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天戏台与剧院

2023-12-28陆晗笑

艺术大观 2023年33期
关键词:戏曲

陆晗笑

摘 要:观戏曲起源和发展的千年历史,其演出场所从露天戏台逐渐丰富到现代性的剧场。露天戏台孕育和奠定了戏曲的艺术个性和不同于其他艺术样式的本质特征,而剧场使戏曲有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和创作要求,同时也给予了戏曲艺术跟随时代发展的力量。本文主要论述两种演出场所各自在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不可撼动的影响,分析其在当代应用于戏曲演出的现状,最后提出应当对两种演出场所辩证看待,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戏曲;演出场所;剧院

中图分类号:J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3-00-03

戏曲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文艺样式,从其萌芽时期的艺术形态可以看出,它诞生于民间。露天戏台是孕育戏曲的摇篮。随着时代的发展、剧院的诞生,它的演出场所逐渐从藏于民间的各类戏台变成了瑰丽壮观的剧院剧场,戏曲也自此进入了更加“专业”的时代。宏观来看,戏曲的演出场所按照空间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无遮蔽的开放露天戏台和四面封闭的剧院场所。两者在戏曲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对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如今,民间戏曲演出日渐减少,露天戏台也日益荒废,更多的戏曲创作诞生于剧院场所。因此,分析不同演出场所的功能特性及其对戏曲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影响,有助于优化二者在当代的应用,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

一、露天戏台孕育戏曲演出的基本属性

(一)民间性

戏曲萌芽于早期人们的劳作生活,并在朝代更替和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生活习性改变中发展。周秦时期,民间百姓依靠祭祀先祖来期盼一年劳作的风调雨顺,从而形成了多用来祭祀的歌舞。到了宋代,杂剧、南戏形成,其演出形式更加完善,演员人数也随之增加。文人作家对于故事情节的设置更加跌宕起伏,大多仍取材自民间生活,如富家千金与穷书生的爱情故事、目连救母的亲情故事等。无论哪个时代,戏曲剧目的创作围绕各个时代的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为背景,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故事灵感。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一书中也提到:“一切事物的形成,追本溯源,有一个不易的原则,即产生文化的行为,无一不是为着帮助实际生活而起源于劳动,没有劳动,便不会有文化。[1]”戏曲诞生于民间,在人们日常劳作生活的土壤中吸收灵感、日渐强壮。最早的戏班也是在民间组织中形成的,其演出的场所多种多样,如露天高台、集会广场等。这些露天戏台的演出形成了一种“一体化”的观演关系,让本就来源于民间的故事更加贴近观众,这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方式也息息相关。古代的交通不便使购物场所形成了聚集的姿态,因此有了“集市”“庙会”,人们大多在固定的时间一齐前往购买。赶集和逛庙会是当时人们的重要日子,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以看出。所以,人们常常会在集、会场合设置露天演出,以增加热闹氛围,这也是早期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剧目的选择与周围环境中摊贩的吆喝声相适应,使观众的情绪更加高涨,也更能与戏中人物共情,实现近距离观赏。这也与戏曲“实际生活的艺术反应”这一根本屬性相吻合。

(二)夸张性

戏台推动戏曲的露天表演开始有了更多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反映出戏曲的剧目演出具备了更完善的演出体系和更强的可看性。早期的露天没有遮蔽的演出场所,遇天气恶劣便无法进行演出,如果仍要继续进行,演员的妆发也会遭到破坏,从而大大地影响了演出的整体效果。戏台带来的遮蔽性给演出呈现带来了很大的保障,让戏班开始有更多在“行头”上下功夫的机会。由于观演距离的拉开,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的接收效果有所减弱。这让戏曲演员不得不开始使用更加夸张的妆容和区别于日常的服饰,来加强视觉上的冲击来维持演出的观感,并用更加特殊的唱腔和音乐,以区别人们在观区日常的交谈声,在嘈杂的环境中得以凸显。不同的角色在戏中也会对应设计不同的服饰,以此来加深观众的记忆,达到可以让观众清晰地了解其所扮演的角色在剧中的地位、身份的目的。戏曲“夸张”“写意”的特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如元人胡祗遹《朱氏诗卷序》记载:“危冠而道,园颅而僧,褒衣而儒,武弁而兵,短袂则骏奔走,鱼笏则贵公卿。[2]”可见,在戏曲演出体系的完善和可看性的驱使下,其已经显现出“角色标签”。另外,由于观众大多仅能在戏台正面进行剧目观看,戏台较高,演区与观区拉开了距离,这也是我国“观演分离”演出关系的雏形。

(三)通俗性

通常来说,露天戏台的戏曲演出具有强烈的通俗性。这不仅仅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同时也与露天演出场所的特性相关。首先,露天戏台一般除了中间的演出区域,观众可以随意在演区外围成一圈进行观看。戏台的周围时常聚集着各式各类人群,或者说这些场所大多处于人来人往的地理位置,而这里的观众密集程度大且多为妇女老人等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他们常以赶集的心态——哪里热闹哪里凑,来台前观看。深奥复杂的演出不利于在闹市进行,这直接导致了露天演出剧目首要的目的是制造气氛,以“叫”“喊”等夸张的表演形式为主,依靠“热闹”来留住观众,因此只能设计简单的剧情和容易理解的词句。其次,杂剧的繁荣兴盛与飞速发展,开始使它的创作群体更加大众化,许多平常书生趋之若鹜,纷纷开始成为“编故事的人”,而他们凭借并不高的文化水平创作出来的剧目通俗易懂。从通俗性这一方面看露天戏台的演出为戏曲发展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出,戏曲的成熟,先以俗众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民众广泛参与其中,使戏曲成为人们饭后茶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为戏曲日后发展成为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样式之一奠定了基础,为往后不胜枚举的文人、剧作家纷纷投入创作、以此来抒发抱负和志向做了铺垫。在剧院出现前的几百年间,人们习惯于在嘈杂环境中欣赏在自己土地上逐渐具备艺术特征的戏曲,它也成了民间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文化。

二、剧院强化戏曲演出的观演关系

(一)剧院提升戏曲演出的观赏度

宋代繁荣的商品经济给百姓带来了空前发达的娱乐文化,需要“付费”才能进入的封闭式演出场所已经初见雏形。市井看客们的娱乐生活日渐丰富,常常为了看一出戏挥金如土。元代散曲家杜仁杰在《庄稼不识勾栏》套曲中写道:“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圞坐。”这直观地体现出了在当时戏曲演出已经成为一种平民化和常态化的演出项目,人们想看戏也不必等到以前固定的祭祀、集会之时,只要花钱就能随时观看。伴随着这样可观的经济效益,戏班们也开始为观众打造更加“好看”的戏曲演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让花了钱的观众不被“外人”打扰,即建造固定的演出场所。《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篇中记录了由“路伎人”演出的杂剧表演,已经开始有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3]”这里提到的所谓的“棚”,在当时即被叫作“勾栏”。根据《国剧画报》中对勾栏的描述记载,勾栏为四面封闭的演出场所,仅一个出口可供人出入。如此有了固定的演出舞台,并将演员和观众集中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更大程度地提高了观众对于演出内容的“接收率”。

首个封闭式的剧院建于16世纪的英国。国内早期剧院于清朝建造,时称城市剧院。随着剧院的出现,更加专业的舞台设备和演出配套设施,让戏曲如西方戏剧一般登上了“大雅之堂”。剧院内的戏曲演出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剧目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高了。它不仅表现在演员创造能力的提升和艺术手段的增多,而且无打扰环境也提升了观看的舒适感。据记载,清代知名戏班开始对戏曲演员进行遴选,名角制也在此时开始产生,戲子伶人的地位也开始上升。在剧院环境的作用下,此时创作的戏曲剧目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来看,都更加适合观众全身心地投入观赏,更接近于艺术呈现。

(二)剧院挖掘了戏曲演出的创作深度

露天戏台的戏曲演出风格是通俗和夸张的,剧院的剧场演出则是精致和有深度的。剧场时代创排的戏曲剧目大多具有思想性、戏剧性。从元曲四大家的各个经典作品到“临川四梦”,再到当代优秀编剧创作的剧本,这些称得上文学作品的戏曲剧本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戏曲演出场所的成熟而引起的社会对优质剧目需求的增加。与此同时,剧目题材也更加丰富,现实性立意逐步增强。早期多以喜庆剧、道德剧、神仙剧为主,到了近现代,各种历史剧、时事剧、爱情剧等题材大量涌现,像京剧样板戏的出现就是戏曲剧目题材拓宽的例证。戏曲的思想性和批判性也随之越来越强。同时,剧院的环境特点决定了舞台中的演出调度是可创造的。舞台方寸之地,变幻才会好看。丰富的调度打开了艺术家的思路,也为戏曲插上了“精致”的翅膀。许多经典的戏曲剧目在剧院条件越来越现代化之后,也开始纷纷创排适应剧场舞台演出的版本,如越剧的《花中君子》《琵琶记》《荆钗记》等。这些都是不错的新编案例,符合戏曲规律的老戏新唱是一种剧目传承、适应时代的好做法。多样的舞台设计和技术手段更容易调动演员的情绪,比如更多样的音乐渲染和更有层次的灯光设计,都很好地提升了剧目的吸引力。不可否认,让剧目演出变得更有深度是剧场助力戏曲迈出的一大步。

三、剧院和露天戏台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露天戏台孕育了戏曲千年发展所形成的艺术个性和不同于其他艺术样式的本质特征,演出在戏台上展现时具有先天的优势,是戏曲艺术最直观的呈现。而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剧院的戏曲演出所呈现的是其适应时代的成果,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在助力戏曲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二者不应以胜败而论,也不该此消彼长。

剧院的出现使创作者和观众都产生了新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和审美偏好,这也是时代带给艺术家们的新命题。但这两种演出场所却不该有“新旧更替”的观念。如越剧《王老虎抢亲》,就是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民俗文化上创作出的经典作品,时至今日也常常在元宵节庆会上被搬演。它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刻画而诞生的艺术作品,并非以展现高级艺术技巧为出发点的创作。其中所包含的浓郁节日氛围和热闹的百姓生活,在露天戏台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剧院这种封闭的演出环境中演出就略逊一筹了。再如近年来新编的小剧场蒲剧《俄狄王》、越剧《春琴传》等剧目,它们需要结合舞台来呈现惊艳的整体效果,像专业灯光的配合、巧妙设计的舞美烘托、音质丰满清晰的音响设备等各个部门共同展现剧目中的美学和思想。可见,在戏曲不断发展的长河中,开放和封闭两种演出场所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曾指出:在遗产的基础上发展新戏曲,就是要在一个剧种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要老百姓能接受[4]。作为戏曲工作者,“戏曲作品不是做给小部分人看的”是时刻都应谨记的道理。近年来,戏曲似乎陷入了“剧场热”,创作者一头热地扎进剧场耕耘,对露天下乡演出有所冷落。面对剧场舞台的专业性,有的人认为在这里演出,要时刻记住“雅”。于是设计出很多独特、抽象的调度和手法,刻意为了制造神秘莫测的“高级”表演,来吸引小部分喜欢“研究”艺术的人,甚至丢掉了很多戏曲自己的表演语汇,如锣鼓省略、妆容平淡、服装写实等。有些甚至连“舞台方丈地,一转万重山”的程式都打破了,企图跳出这些“露天戏台演出的限制”。这就得不偿失了。即使当下对“让戏曲跟随时代发展适应剧场演出”的呼吁不绝于耳,但将戏曲本质特点的忽视和抹去却并非让戏曲向前发展的良方。在过去,露天演出座无虚席,时常“锣鼓一敲,全村报到”,如今“剧场热”却出现了观众寥寥无几的现象,这是值得深思的。露天演出是戏曲的土壤,它孕育了戏曲的艺术个性和从古至今观众对戏曲的情怀。戏曲需要艺术上的深度,但也更得守住自己的根脉。

于戏曲工作者而言,未来要在继续挖深剧院戏曲纬度的同时,重新重视露天戏台的演出,利用和发挥好露天戏台的作用。在创作新编剧目时,不仅要创作适应剧场规律的作品,也应兼顾适合露天演出的新剧目。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舞台艺术的真实性来源于社会环境和百姓生活,这正是戏曲在露天戏台环境中发展积累的。另外,要鼓励专业院团多下乡演出,这不仅是戏曲根脉的回溯和延续,也让青年戏曲演员在切身感受中更通晓戏曲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农村山居至今仍保留着节庆、年俗搭戏台演大戏的风俗习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即使相较于古代变得少见,但这种力量不可忽视。近年来,部分剧团的下乡惠民演出就大有可观。演出时拿出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座无虚席,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有,也有小贩的叫卖声夹杂其中,依稀可见早期戏曲成熟时期的演出盛况。显然,露天戏台作为伴随戏曲发展千年的演出场所,其所形成的观演关系扎根于人们文化观念之中,并与民族文化相适应。

四、结束语

演出场所是戏曲呈现的载体。当代要传承和发展戏曲,首先,应该尊重和保留它的本质和特征。露天戏台成就和积淀了戏曲千年以来的艺术个性,戏台演出承载着戏曲的“根”,是其最本质的展现。其次,也应并重戏曲在当代的适应性发展,剧院场所精细化了戏曲的演出风格,让其更具有艺术性和当代审美性,为戏曲提供了更多的“雅”。无论是剧院还是露天戏台,都应重视它们的不同作用,在未来兼顾适应于两种场所特征的剧目创作,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戏曲发展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胡祗遹.胡祗遹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3]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4]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现代戏曲——养儿防老
明代戏曲乐师顿仁考略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清代中后期戏曲表演理论的演进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