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融合创新 壮大主流舆论
——“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运营的经验及提升策略

2023-12-28徐一博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新闻联播海南

徐一博

“海南新闻联播”作为海南省委、省政府重要时政新闻的发布平台,起着传递主流声音、主流价值的作用,坚持一体化发展。旗下“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的定位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通过打造培育新媒体品牌,打通传统电视栏目与新媒体平台之间的壁垒,顺应传播规律,产生“1+1>2”的效果,让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一、电视栏目与新媒体平台一体化融合发展

“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电视栏目和新媒体平台的一体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营机制的一体化。“海南新闻联播”没有单独成立新媒体部门,中心统一运营电视栏目和新媒体,新媒体团队隶属于编辑部,每天由当班主编负责大屏、小屏的内容统筹:哪些选题适合在电视栏目中播出,哪些内容适合新媒体传播。一些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选题,囿于电视栏目时长无法展开,则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呈现。这些策划经中心领导审定后派发给记者编辑执行,确保各个平台运行高效、内容丰富、互通有无,“海南新闻联播”编辑部已经转型为全媒体编辑部。

(二)采编流程的一体化。在打造新媒体平台的过程中,中心明确,现有采编人员均应承担新媒体业务,有义务向新媒体供稿,所有记者和摄像均应具备全媒体采编能力,在外出采访时,除了采制电视新闻外,还需要用手机录制新媒体作品。例如2022年5月4日“海南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新闻特写《海口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五大队:在急难险重处贡献青春力量》,当天的新媒体平台推出了记者制作的短视频《联播记者的“特警”一天,体验炫酷装备,感受“特警力量”》。对于同一题材,记者根据不同平台风格进行了二次创作,相较于电视新闻的严肃正式,新媒体作品则清新活泼,充满现场感,让网友看到了联播记者不一样的一面。而这种反差式的表达,也深化了奋斗青春的报道主题,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全网点赞评论过万。中心打破原有的岗位界限,所有人员根据需要承担新媒体任务,例如在疫情期间,身处封控区域的一位中心副主任和一位主编化身新媒体记者,采制多条体验式短视频报道,用大量鲜活的镜头介绍封控区内居民平稳有序的生活,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推出后受到关注,在引导公众情绪方面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作用。

(三)管理考核的一体化。“海南新闻联播”作为老牌电视时政栏目,各方面管理制度较为健全,为保障移动优先战略的实施,使各新媒体平台快速“起号”,中心制定了一系列新制度新举措,规范新媒体业务的考核管理,并与原有制度体系相衔接。在内容考核方面,建立一体化的奖励制度,在明确给予头条报道、优质报道奖励的基础上,重点向新媒体报道倾斜,明确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的稿酬标准,新媒体作品以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为主要依据,稿酬从优,对于阅读量达到一定规模的,还给予重奖;在日常管理方面,将员工对新媒体平台的贡献纳入考核范畴,鼓励中心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广新媒体平台及作品,努力扩大栏目的全媒体影响力;在设备管理方面,中心购买专业的新媒体编辑软件“去看”,专门采购了一批新媒体生产制作设备,满足日常新媒体采编需求。

一体化运作,让“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很快步入正轨,更重要的是,通过新媒体实践,提高了全员的新媒体业务能力,推动了传统电视人的全媒体业务转型。

二、充分利用窗口期做优做精微信视频号

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流承载方式,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10.31亿。与抖音和快手相比,微信视频号属于“后起之秀”,但其背后依托腾讯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十亿级以上的微信用户群体,是短视频“兵家必争之地”。自2022年以来,“海南新闻联播”瞄准微信视频号的发展机遇持续发力,发挥“海南新闻联播”的品牌效应,立足海南,第一时间推送权威信息,回应网友关切,在海南本地迅速形成影响力,账号粉丝量快速增长。

(一)权威准确获网友信任。“海南新闻联播”视频号以发布海南本地新闻为主,在内容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权威准确。和自媒体相比,“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其权威性,它作为海南主要的时政新闻受权发布平台,代表着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声音,在时政新闻、政策解读、人事信息等的发布方面独具优势。例如,在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后,“海南新闻联播”视频号发布了新一届省委常委与记者见面的短视频,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同时,新媒体采编与电视栏目一体化运作,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新闻规范,广泛联系权威部门,执行三审制度,确保了新媒体信息的权威准确。二是第一时间发布。当前新媒体发声渠道多、主体多,作品想要获得关注,形成声势,最重要的就是要快,每一条作品都要争做独家,为此“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团队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全天候在岗,确保突发新闻、独家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

(二)新媒体直播带号“出圈”。新媒体直播具有互动性强、服务性强、信息量大、引流效果好等特点,是当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海南新闻联播”利用视频号试水新媒体直播,记者转型新媒体主播,深入新闻现场,积极与网友互动,先后推出了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特别直播《“一曈带你逛消博”》,疫情防控新媒体直播《“一曈”见闻》,反映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效的直播《自贸港此时此刻》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三)多元内容形成品牌。新媒体早已打破了地域限制,而受众对内容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海南新闻联播”视频号虽然立足海南,内容以海南本地新闻为主,但又不局限在海南一地,团队还策划了一系列专栏和短视频新闻,提供更加丰富的资讯和观点。评论专栏《联播主播划重点》,从当天播出的某一条电视新闻说开去,挖掘时政新闻背后的信息点,介绍背景、延伸解读、发表意见,进而引导舆论;专栏《好经验,圈一圈》是“海南新闻联播”子栏目《自贸朋友圈》的新媒体版本,重点介绍国际国内自贸港、自贸区在制度集成创新、营商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对策建议;评论专栏《维观世界》,由资深记者担任评论员,解读国际新闻,内容精炼,观点鲜明。视频号还根据当下热点,及时播发国际、国内最新资讯,这些尝试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三、优化媒体融合效能的实践策略

“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不俗成绩,更加坚定了团队打造精品,持续提升全媒体影响力的信心,并提出了优化媒体融合效能的实践策略。

(一)在内容创意上求突破。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内容创作不能按部就班,一些“大号”快速崛起,就在于频出“爆款”,即在短时间内生产被大量转发、观看、评论、点赞的作品。而出“爆款”的核心在于创意,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内容竞争,本质上是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受众每天面对网上的海量信息,自然对平平无奇的内容无感,偏好新奇有趣的创意产品。近年来,传统媒体纷纷转型新媒体生产,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意产品,例如央视《新闻联播》推出的新媒体专栏《主播说联播》;人民日报新媒体将游戏元素融入微信报道,推出《两会邀你加入群聊》《2021喊你来摘星星》等H5作品;四川广电成功打造短视频品牌“四川观察”等,都为我们持续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结合“海南新闻联播”实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新媒体内容的技术含量。当前各种新兴的内容生产工具层出不穷,先进技术给内容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场景,“海南新闻联播”应该积极利用各类先进技术,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打造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新媒体产品,让人眼前一亮。例如制作“新闻游戏”,让受众在娱乐体验中看新闻。二是擅于运用流行方式传递主流声音,在新媒体报道中适当运用网络语言,把“党言党语”和“网言网语”结合起来,增加说理的趣味性,例如借鉴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脱口秀形式,打造新闻脱口秀专栏,把新闻转化为正能量的“段子”,让主流话语更加接地气。三是精心打造视觉“奇观”,打造精品视觉专栏,拍摄精美的海南主题的系列短视频,让受众在小屏看“大片”,换个角度看海南。

(二)在思想深度上下功夫。融媒体时代众声喧哗,网络治理体系日臻完善,新媒体平台想要获得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体现思想性和价值观。尤其是主流媒体,承担着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使命,应该打造精品内容,发出主流声音,传递主流价值。“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各评论专栏广受欢迎,也说明了受众对富有思想性内容的欢迎。目前,新媒体内容的思想深度还不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加强专业性,提供差异化内容。目前栏目记者的口线基本涵盖全省社会民生主要方面,可以根据专业记者的跑口情况设计专栏,例如开设产业专栏,分析自贸港政策,评析行业走势,宣介海南招商引资措施;开设教育专栏,精准解读海南各阶段学校的招生、入学、管理情况;开设社保专栏,详细介绍海南最新的城乡社保知识等。二是加强文化性,满足受众对于深度内容的需求。“海南新闻联播”有较强的内容生产能力,有能力打造精品内容,让受众不仅看到新闻,还能看到新闻背后的文化。可以由编辑部和记者配合,推出一批有深度的文化视频,时长在3-10分钟,以新闻为引,介绍海南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深度挖掘海南文化内涵,塑造海南良好的文化形象。三是加强知识性,为知识传播提供平台。可以将电视栏目中的《联播小课堂》延伸至新媒体平台,普及自贸港知识,讲授日常英语和商务礼仪,增强新媒体的服务能力。

(三)在舆论引导上有新作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方式以单向输出为主,重传播轻反馈。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在网上发言已成为很多网友的生活方式。网友的留言虽然会产生新的内容,但也可能会引发负面舆情,舆论引导必须注重双向互动。“海南新闻联播”新媒体非常重视对网络评论区的控制和疏导。例如在新媒体直播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为网友答疑解惑,积极在评论区互动,及时清理负面失实言论等。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海南新闻联播”的舆论引导力随之提高,舆论风险也随时存在,因此要更加重视舆论引导,体现主流媒体的专业、责任和担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议程设置”能力,相关专栏要主动设计话题,既要符合栏目定位,及时传达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安排,阐释重大政策的内容意义,又要“接地气”,回应社会热点,挖掘新闻亮点,引导网友参与互动,疏导公众情绪;二是提高评论区管理能力,制定评论区管理预案,明确评论区关闭、开放的具体条件,在开放情况下,安排专人值守,积极与网友互动,疏导网友情绪,及时删除有害信息,精选优质留言,保持评论区内容健康有序;三是增强互动性,要发挥电视栏目与新媒体平台一体化运营的优势,一方面要通过新媒体平台积极与网友互动,另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收集新闻线索,发现新闻选题,网友们关心的话题可以登上“海南新闻联播”的屏幕,以此增强栏目的贴近性,有效回应社会关切。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新闻联播海南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