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新闻要注重“三个维度”

2023-12-27哈丽旦努达尔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2期
关键词:三个维度普法法治

◎哈丽旦·努达尔

(新疆法制报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新媒体以声音、文字、图形等多媒体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它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制约,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这也为更高效地开展法治新闻传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当前,法治新闻报道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标签化、深度新闻报道匮乏、新闻题材较为狭窄、新闻服务性能薄弱等[1]。所以,现阶段,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的各种优势,做好法治新闻宣传报道,在宣传法治、弘扬法治、打击犯罪、教育群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法治新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这对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营造依法治国的良好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法治新闻的重要性

法治新闻是新媒体时代中新闻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广泛、与群众联系紧密等鲜明特点,是新媒体新闻报道的热点和重点。只有以新内容、新视角和新模式开掘法治新闻的新价值,不断拓展法治新闻的新渠道、新空间,全面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法治教育引导,把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全面依法治国的进展和成效作为重要内容广泛深入宣传,才能更好地引导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通过法治新闻,筑牢人们的法治观念

在传统媒体时代,法治新闻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进入新媒体时代,法治新闻的新媒体化、可视化、图像化已经成为主流。比如,2023 年2 月9 日,“人民网”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16 件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就是通过纸媒、网络、APP 等方式,生动活泼、权威有效地为群众传递法治新闻,对一些关键法律问题进行了重点解释,从而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在新疆石榴云客户端上,“法治”频道成为客户端主要的构造频道,具有丰富的内容。新媒体各种形态的产品齐聚,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说明了新媒体在助力法治精神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打开法治新闻新路径,以法服务人民需要

拓展法治新闻渠道,是全方位、无缝隙、无盲点地打造法治新闻传播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文化引导力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及各类APP 进行法治新闻传递。为人民群众打开新的法律供需渠道,是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通过各网络平台、视频APP 进行的反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及相关法治新闻宣教,以真实的反诈案例,教育群众、提醒群众,为人民在反电信诈骗行动中提供了更有效的法律保护。比如,石榴云客户端推出《全社会反诈总动员》专题,收录数百条反诈的重要新闻,以各种类型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法治报道,比如《48 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快收藏!》(中国青年报 2021-09-23)、《聚焦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丨交了培训费轻松拿高薪?小心骗子挖好陷阱等你掉坑》(石榴云/新疆法制报 2021-10-11)、《聚焦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看,这里有诈之游戏代练篇》(乌恰县公安 2021-10-12)、《全职妈妈刷单卖卡“赚外快”,流水上亿?结局来了》(湖南高院 2021-10-28)、《石榴说法?反诈漫画|擦亮眼睛,防范微信伪装交友诈骗》(石榴云/新疆法制报 2021-10-29)等等,既体现出了新媒体提供信息的便捷有效,又呈现出新闻集纳的聚合效应,从而多渠道构建发展专题矩阵。

(三)通过法治新闻聚合力量,以法推动社会进步

法治宣传不是依靠法治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也不是靠一蹴而就的方式就能达到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效果。必须依靠个人—家庭—社会的联通与执法部门—宣传部门—自媒体的合力,进行系统并置,从而通过法治新闻宣传报道聚合社会力量,依法推动社会的进步。比如,2022 年《北京青年报》发布“司法行政机关聚合普法力量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的报道。以新媒体的方式,提请社会关注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同时让未成年人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这也是此类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法治新闻在传播方式上,以融媒体的模式,加强县级融媒和头部媒体平台之间的关联,打出“组合拳”,为广大群众共筑法律保护之基,展现了法治建设的社会合力,从而发挥融媒体的“融能之效”“融能之力”“融能之势”。

二、新媒体时代法治新闻传播的特点

做好法治新闻宣传报道,必须主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新媒体传播的“轻、微、小、软、快、精”等特点,对法治新闻的宣传报道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一)法治新闻“在线”运行,全天候普法

在传统媒体时代,尤其是报纸、杂志喜欢将典型案例传奇化、演绎化和戏剧化,甚至有意放大法治新闻中不良的成分以博取眼球。在讲法、普法、释法上,反而力不从心,气力不足,甚至缺位和失位。随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推进,通过法治精神的宣传和法治文化浸润,法治新闻也在进行全方位转型,即在案例中讲故事,在故事中阐明法治精神。比如,石榴云客户端法治频道,推出了《晓法追剧》栏目,广受受众的喜欢,对法治影视的法律知识进行解释,故事性强,受众黏度高。比如,《晓法追剧|<他是谁>上线,看张译热血破案》(石榴云/新疆法制报 2023-03-30)就是很好的例子。全天候普法,既要24 小时有法可学、有法可知,又要以普法的“大环境”带动每一个人的学法“小环境”。比如,近年来,青岛的一档节目,以其精彩的劳动维权讲解,吸引了十数万的网友互动参与,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局通过各种“云”手段,把普法宣传的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普法的全天候和全方位进行,让普法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做到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它就在线,随时保护人民的权益,随时帮助人民群众解忧脱困,这是新媒体时代法治新闻最有效的“在线方式”,也是法治新闻最好的惠民方式。

(二)法治新闻“在场”浸润,全方位普法

营造浓郁的法治教育环境氛围是“浸润式”普法最显著的特点,让普法对象“身临其境”地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推动普法学法过程由“说教式”向“互动式”转变。比如,山东广饶县开展“学法小达人”线上有奖法律知识竞答、“普法小能手”微信转发集赞领奖品、“法商大挑战”青少年法治实践、“唱响新时代,共筑法治梦”文艺作品征集,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宪法宣誓等活动,以互动式体验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普法对象争相参与、“强势围观”,尽显学法的热情。让法治宣传“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从而在法治氛围和学习气氛中,让普法对象参与到普法活动或法治实践中,全方位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以“浸润式”普法直入人心,使其在参与中体验、感悟、提升,有效增强了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对法律知识、法治精神的理解,学法效果极大增强。

(三)法治新闻“在理”传播,可视化普法

法理是法律知识的内核,是学法之要,守法之要,懂法之要。对法律故事的宣传,本质上是对法理的宣传,要将复杂、深奥、至关重要的法理进行诠释和演绎,就需要可视化普法手段,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打造普法矩阵,就要进行可视化、图像化普法,进一步提升普法内容的吸引力、扩大覆盖面[2]。比如,石榴云客户端推出《视频|法官喊话被执行人:“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你”》(石榴云/新疆法制报 2023-03-23),非常生动地记录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开展春季集中执行行动,拘传一批“钉子案”“骨头案”的被执行人。记者跟随天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盖明霞前往执行现场,见证了基层法院执行工作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用文字描述,其“现场感”就会大打折扣,而短视频可视化就会具象很多。整个过程充满法理的生动普及,对廓清法律认识上的盲点有很大的帮助。日前,重庆市打造的检察官普法专栏《对话检察官》,已播出59 期节目,总点击率达800 多万人次。该栏目将每期节目做到“新、准、精、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需求,使之成为生动有效讲解法理的重要载体。因此,善用新媒体,可以让互动式的宣讲、服务式的普法、场景式的传播,更直接更有效地讲好法治故事,讲透法治道理,让法治精神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三、新媒体法治新闻需要从“三个维度”推进

(一)法治新闻注重“新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

依法治国,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焦点,新媒体在报道这些重点的时候更要注意“时、度、效”。时度效,也是检验法治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

首先要掌握“时”,就是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时机和时势。法治新闻,并不一定要唱“四季歌”,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特征,找准时代坐标,是“时”的大概念,对于法治新闻而言,需要把握好时代之需、时代的脉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的中心工作,才能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把时代精神融入到法治宣传中去,通过一个个案件,一次次普法,达到法治之知、法治之力,真正维护公民的权益、社会的安全,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频共振。需要把握住法治新闻的重点,把握好法治新闻的规律性、严肃性和逻辑性。既要严防失时,也要严防越时,让法治新闻有的放矢,踏准节拍节奏,做到知时而发,应时而动。

其次要控“度”,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也要把握好“度”、拿捏好“分寸”、控制好“火候”。要把握报道尺度,不能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而进行“演绎”。要把握新闻尺度,以这把尺子去衡量新闻内容的深浅,衡量新闻事件的真伪,衡量新闻事实的社会影响力。把握好新闻尺度,根本在于把握好法律尺度,要按照法律逻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准确表述事实,真实客观反映事实,正确引导法治新闻舆论。

最后,要求“效”,就是指讲实效、重视宣传效果。法治新闻报道要主动顺应媒体融合趋势,更加注重新闻传播的多元性,把握传播效果的精准性,提升选题内容的多样性,以此增强传播效果,从而充分发挥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民众法律素养的作用[3]。

(二)法治新闻注重“新形式”,实现报道形式变化

当下,传播形式及传播途径越发多样化,法治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要以传统媒体的“长项”——新闻报道的基本功,加上新媒体的“优势”——信息传播的“短频快”,二者强强联手,推进法治新闻交互性传播,打造交互性传播渠道,使之成为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4]。从众多法治新闻栏目变化的特点来看,现如今法治新闻传播形式发生了新变化,互动式传播、融合式传播、嵌入式传播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新方式,在传播活动中,既要实现信息交流的双方或几方在内容与形式上相互作用,又要在不同媒介形态融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语言和视像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进行信息交流,更要将某一特定的信息隐蔽植入到既存信息中,使其随着既存信息在大媒介上传播,从而使特定信息引起受众关注传播方式,都是法治新闻新媒体化的重要探索和尝试。

(三)法治新闻注重“新需要”,结合群众需要

人民群众的福祉,是法治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发力点。依法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纾解群众矛盾,呼应群众需要,更是法治新闻的立足点。

一是以人的培养为基,聚焦法治建设的人才保障。比如,《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报道的《新疆:4.7 万余名村级“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就是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活跃着的一支“法律明白人”队伍,进行了系统报道。由此可见,法治新闻应该把关注点聚焦在给群众讲政策、调纠纷、普及法律知识,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上。

二是以心的法治深耕,聚焦法治建设的人心凝聚。比如,天山网——新疆法制报报道的《新疆:法治建设为民生“加温”》(2022 年10 月13 日)对自治区司法行政系统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给予了报道。从中可以看到相关部门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整合服务资源,在完善法治体系、坚持法治为民、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实现新提升,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疆、法治新疆。这也展示了法治新闻服务以法治文化建设凝聚人心,为民生加温的积极作用。

三是以治的法治进程,推进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秉持精细化、实用化、特色化的思路,凸显务实管用、便于操作特性的“良法”,以及建立在对其普遍遵守与执行基础上的“善治”是现代化语境下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应然图景[5]。天山网、《新疆法制报》推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栏目,推出41 篇相关报道,从各个角度的具体案例,展现基层治理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果。比如,《博湖县:“网格+普法”让学法有深度》(石榴云/新疆法制报 2023-03-24)、《托里县阿克别里斗乡:平安创建提升幸福成色》(天山网—新疆法制报2023 年02 月14 日)、《“明星社区”的群众工作之道》(天山网 2019-01-08)等等,体现出了基层社会治理强化政治、法治、德治、自治和智治“五治”融合,强化联动下好社会治理“一盘棋”,紧盯风险筑牢社会治理“防御墙”,强化融合释放社会治理“强动能”,这也是法治新闻报道的新内容和新路向。

猜你喜欢

三个维度普法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普法
普法
普法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