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2022-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试验示范
2023-12-28郑中春张国栋熊玉蓉
杨 维,郑中春,张国栋,杨 冰*,陈 曦,熊玉蓉
(1.湖北省潜江市农业农村局,湖北 潜江 433199;2.潜江市农技推广中心,湖北 潜江 433199)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从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可能发生。为比较不同的化学药剂防效,进一步探索小麦赤霉病经济高效防治方法,提高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效果,针对当前主要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7种药剂。2022~2023年在潜江市杨市街道办事处柒湾村实施了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示范,以期为大田防治赤霉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潜江市杨市街道办事处柒湾村,土质为沙壤土,前茬作物中稻,肥力中等,东西向种植,排灌方便。小麦栽培方式为撒播,试验时处于扬花初期。所有试验小区的土壤、栽培和肥水管理水平均一致。
1.2 试验药剂
25%咪鲜胺EC,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45%戊唑醇·咪鲜胺AS,江南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0.3%四霉素AS,辽宁微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5%氰烯菌酯SC,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5%甲硫·氟环唑SC,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40%戊唑醇·多菌灵SC,安徽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选择小麦长势长相一致,连片面积26 668 m2以上的田块,均匀划分8片,设空白对照,共8个处理(表1)。大田示范,不设重复。
表1 试验设计处理
1.4 施药时间及方法
在小麦扬花期至盛花期采用无人机均匀喷药。严格按照农药包装上标明的剂量使用药剂(见表1),配方采用杀菌剂+30 g磷酸二氢钾+杀虫剂混合液(每667m2兑水量1 L),于3月31日下午喷第一次药,4月7日喷第二次药,空白对照只喷磷酸二氢钾+杀虫剂混合液。
1.5 田间调查
5月9日于每个处理取中间333.4 m2(以避开各处理交叉影响)调查赤霉病发病情况(发病株率、病情指数)和理论产量(有效株万/667m2、单株有效粒数/个、千粒重/g),5月19机收,计实产。
1.6 调查方法
在小麦赤霉病稳定时进行试验调查,每小区随机调查4点,每点调查50穗,记录病穗数及病穗分级,分级标准(以穗为标准)按照麦类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国家标准(GB/T 15796-2011)进行分级,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病穗率防效。
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发病小穗占全穗1/4以下;
2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
3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
4级:发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计算公式:
病指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安全性
试验药后田间安全性调查,无明显药害症状产生,表明各个处理药剂试验对小麦安全。
2.2 防治效果
表2可以看出,除处理4空白对照外,其他7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都可达70%以上,其中处理8的防效最好,防效达88.8%,其次处理2、处理5和处理6的防效都在80%以上,在实践中可以继续推广应用。
表2 赤霉病防治效果调查
2.3 小麦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赤霉病对小麦产量影响比较大,主要是影响小麦单株有效粒数。8个处理中以处理8单株有效粒数最多,为26.2个,其次是处理2为25.8个、处理5为25.4个、处理6为24.8个,最少的是处理4(CK),为18.7个。产量以处理8最高,为239.5 kg/667m2,其次是处理2为235.8 kg/667m2、处理5为232.2 kg/667m2、处理6为226.7kg/667m2,最少的是处理4(CK),仅为170.9 kg/667m2。
表3 经济性状及产量调查
3 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至盛花期采用无人机均匀喷药,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8.8%;其次是45%戊唑醇·咪鲜胺AS、25%氰烯菌酯SC、35%甲硫·氟环唑SC,防效都达在80%以上;25%咪鲜胺EC、40%戊唑醇·多菌灵SC、0.3%四霉素AS防效也比较理想,基本在75%以上。这7种农药单位防治成本差距不大,最高每667 m2用药成本约为10元/次,2次用药共20元,最低约15元,基本都可在本地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