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辅导视域下高校生涯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3-12-29张国晨
张国晨
(长治学院 生命科学系,山西 长治 046011)
朋辈辅导,顾名思义,即朋友或同辈之间的辅导,这类群体具有相同的教育背景或知识体系甚至兴趣爱好,且在某一方面能够给被辅导者提供可行性的指导。朋辈辅导的通俗叫法即同伴辅导。近年来,朋辈辅导在高校心理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开始被广泛运用于高校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中。高校生涯教育涉及高校学生的知识学习、核心素养及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朋辈辅导相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朋辈辅导能够弥补当前高校生涯教育的不足,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相关联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加之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相较于中小学阶段的生涯教育,高校生涯教育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任务。同时,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行为认知能力能够帮助其主动认知社会,朋辈辅导模式有助于推动高校生涯教育相关体系的构建,使高校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一、朋辈辅导对高校生涯教育的积极作用
朋辈辅导本身具有主体性高、浸透性好、互动性强等特点,[1]这正是高校生涯教育所缺乏的。二者相融合,高校生涯教育能够运用朋辈辅导之优势,增强自主性,将部分隐性的渗透性转化为显性的渗透性,以此提高互动能力和服务性,以彰显朋辈辅导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高校生涯教育“自主性”与“主体性”相融合
高校生涯教育需坚持“自主教育”的普适性基本原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然而,目前的生涯教育仍然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学生处于被弱化的状态,所谓的“自主性”只是“空喊口号”。朋辈作为贯穿高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群体,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朋辈辅导本身具有很强的主体性,通过转换学生身份,促使其客体变为主体,提升学生在生涯教育中的参与度。尤其是大一新生,刚从高中步入大学,对教师角色的认知还未及时转变,与教师之间有较大的鸿沟,大学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与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涯对比鲜明,无形中使其自我监管能力和自控力下降,正处于高校生涯教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尤其需要朋辈辅导帮助其克服被动心理,朋辈生涯教育相关社团、组织等平台可以说是“不二之选”。高年级的学生骨干作为社团领导者,招募志趣相通、性格各异的学生进入组织,定期举行活动,为每一位成员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最终帮助其找到精准定位。在此过程中,教师、朋辈与学生之间在身份上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和朋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使其感受到自身成为被尊重的主体之一。久而久之,学生在成长中发挥自主能动性,心态不断成熟,[2]愿意帮助别人成长,并在不断充实自身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客观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成功实现自主教育。
(二)促进高校生涯教育浸透性“显性”与“隐性”相融合
高校生涯教育是一种“嵌入式”教育,贯穿于高校各个具体学科的课堂教育及各种活动中,具有强烈的浸透性。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浸透性并未受到足够重视。针对大专、本科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许多高校蔚然成风,将生涯教育本身的浸透性以“显性”方式进行体现,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大多数高校生涯教育课程由辅导员、学院行政人员进行授课,运用校本教材“照本宣科”,课堂所举案例也处于“过时”状态,不仅对学生毫无指导作用,还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更有甚者可能对学生生涯教育实践造成误导。朋辈辅导也具有浸透性,兼具“显性”和“隐性”特征,且以隐性为主,教育效果极佳。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学长论坛”,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进行演讲,传授成功经验,现场很少有教师出现,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空间。论坛现场提问环节的活跃气氛证明了此“亲民”方式的成功性。同样,“以研带本”朋辈教育平台的搭建和成功运行,都展现出浸透性的显性一面。更重要的是这些方式的后续效应,优秀学长以自身社会经验带给在校学生新的感悟,很大程度上对其生涯规划有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而这种“余音绕梁”的引领是隐性的。这些方式能够指导大学生创新自身学习知识理论、认知社会、生涯规划的思维和方式,及早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彰显朋辈教育“润物无声”的隐性特征,推动高校生涯教育浸透性“显性”与“隐性”成功融合。
(三)促进高校生涯教育“互动性”与就业体系“服务性”相融合
生涯教育虽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但主要形成于高校教育阶段。原因在于,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已基本形成,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已初步具备,通过大学生涯会得到提升,具备社会竞争实力。因此,理论上讲,高校生涯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内容更广泛、频率更高、综合性更强。但在生涯教育实践中,多数学生处于“被服从”状态,教师权威性或一些主观因素使其无法自由表达思想,或自主想法不被认可,造成互动性严重不足的现状。朋辈辅导的互动性恰恰能够弥补这种缺陷,朋辈之间平等的地位、相似的成长背景和情感等,无形中拉近了群体之间的距离,使整个互动过程自然流畅,互动效果极佳,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的生活、情感、心理困惑。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就业也属于生涯教育的一部分,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学校相关体制的完善。当前,高校就业体系显然不够完备,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束手无策”,主要在于其“服务性”明显缺失甚至不具备服务性质。近年来,部分高校就业数据造假即是此现状的具体体现。而朋辈辅导的自我服务功能能够将这种服务性进行补充,通过缓解就业体系指导人手不足、面对学生人数多、工作量大等问题,[3]通过朋辈平台组织应聘模拟、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内生服务能力,以“互动性”提升“服务性”,二者共融,增强高校生涯教育综合能力。
二、朋辈辅导视域下高校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朋辈辅导视角分析高校生涯教育现状,可知高校关于生涯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到位,照搬国外模式,导致教师队伍可提供的针对性教育较少,且缺乏专业度。在实践过程中,生涯教育理论缺乏指导性。整体来看,高校相关考核机制落后,严重影响高校生涯教育体系健康发展。
(一)“生搬硬套”国际先进理念,导致本土生涯教育理念缺失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出现严重脱节,大规模退学和失业现象充斥着整个国家,由此提出“生涯教育”,将教育定义为一项综合计划项目,从幼儿到成年的全部生涯都是教育重点,使人获得并不断强化生存技能。之后,英国、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开始提出并践行生涯教育,普遍重视学生自我管理、生涯管理、生存技能等。我国的生涯教育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起步,以研究国外理论为主,近几年来才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在高校基本普及,但只停留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和就业能力提升的宏观层面。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高校生涯教育几乎没有预测能力,更遑论准确指导性。近年来,许多高校部分专业屡亮红灯,学生毕业时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何去何从,经过专科三年或者本科四年的学习,专业几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这便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因,我国高校生涯教育理念保持静态形式,依然以形式化的职业辅导为主流,从国家、高校相关部门到大学生自身,都未意识到生涯教育理念应是动态的,应随着社会经济变迁和教育改革而不断创新。具体而言,国家相关部门未及时出台关于高校生涯教育的专门政策,导致高校生涯教育方向不明。部分高校因此认为生涯教育并非十分重要,从思想意识、团队人员配备、课程设定到考核等方面都产生了懈怠,从而造成生涯教育效果不佳的现状。不得不提的是,多数大学生主观的生涯教育理念严重缺失甚至空白,导致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直到毕业时依然处于迷茫或过度自信状态,完全站在自身角度看待社会就业和竞争,主观构建生涯规划的意识极为单薄。
(二)教师队伍不专业,导致生涯教育针对性不强
我国高校生涯教育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加之朋辈辅导模式的渗透,因而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我国高校生涯教育教师队伍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首先,生涯教育教师队伍人员构成单一,基本由辅导员、思想政治学院教师、心理教师等兼职担任,每一节课配备不同的教师已成为常态化。部分教师可能对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较为了解,但对生涯教育的认知不足,讲解时无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大多照本宣科,导致学生丧失兴趣,误认为生涯教育课程不重要,与自身专业并无关联。其次,生涯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严重缺失,对不同专业对应的行业、环境等知之甚少,在组织课堂时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放在同一场域进行授课,造成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无法开展,导致高校学生在生涯教育开头阶段已丧失了实践的动力,后续工作很难展开,且影响朋辈辅导效果。最重要的是,生涯教育教师的个体咨询辅导能力较弱。教师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组织的大课或集中讲座解决的都是共性问题,[4]忽视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更忽视学生对自身生涯规划的理解不尽相同的现实情况,因而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意义很小,弊端重重。
(三)理论脱离实践,导致生涯教育与社会脱节
高校生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增强学生的生涯适应能力,这种能力也成为衡量生涯教育有无实践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高校生涯教育偏重于理论指导,学生将生涯教育视为一般的知识课程学习,导致对社会生涯教育呈片面性看法。这也是近年来“高分低能”现象充斥市场的重要原因,直接体现了生涯教育与社会脱节的危害。换言之,当前的生涯教育主要以“校内”为主要场地,教师、学生的视野都聚焦在校内,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知之甚少。朋辈辅导虽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为主,但主要衡量指标以课程学习成绩为主,实践考核占比很少,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当前,高校朋辈教育社团等组织主要是低年级学生踊跃参加,高年级学生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少数学生有去企业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的意识,但大多数学生处于懵懂状态,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这也是“毕业即失业”论断的由来。这种不良状况已成为高校、社会乃至国家层面极为重视的议题,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生涯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
(四)考核机制落后,导致生涯教育体系不健全
考核机制是生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生涯教育考核机制相较于其它环节更为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关部门对高校生涯教育的考核标准不全面;二是高校自查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具体而言,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考核高校生涯教育的标准,以学生学业成绩、就业情况为主,且不根据地区、学校情况和生源情况做出具体判断,导致相当一部分高校“拔苗助长”或就业统计数据造假,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影响正常有序的生涯教育。高校进行生涯教育时,严格执行国家考核标准,很多高校还打印了生涯教育、实践经历等考核小册子,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且将其作为生涯教育资料归入个人档案。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是凭空捏造,相互评价的意见并不客观,不仅不具有参考价值,还导致考核评价流于形式,造成了生涯教育体系发展缓慢的现状。
三、朋辈辅导视域下高校生涯教育的改革路径
朋辈辅导与高校生涯教育相结合,通过合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结合本土实际情况,保证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生涯教育提供指导,由内而外提升生涯教育的实践性,并配备优化的考核机制等策略,能够全方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步入崭新阶段。
(一)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实施理念本土化战略
生涯教育理念的合理建构,是生涯教育的基石。我国生涯教育理念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举措本身值得提倡。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不断革新生涯教育理念,例如美国已构建了生涯教育网络咨询系统,将生涯教育辅导扩大到毕业生群体,并且将朋辈辅导贯穿其中,将毕业校友与在校生联系在一起;德国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包括政府、企业、私人咨询所等,共同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服务,将专业化理念融合于整个生涯教育过程中;日本的生涯教育由政府牵头,企业、高校和学生自上而下进行,并且贯穿人的一生,将知识教授与生存各方面的能力紧密结合。[5]我国的生涯教育理念迫切需要更新,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派专家与国外有关部门对接,及时交流、学习其理念和规划渊源及设想。在此基础上,我国政府、高校及相关教育部门都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涯教育理念的更新,成立专门的生涯教育研究团队,群策群力、“洋为中用”,发挥各自优势,全面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生涯教育理念和面对的辅导范围。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适当“放手”,简政放权,让高校能够自由思考和自主完善理念制定,以切实提升学生生涯适应能力为指导原则;同时,企业等社会力量应建言献策,与高校紧密合作,本着吸纳和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原则,充实我国本土生涯教育理念。
(二)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保证针对性教育
高校生涯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需国家、学校、企业等共同助力。国家相关部门应“简政放权”,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分布,给予高校足够的自主权,从宏观层面保障资源优化配置,并允许高校根据专业优势和学生特点培养特色化生涯教育教师队伍。高校是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最主要方面。首先,高校应设定生涯教育专项资金,以学院为单位,选拔不同学院的教师骨干,组成一支生涯教育小队伍,参加国外生涯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其次,高校应定期组织培训学习,让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进行发言并集体讨论和交流心得,通过不同高校之间的互动,共同组织国内生涯教育培训并扩大宣传。培训现场可让一线高校教师充当学生的角色,提出生涯教育相关问题,营造互动氛围,提升理论培训的“实践性”。在此基础上,生涯教育教师还可体验辅导员的角色,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还可亲自到企业实践,通过讲座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生涯教育咨询或为学生争取一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企业中获得针对性指导。
(三)理论与实践并行,促进生涯教育社会化
当代大学生面临经济下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倍增,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责任。高校生涯教育的实践性直接影响高校整体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社会能力。国家政策性文件反复强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应以此为动力,调动学生对生涯教育的好奇心,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国家长远发展与个人前途相结合,主动进行生涯探索。高校应积极改革生涯教育课程体系,除集体辅导方式外,结合朋辈辅导,加强个体咨询和社会实践性服务能力,紧密关注学生个性,提供综合性的生涯教育咨询,即促推单一的就业指导转化为生涯辅导。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还应分年级进行辅导,循序渐进,重点培养。在整个过程中,以实践为指导基础。高校可加大力度搭建针对不同年级的社会实践、假期实习等平台,[6]由生涯教育专职辅导教师负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动态认知,培养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自我教育意识,树立生涯教育社会化观念。
(四)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生涯教育良性循环体系
生涯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不同于单纯的知识评价机制,从书面文字或单一的数据方面进行分析,显然不够科学。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全面、客观审视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高校建设水平差异化的现状,评价考核在大方向上予以引导,但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制定;同时,制定标准时,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派遣专门团队和人员进行实际调查,汇总数据之后,统一讨论、分析,再进行科学决策,从源头上确保考核标准全面。高校应调整、制定系统的制度,使朋辈辅导和生涯教育有规可循。具体制度应涉及生涯教育课程设置、人员选拔条件、反馈机制等诸多方面,保证辅导人员正规化,学生有困惑时能够随时和辅导人员沟通解决,提高辅导的实效性。高校生涯教育辅导人员在接收学生反馈之后,应及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反馈表中,可作为生涯教育案例,为类似问题提供经验和参考。同时,高校还应完善生涯教育激励机制,对有创新精神的朋辈辅导人员给予奖励,以提升考核机制运行活跃度,为生涯教育体系提供支撑,[7]促进朋辈辅导下的生涯教育体系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