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宁陵 助就梨果“聚宝盆”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杨健
2023-12-28李静
文丨本刊记者 李静
杨健
“郑果所,农科院,派来的专家个个是典范。四代专家作贡献,宁陵县变成金银川。春天里梨花似雪多灿烂,到秋后酥梨满枝香又甜。 拉长酥梨产业链,果农的收入再翻番。”这是河南省宁陵县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一段顺口溜。 这段顺口溜讲的正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四代科学家60年如一日坚守宁陵科技助农的故事。他们持续接力战风沙、治盐碱,育苗成林,把荒沙盐碱地打造成了年产6.5 亿公斤梨果的“聚宝盆”。
年近六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郑果所研究员、河南省梨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杨健作为郑果所第三代支援宁陵的科技专家, 他已在宁陵工作生活了近30年。由于平时在宁陵的时间比在郑州的时间还多,他被同事们称为“宁陵人”。
在杨健看来,60年来,郑果所派出四代科技专家支援宁陵,不同时代的科技专家有不同的使命:第一阶段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起步阶段,围绕“能产梨”使命,科技专家主要传授基础管理技术;第二阶段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大阶段,围绕“多产梨”使命,科技专家致力于提升梨果产量;第三阶段是21 世纪的提升阶段,围绕“产好梨”使命,科技专家主要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
推广前沿果树种植新模式新技术
记者见到杨健的时候,他如往常一样“泡”在梨园里。 杨健根据宁陵梨产业需求,正在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多年来,杨健根据当地梨农的不同需求,在不同季节分别指导梨园规划、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梨树花期“倒春寒”的防治、“玉露香”梨的僵芽防治、提高“秋月”梨连续结果能力、新品种的贮藏、梨园生草等各类专业技术。
一个梨园采用Y 字形种植技术, 要指导选架材、定角度和高度、拉钢丝;一个梨园有梨木虱危害,需要开个综合防治的“药方”;盆栽梨树下一步如何管理,要亲自整形修剪……杨健一丝不苟地为梨农讲解梨树种植的新模式新技术,长期与梨农打交道,杨健的时间概念里早就没有了节假日。
“我们选出适合宁陵种植的“玉美人”“丹霞红”“红酥蜜”等新品种5 个,采用‘高接换优’技术进行推广,着力使宁陵县早中熟梨和特色梨品种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 提高到目前的50%~60%,从而延长鲜梨供应期,丰富市场品种, 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求,提高梨农经济效益。 ”杨健说。
“宁陵的气候、土壤、温度、湿度非常适合秋月梨的生长,前年高接的秋月梨去年就开始挂果了,由于实行水肥一体化、 疏花疏果标准化管理,今年的梨果质量明显提升,现在梨的价格3.5 元一斤, 是酥梨价格的2.3倍。 ”杨健告诉记者。
近几年,宁陵县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梨园面积达3 万余亩,极大提升了宁陵梨果的品质。 经专家鉴定, 宁陵酥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达12.3%,最高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补齐了宁陵梨品种单一的短板, 基本实现了梨果周年供应。 2022年,宁陵县梨农人均可支配收入1.7 万元, 全县梨农产值20 亿元。
打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跟随杨健走进郑果所宁陵梨试验站,记者看到,与传统酥梨树形不同, 这145 亩试验田的梨树均呈“Y字形”或“主干形”生长。
“别小看试验站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都凝结着科技人员的心血与智慧。 ”据杨健介绍,夏秋时节,梨树下会开满航天育种培育的“紫花苜蓿”。它们不仅可为梨园增肥保墒、净化空气, 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梨园的生态条件,让梨农省心省工,增加梨园经济效益。
高标准地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梨试验站, 将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扎根宁陵,让果农“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加快了新技术攻坚、新成果转化进程。 杨健和同事们在宁陵实施的“河南省科普与实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引进培育推广了“中梨1 号”“红香酥”“丹霞红”等100 多个新品种,为宁陵县的梨果优质丰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保障。
据杨健介绍,通过郑果所多年的研发示范, 新品种推广累计面积达3万余亩, 延长梨果采摘期2 个月,售价是普通酥梨的3 倍以上;通过绿色提质增效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2 个基地获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经专家鉴评, 亩均产4223 公斤、 省工37.2%、增收2410 元;梨园生草(绿肥)面积达5 万余亩,减施化肥和农药25%以上。
目前,宁陵“金顶谢花酥梨”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等荣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陵县被列为全国优质酥梨生产基地县,并建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杨健介绍说,我们推进并落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宁陵县政府合作共建宁陵梨试验站,创制了“科研院所+地方政府+试验站+龙头企业+果农”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产品的研发示范与推广。建立了优质梨高标准示范园100 余亩,引进“丹霞红”“红酥蜜”“玉美人”“夏露” 等新品种150余个; 采用宽行密植和高光效树形、行间绿肥和树下覆盖、 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新模式30余项;购置自走式喷药机、转盘式除草机等新机械装备20 余台, 让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科学技术扎根宁陵,辐射带动区域梨产业发展。
同时,融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杨健开展液体机械授粉示范推广,为人工授粉费时、费力、费成本等问题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协同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开展梨园套种油菜示范推广,达到洁白的梨花与金黄的油菜花同时绽放,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欣赏;幼苗期采摘菜薹,增加收入;花后旋耕沃土,培肥地力,还能抑制土传病害;协同郑果所草莓团队,大棚种植草莓,梨花期草莓成熟——观梨花采草莓,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宁陵县先后被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擦亮了“宁陵酥梨”金字招牌。
梨产业活动现场
助力宁陵乡村振兴全面提档升级
梨产业是宁陵县域经济支柱产业,面积22 万亩(占河南省1/4,河南第一、全国第五),产量13 亿斤(占河南省1/2),从业人数5.5 万人;宁陵位于我国梨四大产区之一的黄河故道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2018年河南省梨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有力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与市县科技局通力合作,针对宁陵酥梨产业需求,通过技术服务、基地建设等措施,助力宁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身为河南省梨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的杨健介绍道,服务团重点对接宁陵梨试验站、商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商丘农业科技园区四基地、赵村乡明昌专业种植合作社、赵村乡宏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黄岗镇蜜香梨种植专业合作社、 宁陵县小梨妹绿色农业家庭农场等受援单位,积极开展集中培训、田间指导、电话微信咨询等活动,培养乡土科技人才和新型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装备、新理念。 服务团自成立以来,前往宁陵100 余次,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扎根宁陵; 每年组织举办大型技术培训325 场次,受益果农600~1000 人次,培养出杜华、刘先照、张敏、蒋杰等一批乡土科技人才和新型农民。
2020年被定为全国两个“一县一业”示范县之一后,宁陵县的梨产业科技顾问团队中,有15 人是国家级梨产业权威专家,他们让22 万亩梨园“产好梨”,带动梨农脱贫致富,让宁陵成为果香四溢之城。
如今,宁陵酥梨亩产近万斤,梨农仅梨一项人均收入可达2 万余元。一座座楼房、一辆辆汽车、一张张笑脸,就是酥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发挥作用的最好证明。
以春赏花、秋采果为主要形式,宁陵县连续举办十九届梨花节、十六届酥梨采摘节,每年吸引80余万名游客来宁陵观光游玩,旅游、物流、加工、餐饮、民宿等综合收入达10 多亿元。
为进一步增加梨果的科技附加值,以杨健为代表的郑果所的科技专家还在不懈探索。 如今,由鲜食到深加工,再到卖品牌、卖技术;由无贮藏条件到窑贮,再到现代化冷链保鲜贮运,一枚梨成了宁陵县强县富民的“密码”。 杨健说,希望通过“做给果农看、带着果农干、帮着果农赚”,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科学技术扎根于宁陵,实现高端创新引领,为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高效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