决算报告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按照制度要求开展会计核算,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财务报告”模块的上线,能够很好地检验会计核算质量,尤其是在与其他单位的对账中,一些不符合政府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会暴露出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使用为事业单位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要按规定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并统筹分析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确保财务会计管理的真实性、准确性[6],进而提高政府财务报告的编报质量。

3.6 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闭环联动已经形成。事业单位需要顺势开展预算监督及考核工作。一方面,在预算监督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按照前期设计的预算目标,对预算执行的各个过程实施动态监督,并通过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综合应用进度分析、差异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度分析差异原因,挖掘数据背后的实质问题,并建立差异原因跟进机制,为进行预算执行調整提供参考和依据。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开展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绩效考核办法。在具体考核中,应重视考核结果,将预算考评结果与评优、职位晋升等挂钩,将考核结果应用起来,避免考而不用的情况。

3.7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核算系统与一体化系统的有机衔接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应该直接启用预算一体化平台的会计核算功能,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则需要对现有的核算系统进行升级,在预算一体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搭建完整的硬件平台,创新软件系统,满足预算一体化需要。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团队建设,通过招聘、培训、借调等多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水平和预算管理能力,这是持续不断推进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条件。

4 结语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使得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并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时代,事业单位只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积极作用,规范应用政府会计制度,跟上主管部门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步伐,才能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有效衔接,持续不断地优化财务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孟青.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J]. 中国农业会计,2023,33(2):21-23.

[2]李欣.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及预算管理对策[J]. 中国农业会计,2023,33(10):24-26.

[3]谢嘉欣. 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 财会学习,2023(12):164-166.

[4]陶质斌. 预算管理一体化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J]. 财会学习,2023(4):67-69.

[5]季如菊.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投资与创业,2023,34(2):172-174.

[6]李拥军,李丽,李元.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和对策——以渭南市为例[J]. 西部财会,2022(5):11-14.

[作者简介]张新迎,女,江苏连云港人,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