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浅山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解析
2023-12-29确山县农业农村局刘军领
确山县农业农村局 刘军领
确山县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和繁衍生息。确山县系浅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受降水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确山县地表水资源量的年内分配差异较大。近年,随着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与整改提升,确山县农田灌溉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一、确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一)坚持因地制宜
确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单位根据确山县地形、地貌、耕地质量、水源条件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特色性、实用性的规划设计。针对群众反映的耕作、灌溉、粮食运输等问题,示范区在工程设计上与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充分考虑环境生态改善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农业所需条件,实行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水平和生态环境。
(二)坚持示范引领
结合土壤、地块、水源、经营基础等多项要素,示范区围绕“六化”标准进行打造:即实现“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引领。
(三)坚持智慧赋能
示范区科学配比拦、储、调、引,建设了“井灌+喷灌”相结合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和水肥一体机,引进了集成无线通讯模块、智能采集终端、传感器、智能控制器、智能阀门等先进模块设备,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墒情监测与灌溉自动化,充分实现智慧农业在高效节水技术上的应用。
二、确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改造提升任务较重
确山县地形地貌特殊,未建耕地多属于浅山丘陵地带,海拔落差较大。而耕地整块高差一般在1 m 以内,示范区需要结合土地平整逐步进行改善,相较于平原耕地建设难度大,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任重而道远。
(二)主动灌溉种植意识不强
确山县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及长期形成的农业耕作习惯,导致农民主动灌溉种植的意识不强。耕地产出收入相较于务工收入处于绝对劣势,无法有效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土地产出经济效益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有限,主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三)可持续建设管理、科学发展不够
已建高标准农田大部分依然采用传统粗放式耕作生产模式。确山县工程建设、农艺方式、后期管理、良种良肥的适用不够,不能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升,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化新型农业的发展要求,资源利用率较低,不能充分体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宗旨,不能充分转换投资效益。
三、确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一)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地下水资源
确山县浅山丘陵区地下有连山岩层,深度在60~100 m。农田建设取水如果钻透岩石层,有时会遇到地下溶洞,施工难度较大,工程成本不科学。示范区主要利用域内主要河流、湖泊进行跨区域引调工程,解决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充分利用已建渠系工程,结合原有灌区情况,进行科学规划,能用则用、能修则修,优化资源利用效率。
(二)充分结合浅山丘陵地形地貌,建设阶梯式拦河坝
示范区利用浅山丘陵接水面积大、便于集中的特点,结合高程落差,科学设计自流灌溉,节约能源,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做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优化高度融合。示范区采用简易加强涵进行布设,修建成管涵,通行面可根据地形落差进行适当斜坡铺设,这样既能结合实际情况达到通行的目的,又能减少资金投入,实现优化资金使用、科学资源配置的目的。
(三)采用消防用输水软管进行配套,进行农田灌溉
示范区在灌溉季节使用消防用输水软管,平时集中收回存放,这样可在固定投入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扩大灌溉覆盖范围,更加科学地使用资金,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固定出水口布设对本身就小的田间生产作业造成影响,减少管护人力、物力投入,实现长期使用的目的。
(四)加大土壤改良等土地提质,提升工程投入比例
在保障“旱能浇、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基础上,示范区着力进行土壤结构改良,在建设规划初期进行土壤质量检测,精准掌握各项目区土壤团粒结构、耕层厚薄、有机质含量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治理调整,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