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炭留薪火,雄文育后昆
——楹联里的张思德精神
2023-12-27付冰冰
本刊记者 付冰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的名字被永远写入历史。这一天下午,张思德追悼会在延安举行。此前三天,石峡峪庙河沟青冈林炭窑坍塌之际,执行烧炭任务的张思德一把将同班战士推出窑口,自己29岁的生命却永远留在了炭窑里。革命圣地延安枣园上空乌云幽咽,现场一千多名参加追悼会的同志神情肃穆,毛泽东的演讲字字千钧,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薪火相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服务人民,赤忱不悔仰天地;弘扬品德,青史永存誉古今。”安徽池州青年祝兵志是一名90后网络签约作家,2022年从网络上看到“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征集活动后,创作了这副张思德精神楹联。
“这个出生在四川大巴山深处的贫苦佃户家庭的孩子,因为母亲早逝,被婶母收养,从小穿着百家衣、吃着百家饭长大。养母为了让他铭记乡亲们的恩情,取名思德。‘思德’这两个字伴随他一生,成为他做人的准则。”
1915年4月,张思德出生于四川仪陇。1933年10月,18岁的张思德成为一名红军战士。1935年5月,张思德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期,张思德担任八路军云阳留守处警卫连三班副班长。在此期间,张思德常常用自己的津贴换些麻绳和布头,为战士们缝衣补袜。担任中共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期间,帮炊事班干些零活、用自己的津贴给生病的战士改善伙食,夏夜帮战士们驱蚊,冬夜帮战士们盖被,都是他11年革命工作的日常写照。
创作过程中,张思德的成长岁月每每令祝兵志感慨、感动、感念。“非常感谢这次活动,让我能够再次重温那些可爱、可敬的人,重新去学习他们的精神,从而激励自己前行。”祝兵志说,正是因为有了“张思德”们的付出与奉献,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张思德精神如星辰万里,永远指引着我们用自己的光和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念物力维艰,无我无私,每自平凡观伟大;崇人民至上,全心全意,更从苦难铸辉煌。”和祝兵志一样,赵瑞刚创作的楹联同样歌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
“小学时从课本学《为人民服务》,当时知道是一篇祭文,以后才逐渐体会到这是一个宣言,告诉世界:党是做什么的,党员是怎么做的。”53岁的赵瑞刚是河北省沧州市一名乡镇干部,创作的张思德精神楹联同样入选此次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征集活动。
“张思德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丈量党员初心的一把尺子,这是需要一生领会实践的课题。”在赵瑞刚看来,把张思德当作身边榜样,为社会为百姓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践行张思德精神的体现。
身先士卒,艰苦奋斗
“杀敌争先,烧炭争先,为人民服务争先,无愧前锋开大道;平凡如是,英雄如是,对信仰忠贞如是,永存高范立中华。”1966年出生的黄武是江西省井冈山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2022年,黄武从网络上得知《人民周刊》杂志社与中国楹联学会联合主办“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征集活动,经过比较后确定了张思德精神作为创作主题。
黄武最早听说张思德的故事,同样是从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所写《为人民服务》中得知的。那篇文章不仅在他年少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还唤起了他对于人之生死的初步认识。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思德精神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了人民之大公可以牺牲个人之小我,这不正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初心的最好诠释吗?”但要把张思德身先士卒、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现出来,还得从具体事实出发,有理有据,不能空发议论、高喊口号。黄武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思考。
1938年的一天,张思德接到押送重要物资去延安的任务,不承想夜里遇到瓢泼大雨,他将战士们分为几组轮流休息,自己却在风雨中忙个不停。担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期间,张思德总是把路况较好的任务分配给战士们,自己却选择路途遥远且难走的任务。在延安烧炭期间,张思德抢着去做最艰苦的出窑工作,从高温和粉尘里飞速运出滚烫的木炭。“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以“身先士卒”的“先”,用“艰苦奋斗”的“苦”,换来了革命事业的“先苦后甜”。
“张思德既是英雄模范的鲜活个例,又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当中平凡的一员。张思德精神是恒久的,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将不断地激励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不断前进。”黄武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把张思德精神传授下去,在莘莘学子心中播下张思德精神的星星火种,让它生根、发芽、壮大,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充实我们的胸怀,结实我们的筋骨,浩荡我们的灵魂。
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
“无我无私,为民服务称明德;任劳任怨,敬业牺牲重泰山。”今年60岁的彭家贵是江西宜春一名机关干部,业余爱好传统文化诗词楹联。2022年,彭家贵通过中国楹联学会国粹网和《楹联报》获悉“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征集活动。由于自身成长历程与张思德同志的身份、职业和工作性质要求比较接近,便选择创作张思德精神楹联。
“9岁那年,村里开生产队会,集体学习“老三篇”时,我初次听到张思德的故事。后来上小学三年级,看到课文《为人民服务》,在老师的指导下详细阅读了张思德同志的故事。”彭家贵告诉记者,张思德同志令他印象深刻的经历是任劳任怨、忘我劳作的过程。
回顾张思德的革命历程可以看到,他的职务变化历经战士、班长、战士再到农场副队长几个阶段。对于组织的安排,张思德总是无条件服从。从通信班长调到警卫连战士后,虽然职务降了,张思德却没有一丝怨言。1942年,中央警卫团成立后,得知建制有变动,张思德说,无论是当班长还是当战士,都是革命的需要。在新岗位上的张思德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多次被上级评为“劳动模范”。
“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学习、弘扬张思德精神。张思德精神既是我党的建党宗旨,也是我党发展、壮大的根基,更是我党执政生命力的源泉,是我党破除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腐败行为的法宝。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政治本色,在新时代为促进党和人民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建新功!”彭家贵说。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2017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时强调:“希望大家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高尚的人。同志们现在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这里工作,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榜样是谁呢?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麦贤得,有历史的楷模,也有时代的楷模。这些人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但他们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我希望同志们的参照系就是这些楷模。”
延安炭窑的薪火没有被雨浇灭,负薪前行的张思德没有离开我们。百年大党百炼成钢,凭的就是不畏高温炙烤、无惧风雨永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