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写生活动提升学生美术表现力的实践探究

2023-12-28王学丹

求知导刊 2023年29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小学美术

摘 要:美术学习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艺术的重要环节。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开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学科也不例外。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丰富,而写生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写生活动;美术表现力;实践探究

作者简介:王学丹(1995—),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美术学科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小学生天性活泼,想象力丰富,这是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宝贵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赋,引导他们走出教室,参与写生活动。通过写生活动,学生可以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美术表现力,获得美术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探寻多元化课堂形式,提升学生艺术能力

(一)巧妙引入课堂,讲解写生方法

写生活动是美术教学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和绘画水平[1]。写生难度不低,如果教师在学生基础知识有所欠缺、专业素养不足的情况下就草率地开展写生活动,教学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需要优化课堂引入,巧妙運用语言技巧,为学生详细介绍写生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写生的基本步骤。此外,部分教师在开展写生活动时,常选用让学生临摹的教学方式,但未对实际操作方法进行充分说明,这可能会削弱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差异和美术水平,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更具吸引力的写生活动,并在活动中灵活引入写生技巧的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写生兴趣,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写生效果。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自行车局部写生”一课的教学中,在课堂刚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判断学生对自行车的了解程度,比如询问是否有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讲述关于自行车的有趣故事。待课堂氛围活跃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自行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行车的构造。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自行车的结构。之后,教师可以协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进行写生的局部位置,引导他们从自行车的整体外形和结构入手,先勾勒出大致外形,再对局部细节进行处理,从而完成本次写生活动。

教师要通过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后续写生活动充满期待,使他们愿意投入写生练习,提高他们掌握绘画技巧的意愿,从而提升写生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鼓励创意写生

写生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写生课堂通常是直接提供写生场景或对象,要求学生根据实物完成绘画,或以临摹的方式呈现画作,评价标准往往是“画得像”。这类课堂固然能够让学生完成一幅作品,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创作空间,导致学生认为学习美术不过是“闷头画”,从而失去学习热情,觉得美术课堂单调乏味。为了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美术表现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特点和绘画能力,设计创新写生活动。这种创新要着眼于写生活动内容的丰富,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意。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威武的盾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后,教师可以以盾牌为话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猜想:制作最坚固的盾牌要用到什么材料?盾牌的外观会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著名盾牌的图片,放大展示细节,教导学生如何在绘画中表现盾牌的材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互动式写生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创作以盾牌为主题的写生画,要求画面统一风格,促进学生合作完成写生任务。

为实现美术课堂创意写生,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明确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特长,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巧妙安排形式多样的写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推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艺术天分

(一)了解学生心态,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写生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强化学生的美术思维,发掘学生的艺术天赋。美术课堂具有艺术性与自由性,这使得小学生容易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然而,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对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能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课堂。对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看待世界,感受美术课堂,研读美术教材,找到教材中与学生兴趣有交集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入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相关写生活动。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恐龙世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恐龙题材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恐龙绘画教学。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了解恐龙,知道哪些恐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他们尽快投入课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反应,了解哪些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比较浓厚,哪些学生对恐龙了解较少。随后,教师可以选择几种新奇有趣的恐龙进行讲解,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提到窃蛋龙,教师可以讲述科学家最初误解了它,以为它会偷吃原角龙的蛋,于是就起了“窃蛋龙”这个名字,实际上这是一场误会,不过窃蛋龙的名字已经定了下来。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展示科学家根据化石复原的窃蛋龙外形,带领学生观察窃蛋龙的身体细节,并让学生以窃蛋龙作为本次写生活动的主角,完成写生活动。

在开展写生活动之前,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分析他们的兴趣方向,掌握他们的喜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以引发学生对课堂的期待,提升写生教学的效果和价值。

(二)鼓励素材探索,激活艺术想象

写生活动不应仅依赖于临摹,学生在进行写生时需要融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写生作品注入生命力[2]。因此,在策划写生活动时,教师不仅要传授写生技巧和绘画技法,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景物中独特的美,以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探索写生素材,全方位观察素材细节,并将自己的创造力融入绘画中,以创作出精彩的写生作品。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我们的社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美术教室,去感受校园周围的环境。比如在社区公园的一角,有许多老人围坐在一起下棋,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场景,拓宽审美空间。完成观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视野较为宽阔的广场上进行写生活动。学生可以根据之前的观察和教师的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写生。教师无需限制具体的题材,让学生自由发挥即可,但出于安全需要,要确保学生不能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

写生是一种创作行为,教师不应让学生用刻板的方式作画,而是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写生环境,提供适宜的写生素材,以满足学生对创作素材的需求,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开展多样化写生活动,发展学生艺术爱好

(一)拓宽学生视野,重视生活观察

艺术源于生活,但艺术的表现形式常常高于生活,這是诸多艺术家对艺术的高度总结与概括。正因如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适当引入生活化场景,将生活与美术课堂联系起来,打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壁垒,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会艺术,在艺术中看到生活。尤其是在进行写生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这些发现迁移到自己的创作中。因此,在组织写生活动时,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艺术,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并结合生活化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季的色彩”一课中,教师首先需要结合季节的特点,明确课堂写生的主题。在开展写生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细节,如春天新发的嫩芽、夏天的蝉、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厚雪等。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细节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分析各个季节的美。在观察准备完毕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准备好自己的绘画工具,去大自然中寻找季节。

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多为学生安排一些生活化的写生活动,通过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形成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意识,形成美术思维。这样,美术就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供人仰慕之物,而是真正走向生活。

(二)创造写生机会,培养写生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写生机会。小学美术课程内容多为简笔画和涂鸦,为使教学内容多元化,开展写生活动是一个良好的教学选择。写生活动不仅能够活跃美术课堂氛围,还可以提升美术课堂的专业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适合写生的课程内容,并基于这些内容创建多样化的写生活动。在学生参与写生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生习惯,让学生了解写生,爱上写生。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建筑艺术的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出“建筑”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形容自己家所在建筑的特点,如外观、内部结构、建筑材质等,通过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建筑细节。在完成回忆后,教师可继续向学生提问:“一座建筑最重要的是什么?建筑的美体现在哪里?什么样的建筑才算美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建筑之美。完成上述思维启发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学校操场,以学校建筑为主题进行写生活动。在学生写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写生进度,并提醒学生在创作中反映刚刚讨论的“建筑之美”。

写生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一种爱好。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感受世间万物的变化,体会时间的流逝,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写生活动和培养学生的写生习惯,可以显著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适合小学生的写生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同时在活动中提供适当的引导与支持,帮助学生完成写生任务,获得成就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实现提高学生美术能力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综合性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冯迪垒.美术教学自创绘本的困境及其突破[J].教学与管理,2020(2):61-63.

张学而.小学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2020(17):43-45.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小学美术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