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兴县出土铜佛像的保护与修复

2023-12-27贾庆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9期
关键词:补配博兴县锈迹

贾庆霞

[博兴县博物馆(博兴县文物管理所),山东 博兴 256500]

中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约四千余年,这些器物用途广泛,种类繁多,刻印着各种各样的铭文,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对已经发掘和正在发掘的青铜器需要修复还原,对已经收藏进博物馆的青铜器则需要营造优质的存储环境以避免青铜器损伤。博兴出土的铜佛像被称为“南北朝佛教考古的可喜收获”,它们受到的损害较明显,对这批铜佛像的修复和保护极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这批铜佛像的保护与修复能够为后续的青铜器考古提供重要参考。

1 博兴县出土铜佛像概述

博兴县出土的铜佛像均为北朝至隋时期,共计100余件,据有确切纪年的铜佛像显示,时间跨度长达125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天保五年薛明陵造像、仁寿三年造像、释迦多宝并坐像等,此外还有大量佛立像与菩萨立像。这批铜佛像中有47件带有铭文,从这些铭文可以辨认佛像铸造的时间、名称、造像人、造像人籍贯和身份等信息,有的写明了造像的目的,为后世研究北朝佛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出土于博兴县的铜佛像最初是农民在农田挖掘所得,后经文物局和公安部门接手,部分铜佛像在出土时就已经十分残破,只有碎片,许多铜佛像表面的字迹也模糊不清,加之铜佛像雕刻工艺精致,许多佛像的衣物褶皱处藏污严重、锈蚀明显,这都是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修复并保护的。

2 铜佛像受损的主要原因

2.1 化学因素

青铜是红铜与锡、铅按一定比例熔铸的合金,随着时间流逝,在氯化物、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生成浅绿色粉状锈蚀物。这些锈蚀不断与铜器自身发生循环反应,最终导致锈蚀不断深化,在器物表面形成穿孔、粉化等病害,这种锈蚀还会不断蔓延,导致面积扩大,这就是青铜病。而导致青铜器腐蚀粉化的常见氯化物有食盐和盐酸,海水和土壤中都有广泛分布。博兴地处山东滨州东南,盐碱地众多,这里出土的青铜器相比其他地区的有更明显的锈蚀粉化问题。博兴县崇德村出土铜佛像的挖掘现场是一片极为荒凉的盐碱地,出土的铜佛像中有不少破碎的,破碎的原因也有青铜器自然腐蚀的因素。

2.2 自然因素

文物埋藏在地下时,受到的地质灾害影响往往是不可估计的。山东地区及其近海在20世纪就曾发生过十次5级以上的大地震,还曾在康熙七年(1668)发生过一次8.5级特大地震,这对墓葬、遗址都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进而导致青铜器受到损害。博兴县出土的青铜佛像中就有破损且难以找寻残片的。同时,博兴县地处山东滨州的东南部,整个胶东半岛都存在成陆时间短、地势低的问题,常受到海水倒灌的影响。清代山东地区自然灾害最为频发,以地震、洪水为主,纵观清朝268年的历史,山东地区共计发生水灾245次。这些自然灾害不仅改变地底环境,对青铜器物造成直接的破坏,还会改变土壤性质,使埋藏在地底直接接触土壤的青铜器遭受很多间接损害。海水倒灌导致的潮灾会促使土地快速盐碱化,但土地恢复到原有状态所需的时间极长,往往还没有恢复就会迎来再一次的盐碱化问题。这样的土壤对青铜器的腐蚀作用更大,反复锈蚀会导致青铜器粉化问题更严重。因此博兴县出土的许多铜佛像表面的花纹常显得模糊、粗糙,原本较为细致的雕刻线条受到腐蚀影响有明显的断裂。

2.3 人为因素

在青铜器受损的众多因素中,人为因素是较为可控的因素。通常来讲只要能及时将考古第一现场有效地保护起来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文物受到人为损害。博兴县出土的铜佛像最初都是在农田中被挖掘出来的,农民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挖掘时手法粗暴,易对器物造成损害,导致铜佛像表面出现裂纹、划痕,或是部件破碎等。例如,博兴县1983年出土的铜佛像就是一个农民小伙子自发挖掘出来的,在出土时就已经破碎。这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人为因素。

此外,还有一种人为损害发生在器物出土的初期,是器物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与保护时,民间人士私自倒卖或不科学地存储导致的。博兴县早期出土的铜佛像中有一部分被当时的文物贩子买走,或是被农民私自留存在家里摆放进而加速其氧化与锈蚀。这类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害对文物的影响十分明显,丢失的佛像至今仍有未能追回的。人为因素对器物造成的损害会给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增加不少困难,大大提高了修复文物的难度。

3 铜佛像的修复手段

3.1 佛像表面除锈

博兴县出土的铜佛像多来自寺庙遗址,这些铜佛像原本往往不作为陪葬品被一同埋入地下,因此与许多青铜器物的锈蚀状态不同。在铜佛像修复方面,表面除锈至关重要,由于青铜器铸造时的金属配比不同,呈现的锈蚀形态和附属产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是反映青铜器腐蚀过程和腐蚀机理的重要信息来源。

在博兴县出土铜佛像除锈工作中,很明显地能看出大多数佛像表面的锈蚀痕迹是层次化的,层层锈迹相互覆盖,不断发生物化反应,附着在器物表面持续蔓延扩散。博兴县出土的铜佛像在修复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常见的正常的青铜器锈蚀,对粉红状的氯铜矿锈蚀进行了清理,避免这种锈蚀在出土时因接触到大量空气与水汽后加速腐蚀,在短时间内对青铜器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如未能及时清理,这种锈蚀甚至会造成器物表皮被腐蚀分层脱落,甚至导致腐烂,损害铜佛像表面的雕刻花纹与刻印的铭文等。

此外,博兴县出土的铜佛像很多都带有四足底座,相比其他铜佛像的底座,这样的底座产生的锈蚀似乎更加严重。推测是因为四足底座的中空造型形成了小空间,易容纳更多泥土。四足底座也比其他方形或圆形的底座更薄,在土壤中处于被包裹的状态,因此更容易被锈蚀。如仁寿三年造像,其底座形状是两个大小不一的四足底座叠放,这使其边角都被锈蚀得更加圆滑,表面更加粗糙,其中一足还有小面积的缺损,同期出土的释迦多宝并坐像的四足底座的锈蚀也呈现出了比上半部分的坐像更严重的现象。

修复铜佛像时采用物理除锈与化学除锈相结合的方法,对表面已经十分疏松的锈迹和混合浮土的锈迹采用物理除锈法,将表面的脏污去除。化学除锈法则主要是使用化学溶剂,在除锈的同时不损伤器物,使带有有害锈迹的铜佛像与除锈液接触,利用化学反应除锈。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是使氯化亚铜完全转化为不含氯离子的稳定产物,从而剔除氯离子,避免物化反应持续不断发生。博兴县1983年龙华寺遗址出土的窖藏铜佛像因全部埋藏在盐碱地,部分铜像受到的锈蚀极为严重,只能将挖掘出来的部分全部浸泡在药水中先做清洗,而后在清洗保护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部分隐藏在土壤和锈迹中的铜像。其中不少仅仅是造像的部件,经过清洗除锈后才能辨认、拼配,组合成完整的造像。

3.2 补配缺失部分

博兴出土的铜佛像在出土时较少有完整的造像,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碎或部件缺失,部分造像的部件还存在严重的变形,对这样的造像需要进行整形与补配,帮助其还原原本的形状。根据青铜器物的变形程度和主要变形表现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整形,如捶打法、加热法、模压法等。对完全缺失需要另外补配的部件则需要根据青铜器原有的材料制作碎块进行复原。在补配后,刻制铜器表面原有的花纹是整形修复的最后一步,这一步通常采取雕刻的方式在补配的零部件上刻出花纹,不仅要做到与原有花纹完全吻合,还需要保证线条粗细、走向符合整个器物的原有模样,对修复师的技术要求和知识要求都很高。但也并非所有部分的缺失都需要进行补配,通常来讲,铜佛像表面刻制的文字只需要辨认出基础内容即可,空缺的部分则通常不进行过度的修复与填补。

由于博兴县这一批铜佛像并非统一的墓葬出土青铜器,而是出自寺庙遗址,铜佛像的铸造配比和工匠的技艺存在差别,铜器间也有较大的时间跨度,不同造像的损害程度差异较大。因此在补配与錾刻过程中需要先对造像的腐蚀情况进行判断,来决定修复时应当先錾刻后补配还是先补配后錾刻。通常来讲,青铜合金的配比中铜占70%以上,《考工记·六齐》中有金属配比的研究,铜含量高,则硬度稍低一些,延伸度更高一些。不同配比的用途也有所区别,在进行铜造像补配时应先根据其原有的铜合金配比进行补配材料的选择与制作,以同体材料为主,也可以选择锡铅锑合金。

3.3 破损铜块焊接

由于博兴县出土的铜佛像长时间埋藏于盐碱地中,在历史上又常受水灾影响,这些造像的腐蚀程度更深,破坏程度也更深,许多佛像在刚一出土时就十分不完整且布满锈迹,这对后续修复工作是极大的挑战。针对这些破碎的铜块,普通地拼合在一起是不能达到修复目的的,在修复时,选择使用青铜器黏结技术进行修复,当前的青铜器黏结修复中最常用的材料是高分子环氧树脂。修复人员首先需要将环氧树脂基料与固化剂、促进剂、填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再调制成环氧树脂胶黏剂,这种材料会形成固化反应,将两块铜块紧密粘连在一起,不仅牢固,而且不易变形,其主要原理是刚刚调制完成的胶黏剂处于液体状态,涂抹在青铜器断裂的截面上会渗入表层孔隙中,形成机械结合的锚固力,借助这种力的作用连接两块青铜器碎片。同时环氧树脂的分子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能够在青铜器表面形成新的化学键。在使用这种材料进行黏结修复时,需要注意的是胶黏剂的凝固时间需要24小时左右,具体凝固时间受修复地的实际温湿度影响会有所变化,在完全凝固之前必须保证被黏结的两个部分始终固定牢固,保证受损青铜器在修复后仍能保持较好的一体性与完整性,保证黏结效果和成型效果。

对破损青铜器进行焊接黏结,除了使用环氧树脂外,还常使用锡焊工艺。青铜铸造时就添加了锡来调节熔点与硬度,使用锡进行焊接能够与原本青铜器表面的铜形成新的铜锡合金,将青铜碎片有效连接起来。但这种焊接方法对青铜器自身的金属性有很高要求,在焊接之前可以先将青铜器碎片的断裂表面锉开,通过断面的颜色与光泽判断这一青铜器是否适宜使用锡进行焊接。如仍能呈现原本的铜黄色,说明青铜器受到的保护较好,金属性较强,使用锡焊的强度较高;如断面锉开后呈现褐色,说明金属性有减退,焊接强度不足,但仍然可以选择锡焊;如断面锉开后已经呈现紫褐色,说明器物的金属性已经极低甚至消失,使用锡焊强度非常低,不适合使用锡焊。

4 铜佛像的保护方法

4.1 把握修复尺度

文物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意思是修复文物并不需要使其恢复成崭新完美的样子,而是要尽可能还原到文物刚刚铸造成型时或者首次使用时的样子。博兴县出土的铜佛像并非墓葬使用的,其上刻印的铭文主要是起到祈福的目的。这些铜佛像属于北朝至隋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极为盛行,这些佛像被供奉在寺庙中,如落陵委造观世音像的底座上就有“太和二年……落陵委为亡父母造观音像一躯”的铭文,这表明这尊佛像是用作告慰亡灵的,希望身故的父母在死后的世界也能安宁。因此首先可以推断出这些佛像在铸造初期并没有受到破坏,那么对这尊佛像的修复重点便在于清洗辨认铭文,确定器形、年份、制作工艺和纹饰等信息。

在清洗博兴县这批铜佛像时主要以物理清洗为主,部分锈蚀严重的则置于药水中浸泡清洗。但并不是将所有污土与锈蚀痕迹全部清洗掉为最佳,表面部分并不构成青铜病的锈迹是可以保留的,只要能将佛像上的花纹、刻痕、铭文都清晰显露出来即可。这是因为那些痕迹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若全部清除反而会对铜佛像造成破坏。在佛像修复验收时对佛像的清洗除锈验收也是表面肉眼可见的有害锈迹全部清除即可,并不需要过长时间的化学浸泡。这些铜佛像自身的腐蚀情况已经比较严重,若浸泡时间过长,会对原本的一些较为脆弱的表面纹饰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腐蚀佛像本体。

青铜器的矫形和补全也需要把握尺度,铜佛像在地底埋藏时间长,受到的损伤明显,部分部件非常脆弱,矫形时需要重点把握矫正与破坏器物之间的关键点,要既能修复佛像原本形状,又不过度补配。博兴县出土铜佛像的器型都比较小巧,最多见的缺损是没有底座或底座破损,针对这样的佛像,选择不补配其底座,保持无底座或底座残损状态,如四足底座缺一足的佛立像就没有复原其缺失的足,另两座底座残破的菩萨立像也选择性地没有进行底座修复。

4.2 使用现代技术

使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复原青铜器的器型、花纹、颜色,而不损伤青铜器本身,既能复原青铜器的原貌,又能很好地把握青铜器复原尺度,对保护青铜器有很高价值。在修复博兴铜佛像以及后续的保护过程中,仍然需要利用现代技术生成影像,辅助分析考证。利用三维技术能及时发现修复人员肉眼不可见的部分内部孔洞和破损结构,有助于提高文物修复工作的效率。博兴县出土的铜佛像受到的腐蚀明显,使用三维扫描也能够进一步起到修复保护铜佛像的作用。使用X光、XRF能谱分析等技术有助于分析青铜器的成分与构造。博兴县出土铜佛像时间跨度大,且佛像多为民间锻造,锻造的技艺和工匠都不相同,在成分和构造上有很大区别,使用现代技术不仅能够准确分析,更能够进行详细的检测,对后续分析佛像包含的信息能够起到很大帮助作用,同时也能为佛像的保护和存储环境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使用现代技术保护铜佛像还应当对铜佛像进行建档,科学设计铜佛像的修复技术路线和保护手段,并严格监控铜佛像存储环境的温湿度等,最大程度地抑制铜佛像的锈蚀。

5 结语

青铜器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它们经历历史变迁,有的已经十分脆弱,有的已经破损缺失,每次考古发掘均有青铜器和青铜文物的身影,但这些青铜文物的完好率极低,大多数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复才能恢复其原本面貌。文物修复的重要作用也体现在还原文物包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依据。应当提高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避免文物在出土后发生人为损害。

猜你喜欢

补配博兴县锈迹
锈迹斑驳的缝纫机:诉说李灿英的革命峥嵘岁月
战国嵌红铜铺首衔环三兽纽盖铜壶的保护修复
久违
“弱有所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基于博兴县基本公共服务试点探索
古陶瓷修复中有色补配材料筛选实验研究——以首都博物馆馆藏青花鱼藻纹大缸为例
环氧浇注树脂在青铜器补配上的试用
战国云纹地连弧纹镜的保护修复
阅读让我收获太空梦想
绕晕爸爸,我最强
IMAGE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