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航天技术责任化自主创新的哲学基础与实践逻辑

2023-12-27陈首珠姚舜天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1期
关键词:航天技术中国航天航天

陈首珠 姚舜天

自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中国航天技术从基础薄弱为起点,实现中国航天工程从无到有,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卫星的发射到空间站的建设,已形成相当规模,一步步地发展到了世界前列。如今,中国已然是一个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赞扬了“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等航天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再次强调了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1]。要实现总书记的殷切期许,完成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充分调动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快推进航天技术责任化自主创新,将责任伦理和自主创新有机融合,实现航天技术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当代中国航天技术责任化自主创新的哲学基础

(一)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指导

在航天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研人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与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科学技术认识不是感性认识,而是属于理性认识[3]。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强调,要在把握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深化人的认识,从而推动科技的创新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陈芳允老院士提出的双星定位理论为例。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起步的中国百废待兴,虽然想要追赶美国GPS 系统打造“北斗”,但高昂的开发费用令人望而却步。陈芳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窠臼,提出用两颗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就可以完成对目标的定位导航。这一理论因过于超前,最初无人问津。不过,最终在陈芳允的极力争取下,验证这一理论可行性的科研实践得以进行。[4]最终的结果证明了陈芳允的观点是正确的。可见,科研人员将大胆的猜想投入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不仅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同时还强调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科技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应造福全人类,而不是为了维护小集团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机器的应用,工人阶级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日增长,生活水平下降。马克思评价道:“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5]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指导,不忘人民的利益,坚持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服务于人民的需求。在火箭、飞船等各类飞行器的研制过程中,元器件、控制、图像处理等各类技术的广泛应用,既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又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价值与责任。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为指导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习总书记为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坚持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为指导。

首先,习近平强调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建成科技强国,就必须独立掌握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在航天科技领域亦是如此。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取得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2021 年5 月,习近平在对科技工作者讲话时,就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6]只要科技工作者戒骄戒躁,满怀使命感地投入基础研究工作,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就不难实现。中国航天科研部门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总书记的嘱托。如,近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直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再比如,为了攻关信息处理、超材料应用等前沿技术,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八五一一研究所和东南大学强强联合,成立了新的创新中心协力研究问题。[7]多个机构摒弃山头主义,为了让国家早日掌握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积极发挥自己的科研资源优势,体现了他们的使命担当。

其次,习近平强调科技工作者要关注民生福祉,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密不可分,只有有利于人民的科技创新才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科技工作者必须把握好科技创新的方向,“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8]。在科研工作中,应加强在资源勘探、气象预测、防灾救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攻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钻研和使用那些危害人民的技术。习近平曾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9]。近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下来推进的,如各种不同类型的卫星的发射就体现了航天科技的“为民”及“正面效应”。

(三)全面贯彻科技向善的理念

在过去,学界就有了负责任创新、道德物化技术伦理、颠覆性技术异化、企业社会责任等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责任伦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企业科技向善理念的理论基础。企业科技向善理念就是一种以探求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方法的经营理念,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美好生活构建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0]。

中国航天科技企业积极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着眼于人类的未来,重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他们在科技创新实践中重视解决主要矛盾,实现了航天科技的良性发展。航天科技创新成果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作用于人类社会,取决于主管科技研发的企业。中国航天科技企业改变了过去企业侧重于经济效益而忽视太空伦理问题的做法,强调科技工作者务必要吸取教训,在进行创新工作时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以城市高楼救火难的社会问题为例,航天二院206 所针对这一难题,研发了一套高层楼宇灭火系统。该系统利用了导弹发射控制、“绿色”发射等先进航天技术,将灭火弹高效率投送入高层楼房。[11]较之旧式的消防车辆,本系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206 所的科技创新践行了科技向善理念,是各领域企业学习的楷模。此外,科技的进步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必须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宇宙空间,如果环境破坏了,人类也无法置身事外。所以,航天技术创新必须符合环保的标准。比如,新一代火箭燃料改用液氢液氧和液态煤油,它们在燃烧后生成无毒无害的水,就能起到环保的效果。[12]

二、当代中国航天技术责任化自主创新的实践逻辑

(一)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导向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无论是神舟飞行计划还是探月探火、天宫空间站的建设等,都坚持服务于国家需要。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各个领域进行科技创新工作,完成这些本职工作,为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排忧解难。

中国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成功发射了各种类型的卫星,如通讯卫星、气象卫星、海洋观测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等,实现了卫星的发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2006 年9 月9 日发射的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是我国第一个以空间育种为主要任务的返回式科技试验卫星。[13]该卫星的发射将农业技术研究和航天技术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新作物品种的培育方法,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做出了贡献。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情况下,航天企业充分发挥了自己技术上的优势,将航天技术有效用于抗击疫情。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时,北斗终端被用于施工测量,加快了医院的建设速度。在与疫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航天技术人员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一边积极防疫,一边继续科研工作,实现了防疫与科研创新两手抓。为了解决测温精度不准的问题,航天科工203 所的科研人员加班加点,多方案并举,仅仅用6 个星期就解决了技术问题和量产问题,研制出了温度分辨力0.01℃的便携式红外测温系统实时校准装置,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14]

(二)强化创新主体的责任担当

中国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得益于创新主体的责任与担当。只有一个负责任的创新主体,才能自觉将创新意识和责任伦理融入科研实践中。几十年来,航天领域的技术专家们就将自己高度的责任感融入科技创新工作中,为航天事业谱写了一段段传奇。

20 世纪60 年代,还处于百废待兴状态的中国就决心研制自己的卫星。卫星技术是当时的关键核心技术,中国无法从国外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获得支持或援助。于是,中国科技人员只好自己担负起了这一责任。1968 年2 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由钱学森担任院长。该院从许多部门抽调出精兵强将,集中科研力量,实行统一领导,确保中国第一颗卫星的如期成功发射[15]。当时中国的航天技术基础还很薄弱,科技人员不仅背负着艰巨的任务,也冒着屡次失败的风险。在进行初步研究后,以项目负责人孙家栋为首的技术团队发现了初始计划并不现实,必须做出很大的修改。经过不断的努力与攻关,最终更新的方案比起旧的方案更优化,也更简化了,确保卫星能顺利升空,这样的方案也更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在科学研究中,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并非无条件完成上级的任务,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出科学的方法与合适的道路。正因为这些有能力又负责的科研人,东方红卫星的发射才能一举成功。

中国航天事业曾经历巨大的失败,而之所以后来能从失败中走出来,依靠的是中国航天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90 年代中期,长征系列火箭在运载美国卫星时三次爆炸,其中1996 年“2.15”爆炸更是直接发生在发射场附近。一系列的失败不但给中国航天领域国际合作的前景添加了一层阴霾,也沉重打击了航天科研人的自信心。面对困难与挑战,中国航天人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担负起责任,扛起了重振中国航天事业名誉的大任。1996 年底,航天总公司召开了大会,深刻反思并吸取教训,实行了严格的审核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航天科技人员努力解决疑难问题,不断完善了火箭发射技术。1997 年,长征系列火箭连续六次发射成功,洗清了失败的阴霾,挽回了中国的名誉,中国火箭的黄金时代正式开启。

中国航天领域的科技共同体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将创新精神和责任伦理理念紧密结合,付诸负责任的行动。正是有了一大批高度负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他们不断学习先辈的担当精神,才能在航天领域有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不断为中国航天事业铸就新的辉煌。

(三)优化自主创新的内外环境

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不断优化的环境。在强调从业者责任担当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鼓励自主创新的内外环境。

首先,不断改善自主创新的内部环境。如果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感受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那他就不能保持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是必要的。在2018 年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调查了一个研究中心的工作者情况。[16]根据这份调查,45.6%的员工选择航天领域是为了这份稳定的工作,年轻员工更是明确提出对户口的要求。在这一点上,该中心做到了尽量满足员工的愿望。在科研成果方面,更多的人对直接的科技奖励更感兴趣,毕竟这些奖励是直接与职务的晋升挂钩的。而科研项目虽然被公认为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但大家的研究意愿就不够高了。在工作困扰方面,工作者提出了业务缺乏创新性、职位晋升困难、科研实践不足等几大困扰,这些困扰也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企业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的内部环境,不断完善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鼓励年轻科研人员积极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扎扎实实埋头科研工作,重视实际创新成果的产出,创造一个更适合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内部环境,防止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

其次,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的外部大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航天科技领域的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利用财税优惠、经济奖励等政策鼓励创新;同时引导各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协作创新,实现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在市场层面,积极引导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以市场为导向,扩充科技产业链,发挥新兴技术优势,将航天经济做大做强。随着国际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美欧各国加大了技术壁垒,中国航天技术也面临着发展不够协调和技术储备不充足的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我国始终保持以开放的心态加强航天技术对外合作,打破技术壁垒;以合理的计划完善航天产业政策配套,强化科技研发转移能力。例如,深圳市近年来紧抓商业航天的时代机遇,以北斗系统为切入口,重点扶持卫星制造产业,带动了本地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深圳市航天产业产值已过千亿,并开始了建设“卫星+”创新城市的新征程。[17]深圳的实践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与借鉴。中国正加速构建航天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也加快了航天技术创新的步伐。

(四)严守航天领域的法律法规

太空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非属于一国一地区的私有物。1967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所谓的“太空宪法”即《外层空间条约》。随后,联合国制定了用以保障宇航员与航天设备安全的《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为了进入国际航天市场,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1988年中国加入了“国际太空三条约”。这些条约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和要求的,是最基本的国际航天法律,任何参与航天事业的国家都应共同遵守。一方面,立法者应该将责任化自主创新的精神融入立法工作中,构建良好的航天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航天工作者严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一直以来,中国在遵守“国际太空三条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在不断加快制定航天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强与世界各国一道完善航天立法工作。中国于1992 年成立中国空间法学会,致力于保障中国航天事业健康发展的《航天法》的出台与实施。已有的国际法规多涉及军用航天领域,对近年蓬勃发展起来的民商用航天领域涉及不足。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断新增的民商用飞行器如果发生事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现今,我国的航天赔偿责任主要还是由国家担负,体现了飞速发展的航天产业和停滞的航天立法的矛盾。在航天立法工作中,必须明确私人的赔偿责任,强制各航天主体购买商业航天保险。与此同时,为了鼓励航天科技创新和航天产业发展,国家也应明确规定私人赔偿的限额,积极探索建立国家补偿制度。[18]中国正积极研究当下航天产业现状,加快制定出一部综合性航天法律,促进航天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下,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指导下,企业贯彻好科技向善的理念,深刻把握满足国家战略的需求导向、强化创新主体的责任担当、改善自主创新的内外环境、严守航天法规的制度框架的实践逻辑,中国航天科技共同体就能持续推进责任化自主创新,实现航天科技的创新发展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

猜你喜欢

航天技术中国航天航天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逐梦航天日
稀奇古怪的航天技术小创意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