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景观设计
2023-12-29河南玖润农业项目咨询有限公司秦劲
河南玖润农业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秦劲
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农田。
建国以后,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充足,农村经济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耕地面积不足、部分耕地质量不高、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农田抗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更是推动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高标准农田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现有基本农田的景观设计和生态化处理,可以提升农田综合效益,还可以通过适宜的景观手段介入,实现田、水、路、林、村等各种要素次序分明的布局,全面提升整体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高标准农田景观设计依据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景观形式美法则,立足于农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效解决现有农田标准不一﹑灌溉排水设施不利、农田生态防护单一等问题,从而改变现有农田格局,优化整体环境,提升农田安全保障能力。
二、高标准农田景观设计的原则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其他工程项目一样,其农田景观设计要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为调控对各种资源进行重组、改造和完善,努力去除不利因素,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提升农田景观美感与区域生态化水平。高标准农田的景观介入,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区位条件、自然气候、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各不相同,所以景观设计需要和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紧密结合,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独特性,充分协调与利用各种资源。
(二)多样与统一原则
在高标准农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景观设计不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而是与田块设计工程、灌溉排水工程、道路工程、防护工程等息息相关、相互融合。只有将各建设工程与景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的整体目标。
(三)景观美学原则
景观,指可供观赏的景物。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景观应遵循现代美学精神,符合美学设计原则,针对不同的农田景象、土地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景观介入方式,从而保证农田景观的协调性、美观性与功能性。
三、高标准农田景观设计的手段
高标准农田景观设计手段体现在农田建设工程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四大工程,即田块景观设计工程、沟渠景观设计工程、道路景观设计工程和农田防护林景观设计工程。
(一)田块景观设计工程
田块景观设计工程需要结合田块的方向、形状及规模,再根据项目田块未来机耕、灌排、防护等要求,确定田块景观设计的约束条件。田块景观的设计应注意与周围自然生态元素相协调,去除不利元素,保留和新建部分有利元素,建立起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共生关系,从而形成合理高效的农田生态系统。
(二)沟渠景观设计工程
沟渠景观设计工程主要指人工沟渠景观规划设计,部分地区需结合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综合考虑。在设计过程中,沟渠景观应尽可能考虑项目区的地形高差,在满足农田整体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人为改造。结合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存在自然河道的情况下,沟渠的设计应尽可能尊重河道原有的生态特点,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三)道路景观设计工程
道路景观主要由道路本身及道路两侧绿化组成,包括田间路和生产路两级道路。在满足日常生产的前提下,田间路应使用混凝土浇筑,保障农业机械的顺利通行;生产路应以碎石为骨料、泥土为填充料和黏结料,经压实修筑而成。生产路的建设应避免过多使用混凝土,最大限度地保证土壤的呼吸功能。道路规划应与田块配套相互联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景观的整体性,而且有利于维护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
(四)农田防护林景观规划设计
只有田、没有林的农田,就像一个没有穿铠甲的士兵。农田防护林既能涵养水土和防风固沙,又能增加土地的综合利用空间。一般防护林主要由田间防护林与路边防护林组成,在部分地区还包括滨水防护林等。由于每个地区的防护程度不一,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各地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对农田防护林带树种属性的考虑,确定防护林的疏密程度,从而为植物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标准农田景观设计与各工程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现阶段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