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段儿童趣味音乐学习的策略研究

2023-12-28华小蕙

求知导刊 2023年29期
关键词:积极探索创设情境

摘 要:幼小衔接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階段,运用趣味音乐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凝心聚神,让他们在彼此悦纳的友好氛围中愉悦学习。趣味音乐学习策略的运用依托于教师对学生爱的包容、心理的洞察与巧妙地“投其所好”。文章指出,在幼小衔接的小学低年段,教师应运用趣味音乐教学策略,通过与学生共同制订特色规则,让他们在愉悦氛围中彼此悦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本真表达中理解音乐,还要通过关联生活,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索中发现音乐。

关键词:趣味规则;创设情境;积极探索

作者简介:华小蕙(1976—),女,江苏省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

随着《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颁发,加强学段衔接成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更强调集体和规则的小学学习生活,教师需要为习惯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小衔接段儿童创设一个无痕对接的中间区域、缓和地带。相比于语数课堂的紧与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更具有自由表达和艺术创造的漫想特性。因此,在幼小衔接段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教师应以包容赏识的心态,运用富有音乐学科特色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的音乐学习任务,在唱游相间、知趣相融的音乐活动中,帮助学生融入小学生活。

一、 特色约定,在趣味的规则中彼此悦纳

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良好体验的前提。新课标中关于“唱游·音乐”部分第一学段的总目标提出,使幼儿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针对第一学段学生喜爱节奏感强的旋律、注意力转移较快的特点,教师可充分利用音乐元素组织课堂教学,用有趣的约定来构建有序的课堂规则,并在每堂课中交替使用,让学生在重复刺激中形成默契,在趣味规则中彼此悦纳。

(一)延续熟悉的约定

教师可以先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幼小衔接段,用简便的、学生熟悉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例如:

1.师:一二三。生:坐坐好!

2.师:谁神气?生:我神气!

3.师: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二)创编共同的约定

一年级学生往往只能理解明确而具体的指令,教师可以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为媒介,和学生约定一些直观的、彼此能迅速心领神会的音乐课堂语言,例如:

1.制作红灯道具,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或者歌曲休止,出示红灯,看到红灯的学生就得捂住自己的嘴巴。

2.当有序的课堂出现不安的苗头,教师可以用特定的音乐提示学生安静坐好。如《坐好歌》:

1=C   2/4

5   5 6   5 ∣1   5∣ 5   5  6   5∣1   5∣ 1   2 3   4

我们大家    坐 好   坐 好 身  体   不 摇,啦啦啦啦

∣5 - ∣ 5   4   3    2 ∣1 - ║

啦,  我 们 唱 歌    啦。

3.利用身边的各种器物,如敲三下小铃铛, 问:“小朋友们,小铃它在说什么?”学生:“坐坐好!”学生在回答的同时就能自觉挺直脊背,重新集中注意力。

(三)创设角色的约定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布置任务时明确每个学生的角色任务并帮助学生养成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我不可或缺”的显要感。当学生慢慢形成责任心,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就能自然而然形成。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第一学段学生喜欢角色扮演的特点,为他们随机分组,按照“七个小音符” 建立七人学习小组,赋予每个学生角色。例如:

do、mi、sol——提醒员,提醒时间和纪律。

re——记录员,负责用图形记录小组活动以及给组员贴大拇指贴纸等。

la——发言员,负责向教师、同学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fa、ti——鼓动员,负责为组员加油鼓劲以及收、发乐器等。

二、创设情境,在本真的表达中理解音乐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情境是具有审美感的艺术课堂的必备。处于幼小衔接段的学生还不太认识汉字抑或是识字量有限,而生动的情境不但能直接吸引他们的目光,更能刺激他们的视听感官,使他们获得另一种感知或认识,在脑海里产生画面,从而用肢体、语言、绘画等方式,以饱满的情绪表达音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一)创设故事情境

梅子涵提到,要相信童话,童话是有力量的,情感的力量,想象的力量。童话与音乐都有一种唯美的力量。针对刚升入小学的学生因识字少而难以记忆歌词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内容,创设美丽的童话情境,以画释文、以文释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对于歌曲《小雨沙沙》中关于小种子的两段歌词,学生经常混淆顺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笔者自编了一个情境故事并配了四幅简单插图。

情境一:有一粒小种子,它在大地妈妈的怀里静静地躺了整整一个冬天。一天,一个春雷把小种子吵醒了,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小种子伸了伸懒腰:“呀!雨水真甜,我要发芽!”它贪婪地喝了一口。

情境二:春雨密密地下着,浸润了土地。躺在湿润又温暖的泥土中,小种子又伸了个懒腰,说:“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说着说着,它就破土而出,伸出了两瓣嫩绿的新叶。

师:你知道小种子是怎么长成一颗小芽的吗?

生:小种子喝了雨水后就发芽了,后来冲破了泥土,长出了两片叶子。

师:请小朋友们把小种子成长的过程唱一唱吧。

学生在故事情境和插图的引导下,不仅很快记住了歌词,有的学生还能边唱边下意识地模仿种子的神态,憨态可掬。

(二)创设表演情境

刚刚升入小学的学生虽然进入了系统的学习阶段,但其依旧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究欲和表演热情,这要求教师在一段时间内仍旧要进行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新课标提出,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尝试融入学生的世界,以学生的视角创设情境,用童趣的语言启发他们进行表演,以欣赏的心态悦纳学生多样化的演绎。

例如,歌曲《小猴子》富有童趣,情节性也很强,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情境表演。为了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笔者创设了“谁是猴大王”的情境表演游戏:“小朋友们,在猴山上,究竟哪只小猴子最可爱、最灵活呢?猴奶奶要仔细观察一下,选个未来的猴大王!”

阶段一:小组成员自行组合,根据画面的提示选定角色——吃桃的猴子、翻跟斗的小猴子。

阶段二:各组依次随音乐表演,要求动作符合音乐特点和角色特征。

阶段三:评选出猴大王,领着小猴子们一起表演。

在这过程中,学生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得格外投入,争先恐后地“吃桃”、原地转圈、翻跟斗,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仍意犹未尽。虽然学生因为过于投入表演而导致课堂氛围比较热闹,但这恰是学生的天性使然,是其不拘一格、发自内心的纯粹表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无须过度干预。

(三)创设生活情境

经验是杜威哲学和教育学的核心,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关于情境素材的选择,新课标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音乐游戏和表演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选用与学生生活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例如,《不能告诉你》是一年级的歌曲教学内容,其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蕴含了“为大家服务”的劳动教育思想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唱、念、律动等表演方式再现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劳动节奏和音乐节奏之间的联系。例如:

师:今天老师走进教室,咦?怎么这么整洁?谁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地告诉我呢?

师:××  ×│ ××  × │

小桌  子,  谁擦  的?

生:××  ×│ ××  × │

小桌  子,  我擦  的!

……

师:这样整洁的教室,这么勤劳、热爱集体的小朋友,老师不禁要对你们竖起大拇指!

5   6  5   6 ∣5   6  5   3 ∣2    1   2   3∣5 – ∣

教室 里 面    整 整齐齐    真 呀 真干    净,

5   6  5   6 ∣5   6  5   3 ∣2   1   2   3∣1 - ║

你是 劳动    小 能 手呀    真 呀 真 開    心。

最后两个乐句歌词原曲是“学习雷锋做好事啊不能告诉你”,但通过和学生的沟通,笔者发现他们在幼儿园的学习中还没有理解雷锋精神,因此将歌词改为“教室里面整整齐齐真呀真干净”,这样直白的话语,易学易唱且情感真实。

三、关联生活,在积极的探索中发现音乐

好奇是人遇到新奇事物时所产生的探究反射。一年级学生尚未脱离幼儿园时期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一探究竟。对此阶段的“唱游·音乐”目标,新课标提出了“对音乐有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在探究声音与音乐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要求,其初衷与杜威的“探究—经验”论一脉相承:探究的真正目的,不是获得更好的结果,而是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好奇、未知、让人产生探索欲望”的神秘感是一根奇妙的魔法棒,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这种心理特征,设计一些有趣的悬念,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进行猜想、想象,帮助学生形成用音乐来交流的意识。

(一)探索乐器的歌声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和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卖关子的玄虚效应,先将教学内容藏一藏,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这样,学生往往能瞬间摈弃杂念、凝神细听、睁眼细看,全身心地投入愉悦听讲的状态。

例如,在教学准备阶段,笔者先将乐器藏在了讲台下。在完成“学生律动、复习歌曲”环节后,笔者马上做出一个听的姿势,学生还不知道笔者在干什么,都看着笔者。

师唱:5  1  0│5  1  0  │ 3  4  5  6 │ 5 - │

你听       你听         什么 敲响    了。

(笔者偷偷地在讲台底下敲沙球)

生:(争先恐后)沙球沙球!

师:(展示沙球)你们看,真的是沙球!

师:(示意安静)一年级的小朋友会用更好听的声音来回答老师。

师范唱:××  ×│ ××  × │ 5    4  3    4 │ 5 —│

沙沙  沙    沙沙  沙 ,沙球 敲响   了,

5   4  3   2 │ 1 —

沙球 敲响     了。

师:谁最先学会用歌声回答,就由他来演奏这种乐器。

接着,笔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仔细聆听,辨别不同歌声的特点。(有的长、有的短、有的脆、有的闷)

(二)探索音符的关系

部分教师认为,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乐谱方面的困难比较大,因此经常采用听唱法教学,而避开音符、乐谱等内容的教学。但针对国际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和调查表明,3—6岁是儿童进行绝对音高训练的敏感期,12岁以后成功培养这种能力的机会比较小。因此,培养学生音准,引导他们探索七个音符之间关系的最佳时期正是一、二年级时期。教师可以借鉴少儿合唱指挥孟大鹏先生看似机械却符合学生生理特点的建议——“刻槽运动”,即只要学生没有先天的音准问题,通过反复聆听和反复记忆,久而久之,各个音就会在他们的大脑里刻下一个个音的“凹槽”,这就是音准。

例如,一年级教学歌曲《牧童谣》的第二乐句非常拗口。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用听唱法模仿演唱低效且乏味,学生很快就会失去探索的兴趣,而采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唱谱的方法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形象有趣的手势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手势的示意下和不断模仿中理解七个音符间的高低关系。这表明,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乐谱教学,教师不仅要承前——延续学前教育阶段的游戏性音乐教学,也要启后——为中高年级阶段唱、奏教学的开展和学生音乐理解能力的提高做铺垫。

结语

幼小衔接段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一只脚迈进童年,另一只脚还在幼年;身体进了小学,心里还依恋着幼儿园自由自在的玩耍生活。趣味音乐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凝心聚神,让学生在友好氛围中愉悦地進行学习。这需要教师给予幼小衔接段的学生爱的包容、心理的洞察以及巧妙地“投其所好”:以趣味的规则塑其型,让神秘的探索导其行,用本真的表达悦其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演唱、演奏、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

[参考文献]

梅子涵.相信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积极探索创设情境
积极探索创新 破解儿童关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昌图县积极探索侵蚀沟综合治理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努力做好民营企业关工委工作
积极探索在民营企业建立关工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