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的雄鹰
2023-12-28王保利
王保利
我是一个哨兵
我是一只雄鹰
我站在祖国的冰山雪峰
如果谁敢碰一碰祖国
哪怕是一块石、一棵草
我的枪口决不答应!
——摘自王忠殿烈士诗抄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伫立南太行山巅,仰望焦作市上白作乡东塔掌村王忠殿烈士雕塑的英姿,一只山鹰振翅飞翔,飞出山的巍峨,飞出山的豪迈,飞出山的雄壮。
不知怎的,抑或是出生在太行山麓的缘故,自己童年时就崇敬山鹰,并把他与英雄挂起钩来。作为20世纪60年代生人,从小心中就有英雄情结,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烈士的事迹铭记于心。而一位大英雄恒定占据心灵深处的,则是我们身边的王忠殿烈士。他离我们那么远,远得有时间的跨度;又距我们那么近,近得就在眼前。他似矫健的雄鹰,盘桓在我们心中。
北太行的雄鹰
传说中,鹰是阳光和力量的象征,鹰是太阳神的化身,不惧怕雷雨和闪电,给人以鼓舞。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1972年的春天,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作为中站小学的红小兵代表,徒步来到焦作市烈士陵园,参加“祭奠革命先烈、树立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祭奠活动,瞻仰革命烈士,了解历史,了解家乡,热爱祖国,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
在介绍王忠殿烈士的事迹前,我觉得他离我们很远,因为他牺牲时我们还没出生,那年他牺牲已整整十年。让我与英雄没有距离,是得知他曾在中站区李封小学就读,而我在中站区中站小学上学,我们的学校离得那么近。通过那位梳小辫儿的阿姨老师讲解,我第一次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王忠殿1961年初中毕业参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1团三营九连一排二班的战士,是出了名的“特等射手”“五好战士”。1962年11月18日,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执行爆破任务时,他们将爆破筒推入敌堡,为防止敌人再次推出,第三次推入使用胸膛顶住,拉响了导火索,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诗篇。1963年3月9日,国防部授予王忠殿“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并根据他生前的愿望,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聆听了王忠殿烈士的英雄事迹,我在心中默默记下了“黄继光式的英雄”。
1976年的秋天,我考上焦作四中,知道王忠殿烈士曾在这里刻苦用功,作为校友我引以为荣。2021年的夏天,我一个人徒步来到王忠殿烈士纪念馆,睹物思人,热血奔涌。在我心中,他是焦作的荣光,更是时代的先锋。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的老邻居窦爱英大姐曾在王忠殿上过的李封小学任过多年的校长,她多次给我们讲述:世上没有偶然的英雄,所有的壮举都有根有源。她还给我们讲了王忠殿的许多故事。
王忠殿1944年6月23日出生于焦作市上白作乡东塔掌村。因为自幼家中贫困,他的成长岁月里充满着心酸。父亲每天累死累活去地主家和煤矿做活,受尽了屈辱和压迫。哥哥还不到10岁就去给地主喂马放羊,不料其中一匹马因病而死,地主竟蛮不讲理,将他年幼的哥哥活活折磨致死。这样的打击,使王忠殿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爱憎分明”的种子。
一个荆条编的篮子,可谓“英雄的摇篮”。王忠殿的父亲曾是八路军的地下通信员,战争年代,为了掩护情报,幼年的王忠殿经常连同情报被父亲装在这个篮子里,奔走各地,顺利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为此,王忠殿也被誉为“太行山小通信员”。
1952年,8岁的王忠殿背上书包上了学堂。他记得小时候哥哥同他说过“不想喂马放羊,想读书”的愿望,所以,他便带着已故哥哥的那份希望,刻苦学习。尽管家里距离学校相隔着5里多地,途中还得爬坡越沟,可他从来没有迟到过,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最早一个来到学校。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王忠殿一如既往地坐到灶前烧火,帮着妈妈做饭。结果,因一边烧火一边看书,火烧到了鞋子尖。母亲看见后立马扑灭了火,然后着急地问他有没有烧到脚。不承想,王忠殿不慌不忙地回了一句:“妈妈,我长大要当一名英雄,向黄继光叔叔学习。”原来,他当时在看的正是连环画《黄继光的故事》。看着儿子一脸认真的模样,母亲欣慰地点了点头。当时她万万没想到,儿子将来真的会当英雄,还当了“黄继光式的英雄”。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1958年,14岁的王忠殿考入了焦作四中。上学期间,他就有远大理想,品德高尚,助人为乐;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成绩突出;在生活上艰苦朴素,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多次被评为“五好学生”。那年,他所在的学校师生支援国家工业建设,步行八九里上山背矿石。王忠殿刚刚14岁,身单力薄,但干起活来却一人顶俩。别人每天背一趟矿石,他却坚持背两趟。为了多运些矿石,他和同学们又找来一辆大滚轮车拉。有人说:“忠殿,你们年龄太小拉不动。”可王忠殿不服气地说:“蚂蚁还能搬座山,我们怎么能拉不动车?”看到王忠殿汗流浃背的小小身影却显现出来刚毅的性格,长辈们都不由得发自内心称赞道:“这孩子将来有出息!”
王忠殿在脚踏实地、默默无闻为国家奉献的同时,想得更多的是怎样走好自己人生的道路,实现人生的价值。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工工整整地抄录着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闪烁着崇高理想的光芒,洋溢着革命豪情的语句,成为他的座右铭。在日記中,他又写道:“松树不畏风霜寒冷,具有顽强的生命,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象征着共产主义风格。”王忠殿崇拜英雄,羡慕英雄,把努力成为一名英雄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对此,作家陈小庆深有感触地说:“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有其优良的家风家教,深入了解战斗英雄王忠殿的童年故事,你会发现,王忠殿能够成为英雄,是必然的,即便是不在这次战斗中成为英雄,也会在另一场战斗中成为英雄,即便是没有在战场上成为英雄,也会在国家建设中成为英雄。”
听着看着,我情不自禁要为心目中的英雄王忠殿礼赞,我要为他歌颂——在我心中,他是春天的葱茏,他是夏日的清风;他是秋天的红枫,他是冬夜的明灯。啊,他是太行的雄鹰!
南昆仑的雄鹰
在古代军事上,鹰象征战神。黄帝战胜蚩尤,作《桐鼓曲》以示庆祝,其中一章“雕鹗争”是中国最早把鹰作为英雄胜利的象征。
如果说50年前,王忠殿以英雄的形象根植我的心里,加深我的英雄情结的话,那么今天,癸卯早春,柳树发芽,山杏开花,当我在王忠殿烈士纪念馆,再次聆听中共解放区宣传部副部长李世占、王忠殿生前战友杨志成老先生的生动讲述,仿佛身临其境,战斗的场面浮现眼前。那是血与火的洗礼,那是奉献与牺牲的交集。18岁的生命啊,定格在巍巍昆仑山巅;18岁的青春啊,镌刻在莽莽雪域高原。此时,50岁的诗人啜泣不止,70岁的老翁泪如泉涌。
我一遍遍翻看、一遍遍聆听着那天全程录下的视频,遵循这只从南太行飞到南昆仑的雄鹰,我了解了更多详尽的细节,增强了自己对于英雄的认知,更增加了烈士在心中的分量。
时间回溯到1961年,17岁的王忠殿从焦作四中毕业。这年,新疆军区某部来焦作征兵,王忠殿积极报名应征。谁知,经过体检,他的身高、体重均不合格。但他仍不死心,心想:黄继光、董存瑞当兵就凭自己的坚决,我怎么不行!因此,他找到接兵部队的李连长,死磨硬缠,坚决要求参军。王忠殿忠心报国的思想和执着的倔强劲,让李连长打心眼里喜欢。
1961年7月30日,接兵部队批准王忠殿入伍。来到新疆军区某部九连后,王忠殿记得连指导员给新战士讲的第一节政治课,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王忠殿听了以后,进一步认识到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支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勇于献身的精神。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做黄继光、董存瑞那样的人。在部队军训的空闲时间,王忠殿找来了董存瑞、黄继光的画像,贴在自己日记本上的第一页,并在画像下面端正地写着:“学英雄思想,走英雄道路,像英雄那样生活,像英雄那样战斗。”
风在雕刻天空,天空在雕刻雄鹰;鹰在雕刻翅膀,翅膀雕刻心灵。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王忠殿恨不得一下子把保卫祖国的本领学到手。为了给自己增加训练难度,他在枪尖上挂个沙袋练瞄准,还经常在晚上一个人趴到野外,用左手托起三块土坯练臂力,一动不动地练习托枪瞄准基本功,一练就是大半夜。由于他吃苦耐劳、勤学苦练,不到一年就获得了“特等射手”称号。而且,他样样工作都走在前面,深受连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好评,被部队评为“五好战士”。
1962年,王忠殿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开上喀喇昆仑山,担负起保卫边疆的神圣任务。自卫反击战斗打响后,王忠殿发扬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英勇杀敌,荣立三等功,在火线上被批准加入共青团。
11月15日,王忠殿所在部队由西线开往中线。17日晚,到达西藏日土后,九连领受了反击敌军某据点的任务,经过7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越过高山,穿插至敌军某据点背后。11月18日,反击战斗开始。王忠殿所在的一排担任主攻,他在枪林弹雨中连续两次完成爆破任务。看到他的下嘴唇受了伤,鲜血滴在胸前,战友杨志成准备给他包扎一下,王忠殿拒绝道:“不行,包住嘴就沒法对敌人喊话,我还要活捉几个俘虏哩!”
鹰,具有一种非常顽强的精神,有着不屈不挠的拼劲儿,锲而不舍的韧性。鹰会认清自己的目标,找到时机,急速地朝着目标进攻。这时,王忠殿所在的九连一排奉命去支援八连。他们立即向敌军侧后插去,经过三次运动,在离敌军暗堡20多米远的一道棱坎下隐蔽起来。这个暗堡有20多米长,密集的子弹朝外疯狂射击着,我军战士两次冲上去爆破都未得手。王忠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坚定地对排长说:“我上!”他从战友手中拿过一根爆破筒,跃出棱坎,和战友杨志成一起朝敌军火力点匍匐过去。
印军暗堡中射出的子弹,一排排打在前进路上,噗哧噗哧直冒青烟。王忠殿端着爆破筒,杨志成抱着炸药包,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一会儿跃起,一会儿卧倒,一直冲到了暗堡跟前。怒视着敌军暗堡中射出的火网,王忠殿转身对战友杨志成说:“你从侧面上。”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杨志成凝视着王忠殿,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一刹那,王忠殿纵身冲上去,双手把爆破筒插进暗堡射击孔下方麻袋的缝隙里。可是,还没等拉火,爆破筒却被敌军推了出来。王忠殿又使劲推了进去,刚要拉火,爆破筒再次被推出来。王忠殿义愤填膺,祖国山河大好美景,岂容恶魔染指边境,他如昆仑山上的雄鹰,凛然浩荡气贯苍穹。第三次把爆破筒推进暗堡,边拉火,边站起来用身体死死地顶着爆破筒。导火索吱吱作响,王忠殿俨然一尊岿然不动的金刚雕塑。杨志成喊他下来,他动也不动,坚持再坚持。排长着急地高喊:“王忠殿!王忠殿!赶快下来!赶快下来!”可是,王忠殿全然不顾,用尽全身力气顶住爆破筒。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随着撼天动地的一声巨响,敌军疯狂喷吐的火舌黯然熄灭,而英雄的身躯也被抛出去三四米远……就这样,王忠殿用自己的生命之躯,为战斗胜利开辟了道路,我军历史上又多了一位舍身炸敌堡的英雄。
哦,每每听到这里,我热血奔涌,情不自禁要为英雄歌颂:你是那只爆破筒。在你守护的边防前线,为了祖国的尊严,你胸喷烈火,你怒目圆睁;你用信念顶住,你用誓言支撑;你用地裂天崩,幻化成顶天立地的永恒;你用爱国诗篇,传颂不朽的英名。呵,你是永不褪色的战旗红。
战后,根据王忠殿的英雄事迹和生前志愿,新疆军区某部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追记一等功。1963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王忠殿“战斗英雄”称号。他的英勇事迹传遍全军,“焦作黄继光”的故事,也在山阳大地一代又一代地传颂。
我是一个哨兵
我是一只雄鹰
我擦亮了眼睛
决不放过一切
即便是一阵雪、一阵风
我是一个哨兵
我是一只雄鹰
我站在祖国的冰山雪峰
如果谁敢碰一碰祖国
哪怕是一块石、一棵草
我的枪口决不答应!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60年过去,我反复诵读英雄这首遗作——《我是一个哨兵》,仍然心潮澎拜,热血沸腾。王忠殿,一只翱翔南昆仑的雄鹰!
中国大地的雄鹰
鹰,代表朝气蓬勃,预示鹏程万里,富含奋斗精神。我敬慕鹰的重生,我热爱鹰的图腾。鹰的形象塑造了可视的艺术形象,与文化传统、精神方式相契合,以人的精神意志为主体,形式语言为结构,升华为人格化,理想化,作用于“言在物外”的寓兴与象征,从而唤起人们心中的文化情怀。
《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是啊,至高无上的鹰,他的精神是石,擦起星星之火,点亮希望之灯;信仰的力量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引领我们走向光明。
凝视着王忠殿的战友在鲜艳红旗上的签名,我眼前闪烁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军人是至高无上的,受到社会的尊敬。记得我二哥在焦作四中学习成绩优异,担任年级的红卫兵排长。可他在初中毕业升高中时,王忠殿的事迹如火焰燃烧于胸,激励他毅然决定弃学从戎。无论在四川当兵还是转业到平光厂工作,都以王忠殿为榜样,做出了突出成绩。自然,我们家门口悬挂了黄底红字带红五星的搪瓷“军属光荣”的牌子,我们感到无尚荣光。我的四中同学曹守友、杨喜庆,也放弃了高考,毅然参军到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他们无不以校友王忠殿为榜样,无论是在引滦入津工程,还是翱翔祖国蓝天,都能履职尽责,默默付出,为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移步展厅,一副挽联让我心旌摇荡,它是焦作市书法协会原主席薛垂广老师撰写的。我忆起今年2月中旬,我与86岁高龄的薛垂广老师在修武磨石坡红色革命老区参观时,他给我讲了这则挽联的故事。王忠殿牺牲后,我市在东方红剧院举行了盛大的祭奠悼念活动,以至于各文具商店墨水脱销。他就用寻来的锅黑当墨水,写下一副巨型挽联“碧血凝成千秋业,丹心化作万世师”。时隔半个多世纪,薛垂广老师在参观王忠殿烈士事迹展览室时,再次挥毫泼墨,重新书写了一遍这副挽联,表达对英雄的情感。
在参观现场,我发现焦作丰泽园小学三一班的张茗洋同学,耳闻目睹,很是专注认真。想起她声情并茂讲述王忠殿烈士的事迹的那段视频,被真正称为“网红”。看得出来,小小的年龄,英雄的事迹已经根植心中,让她敬仰传诵。今日雏鹰展翅飞翔,他日雄鹰搏击长空!
焦作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陈小庆老师告知,我们几十名作家不仅在写自己心中的王忠殿,他还接到王忠殿的一位指导员的电话,老指导员看到征文启事后,表示自己也要写一篇纪念老战友的文章。
爱人看我废寝忘食在写这篇文章,不禁问道:“一年写100多篇文章,也没见你这么用心,写啥哩?”我动情地讲述了王忠殿烈士的事迹。听后,爱人泪眼婆娑:“没想到,咱焦作还有这么一位大英雄,需要好好宣传。写吧,好好写!”随后她喃喃自语:“王忠殿舍身报国,他就没有为家里着想?”是啊,王忠殿是英雄,他还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我回想起李世占副部长补充的细节:王忠殿勤俭节约惯了,不舍得花一分钱,他连一张照片都没照,可是,他却把积攒下来的毛巾寄回了家。听到这儿,爱人跷指赞道:“孝子啊!烈士刚强坚毅,也有脉脉柔情。”
“他年若得凌云志,化作雄鹰鸣长空!”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再次回到母校,也是王忠殿烈士的母校——焦作市第四中学。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面对国旗,德育副校长朱建伟老师正在发表以“缅怀英烈,砥砺前行”为主题的讲话:“我们始终要与祖国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缅怀王忠殿等先烈的同时,更要将这份对英烈的敬仰和怀念,化作勇于担当、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雄鹰击翅,因为它神往高山白云。雄鹰的翅膀是飞出来的,过硬的本领是练出来的。希望四中学子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品格意志,壮怀凌云志,矢志报国家。”
朱校长还给我介绍,焦作四中一直把学习王忠殿事迹、弘扬王忠殿精神,作为德育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有德育基地,专门为英雄布置了三间“王忠殿烈士事迹展览室”。凡新生入校,都要组织学生参观“王忠殿烈士事迹”展览。这些年,持续开展邀请王忠殿生前战友杨志成、张作义、李宝镇等到焦作四中作“战斗英雄王忠殿事迹报告会”,以及“学英雄,见行动”、写心得体会等多项活动,使战斗英雄王忠殿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焦作四中师生们的心中。
为缅怀烈士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我与四中的师生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学校的“王忠殿烈士事迹展”。展览室内,悬挂着英雄20多幅照片及事跡简介,一位老师生动详实地讲解着王忠殿烈士的英雄事迹,同学们近距离感知先烈的革命精神,深受鼓舞。古朴的展览室,映衬着这位革命英烈舍生取义、慷慨赴难的光辉事迹;轻盈绽放的朵朵鲜花,寄托四中学子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无尽哀思;“缅英雄事迹,立报国之志”的标语,彰显四中学子继承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的决心。
“壮志留昆仑、英烈传千古!”在王忠殿英雄精神的鼓舞下,焦作四中优秀毕业生张生军、李新文二人参军后,奔赴老山前线英勇作战,分别荣立二、三等军功,为母校、为家乡人民增添了光彩。
走出校门,师生们的话语还在耳边回荡:王忠殿是我校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忠殿为国捐躯的英勇壮举感天动地,令高山低垂、江河呜咽!其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日月同辉,光彩照人!成为鼓舞、激励我们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深切缅怀、学习传承英雄的高尚品格光辉思想,使英雄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雄鹰展翅,壮志凌云。我情不自禁赞道——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
不能没有先锋。
在我心中,
你是天上的彩虹,
你是党员的先锋;
你是民族的英雄,
你是时代的图腾。
这是崇尚英雄的时代,
人人都在学英雄见行动;
这是敬仰英雄的年代,
个个都在学英雄立新功。
你的英名,
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你的事迹,
将恒久传颂在神州碧空!
“移纵万仞迎空开,大鹏展翅沐云怀。俯瞰怜仰三尘戏,峰宇苍茫情半白。”弘扬英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纪念馆内播放王忠殿烈士的纪录片的片尾显示:蓝天白云下,一只雄鹰在展翅翱翔,以磅礴之势,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我望着它飞出纪念馆,飞出山阳大地,在祖国的万里晴空飞翔,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