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流课程建设的反思

2023-12-27王玥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一流

王玥

一流课程的建设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建设一流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早在2003 年我国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时就提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由此可以看出高校一流课程建设对高校教育改革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所谓的一流课程不仅指课程概况与内容,同时也包括教学硬件与软件条件需要达到高标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校纷纷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条件以及实施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为建设一流课程“出谋划策”,本文将从各高校的现实出发,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通过不同的途径打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流课程,进而使其真正地成为教师与学生向往的“家园”。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结合高校各学科教学规范以及基本流程,若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打造成为一流课程,教师首先应重视课程框架设计,力求全面与科学,如包括课程简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课件、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实践、课程评价以及科研成果等;然后重点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多个层面加大投入力度。如教学方法方面,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概念较为抽象,所以需要将其概念转化为教学案例,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词语或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进而实现相互转化与渗透;教学实践方面,可将理论转化为多种社会实践,建设学生所喜爱的实践基地等。

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为打造一流课程,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与完善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从品德与学术两个方向出发,努力筹建一支具有“凝聚力”、秉承“教书育人”宗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能够为打造一流课程,提供足够的人力与组织保障,另一方面也为课程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来说,首先教师应具备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如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高校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或与兄弟院校建立联系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强化教师对专业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二十大”的召开,证实了我国历史的发展与变革,教师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鲜明特征等当代发展产物相结合,进而实现相关概念的具象化,增进学生理解;在深入解读专业化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还应与当前我国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起来,透过时代发展的形势而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全新的认知,进而提高一流课程建设的时效性。

(二)突出课程的理论特色

高校一流课程建设中提出了OBE 教学理念,该理念主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产生出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思想,其根本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展示,实现学习成果的自我获得,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与改进中成长,从而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打造,也应突出该学科的理论特色,将OBE教学理论融入其中,转化教师角色,成为学生的辅导者与引导者,通过学生学习后的成果展示以及社会实践,进而完成学习目标,以此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进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理论特色,将自然界、人类社会与思维等一般规律科学,时代精神的精华等运用框架图、树形图等方式进行绘制,设计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加直观,具体,同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对社会现象进行专题调查或撰写调查报告,或集中到各地区的老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代表地华西村、小岗村等社会发展新景象的地方集中考察,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感知到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方法智慧化、多元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学段的教学方法均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其中较为突出的则是“互联网+”的应用。当前“智慧课堂”“互联网+”等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流课程的建设也应突出教学智慧化的特点,除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以外,可采用线上课堂如“雨课堂”“钉钉”等学习平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推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相关视频,微课、预习资料等,突出课程时效性与针对性的特点,制作微课、PPT 的过程中,采集与社会热点相关的最新数据、图片、音频等相关资料,有意识地增添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设计,该方式不仅可以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热点新闻、前沿资讯,还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扩大彼此之间的交流空间,丰富活动内容,实现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学习,同时也实现了线下课堂的翻转,教学效果更为突出。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应尝试让学生多听、多读、多写,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教代写、以讲代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将其知识融入其中,进而输出强调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实现全过程评价

建设一流课程,教学评价是较为突出的内容且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可以从不同主体的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即为教师、学生与家长、评价方式可由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作为评价主体教师可以对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上课状态、完成作业情况等进行评价;学生评价可以进行学生间互评、自评,如教学实践课程的独立完成、小组完成情况、与教师、学生间的互动情况等,家长评价则更加突出学生的校外表现,精神风貌等;评价方式方面线上可通过学生完成线上课前预习情况、线上互动、作业完成度等方面,而线下可通过学生的课堂听课态度、与教师沟通交流情况、知识获取的完整度等多个层面加以评价。只有通过教学的全过程评价才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进而结合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及时科学地调整教学内容,进而为课程提供新的思想与内容。

三、结语

一流课程的建设是学科教育改革发展的长期项目,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需要从多个层次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大多能够认识到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但因不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较容易失去教学改革的信心,产生畏难情绪。但任何事物均需要经历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因此在建设一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学生学习状态、课程安排、社会实践等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总结与改进,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其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特色更加凸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致力于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论韵律文体学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