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管理模式的实践及优化探讨
2023-12-28胡应选
胡应选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近些年,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愈发普及,许多施工企业也基于EPC总承包模式制定了转型计划。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EPC总承包模式的部分缺陷问题也逐渐显露,因此,各施工企业应分析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管理方式,提高ETC工程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确保工程项目可顺利执行,才能发挥出EPC总承包模式的实际作用价值。
1 EPC总承包工程管理模式的特征
1.1 时间跨度大
EPC总承包工程的管理工作,须始于该工程项目立项阶段,而使用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因此管理工作的时间跨度极大。EPC工程管理模式,需对该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全部内容进行监管,确保管理工作可贯穿项目全部过程及所有环节,直至完成该工程的所有目标。
1.2 工作内容多
EPC工程管理模式须涉及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工程建设期间,涉及多方人员参与,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对该工程项目的要求、设计方给工程建设出具的具体执行方案、采购部门对建材/设备的采购管理及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一系列要求、监理团队的监管工作、后续质检部门的检查等内容[1]。
1.3 复杂程度高
EPC总承包工程参与人员较多人士,协调难度高。EPC总承包模式的管理工作需要对各分包商、下属部门、各基层人员执行系统的监督及管理。各部门间存在交叉作业或互相作用。在实际工作时,不同部门、不同分包商的工作流程、标准、规范与行事风格均有不同,管理人员务必上述多方因素,并加以协调统筹,实现一体化管理,确保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工作始终处于同一目标下。从这一角度来看,EPC工程管理模式的复杂程度极高。
2 EPC工程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2.1 EPC工程管理模式的优点
首先,EPC总承包制度有国家政策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4条明文规定,“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该条规定直接表明了国家对EPC总承包模式的认可,要求各建筑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采购等多项工作一并发包给一个总承包单位,或将其中一项或多项发包给一个总承包单位,禁止将可由一个总承包单位完成的工程,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同时承包给多个单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EPC工程管理模式也获得了行业认可,在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
其次,EPC工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划分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责任、建设风险,责任制度清晰、完整、明确,有利于对工程建设执行系统化的全过程管理。管理人员须按规章制度执行管理工作,结合业主对该工程项目提出的要求及施工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加强现场各施工环节的管理制度。在项目执行时,出现任何问题均可第一时间对应到管理责任单位或个体,在项目遭遇风险时,也可基于风险划分标准,由某方或多方承担风险,有利于工程建设的有序执行,也能有效降低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实现精简化、高效化的管理工作。
2.2 EPC工程管理模式的缺点
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不同,EPC工程管理模式对总承包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这也是目前国内有能力执行大型或复杂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数量较少的根本原因,制约了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且EPC工程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资金风险,总承包单位需负担较大责任。
3 EPC工程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策略
3.1 设计管理
设计环节是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工程建设前期,根据该项目的规划要求、业主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管理人员则需在确定项目设计方案前,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根据该项目的建设指标,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完善设计图的审核。在设计图审核时,应重点关注设计图纸中的大小尺寸、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吻合度、建筑结构是否与平立剖图一致、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及国家规范[3]。考虑到EPC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在规划项目设计时,应针对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施工工艺、计划设计等多项内容做出控制,并确定各环节的质量标准。结合实践经验,分析初步设计中的现存问题,并制定合理措施加以解决,尽可能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提高项目社会效益、环保节能效益的基础上,合理管控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人员还需在工程实际建设前期,与设计方、参建方进行交流,解决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问题,降低施工建设期间时,临时变更工艺或变更方案的概率。
3.2 技术管理
EPC工程管理模式下,总承包方的管理人员需在项目图纸设计完工后,组织参建方技术人员及设计人员开会,商讨该施工图纸的细节,讨论该项目设计中各施工技术的实际要求。另外,在工程建设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需完善技术策划方面的管理工作。项目设计图纸确认无误后,需根据工程建设方案及施工流程计划,有序开展施工作业,确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内容。若现场选用的施工建材及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艺水平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则会拖慢工程进度,也会影响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后续整改时,还会消耗大量不必要的建设成本。因此,管理团队在正式施工前,组织技术交底作业,并需加大现场的技术管理力度,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均能根据施工技术的执行标准,完成规范化作业,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返工。在实际的技术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可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分包商的技术实力,适当调整并优化工程建设方案。
3.3 质量管理
EPC工程管理模式下,管理团队需定期深入现场进行巡检,完善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力度。若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发生实际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则需立即叫停,并与设计人员交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将失误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工程建设期间,管理人员需掌握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及数据信息,发挥出EPC工程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在施工现场完成每一道工序或每一个施工环节时,都应由质量人员进行验收,质量过关后方可开展下一环节的施工作业。此外,正式施工时,管理团队需对工程建设期间各个环节工序的完成度进行评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3.4 安全管理
目前部分EPC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安全监理人员并未参与到前期设计环节中,或安全设计人员未到现场考察、执行监管作业的问题。EPC工程管理模式下,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大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组建一支高素养、专业性的安全监理队伍。制定施工现场的巡检计划,能够有序执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4]。
3.5 进度管理
EPC工程模式下,管理人员需要完善工程进度安排,合理统筹施工进度计划、建设进度责任矩阵及测量系统,并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化管控。若项目建设进度滞后超过5%,则需适当调整关键工序,并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分析现场实际情况与工程建设计划之间生成的偏差原因,并及时完成纠偏处理。
3.6 材料管理
EPC工程管理模式中的材料管理,应始于项目设计阶段。管理人员需要与设计人员共同商讨出最适宜该工程建设使用的建材及设备,并制定适宜的采购策略。采购前,应提前与供应商交流,优选具备完整资质、产品质量合格且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合作,在确保建材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后续的工程建设期间,也应加大对材料的监管力度,确保建材储存、放置方案合理。
4 EPC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法
4.1 明确项目责任
EPC工程管理模式下,需由管理团队结合该工程建设标准及各个环节流程的组织方案,明确各方的项目责任,方能在明确的责任下,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划分项目责任并设立分级管理部门,是总承包商方的义务及责任。总承包商的管理团队需确保参与工程项目的每一个责任方、每一名工作人员,均能够意识到在工程建设期间自身应负担的责任及义务。明确划分各个分包商及基层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各方工作人员可严格按照预设的工程计划、施工方案完成本职工作[5]。在此基础上,总承包商的项目部门需根据该工程建设的责任制度,设立对应的下属部门,分别负责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采购、设计、施工等不同环节。
4.2 健全管理制度
EPC工程管理模式需要在明确该工程的实际建设目标、建设范围及方案计划,分析目前该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对策,健全EPC工程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利用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规避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以科学、可行的施工规划与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控力度,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优化勘察设计
勘察设计是EPC工程管理模式下前期工作的首要任务。设计人员需基于实地考察获得的信息、参数,结合业主的现实需求,完善该项目的初步设计。随后,初步设计方案需交由业主审核,待业主同意并通过考核后,方可根据总承包的合同内容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而总部承包商可在初步设计、设计交底环节,需将勘察结果作为该工程项目的基础信息,与其他参建方共享。同时,与参建方开会商讨,解决初步设计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初步设计方案中选用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合理性,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4.4 完善风险管控
EPC工程管理模式下,总承包商方面的项目管理工作需负担比其他分包商或业主更高的风险。分析EPC项目管理模式不难看出,总承包方可获得大量经济收益,但其中需承担的风险也相应较高,所以,必须根基该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完善项目的风险管控体系,分析EPC总承包模式合同中的各项条例,并执行精细化管理,确定风险限额,避免在工程建设期间,总承包商承担过大风险致使其遭受过重的经济损失。风险防控方面,管理人员需认真分析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风险预估体系,以评估风险并解决风险。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EPC工程管理模式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EPC总承包模式在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转型发展,各建筑企业需明确EPC工程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期间的实践应用策略,并将其用于设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材料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