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工细丽

2023-12-28郑善语

艺术大观 2023年33期
关键词:工笔画中国

郑善语

摘 要:中国的工笔画艺术承载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具有非常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在创作实践中也彰显了民族特色。尤其是在设色方面,随类赋彩的设色方法增加了工笔画在创作时对色彩运用的灵活性。本文先介绍了随类赋彩的基本内涵,然后简介了当代工笔画设色中对随类赋彩的创新,并且针对工笔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随类赋彩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3-00-03

色彩这种绘画语言极具冲击力,色彩的运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工笔画是一种与写意画相对称的中国画技法类别,以线造型,崇尚写实,设色较为艳丽、明快,表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中国画设色中,随类赋彩是一种重要的设色方法,尤其对于工笔画来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时代的变化使得工笔画的设色也发生了变化,画者既要传承传统随类赋彩的画法,也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一、随类赋彩概述

(一)随类赋彩的内涵

随类赋彩出自南齐谢赫所著的《古画品录》。在这部作品中,谢赫提出了绘画六法,而随类赋彩就是其中的一种[1]。随类赋彩是六法中唯一涉及绘画色彩创作和品评的理论,对中国画的设色理念以及设色方式做出了总结。随类赋彩从字面上理解即为画面中的同类事物可用同种色调进行处理。“随类”是指根据不同的对象渲染不同的色彩,对绘画对象进行客观的描摹。“赋彩”体现了画者的主观感受,画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为绘画对象赋予色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类赋彩涉及如何处理主观情感和客观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我国的传统绘画设色以随类赋彩为主导,在选择色彩时主要依托画者对所画对象的主观视觉印象,而不是客观的光影呈现。这样的设色方式具有极强的表达性、空间性和动态性,富含艺术表现力。

(二)随类赋彩的色彩效应

色彩是画者抒发情感的语言,应具有象征性和表意性。在绘画中采用随类赋彩的方式能够产生以下几种色彩效应。

1.色彩的装饰性

随类赋彩通过组合平面色块,根据色块的冷暖、深浅、大小等形成多样化的色彩关系。我国古代画家深受朴素唯物主义的影响,色彩上讲究简练概括,将绘画对象的固有色作为主要色彩。这种设色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平面意味以及装饰效果。比如,在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中,其将金色作为绘画的底色,再配合使用朱砂、石绿、石青等鲜艳的色彩。这些颜色的呼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色彩效应,使整幅画面金碧辉煌。

2.单纯和谐、明快古雅的效果

中国工笔画追求色彩雅正,在色彩搭配上较为严谨,崇尚明快古雅、单纯和谐的色调。工笔画的颜色主要分为工笔淡彩和工笔重彩两种类型。工笔淡彩主要将半透明的植物颜色作为主色调[2];工笔重彩主要将不透明的矿物质颜色作为主要色调。在工笔画的着色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是将颜色大面积平铺在画面上的平涂法。这样的着色方法会呈现出直接、强烈的画面效果。画面中不会使用过多的颜色,以达到一种高雅、庄重的效果。比如,在陈洪绶的绘画作品中,其使用的颜色数量较少,但却很到位,让人感觉色彩丰富而典雅。

3.风格的多样统一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起源于唐代,在宋代兴盛起来。工笔画往往具有精细的线条和细腻的色彩,比较注重对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色彩层次的表达。工笔画在风格上比较多样化,除了细腻、精致的风格之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风格和形式,将写生、写意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同时,在着色时,比较注重色彩的协调性,对透明颜料进行重叠涂抹或者渐变涂抹,增加色彩效果的丰富性。此外,工笔画在组织结构上比较追求整体上的平衡与和谐;在构图和着色上都追求合理、稳定,让整幅作品看起来更有美感和统一感。

二、当代工笔画设色中对随类赋彩的传承和创新

(一)传承和创新随类赋彩的时代因素

1.传承传统工笔画的色彩理念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具丰富性的绘画艺术,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体现。工笔画的发展主要源于中国的发展历史,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色彩运用的风格和理念。同时,传统工笔画的发展深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在选择色彩和布局时追求审美,常常用简单的色彩表现出高雅的艺术效果。我国的绘画艺术于唐宋时期发展至巅峰,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当代工笔画的设色。在唐代的工笔画中,主要采用朱砂或者石青,风格较为华丽,彰显富贵却又不失沉稳,充分表达了唐代的盛世背景[3]。比如,在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捣练图》中,代表了唐代人物造型的时代风格,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宋代的绘画风格深受理学的影响,在绘画作品中体现了文人的气质,注重在绘画中应用墨色,风格较为淡雅,书生气息较浓。比如,著名的《榴枝黄鸟图》,无论是在设色方面还是在意境方面都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2.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理念

自从西方的绘画理论进入中国之后,其色彩构成理论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绘画,尤其是对于工笔画的色彩来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吸收并学习了西方的色彩构成理论之后,中国的画者以往的着色方式以及色彩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很多美术学院将西方的色彩理论引入教学当中,并且开设了色彩构成的相关课程。自此之后,中国的工笔画作品与以往的工笔画在色彩上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工笔画着色中融入油畫的色彩,使工笔画在色彩上更具感知性。第二,在工笔画的着色过程中加入了画者更多的主观情感表达。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改变物象的固有颜色,来适应画者情感的需求,使画面更具舒适感和美感。第三,在工笔画的设色构建上,充分利用了装饰色彩,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绘画风格,使当代中国工笔画的色彩设计以及运用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3.融合民间绘画艺术资源

中国的历史悠久,由于受到地理、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风格多样的民间文化,为画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当代中国工笔画在形成色彩构造风格的过程中,也深受民间绘画艺术的影响。民间绘画艺术资源,如壁画,融合了艺术创作和佛教色彩[4]。从壁画作品中既能够看出外来文化对传统艺术的影响,也能够看出传统工笔画注重写意和表达情感的艺术风格。例如,在敦煌壁画中,在运用色彩时对比较为鲜明,风格较为浓烈,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色和冷暖色实现相互制约,利用厚重的色彩为观众带来强烈的感染力,让整体绘画风格更具神秘性,让画面更具空间感。壁画的色彩主要以红、青、绿为主,早期主导颜色为红色,后来逐渐增加了绿色和青色的比例。随着历史的发展,又赋予了敦煌壁画浓郁的岁月气息,让壁画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为后世绘画色彩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随类赋彩的创新发展

目前,在工笔画的设色原则上,在随类赋彩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出了随境赋彩和随意赋彩两种设色方式。随境和随意指的是在工笔画设色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创作环境以及画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展现画者的个性。这样的设色方式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极其相似。在工笔画作品中不仅仅表现绘画对象的外在形态,还要在绘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能力。这两种设色方式并不意味着画者可以随意着色,而是仍然遵循绘画规则,并将绘画的意境凸显出来。由此可见,随意赋彩和随境赋彩是基于随类赋彩并且结合西方的色彩理论在新时代的一种创新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随类赋彩增添新生机成为当代工笔画创作的重要课题。首先,应对随类赋彩的本质和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把握好创作对象本身的特征,深入理解不同的材质、光泽以及颜色。其次,应加强创新和实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观众对于艺术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技法进行借鉴,为随类赋彩的发展增添更多的动力。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应对现代社会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应用多种材料和技法使画面呈现出生动、真实的效果。最后,关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工笔画的创作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创作者在创作时应注意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融合,推动随类赋彩在当代中国工笔画中的传承和发展。

三、工笔画随类赋彩的未来发展与创新建议

(一)借鉴现代艺术手法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使观众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画者在工笔画创作中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工笔画随类赋彩可以对现代艺术手法进行借鉴,如抽象表现、装置艺术等,使当代工笔画更显多样性和时代感[5]。通过与现代艺术元素的融合,实现跨界合作,工笔画不仅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特色,还能够增加其创新性。画者通过在绘画时运用摄影、立体装置等现代艺术手法,在平面绘画中引入三维元素,赋予作品更多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增加作品和观众的互动性,使工笔画创作与当代观众的生活更加贴近,并且与观众的审美需求更加相符。比如,李朝阳是一位深受传统绘画影响的当代艺术家。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不仅传承了古代画家的精湛画艺,而且融合其对现代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李朝阳的艺术作品中,通过对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借鉴,融合工笔画和现代艺术,使其作品呈现一种独特的风格。这样的创新不仅能够展现作品的文化底蕴,也为工笔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推动数字化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创作者在绘画领域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化工具。在工笔画创作中融入数字技术,如数码绘画板、虚拟现实等,体现了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的融合,从而促进工笔画创作水平的提高。画者在工笔画创作中应用数字化处理手段,让作品呈现出更加生动的视觉效果,增添作品的时尚感。通过在工笔画创作中应用数字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工笔画创作中的难点,在传承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发展。借助计算机软件和专业绘画板,有助于中国工笔画的广泛传播,形成一种新型的艺术创作形式[6]。比如,在当代艺术家陈湘波的数字水墨交互艺术装置作品《观·荷》中,在密闭的空间中,通过多组镜面互相映射延伸出无限的空间感,让平面作品能够“动”起来。这部作品即为传统工笔画和现代数字技术的融合,通过新媒体交互艺术和观众之间产生互动,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作品想要展现的意境。

(三)强调教育与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艺术等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迫切需要综合型的优秀人才。为了使工笔画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加强相关教育和培训,尤其对于高校来说,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通过开设课程、举办展览、举行研讨会等方式,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工笔画人才,促进工笔画艺术水平的提高。比如,为了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当代年轻人的艺术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一场工笔画教学和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工笔画需要用到的画笔类型、绘画步骤、着色方法等。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工笔画的绘画技巧,也感受到了工笔画所蕴含的美学意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工笔画的发展中,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促进工笔画在国际上的推广。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其他国家文化艺术的优点可以适当吸收和借鉴,将传统工笔画和其他国画的艺术相融合,为工笔画的发展添加更多的创造力。比如,山东省巨野县是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也是中国工笔画之乡。近些年来,为了弘扬中国的优秀书画艺术,延伸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巨野县多措并举,提高工笔画在国际上的传播能力。该县积极借助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提高巨野工笔画的海外影响力,主动依托主流媒体海外资源优势,提高巨野工笔画的品牌美誉度,充分发挥涉外交流和国际友城外宣作用,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巨野工笔画的涉外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工笔画创作中,随类赋彩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不同的颜料和技法表现物体的色彩,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表现事物所体现的精神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画随类赋彩在传承传统工笔画绘画技法的基础上,也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作为画者,应正确认知这种变化,吸收传统绘画理念的精华,并且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和技法,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实现工笔画的创新发展,让随类赋彩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张立中.根植传统 画述当代——白珂工笔画赏评[J].美术观察,2023(03):122-123.

[2]李婕.浪漫主义情怀的现代演绎——解读吴丹工笔画创作[J].美术观察,2022(10):122-123.

[3]周涛,阴澍雨.大美气象——何家英谈壁画语言在工笔畫创作中的转化[J].美术观察,2022(05):110-115.

[4]游江.四象悟心 丹青生灵——李大成工笔画中的生命观照与表达[J].美术,2022(04):81-85.

[5]刘长富.“随类赋彩”现新意——王明的工笔花鸟画[J].美术观察,2021(10):118-119.

[6]肖晶.再读“随类赋彩”——当代工笔画创作设色观探微[J].美术,2020(09):142-143.

猜你喜欢

工笔画中国
工笔画作品
工笔画
工笔画作品
小学工笔画
中国工笔画概述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