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高产页岩油井BYP5页岩地质特征

2023-12-29刘惠民包友书张守春王伟庆吴连波朱日房方正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年6期
关键词:济阳亚段碳酸盐

刘惠民,李 政,包友书,张守春,王伟庆,吴连波,王 勇,朱日房,方正伟,张 顺,刘 鹏,王 敏

(1.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 东营 257015;2.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15)

页岩油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北美海相页岩油气的成功勘探开发推进了全球页岩油气的勘探及研究步伐。中国陆相页岩层系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油气资源评估的技术可采资源量已达200×108t[1]。中国陆相泥页岩层系具有沉积相变快、沉积厚度大、成熟度较低、黏土矿物含量高的特点,且与海相地层相比,具有沉积构造背景较不稳定,沉积年代较新、非均质性更强,地层能量和地温梯度较低,以及烃类黏度和密度较大等不利因素[2-5]。然而,就其自身特点而言,中国陆相页岩也在含油性、储集性、可动性和及可压性等方面的优势。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6]、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1,7-8]、松辽盆地青山口组[9-11]、济阳坳陷沙河街组四段和沙河街组三段[12-14]、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17]、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6,18]等多类型盆地的多层系获得页岩油产能突破,也说明中国陆相页岩油具有其独特的勘探开发有利地质条件,但各个地区页岩油地质特征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宏观上包括页岩的岩相、有机质特征、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性质等。

济阳坳陷为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富油坳陷的典型代表,在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发育典型的富碳酸盐页岩。经过十几年技术攻关,胜利油田在富碳酸盐页岩的岩相类型、含油性、储集性、可动性及可压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及勘探成果[12-16,19-23],有效指导了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在镜质体反射率(Ro)为0.6 %~1.1 %的页岩中,取得了页岩油勘探的重大突破。其中,获得高产并持续稳产的BYP5 井页岩为济阳坳陷诸多突破中的一种典型类型,其页岩具有高碳酸盐含量、纹层状/层状结构发育、页岩孔隙度较低、有机质成熟度较高的特点。本文详细分析其页岩油发育的地质特征及其高产的地质条件,以期为该种类型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及评价提供参考。

1 BYP5井基本情况

BYP5 井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图1)。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的一个三级负向构造单元,属于北东走向的断陷湖盆,具有“北断南超、东西双断”的特点。渤南洼陷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古生界,中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其中沙河街组自下而上可分为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和沙一段。渤南洼陷主要发育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沙三中亚段以及沙一段烃源岩,其中沙三下亚段沉积于深断陷期,为半干旱-潮湿气候的咸水-半咸水沉积环境,发育深灰色深湖-半深湖相富碳酸盐页岩,厚度一般为100~300 m。

图1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BYP5井位置Fig.1 Map showing the location of well BYP5 in the Bonan Sag,Jiyang Depression

在常规油气勘探过程中,多口井钻经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页岩段时见油气显示,对部分井试油见工业油流,如XYS9 井试油获得日产油量38.5 t,投产后累积产油量11 346 t,L42 井试油获得日产油量79.9 t,投产后累积产油量13 605 t,显示出其页岩油气勘探潜力良好。

BYP5 井主要用于探索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较高演化程度区页岩含油气情况。为准确控制水平井穿行的甜点段,先期在附近钻探了BYP5 导眼井。BYP5 导眼井综合柱状图如图2 所示。BYP5 导眼井的主要勘探层段为沙三下亚段的13 上层组1-3 小层,其中深度4 267.0~4 338.1 m 层段的测试数据为岩心数据,4 267.0 m 以上为岩屑测试数据。BYP5井水平段长度为1 059 m,在深度4 250.0~5 248.0 m(垂深4 047.1~4 279.5 m)的页岩段进行压裂施工,入靶点相当于BYP5 导眼井4 219 m 深度,靶盒相当于BYP5 导眼井4 218~4 220 m 深度,实际井轨迹穿行了1 小层和2小层。

图2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BYP5导眼井地层综合柱状图Fig.2 Composit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pilot hole of well BYP5 in the Bonan sub-sag,Jiyang Depression

该井峰值日产油85.67 t,日产气7.39×104m3。截至2023年6月29日,已生产735 d,日产油量仍达15.70 t,日产气量达1.66×104m3,累产油1.69×104t,累产气1 886.62×104m3,累积油气当量3.58×104t。生产初期,BYP5 井分离罐的原油密度为0.839 5 g/cm3,后期密度有所下降,约8 个月后,分离罐原油密度为0.827 6 g/cm3。BYP5 井生产井段平均地层温度为175.0 ℃,原始地层压力约为77.6 MPa,压力系数约为1.8,具有明显的高温、高压特征。

2 页岩矿物组成及薄层结构特征

2.1 矿物组成

BYP5 导眼井沙三下亚段13 上层组岩性以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为主,该层组1—3 小层发育一定量的含泥灰岩(图2)。页岩岩心样品的矿物组成以碳酸盐、陆源碎屑(石英和长石)和黏土矿物为主,含有少量的黄铁矿及石膏等其他矿物。整体上其碳酸盐含量最高,占16.0 %~81.0 %,平均55.1 %,以方解石为主,白云石含量相对较低;陆源碎屑含量次之,占13.0 %~48.0 %,平均24.5 %,以石英为主;黏土矿物含量占4.0 %~45.0 %,平均17.8 %(表1)。

表1 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矿物组成Table 1 Mineral composition of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以三大类矿物(碳酸盐矿物、陆源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组成判断页岩类型,BYP5 井沙三下亚段页岩类型包括碳酸盐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但以碳酸盐质页岩为主(图3)。总体上,BYP5 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具有明显的富碳酸盐页岩的特征。

图3 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矿物组成及页岩类型Fig.3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rock types of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2.2 薄层结构特征

BYP5 导眼井沙三下亚段13 上层组岩屑和岩心样品分析显示,该区页岩主要为纹层状、层状页岩以及少量块状泥岩,具有明显的薄层结构特征,薄层类型主要为泥质薄层、碳酸盐薄层以及极少量的陆源碎屑薄层。

BYP5 导眼井沙三下亚段的岩心样品主要矿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如图4 所示:黏土矿物含量、陆源碎屑矿物含量均与碳酸盐矿物含量呈负相关,而陆源碎屑矿物含量则与黏土矿物含量呈正相关。通常陆源碎屑矿物与黏土矿物为同源共沉积关系,镜下也可以观测到陆源碎屑矿物大多赋存于黏土矿物层中,形成黏土矿物与陆源碎屑混合的泥质层(图5a,d,e)。

图4 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中主要矿物含量之间关系Fig.4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rimary mineral contents in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图5 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纹层状/层状结构及矿物发育特征显微照片Fig.5 Miscrophotos showing the lamellar/layered structures and mineral occurrence of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碳酸盐薄层以泥晶方解石为主(图5a—d),含有少量的粉晶方解石层(图5b,c,e)和极少量的纤维状方解石脉。通常,泥晶方解石颗粒细小,为原生方解石结构;粉晶方解石薄层为方解石重结晶产物,具有明显的晶粒结构。纤维状方解石脉一般具有垂直层面的纤维状晶体结构,为酸性流体溶解、迁移碳酸盐矿物在开启的层间缝中重结晶的产物。

大部分陆源碎屑矿物分散于泥质层中,也发育极少量的陆源碎屑薄层(图5e),薄层的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极少量岩屑,颗粒间主要充填物为泥质和方解石。

3 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

3.1 有机质丰度

BYP5 导眼井中页岩的岩屑和岩心样品总体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图6)。其TOC为0.58 %~7.98 %,平均值为4.52 %;热解S1(岩石中的热解游离烃含量)为0.91~4.09 mg/g,平均值为2.32 mg/g;热解S2(岩石中的热解烃含量)为0.14~23.47 mg/g,平均值为9.12 mg/g,生烃潜量(S1+S2)为1.05~27.48 mg/g,平均值为11.44 mg/g。若以热解参数S1近似表征已经生成并滞留的游离烃量,以S2近似表征剩余生烃潜量,则BYP5 井生产井段不但具有较高的游离烃量,也仍然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

图6 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Fig.6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of in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3.2 有机质类型

根据BYP5 导眼井页岩岩屑和岩心样品热解参数的氢指数(HI,HI=S2/TOC×100 mg/g)和最高热解峰温(Tmax)确定有机质类型,其结果如图7 所示。其中,大多数数据点分布在Ⅰ-Ⅱ1型区间,这些数据点的Tmax相对集中,在450~460 ℃,HI整体相对较高,一般在100~360 mg/g。另有一部分数据点的Tmax较低,且发散分布,分布区间为404~447 ℃,其HI较低,分布区间为24~97 mg/g。

图7 根据HI与Tmax关系确定济阳坳陷BYP5井页岩有机质类型(a)及成熟度(b)Fig.7 Relationships between HI and Tmax and the obtained organic matter types(a)and maturity(b)of shales from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这些Tmax及HI较低的样品一般为混入油的贫有机质页岩。混入原油的样品,尤其是混入原油的贫有机质页岩,热解参数会改变,整体表现为具有较高的热解S1值,Tmax降低[24-25]。由于原油的混入,会导致贫有机质层含有一定的TOC和热解S2值。在HI-Tmax关系图上表现出低氢指数和低Tmax的特点。图7中的数据的分布表明,该页岩段中存在着原油从富有机质页岩向贫有机质页岩运移调整的现象。而去掉这些明显混有运移调整原油的样品,BYP5井页岩样品总体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以Ⅰ型为主。

3.3 有机质成熟度

BYP5 导眼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岩心样品的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在1.05 %~1.13 %,平均值为1.10 %,总体上与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页岩的Ro与深度关系一致(图8)。而根据HI与Tmax关系确定页岩热演化程度,去除明显混入原油的贫有机质页岩(图7中的红色点),BYP5井页岩的Ro集中分布在1.0 %~1.3 %,平均1.1 %。结合该区页岩生成流体特征随热演化程度的变化规律[26],认为该页岩已经进入生成轻质油-凝析气阶段。

图8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页岩Ro与深度关系Fig.8 Depth vs.Ro of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the Bonan sub-sag,Jiyang Depression

4 页岩的储集性

4.1 页岩孔隙度

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埋藏较深,样品成熟度较高,岩石的压实及胶结作用较强。实测BYP5 导眼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岩屑和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均总体较低(图2)。以核磁共振方法测定沙三下亚段13个页岩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将新鲜的页岩样品去除杂质后,在20 MPa 的高压条件下用盐水饱和岩心,然后测定饱和盐水后的页岩样品核磁孔隙度,以核磁标准样品进行标定。测得结果显示孔隙度分布在2.2 %~6.9 %,平均值为3.2 %,中位数为3.0 %。

4.2 页岩储集空间类型

据镜下及手标本观测得出,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岩心样品的储集空间类型包括页岩基质孔、页岩层间缝及页岩穿层缝等。

4.2.1 基质孔

在页岩的薄层结构中,不同类型薄层的主要基质孔有所差异。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的泥质层基质孔包括黏土矿物片间孔(图9a—c)、黄铁矿晶间孔(图9c)、黏土矿物与分散颗粒间(碳酸盐颗粒和陆源碎屑颗粒等)接触边缘孔和有机质孔等。电镜下观测,泥质层基质孔以黏土矿物片间孔最为发育,不仅数量多,且孔径较大。此类片间孔多呈扁平状,其中较大的黏土矿物片间孔长轴方向可达8 μm,短轴方向可达2 μm。黏土矿物片间孔是泥质层中油、气或水赋存的主要空间。

图9 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孔隙发育特征扫描电镜照片Fig.9 SEM image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res developed in the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方解石层中的基质孔包括粒间孔、粒内孔和晶间孔等,其中粒间孔在泥晶方解石层中普遍发育(图9d),是该层的主要孔隙类型,颗粒边缘可见明显的溶蚀现象;部分方解石颗粒内发育粒内溶蚀孔,与其周缘的粒间(或晶间)孔相比,孔径较小(图9e)。粉晶方解石薄层和白云石薄层的晶间孔较为发育(图9f)。作为BYP5导眼井沙三下亚段页岩中主要方解石薄层类型的泥晶方解石层,粒间孔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而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大大改善了该粒间储集空间,并增加粒内孔储集空间。

4.2.2 微裂缝

BYP5 导眼井沙三下亚段页岩的微裂缝包括层间缝和穿层缝。层间缝主要发育在不同薄层之间:泥晶方解石层与泥质层之间(图10a)、粉晶方解石层与泥质层之间、粉晶方解石层与泥晶方解石层之间以及相邻的方解石层之间(图10b)等。镜下观测发现,开启的层间缝中充填有机质或部分充填重结晶方解石矿物。

图10 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裂缝特征显微照片Fig.10 Micrographs showing the fracture occurrence in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穿层缝一般切穿页岩薄层,其发育尺度及数量不一,大的裂缝在岩心上明显可见,小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观测到。镜下观测到的穿层缝多为高角度缝。部分高角度缝呈集群分布(图10d),部分穿层缝处于开启状态,可见其内部充填有机质和方解石(图10c);另有部分穿层缝完全被重结晶方解石所充填(图10d,e)。部分样品中,可见穿层缝沟通层间缝(图10f)。

裂缝的发育受控于页岩矿物组成、页岩结构、流体压力及地应力等条件[27],Liu Huimin 等研究认为:东营凹陷页岩的层间缝多为碳酸盐薄层与相邻层界面处的部分碳酸盐晶间孔(缝)及溶蚀孔隙连通所形成的连续空间,其受预先存在的粒间孔隙或(矿层)溶解孔隙的控制,并由后来的超压、溶解和渗流作用力连接扩展[28]。

BYP5 井沙三下亚段页岩薄层发育、层理特征明显,并且泥质层与方解石层间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处于大量生轻质油-凝析气阶段,具有明显的超压,有利于形成层间缝。济阳坳陷深层大部分区域的水平最大主应力接近垂向应力,部分地区甚至高于垂向应力[23]。地应力测试BYP5 井沙三下亚段水平最大主应力值为96.9 MPa,水平最小主应力值为82.7 MPa,水平最大主应力与垂向应力(按23 MPa/km 计算,垂向应力为96.46 MPa)相当。在高应力和高流体压力双重作用下,更容易形成包括竖直或高角度穿层缝和层间缝在内的多种裂缝[23]。

尽管观测到的裂缝发育样品有限,但其对油气的产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裂缝可作为基质型孔隙储集空间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裂缝可有效沟通裂缝两侧的基质孔隙,尤其是层间缝,为页岩基质孔中油的产出提供有利的输导条件。

5 页岩油气微运移调整作用及可动下限条件

5.1 页岩内油气微运移调整与地化参数异常

由于页岩的强烈非均质性,在页岩的生、排烃及油气滞留富集过程中,存在着相对富有机质页岩与相对贫有机质页岩之间的油气微运移调整:富有机质页岩生烃潜力较高,生烃增压作用较强;贫有机质页岩生烃潜力较低,甚至没有。在相对富有机质页岩与相对贫有机质页岩之间存在着油气饱和度、油气分子浓度及压力的差异。在上述差异下,相对富有机质页岩中的部分油气会向相对贫有机质页岩微运移。

相对富有机质页岩中的油气向相对贫有机质页岩汇聚的作用过程,会造成相对贫有机质页岩呈现较高的S1、较低的Tmax和较高的OSI[24-25,29]。Li Maowen等和Chen Zhuoheng 等研究认为,烃源岩样品可能被附近成熟烃源岩或同一烃源岩单元内富有机质纹层排出的油“污染”。被油“污染”的样品,在Rock-Eval热解参数上可能产生异常高的S1峰、异常高的烃产率指数[PI,PI=S1/(S1+S2)]、异常低的Tmax及异常高的OSI等[24-25,29]。页岩内油气的微运移调整过程可在地化参数上有明显的体现。

根据BYP5 导眼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岩屑和岩心样品的OSI,Tmax及S1/S2参数,可看出富有机质页岩向贫有机质页岩中油气的微运移调整现象(图11)。TOC相对较高的页岩样品,其Tmax一般较高(图11a)、热解S1/S2比值较低(图11b),且OSI稳定(图11c);而相对贫有机质页岩则具有明显较低的Tmax、较高的S1/S2比值和较高的OSI,并且,TOC越低,S1/S2比值越高,Tmax越低,OSI越高,油气的微运移调整迹象越显著。这种微运移调整的结果是实现了富有机质页岩和贫有机质页岩含油气的“共同富裕”。

图11 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微运移调整的地球化学参数分析Fig.11 Relationships of the geochemical parameters indicating oil micro-migration adjustment for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

5.2 页岩油可动的OSI及TOC下限

页岩内油气的微运移调整过程导致地化参数异常,可根据对此地化参数异常的分析,确定页岩油可动的OSI条件[30-31]及有机质丰度条件。

尽管BYP5 井沙三下亚段页岩中明显存在油气从相对富有机质页岩向相对贫有机质页岩的微运移调整作用,但是仍存在TOC越高,S1越高的关系(图11d),表明富有机质页岩中仍然具有更高的游离油含量,具有更大的可动潜力,因此,应以相对富有机质页岩的OSI来评价页岩油的整体可动性。相对富有机质页岩的稳定OSI表明,该区页岩油可动的OSI下限值应该低于50 mg/g。而该OSI可作为该区该成熟度条件下富碳酸盐页岩中页岩油可动性评价的保守指标,这一指标远低于Jarvie和Andrew 等提出的页岩油具有可动潜力的OSI一般在70~100 mg/g的指标[32-34]。BYP5井沙三下亚段产油段OSI较低有两种可能的原因,或两种原因兼而有之:①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烃类流体密度、黏度较低,导致页岩内有机质对原油的吸附能力较低;②无机矿物中,碳酸盐含量较高,而碳酸盐矿物对原油的吸附能力较弱。因此,在利用OSI作为指标评价页岩油的可动性时,要综合考虑页岩的成熟度、油气性质和页岩的矿物组成等。而保守估计OSI为50 mg/g可作为高成熟富碳酸盐页岩的可动性评价指标。需说明的是,OSI仅可以评价页岩油的可动性,不能用以计算页岩中游离油或可动油量的多少,或评价页岩油的产能情况。

BYP5井沙三下亚段产油段样品中,OSI为50 mg/g页岩的最低TOC大致在1 %左右(图11c),推测该井中TOC为1 %的页岩,也可能具有向更贫有机质页岩供烃的能力,因此将具有可动潜力的TOC下限定为1 %。TOC为1 %可作为该区该成熟度条件下,富碳酸盐页岩中页岩油具有整体可动性的有机质丰度下限指标。

5.3 页岩油可动的孔隙度下限

页岩油富集可动的孔隙度下限条件根据热解S1与孔隙度关系确定[35]。在BYP5 导眼井和岩心样品的S1与孔隙度关系图中,去除孔隙度离群值,S1与孔隙度总体上呈正相关。根据S1与孔隙度的相关曲线,外推S1为0 时,孔隙度约为2.2 %(图12)。表明对于孔隙度低于2.2 %的页岩,一般不具有游离烃。2.2 %的孔隙度可作为该区该成熟度下富碳酸盐页岩中油气富集可动的孔隙度下限条件。

图12 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S1与孔隙度关系Fig.12 Relationship between S1 and porosity for shales from the Es3l section in well BYP5,Jiyang Depression

6 高产地质条件

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油获得高产,分析得出其地质方面的有利因素,包括:①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TOC平均值为4.52 %,有机质类型较好,为Ⅰ-Ⅱ1型(Ⅰ型为主),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为页岩油气富集提供了优厚的物质基础。②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处于生轻质油-凝析气阶段,油气本身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轻质油-凝析油阶段,烃类流体性质大大降低页岩的有效储集物性下限,较低孔隙度的页岩也可有效含油。③生烃增压导致异常高压发育,BYP5井压力系数为1.8,为页岩油气的产出提供了良好的天然能量。④页岩的纹层状/层状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生-储-渗效率。页岩的泥质层有机质丰度较高,且黏土矿物片间孔发育,为页岩提供了生烃和储集条件,泥晶方解石层内粒间孔等孔隙发育,提供了有效储集和渗流条件,且页岩纹层越薄,泥晶方解石层对页岩内烃类的渗流输导效果越好。⑤在高地应力和高流体压力双重作用下,形成层间缝和穿层缝等多种裂缝。增加了除基质型孔隙外的储集空间裂缝,可有效沟通两侧的基质孔隙,有利于基质孔中油气的产出。

7 结论

1)济阳坳陷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具有较高的碳酸盐含量,为碳酸盐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以碳酸盐质页岩为主;一般为纹层状页岩或层状页岩,具有明显的薄层结构特征,薄层类型主要包括泥质薄层、碳酸盐薄层,碳酸盐薄层以泥晶方解石层为主。陆源碎屑多分散于黏土层中,与黏土层共同形成泥质层。

2)BYP5 井沙三下亚段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量,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热演化程度(Ro)为1.1 %,处于生轻质油-凝析气阶段。

3)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的孔隙度较低,储集空间包括基质孔、层间缝和穿层缝。泥质层中基质孔以黏土矿物片间孔为主,泥晶方解石层中基质孔以方解石粒间孔为主。基质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层间缝和穿层缝可为页岩油的产出提供有利的渗流输导条件。

4)在页岩内部存在微运移调整的油气富集过程,相对富有机质页岩中的油部分向相对贫有机质页岩微运移,微运移调整的结果是实现富有机质页岩和贫有机质页岩含油的“共同富裕”。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样品的OSI,Tmax及S1/S2参数,均显示出页岩内部的油气微运移调整现象。可根据油气的微运移调整过程导致的地化参数异常,确定页岩油可动的OSI及TOC下限条件。BYP5井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可动的OSI下限值低于50 mg/g,TOC下限值为1 %,孔隙度下限为2.2 %

5)BYP5 井沙三下亚段页岩油高产的有利地质条件是:①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为油气富集及可动提供优厚的物质基础;②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处于生轻质油-凝析气阶段,油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大大降低页岩的有效储集物性下限;③异常高压发育,为页岩油气的产出提供了良好的天然能量;④页岩的纹层状/层状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生-储-渗效率;⑤层间缝和穿层缝等多种裂缝发育,可作为基质型孔隙储集空间的有效补充,并可有效沟通裂缝两侧的基质孔隙,有利于基质孔中油气的产出。

6)BYP5 井页岩油的成功勘探,表明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的深层富碳酸盐且纹层/层状结构发育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有利的页岩油可动地质条件,具有较大的页岩油勘探潜力。建议下一步应将其作为一种典型的页岩油勘探目标,对其页岩油的富集机制、赋存特征和流动机理进行系统攻关研究。

猜你喜欢

济阳亚段碳酸盐
KL油田沙三下亚段混合沉积特征及演化
济阳坳陷沙三下与沙四上页岩油富集原理
海相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潜力模糊评价方法
歧口凹陷西南缘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济阳坳陷不同类型页岩油差异性分析
非近海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探讨——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锦州20-2N构造东营组二下亚段浊积体系特征研究
超高压均质联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荔枝汁中污染菌及其微生物货架期的影响
济阳坳陷地震泵作用与新近系大油田高效形成
碳酸盐型滑石物相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