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的“舞学”思想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27陈钰洁
陈钰洁
摘 要:朱载堉“舞学”的教育观念,在乐舞文化逐渐衰落的明代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将“舞学”思想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可使学生体悟乐感,体悟道,以舞化德,从而实现道器并重。对朱载堉的“舞学”思想进行概述,阐述“舞学”思想中舞蹈的发生与发展,分析朱载堉“舞学”教育观念的特征,论述朱载堉“舞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此为相关研究提供助力。
关键词:朱载堉;“舞学”思想;高校舞蹈教学
一、朱载堉的“舞学”思想
朱载堉(1536—1611年),字伯勤,是明太祖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他非常专注于学术研究,著作涉及天文、历法、数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方面,朱载堉还首次运用数理方法提出“十二平均律”,是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有“律圣”之称。而在他众多的学术论著中,对舞蹈艺术的研究占据了五分之一的比重。朱载堉的舞蹈理论具有结构完备、思想明晰、体系严密的特点。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也是一个舞蹈理论研究者。
(一)“舞学”思想概述
朱载堉的“舞学”思想既承袭、吸取了中国传统乐舞理论的精华,又融合了他自己的独创思想,因此他的“舞学”思想是别具一格的,对舞蹈理论和舞蹈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朱载堉在舞蹈方面的著述主要有《小舞乡乐谱》《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等。在创立舞谱的条件下,朱载堉又提出了“舞学”概念,系统论述了“舞学”的理论体系,并将舞蹈艺术中的体与用相结合。这样的思想出现在当时没落的大环境中,对于提高舞蹈的艺术地位具有积极的影响。孔子的乐舞美学思想是古代中国一套比较完善的乐舞学说,对后人的乐舞思想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而朱载堉关于“舞学”思想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朱载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纳借用其中的古典乐舞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融汇创新,确立了自己的“舞学”思想。
(二)“舞学”思想中舞蹈的发生与发展
1.舞蹈的发生
朱载堉在《乐律全书·律吕精义》外篇第九章指出,舞蹈的起源是以“乐心”去“感物”。他说:“《诗》序曰: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关于舞蹈的理论起源,可以从我国记载音乐和舞蹈的文献中找到一些相关内容。例如,《礼记·乐记》乐本篇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从传统音乐与舞蹈文献中关于音乐与舞蹈产生的讨论可以看出,音乐与舞蹈产生的根源是人类对情感表达和交流的需求。朱载堉由《毛诗序》引出了“乐心”由内,“感物”由外这一舞蹈理论,并提出“乐心”是舞蹈产生的根源。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舞蹈源于人类思想情感的表现,也就是人类的思想情感交流,而这种内心的主观感情,是可以由外部的客观事物引起,并且人们可以通过外在事物和一定的肢体运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就是舞蹈。基于朱载堉关于“乐心”“感物”的思想,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手足自运,喜之极也”,正是对这种舞蹈的发生观的阐释。
2.舞蹈的发展
舞蹈来源于生活,它反映着生活,表达着生活。生活是艺术的主宰,舞蹈的表现方式是由生活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决定的,因此应该用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与艺术。这就是朱载堉“舞学”思想的核心。比如,他的《灵星小舞谱》就提出通过舞蹈歌颂美德等事物。“俗乐”与“雅乐”之争让人们对其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性有所了解。许多人认为,“秦朝之火”是“雅乐”灭亡的罪魁祸首,但朱载堉的看法则要开明得多。他认为,“雅乐”是一种内敛的音乐,“俗乐”则是一种外向的音乐,人的天性就是喜欢“放肆”,不喜欢“收敛”。很显然,朱载堉指出,先秦时代“雅乐”与“乐舞”的失传,是由于“雅乐”与“乐”背道而驰,“乐”已丧失了生命力,所以才会失传。朱载堉从“物”的角度,对“雅乐”和“俗乐”进行剖析,认为“舞”的发生、发展,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朱载堉“舞学”教育观念的特征
(一)“空手而归”的本质观
对于舞蹈的本质,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中表明,舞蹈是人们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不自主地进行身体的舞动,以此表达内心的快乐和喜悦。由此可见,朱载堉认为舞蹈是人身体的一种舞动,是一种纯粹的身体运动,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只需要跳舞就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朱载堉的观点肯定了舞蹈本身的价值,也回归“空手而归”的本质观。
在朱载堉的“舞学”体系中,他把舞蹈动作分为了八个类别,即“转初势”“转半势”“转周势”“转过势”“转留势”“伏睹势”“仰瞻势”“回顾势”。由此可以看出,前五個类别都以“旋转”为主,后三个类别主要是指头部的姿态和眼睛的神态。他认为“转”是舞蹈的关键之处,这也与中国传统舞蹈中的美学原则相符合。而“圆”正是“转”所形成的线条和轨迹。朱载堉把“转”画圆的轨迹看成舞蹈艺术形态的本质和核心,这也是他对舞蹈形态特征的概括和理论的总结。“圆”是中国人自古就十分重视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意象,具有“圆满”“团圆”的意义。古人用“天圆地方”的思想来理解世界,而“天圆地方”又是上古阴阳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舞蹈,从“俗乐舞”到“雅乐舞”,再到我国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立的中国古典舞,都表现了画圆的动律。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典舞从中国戏剧舞蹈中衍生出来,该舞蹈的肢体动作特点是以腰为轴,结合肩、肘、腕、胯、膝、脚,形成画圆的动律,其动作走势是圆形的,从而形成了“拧倾圆曲”的动作美学规范。这些舞步的画圆动律和美学规范都充分证明了朱载堉将“转”称为“众妙之门”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这也体现了“空手而归”的本质观。
(二)“舞须求变”的发展观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的客观历史规律,舞蹈也是如此。舞蹈的发展受到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影响。“外在因素”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意识、社会思潮等对舞蹈本身产生的影响;所谓“内在因素”,就是对舞蹈本身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内部因素,也就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舞蹈之间的相互作用。朱载堉所处朝代是明朝中后期,整个社会以僵化的程朱道学教条和空疏清谈的宋明理学为批判对象,而艺术领域出现的“俗”文化成为一种流行的审美形式,它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现了丰富的人生内涵、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思想情感、不同的故事情节。此时,戏曲因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调而广泛流行于宫庭和民间,在明朝形成了一种风尚,并成为宫廷赏玩的一种重要演出形式。这就导致“文舞”“武舞”这种以歌颂统治者的“文”“武”韬略为主要内容的舞蹈,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并逐渐被纳入戏剧演出,而礼乐、宴乐中的舞蹈也成了一种例行公事。这是外部环境所造成的舞蹈的改变。
从舞蹈的内部来看,明朝的乐舞虽然继承了上个时代的传统,但其形态过于僵化,舞蹈缺乏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表现形式,而且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浓浓的政治意味,与朝廷的政治使命相呼应。朱载堉认为,雅乐之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历代雅乐之舞忽略了其固有之根本属性,即“抒情性”。由于肢体运动是舞蹈的主要表达方式,因此它具有抒情的特点,所以说舞蹈具有“舞须求变”的发展观,舞蹈的不断发展是与其内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观
历史上,对儒家礼乐思想有独到见解的学者不在少数,但是一些学者对于儒家礼乐思想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明代以前的音乐和舞蹈,都是以“言传身教”为基础,记载舞蹈动作的图谱并不多。朱载堉对于舞蹈的研究,不但有理论,还有大量的舞蹈动作,他还绘制了大量的舞蹈图谱。而朱载堉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结合古代音乐和舞蹈的精华,使之流传于后世;二是让舞蹈学习者能够通过舞谱,更直观地学习舞蹈的动作,以及了解舞蹈过程中的空间方位变化,从而提高对舞蹈的掌握程度。
舞谱是朱载堉对舞蹈进行实践的表现,指的是将舞蹈动作转化成符号进行记录。虽然古代没有现代的多媒体设备,不能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舞蹈动作进行记录,但是舞谱却有着相似的作用,可以将舞蹈动作绘制下来。在古代,舞谱是除了“言传身教”之外,舞蹈进行传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朱载堉绘制的舞谱主要有五个,分别是《人舞谱》《六代小舞谱》《二佾缀兆图》《灵星小舞谱》《小舞乡乐谱》。
三、朱载堉“舞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舞蹈本体运动的实践
朱载堉认为,曾经的雅乐舞之所以失传,是因为这种舞蹈只包含极少数的俯身动作,或者只有手臂的动作,没有做任何脚下的动作。因此,朱载堉的乐舞理论提倡“转”,转即动。他认为舞蹈是需要动起来的,动则转,而且舞蹈需要具有“神”,这个神是指眼神,即用眼睛进行情感的表达。教师在教授“四位转”时,可通过讲解朱载堉的“舞学”思想,让学生明白“转”的速度和力度会直接影响舞蹈的动作力量和情感的表达,形成从动作到姿态、从节奏到情感的改变,而“变”,恰恰是舞蹈的生命力所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练习,并让其在半圈到一圈的练习中感受“转”的不同速度和力度。此外,教师在舞蹈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肢体的运用,回归舞蹈最本真的东西,用肢体进行情感的表达,并将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进行内心情绪的外化,从而让舞蹈达到美的境界。
(二)舞蹈构图的实践
在教学理念的实施上,朱载堉将舞蹈放入自然的运行法则之中,让舞蹈动作符合天地间的运行规律,并把对天道的理解应用于肢体动作之中。朱载堉以“表”为例证,从时间、空间、方位三个方面阐释了“舞”在空间上的构成。朱载堉之所以将“舞表”列为《舞学》十章中的一章,就是因为他相信“空间结构”对于舞蹈的重要性。他认为,若无可移,则无不可移,若无不可移转,则无可移转,所以不可转移其形。舞蹈中的空间感和空间方位的变化是舞蹈结构的根本,也是彰显舞蹈生命力的重要元素。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其体现在舞剧的方位变化与空间变化中,舞蹈的不同调度可以表达出舞蹈的不同情感。比如,在教授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时,教师可以通过动作讲解和播放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舞蹈中一位年迈的艺术家一生角色的变化。在舞蹈开始的时候,舞者站在舞台的右侧角落,这个地方是一个存在感相对较弱的地方,再加上舞者蜷缩在一起的姿势,将老人的落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到舞蹈的中间部分,舞者站在舞台的中央,以一种豪迈的舞姿,尽情地舞动着自己的热情,追忆着过去的时光,此时人们可以感觉到这位老艺术家年轻时精湛的技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终究年事已高。当舞蹈进行到快要结束的时候,舞者又回到了舞台的后方,灯光渐暗,他蹲在那里,看着他已经很久没有登上过的舞台,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对他视而不见,最后他带着自己的梦想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该舞蹈作品中,不同阶段之间的安排既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又是这一舞蹈作品语意与意境的表达,也体现了舞蹈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三)乐、舞一体化的实践
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在中国古代的《乐论》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乐而无舞,似聋者知音而不见”,以此说明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朱载堉十分重视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并且在他的“舞学”理论中,有关于舞声的记载,同样肯定了音乐节奏的重要性。朱载堉认为,音乐是存在节奏的,舞蹈也是有律动的,说明音乐和跳舞是在节奏中进行的,同时也要符合礼的要求。在现代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音乐的应用与选择,好的舞蹈需要好的音乐进行衬托,使舞蹈动作融入节奏,从而表现音乐的律动感和节奏的变化,使舞蹈以更加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朱载堉.律吕精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朱载堉.乐律全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4]钱程.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的教育观念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学,2022.
[5]王一涵.朱载堉舞蹈艺术思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作者单位:
黄河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