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与中国传统文化沉浸传播融合策略探析
2023-12-27何佳雨
【内容提要】随着元宇宙发展和研究进入全新阶段,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元宇宙如何赋能文化产业,传统文化元宇宙化也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方向。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会有效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元宇宙所具备的媒介综合优势为中国传统文化沉浸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向。作为下一代媒介的集合体,元宇宙将重塑未来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可以通过建立元宇宙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库、元宇宙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将传统节日元宇宙化等方式,推动实现在元宇宙媒介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关键词】元宇宙 传统文化 沉浸传播 游戏化
元宇宙的概念频繁出现于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作品之中。它是全球创作者对未来人类交流工具的一种想象。元宇宙传播的本质是通过虚拟技术的数字孪生和重现来构建一种原始、亲切、匿名口耳相传的传播模式。传播媒介发展奉行以较少精力传达较多信息,当大众媒介已经全面覆盖并在世界范围内完成“村村通”的同时则转向个性化定制的信息服务。①信息介质的升级使信息密度由文字层面上升到图片、即时视频层面。到了元宇宙传播,则会更进一步透过视觉等人类感官的还原,模拟人与人线下真实世界最原始的交流——口耳交流。只不过相较于线下沟通,其降低了时空上的局限,同时也使人可以对自身身份与样貌进行选择,沟通时形成的认同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不再成为沟通的阻碍。透过元宇宙线上社群可以联结五湖四海好友,虚拟世界里语言与文化习惯对沟通的阻碍也会降到最低。而且虚拟社交网络能够使人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实现跨地域或者全球的信息互动。②元宇宙是数字娱乐的新形式,具有极强的传播沉浸感和互动性。它既不同于现实世界,也有别于虚拟游戏。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及其他硬件普及和相关软件功能的不断完善,元宇宙将成为智能手机后大众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媒介,元宇宙也可能成为未来新媒体平台中的主流。
一、元宇宙发展阶段与传播形态
元宇宙有着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观。③元宇宙的传播观是还原人与人之间真实的面对面交流场景,通过化身对于传播者身份的模糊化处理,消除传播中的偏见和歧视,完成良好的沟通过程,营造全球性的文化共识。目前元宇宙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其发展大体需要经历实验室阶段、场所化阶段、大众化阶段和后社会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验室阶段就开始了VR技术和即时演算算法的研究。但在当时,元宇宙配套技术和政策还未成熟。场所化阶段是元宇宙走出了实验室,但离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很大差距,仅能通过一小部分商业场景来加以感受,如线下VR体验馆等。大众化阶段可类比电影媒介刚出现时,并不是每家每户都配备了放映影片的器材,人们必须到电影院才能观看影片。如今元宇宙可穿戴装备并没有得到普及,人们访问元宇宙的计划还需要商业与消费者共同确定,而真实性交流场景与个性化定制可交互信息恰恰是元宇宙传播可以大致确定的传播优势。④后社会阶段元宇宙将与现代社会高度融合,不但将会成为人们的娱乐与工作方式之一,还有可能更深层次改变已有的社会形态。语言、种族、肤色等因素将会弱化,虚拟身份与虚拟劳动将会得到认同,世界或许将孕育出一个全新跨国趣缘社群,形成新的网络社会管理秩序。
元宇宙传播形态是抽象的,但依据媒介发展史归纳,必将从现有媒介中通过关键技术突破提高传播广度与准确性。由于前元宇宙时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及个性化信息分析与大数据配套推送技术在视频媒介中的应用,元宇宙传播将会在新开辟维度上被探究。广度精度深度全方位传播,同当下大众媒介多模态传播有异曲同工之妙,多模态传播优势将会沿用到元宇宙媒介时代。目前多模态传播轨迹较为平行,能根据不同受众消费习惯采用不同传播媒介实现精准传播,游戏化、联动化和社交化是多模态传播所呈现的特征,未来也将在元宇宙传播中进一步得到体现。
二、元宇宙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传统文化艺术媒介形式具有单一性。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种快节奏、多维度、多模态的娱乐方式充斥着大众的碎片时间,使得当下受众养成了“一心多用”的体验方式和多重心理需求。单一形式的传统艺术往往需要整块时间和相对慢节奏的体验方式,难以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并且,营造沉浸感不仅需要视觉上吸引受众,还需要在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进行配合,以免受众因此分心。元宇宙不但有益于提升视觉效果的精度,还能通过完全占据眼睛和耳朵的信息通道来屏蔽其他与文化体验无关的噪音,为传统文化传播创造理想的沉浸场景,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深度提供了新的路径。
1.游戏化的沉浸体验
沉浸理论(Flow theory)由学者米哈里·契可森米哈伊在1975年首先提出,用于解释人类在进行某种活动中出现的高度集中状态,不自觉弱化大多数感官的现象。他将沉浸的理想状态称为心流状态。如人们在沉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忘记时间的流逝。学者欧内斯特·亚当斯曾经在《后现代主义与三种沉浸》中提出电子游戏带给玩家战术型、策略型和叙事型这三种不同的沉浸类型。他以代表性玩法为依据对游戏进行分类,并按受众的欢迎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为战术型、策略型和叙事型。控制电子游戏节奏的方法往往是通过调节游戏难度、设定分支体系和游戏自带的可扩展性来影响游戏的沉浸性体验。难度主要通过适度的紧张感营造长时间高强度的沉浸体验;分支则通过可选择的支线剧情和自由探索要素来提升玩家探索的欲望,从而变相提升游戏的游玩时长和沉浸體验;可扩展性通过修改游戏和扩展模组等功能进一步挖掘游戏的可玩性,给玩家营造更加舒适的沉浸体验。
游戏化是元宇宙传播中交互性的机制升级和体验更新。游戏化的本质是将周期性、重复性的事物赋予游戏的机制,使其产生探索乐趣和基于奖励机制的动力,从而达到“心流”的状态和沉浸式体验。主体的注意力支配自由对于电子游戏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玩家有自主选择游玩的游戏,且拥有游玩具体部分的自由,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及时间类型对于游戏进行分配:其二是玩家操控化身的同时也要将时间、精力和游戏中的有价货币投入在特定任务目标上,即玩家在玩法规定的范围内有选择游玩方式的自由。只有在游玩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实现沉浸,这一点对于元宇宙也是同样适用。
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也被认为是元宇宙发展的雏形和早期形态之一。当前中国游戏“出海”体现作者的文化身份认同的主要方式是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无论是《王者荣耀海外版》对于中国历史和神话人物的二度创作,还是《原神》对中国曲艺和剪纸艺术形式的借鉴,都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能够以自叙而非他述的方式,描绘中国人眼中的世界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取得了不小进步。未来希望在元宇宙中国传统文化素材库的指导下,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精神。从数字虚拟人的传统服饰装扮到中国传统建筑场景建构,中国式田园牧歌的传统文化意境也能够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呈现,吸引海内外爱好者身临其境置身于游戏化元宇宙空间中,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深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2.联动化提升审美视觉艺术
联动化是元宇宙传播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不管未来是三屏合一还是无屏投影全息技术的发展,联动化的审美升级将是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实践的主要方向。视觉艺术从绘画到摄像再到今天电脑合成的特效,经历了从模拟到仿真再回归模拟的发展轨迹。除了个别以绘画风格为代表的艺术流派,整体视觉艺术的发展轨迹朝向视觉逼真和仿真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体现在视觉艺术分辨率与帧率的逐步提升,另外一方面音画效果的配合程度也为视觉艺术增强沉浸感提供了提升空间。
联动化指艺术媒介和艺术作品间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共享和相互创作的方式来构建具有受众文化黏性和沉浸体验氛围的创作方法,是跨媒介融合中特殊的艺术媒介融合样态,广泛出现在各种艺术媒介交流过程中,并且具有强大的文化圈层突破能力。常见的联动不仅包括人物、情节和场景跨作品和跨媒介的重现,也包括创作者和受众本身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如真人或二次元形象的广告。联动化是将联动作为一种提升文化沉浸体验的程序化操作,如在单个IP缺乏吸引力或需要高额宣传成本来开拓新受众时,联动是相对于低廉、便利且能够将传统平面视觉体验立体化,创造出超越单个作品IP集群的有效方式。传统文化的元宇宙联动化呈现需要从场、人和境三个维度进行升级。“场”既指媒介载体,也指媒介中的元宇宙底层场景。而元宇宙作为承载传统文化联动化呈现载体的同时,也将赋予该文化体验听觉、触觉等多维度的观感。
3.社交化网络增强用户黏性
社交化是元宇宙传播继承社交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以趣缘为纽带打造热爱传统文化、生产传统文化以及用户创造内容并积极传播传统文化的文化社群。社交网络是元宇宙发展的前置社群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性社交用户逐年递增,元宇宙将成为社交网络探索虚拟社会的方式之一。
社交网络已经具备相当多的元宇宙属性,如匿名性、分享性和扮演性。这些特性能够一定程度消解文化传播过程中国家、政见、族群、年龄等人口和文化因素对文化传播的偏见,并且社交网络也是公共舆论和用户创造内容的重要阵地,能够在时间维度持续放大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以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
社交化增强用户黏性主要依据趣缘传播和文化认同两个角度。人类社会从前大众媒介时代的血缘社交到行业主導的业缘社交,而今天大众化私人定制的文化服务将人们的爱好和兴趣划分为无数个子领域和子标签。人类爱好属性社交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而且这一爱好可以在极短时间大大拉近关系。社交化的另外一种功能是创造共享的文化共识和文化身份,现代圈层文化社群具有强大的对内自我传播和对外破圈传播的能力。但需要受众具有沉浸的文化传播体验和文化身份认同。而这种喜好某种特定文化的文化身份将是趣源社交中深化友谊、展开话题的关键。因此,传统文化作品和IP集群也需要学习社交化的运营思路,线上和线下进行受众资源整合,强化目标受众的满足感和归属感,使受众成为传统文化口碑传播的传播者,也是社群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⑤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人民所共享的文化共识,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身份,是国家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最应该享受现代圈层文化社群影响的绝佳对象。传统文化既体现在传统艺术中,也内化在国民日常生活中,是凝聚全国人民力量和信念的纽带,不仅应该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社群,也理应享受现代艺术媒介和科学技术的改造,使其焕发出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元宇宙的社交性正是放大传统文化的文化力量与吸引力,将传统的线性文化传播结构改造成文化圈层网络,将每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和创作者分配在元宇宙文化传播的网络中,不断向周围不同的节点扩散。最终建立起凝聚全民共识、调动国家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网络。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宇宙化的沉浸传播构想
元宇宙传播对于文化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既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又需要熟练掌握现代文化创造工具,还需要简洁的传播途径和奖励机制。所以元宇宙传播或将成为一种专业打造内容(PGC)与用户打造内容(UGC)并重的生产模式。这就要求创作者和消费者都要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或需要通过构建某种社会机制,使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更为通俗,更易于获取文化生产素材。元宇宙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库,或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元宇宙化重要的探索与研究机制。元宇宙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是“术”,而不是“器”,是一种文化精神,不是一种具体实物。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应是主动利用新技术,接受新旧内容,培育喜爱和追求极致文化境界的年轻人。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除需关注法律、专利等方面外,还要兼顾传统手工艺人和现代人的利益关系。传统手工艺传人虽然面临后继人选拔方式和时代职业观的巨大矛盾,但对自身的文化传承具有一定使命感。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太极拳的传播方式,找到能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需求,如强身健体等,再通过直播网课的方式进行全民生活方式倡导。通过一些手工艺人设计的测验来选择更适合也更愿意弘扬传统工艺的人选。近期知识付费和知识服务平台框架逐步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理念渐渐在中产阶层普及。这不仅能成为一种新型职业思维模型,有助于中产学习者认知水平提升,还可以提供线上线下社交,使学习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自制手工艺产品,修身养性。
1.元宇宙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库
建立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器物和文化精神元宇宙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库非常重要。文化出口产品大致可以分为文化宣传品、文化艺术品和文化消费品。文化产业公司对于文化消费品的成本非常敏感,因而在文化消费品出口过程中容易出现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套用行为。这不仅可能造成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曲解,也不利于国家形象的整体规划,需要通过国家投资、高校研究和企业生产紧密合作,总结梳理代表元宇宙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库,为国内外中国元宇宙文化产品创作者提供客观、积极和细致的传统文化资料和模型,为国家形象的整体规划提供标准。
2.元宇宙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博物馆档案馆
数字博物馆不仅可以提供游客新时代旅游体验的功能,还可以提供教育场景的应用,如《刺客信条:古埃及探索之旅》就是基于虚拟旅游和探险游戏的教育软件,其作为《刺客信条:起源》的额外功能吸引了一批原本不玩游戏的旅客体验数字文化之旅,同时也成为声情并茂讲述古埃及文明的百科全书和立体的文化遗产图鉴。未来可以通过元宇宙化服务更多人群。如学习古埃及文明和金字塔的历史课,老师就可以把《刺客信条:古埃及探索之旅》的相关区域通过VR或者AR在学生眼前再现,带领学生探索胡夫金字塔内外结构和其建造工艺,欣赏壁画和埃及第四王朝的风土人情。以一条虚拟旅游为线索,将结合了历史、地理、文学、美术、政治、物理、化学和社会全方位多学科课程呈现在老师和学生的面前,供学生探索式和批判式地进行系统和自主的学习。元宇宙数字博物馆也能详细保存文化遗产的模型数据,为文物修缮和公益活动开发提供数据支持。⑥
3.传统节日元宇宙化
元宇宙还能赋能传统节日。在全球新冠疫情前期各国几乎都限制大规模集会活动背景下,传统节日的集体庆祝面临诸多挑战。现实场地的限制无法提供足够参与体验节日氛围的机会。元宇宙的出现为传统节日的普天同庆提供了解决方案,在部分国家已有相关实践。如首尔普信阁每年12月31日午夜敲鐘33次是韩国迎接新年的传统节目。2022年新年敲钟仪式新增了元宇宙平台,韩国民众可以使用虚拟身份参与敲钟,并拍照留念。同时,通过首尔市政府与SK电讯合作打造的360度VR技术,受众还能观看普信阁全景。虚拟跨年敲钟仪式开启了首尔元宇宙化序幕,之后首尔又将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光化门广场、德寿宫和南大门市场等元宇宙化,使受众可以虚拟旅游。
结语
元宇宙是下一代媒介的集合体,将重塑未来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元宇宙本身是具有沉浸性质的媒介空间,既需要在传统文化改造和改编过程中吸收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和社交网络的特性,也需要在多模态和多媒介融合过程中寻找串联起文化体验的IP集群。同时要注重跨文化、跨圈层和跨时空的文化交流氛围,给予受众二次创作和共享传统文化沉浸传播的成果和乐趣,最终实现在元宇宙媒介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何佳雨系北京化工大学艺术与设计系讲师
「注释」
①李都、马云阳:《重返部落化:元宇宙社会的未来传播》,《青年记者》2022年第9期,第56-58页。
②张晟、张玉蓉:《元宇宙视域下文化旅游数字化传播探索》,《新闻爱好者》2022年第9期,第3页。
③张洪忠、斗维红、任吴炯:《元宇宙:具身传播的场景想象》,《新闻界》2022年第1期,第76-84页。
④匡文波、王天娇:《元宇宙传播的新特点与新机遇》,《新闻论坛》2022年第1期,第7-8页。
⑤程名:《网络传播的社群化特征与网络民俗的建立——以天涯虚拟社区为例》,《东南传播》2012年第9期,第69-71页。
⑥陈晨:《博物馆展览语境文物IP的数字运营及元宇宙的场景运用》,《大众考古》2022年第2期,第82-85页。
责编: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