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像唱歌”可能并不是睡得香
2023-12-27
近日,原中国体操运动员、奥运冠军杨威自曝呼吸道出现问题,一度吸不进气,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因其描述的情况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相符合,使该话题迅速引发了网友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热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就是在夜间睡眠时,由于上气道狭窄或塌陷导致的呼吸气流受阻,进而导致夜间频繁发生间歇性的缺氧,同时伴有睡眠结构破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常见的症状包括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记忆力、判断力、定向功能等)下降,同时可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晓雷接受采访时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病理损伤,主要问题出现在上气道。同时这种疾病还是会造成多系统损伤的全身性疾病,与心血管、代谢、认知等密切相关。”
据《柳叶刀呼吸医学》2019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全球经济负担”报告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影响全球超10亿人的健康。中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达1.76亿人,居全球首位,其中需要积极治疗者超6600万人。
如何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直观的是根据症状判断。”张晓雷介绍,比如夜间打鼾时鼾声有高低起伏,同时打鼾过程中伴有呼吸中断,还有些患者会夜间频繁醒、夜尿增多,白天则嗜睡、过度困倦,也有部分患者会失眠。“专业医生会把睡眠呼吸监测以及临床表现结合起来作判断,从而得到较为客观的诊断结果。”张晓雷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张晓雷介绍称,有的是由于上气道解剖结构狭窄引起,比如口、咽、鼻腔狭窄,咽部明显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舌根增大,鼻中隔偏曲;有的是由于咽部脂肪组织增生导致的,比如颈部过多脂肪组织堆积和挤压;还有的是由于颌面部的骨性结构存在问题,比如下颌后缩、下面部过高。
“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功能和激素分泌发生变化等,也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张晓雷介绍,比如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对上气道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也容易导致该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方式是多样的。“对于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晚上睡觉时戴呼吸机。呼吸机能起到气流支架的作用,把狭窄的上气道撑开,从而防止睡眠过程中的气道塌陷。”张晓雷表示,“要综合考量病人的不同情况后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发现一新物种:黄岗山白灰蝶
10月5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正式发布,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黄岗山区域发现蝶类新物种——黄岗山白灰蝶。
该物种最早由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徐新宇在2018年的蝴蝶观测中捕获,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是白灰蝶在江西省首次现身,便第一时间联系了国内蝶类知名专家贾凤海教授。贾凤海在得知消息后十分惊讶,据他了解,在江西省及周边几个省份均未发现过白灰蝶。白灰蝶在习性上与其他蝴蝶存在巨大差异,白灰蝶的1—2龄幼虫取食植物,3龄幼虫则会被蚂蚁带入蚂蚁巢,与蚂蚁存在十分有趣的共生现象。
2022年,贾凤海应邀参加武夷山国家公园首次综合科考时,与国内研究灰蝶的知名专家王敏教授说起此次奇怪的发现,两名教授同时认为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发现的白灰蝶很有可能是新种。于是,两人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的蝴蝶标本进行了解剖分析,最终确定该蝴蝶为蝶类新种,并根据发现地将它命名为“黄岗山白灰蝶”。
据介绍,目前黄岗山白灰蝶取食寄主植物和共栖的蚂蚁种类均是谜,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个灰蝶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2023年10月,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权威期刊ZOOTAXA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记录了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黄岗山区域发现的蝶类新物种——黄岗山白灰蝶。
近两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组织完成第一次综合科考调查,并持续深入开展科研监测,还发现武夷山刺突蛛、白色南牛肝菌等新物种7个。(来源:综合央视新闻、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