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框架板式减振轨道减振特性分析

2023-12-27贺天龙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3年12期
关键词:床板板式钢轨

贺天龙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43)

1 背景

近年来,预制框架板式轨道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轨道板采用工厂化、标准化、专业化预制,其制造精度可以得到保证,采用预制轨道板施工在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可提高轨道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保证轨道施工的连续性[2]。本文结合预制板诸多优点,研究提出一种框架式预制板减振轨道,以更好的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及高架线路的减振需求,其具有节省原材料、经济性好、纵横向稳定性优良的特点。

国内学者对城市轨道交通中预制板结构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巩军超[3]针对西安地铁存在的地裂缝问题,对可调式框架轨道板进行了优化设计;于鹏等[4]通过建立板式减振轨道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减振垫刚度条件下的轨道减振效果;徐旸等[5]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聚氨酯固化道床结构,通过对比传统轨道结构分析其减振优势;陈宪麦等[6]对2 种预制板轨道结构运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其动力特性及减振效果进行了研究。

为确保本文提出的预制框架板式轨道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能够得到合理应用,研究其动力特性及减振效果十分必要。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列车-轨道-基底系统空间振动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板密度及减振垫刚度条件下该板式轨道的减振动力特性及减振效果。

2 预制框架板式轨道结构

预制框架板式轨道自下而上由基底(轨道下部基础)、减振垫、道床板等部件组成,如图1 所示。轨道板采用C60 混凝土,板长5.1 m,宽2.3 m,厚0.2 m,板底沿线路纵向两侧粘贴减振垫,减振垫厚25 mm,刚度为14 kN/m,如图2 所示。

图1 轨道板布置纵断面图(单位:mm)

图2 轨道板平面图(单位:mm)

3 列车 -轨道系统空间振动模型

3.1 列车振动模型

列车选取地铁B 型车,由车体、构架(2 个)、轮对(4 个)多刚体系统组成,悬挂系统的弹簧提供X、Y、Z3 个方向的刚度和阻尼,整车共有31 个自由度,车轮采用磨耗型踏面,并用离散刚体模拟[7]。

3.2 轨道振动模型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较为详细的预制框架板式减振轨道结构空间耦合模型,如图3 所示。预制框架板式减振轨道整体道床自下而上由底座、减振垫、道床板、轨枕及扣件、钢轨等部件组成,轨道相关部件参数如表1 所示,相关部件建模设置如下。

表1 钢轨、扣件、道床板轨道结构材料参数

表2 不同道床密度对应的减振效果

图3 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1)钢轨以实体单元模拟,沿轨道结构纵向铺设。

(2)扣件、减振垫的支承和约束作用均以弹簧单元模拟。

(3)道床板及底座均采用实体单元模拟。

3.3 接触及边界条件设置

模型边界条件的统一设置如下:

(1)约束上部轨道结构的纵、横向位移,其竖向可产生自由变形,以减轻边界效应的影响,而基础底面则采用全约束处理;

(2)模型长度按照200 m 计算,以消除边界条件设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4 轨道竖向相互作用力计算

本文中采用Hertz 接触理论[8],由于车轮采用刚性模拟,钢轨采用可变形体模拟,建立接触过程中,接触面包括钢轨实体单元的表面和轮对的刚体表面,主面选择为车轮的环形踏面,从面则选择为钢轨轨顶面及轨头内侧面,以此来模拟轮轨接触。

3.5 轨道不平顺

参照美国五级谱[9],轨道不平顺随机样本采用三角级数法并利用Matlab 程序生成,如图4 所示。

图4 不平顺谱样本

4 减振评价指标

结合现有的振动测试研究结果及轨道沿线建筑物振动[10]及其室内二次结构噪声的振动[11]等,考虑高频部分在介质中的快速递减,结合既有文献成果对4~200 Hz 频率范围进行轨道减振效果系统评价[12]。评价指标包括减振效果值ΔVL,a及辅助指标减振效果的最大值ΔVL,max、减振效果的最小值ΔVL,min,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n为1/3 倍频程中心频率的个数;VL,q(i)为非减振轨道竖向振动加速度在1/3 倍频程第i个中心频率上的分频振级;VL,h(i)为减振轨道竖向振动加速度在1/3 倍频程第i个中心频率上的分频振级。

5 系统空间振动分析

5.1 道床板密度分析

既有研究表明,道床板厚度影响上部轨道结构的参振质量,通过控制道床板厚度可实现不同减振需求。轨道板厚度对轨道系统减振性能的影响趋势与轨道板密度的影响趋势相同,通过增大道床板密度方法等效模拟轨道板厚度参数影响分析[13]。

列车速度80 km/h 条件下,通过设计的不同道床板密度分级考虑,仿真计算不同轨道板密度下各系统间传递损失。以道床板密度2 700 kg/m3为例,轨道系统各部件振级结果如图5 所示,由图可得出以下结论。

图5 轨道系统各部件振级结果(轨道板密度为2 700 kg/m3)

(1)钢轨、轨道板、基底的加速度振级随频率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大,钢轨和基底振级呈现上升趋势,线性相关性较好,轨道板振级在1.6~8 Hz呈下降趋势,后又有起伏;

(2)钢轨至轨道板的传递损失集中在15~25 dB,而轨道板至基底的传递损失要高于钢轨至轨道板的传递损失,最大值达到55 dB 左右;

(3)钢轨至轨道板与轨道板至基底之间的传递损失趋势相反,特别在1/3 倍频程中心频率10~31.5 Hz 之间钢轨至轨道板的传递损失较小,而轨道板至基底的传递损失较大。

结合模型计算结果,不同轨道板密度下各中心频率插入损失如图6 所示,不同道床板密度下减振效果如表 2 所示,由图和表可得出以下结论。

图6 不同轨道板密度下各中心频率插入损失对比

(1)道床板密度在2 500~2 800 kg/m3变化范围内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较小。密度由2 500 kg/m3增加到2 600 kg/m3时减振效果增加1.55 dB,密度由2 600 kg/m3增加到2 700 kg/m3时减振效果只增加0.35 dB。

(2)减振效果与道床板密度成正相关关系,因地铁隧道断面受限,道床板密度增加有限,限制了装配型框架复合板式轨道的减振效果,故道床板密度宜取2 500~2 600 kg/m3。

5.2 减振垫刚度分析

在动力空间振动模型中,减振垫是模型弹簧刚度、阻尼的决定因素,通过改变减振垫刚度,计算分析轨道系统各部件之间的振动传递损失,并对减振效果进行插入损失分析。以减振垫刚度1.4×107N/m3为例,钢轨、轨道板及基底各系统件插入损失如图7 所示,由图可得出以下结论。

图7 轨道系统各部件振动传递损失(减振垫刚度为1.4×107 N/m3)

(1)钢轨、轨道板、基底的加速度振级随频率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大,钢轨和基底振级呈上升趋势,线性相关性较好。

(2)轨道板至基底的传递损失要高于钢轨至轨道板的传递损失。

(3)10~50 Hz 之间钢轨至轨道板的传递损失较小,而轨道板至基底的传递损失较大。

结合模型计算结果,不同减振垫刚度下中心频率插入损失如图8 所示,不同减振垫刚度下减振效果如表3所示,由图和表可得出以下结论。

表3 不同减振垫刚度对应的减振效果

图8 不同减振垫刚度下各中心频率插入损失对比

(1)减振垫刚度从2.0×107N/m3减小到1.0×107N/m3时,减振效果增加了2.49 dB。

(2)对比中心频率插入损失可以得出,不同减振垫刚度条件下,在25 Hz 以上频段装配该框架板式轨道减振效果好,减振效果最大值出现在中心频率63 Hz 处。

(3)通过增大减振垫刚度的调整,可以实现减振效果10 dB 及以下减振效果的分级调整。

6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列车-轨道-基底系统的振动响应仿真模型,对一种研发的预制框架板式减振轨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道床板密度及减振垫刚度条件下该轨道结构的减振效果,主要结论如下。

(1)不同道床板密度及减振垫刚度条件下,钢轨、轨道板、基底的加速度振级随频率增大呈现上升趋势,线性相关性较好。

(2)减振效果随道床板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减振效果提高有限,道床板密度宜取2 500~2 600 kg/m3。

(3)不同减振垫刚度条件下,在25 Hz 以上频段装配该框架板式轨道减振效果好,减振效果最大值出现在中心频率63 Hz 处。

(4)通过减振垫刚度的调整,可以实现减振效果10 dB 及以下减振效果的分级调整。

猜你喜欢

床板板式钢轨
浅析铁路箱涵顶进控制滑床板技术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双块式无砟轨道路桥过渡段道床板上拱整治技术研究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钢轨焊后双中频感应加热工艺研究
高速铁路钢轨疲劳过程的超声非线性系数表征
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性能对比研究
减缓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的仿真分析
一种提高CT诊断床板承载能力的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