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记者业务能力提升策略
2023-12-27孙金昌
◎孙金昌
(广西藤县融媒体中心,广西 梧州 543300)
从职业属性来讲,新闻记者是需要保持自身思想的先进性的,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而且还要能够在实际工作当中端正自己的态度,对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的传播,进而保证受众对于新闻的知情权。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融媒体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更加快捷,促进了新闻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对传统电视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能做好新闻的把关人,以更加专业的视角来辨别新闻的真伪,同时提升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让新闻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
一、融媒体的特点分析
融媒体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探究融媒体的本质,实际上其并不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于在管理的模式和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的融合,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融媒体通过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的传播渠道等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获取的不同需求,总结来讲融媒体有如下特点。
(一)延展性
融媒体并不仅仅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叠加,而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一方面融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上的深度和专业程度,另一方面也融合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的广度。同时,结合不同的新闻内容,选用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新闻的覆盖面更广。另外,依托手机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工具,融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也得到了延展,各种类型的社交软件、新闻信息软件,比如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等都是融媒体发展的必争之地[1]。丰富多样的新闻报道方式,不但能满足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各种需求,而且也能满足人们的社交、购物和娱乐等多个方面的需求,而传统媒体是不具备这样的特点的。
(二)灵活性
相比于传统媒体,融媒体更加突出的是灵活性,以平等节点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以电视、报纸、广播等作为新闻信息来源,依托新闻节目、报纸以及杂志和广播等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中心型的形式。所谓的平等节点,实际上是没有类似于电视新闻媒体一样的机构来进行新闻信息的发布,而是所有使用手机和社交账号的人都可以进行新闻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能够实现这一点是因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网民数在不断上升,这个庞大的群体足以支撑平等节点的方式来进行新闻的传播,在数量和传播速度上相比较于传统媒体来讲都实现了无法想象的量级的增长,一般来讲都是几何倍数增长。且灵活性是融媒体的一个突出特点。
(三)互动性
在过去,以电视和报纸等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实际上都是单方面的,媒体占据信息传播的优势将其传递给受众,受众在新闻获取上是被动的,所以不能及时且有效地在固定时间内将自己的意见和对新闻的看法与观点反馈给媒体。但是融媒体时代则不同,各种渠道以及各种智能设备上的应用安装,让受众随时都能进行自我意见的表达。同时,通过社交媒体或者是其他的渠道将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和意见的相关内容进行发布,还可以进行自由的传播[2]。大众则通过各种平台,针对各种行业,对不同信息发表评论或者进行转发,进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真正实现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统一。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传统新闻媒体报道权的削弱,受众已经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因此平台需要有更加多样和便捷的功能来进行操作,融媒体的包容性和互动性更强。
二、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迫切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是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电视新闻记者则是媒体获取社会热点的重要触手,所以电视新闻记者拥有着非常高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通过记者,媒体能最快速地掌握新鲜信息,保证新闻的实效性。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融媒体时代到来,电视新闻媒体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受众的信息获取、浏览和传播的方式被颠覆,电视新闻媒体记者的转型迫在眉睫。总结来讲,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迫切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新闻传播者的职权弱化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的变化日新月异,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让信息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受众享受到了过去难以想象的便捷性,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让受众即便是身在家中,也能尽知天下大事。所以传统的完全依赖电视新闻记者带领受众了解新闻实事真相的时代一去不返,每个人都可能是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所以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传播职权弱化是不可避免的。电脑和手机屏幕成为了最好的替代品,赋予受众一手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机会与权利,所以传统新闻媒体的模式开始进行变革。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积极利用大数据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记者所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3]。
(二)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不断强化
正如上述所言,融媒体融合了各种媒介的优势和长处,然后结合实际的内容需求来进行新闻的传播,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不同的信息获取需求。所以融媒体时代又被称之为全媒体时代,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网页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搭载报纸、电视、杂志、网站和智能手机应用等多种媒介形式,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传播。全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正式被定义,但是毫无争议的是,无论是对于融媒体还是对于全媒体来讲,都给传统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职业发展必须要做出改变。相较于此前在电视新闻媒体当中只专做、精做某项技能型工作而言,当下的电视新闻记者要掌握的技能更多,比如视频的剪辑、H5 的制作、大数据工具的应用、流量的投放等等,只有掌握了融媒体平台和工具的应用方式,才能更好地将新闻内容做好传播,保证自身的价值和竞争力,同时带动电视新闻媒体实现顺利转型。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职业困境
(一)工作观念和方式落后
如上所述,电视新闻媒体毕竟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所以其中很多的电视新闻记者都养成了惯性的工作思维,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新闻记者来讲,其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模式,没有及时结合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和提升。在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当中,为了保证新闻的严谨和真实,一般都有固定的流程,即选题—采访—剪辑—投放。而且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放一般都有固定的时间,所以受众获取信息必须要跟随电视新闻节目安排走。但是当下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甚至获取的信息不但可以是文字、图片,而且还可以是视频甚至直播。在这样的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依旧沿用以往的传播方式,所以关注量下降明显。回到电视新闻记者身上,如果其不能对陈旧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进行改革,依然沿用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开展新闻工作,那么就不能有效应用新的媒介和方式,同时也会丧失大批受众,导致媒体的影响力下降[4]。
(二)新闻内容不接地气
电视新闻媒体的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不能像新媒体一样随时可以发送新闻信息,也不能随时接收来自于受众的反馈内容。电视新闻节目在播出之前是经过严格的策划和层层把关的,所以其内容都是单方向的传播,并不能因为受众的想法和意见进行改变,而且电视新闻报道当中要求播音员采用官方语言进行新闻播报,因此在播报的内容上面不接地气,与受众的说话方式有距离,导致一些内容很难让受众理解。但是融媒体环境则不一样,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直白的方式来帮助受众理解新闻信息,在流量上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体而言有着碾压式的优势。另外,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求有更精彩的新闻报道和更便捷的新闻接收形式。但是电视新闻媒体因为其新闻传播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所以在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上依然存在很多的阻碍和困难。
(三)媒体转型中信息质量下降
互联网带来的是信息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在融媒体大量应用之后,信息的增长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但是当下我国的相关法律并不健全,因此不能规避大量信息所带来的副作用。比如,个人信息泄露、虚假新闻传播等等,在这个环境下,主流媒体也需要进行转型并与融媒体进行接轨,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滥用新媒体的认知误区。信息的筛查难度大,所以筛查不严格、监管不到位,而且为了热度和流量盲目追热点,还有部分新闻记者滥用标题,这些行为都会导致电视新闻媒体的信息报道过程中出现不实信息、不良信息等问题,最终损害电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进一步导致受众的流失。
四、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业务能力提升策略
当代的电视新闻记者已经处在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面对融媒体电视新闻,记者不能抵触,而是要积极地进行学习,研究其特点和使用的方式,进而弥补自身的短板,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融媒体的环境当中为自身也为电视新闻媒体行业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一)强化媒体融合意识
任何一项革新或者是创新都需要从观念意识层面来进行转变,正是因为身处于这个时代,所以很多敏锐的媒体人已经意识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资源整合的重要性,电视新闻媒体作为行业的领航者和探路人,更应当积极转变思想,为其他类型的传统媒体做好表率。电视新闻记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了解互联网对于新闻传播的帮助作用,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以及各大社交平台之间的共性,进而找到提升信息传播质量和速度的技巧。同时,电视新闻记者还要积极了解最前沿的新闻传播理念,在采、编、写、视频制作、微博运营等多个方面都要积极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能换位到受众的视角来对热点信息进行捕捉,通过受众都理解的语言,更好地进行新闻内容的传播,从而最大化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5]。
(二)提升新闻的服务质量
提升新闻的服务质量是帮助电视新闻媒体抢占市场的一个有效方式。一方面新闻记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转变服务的理念和新闻意识,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成长为新时代的新闻媒体记者,让自己具备扎实的媒体基本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电视新闻记者要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记者通过更加敏锐的新闻触角来进行新闻事实的挖掘,在新闻的写作与编排上进行创新,让其呈现的方式更符合受众的习惯,同时还要突出新闻的价值,让更多的受众都能重新被电视新闻所吸引。
(三)做好信息追根溯源
电视新闻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尤其是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当下,提升新闻采访的效率,在掌握一手信息资源的同时,保证其真实性,是所有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一则,电视新闻记者要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工具来对高热度、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挖掘,同时对于信息的来源进行追溯,了解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同时在采访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让采访更加完备。二则,实际的采访和提问方面要更具艺术性,同时在采访的环境布置上面也要下功夫,让受访者更加信任自己,进而能说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针对不同类型的受访者来讲,记者要能够提出符合其身份特点和行业特点的问题,避免空泛、不接地气的问题,进而获得更多新闻线索,找到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探寻真相[6]。
(四)做好舆论导向
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曾被誉为“无冕之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闻记者是社会道德底线的守护者,同时也是社会不公事件的披露者,所以才配得上如此高的赞誉。当代电视新闻记者在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依然要坚持“无冕之王”的底线,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给受众做好信息的报道和传播。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新闻传播方式如何变化,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和价值性都是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因此,电视新闻记者不但要积极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专业的学习与研究,而且在道德底线和职业初心方面,依然要坚定、坚持,实现自身职业的顺利转型,同时也带动媒体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做好舆论导向,在新时代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记者是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先锋,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行业发展环境下实现电视新闻媒体的顺利转型和发展,那么电视新闻记者就必须要认清形势,明确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从大局出发,坚守道德底线、抵制来自外界的诱惑,创新工作思维,提升工作技能,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保持电视新闻媒体有温度、有深度的优良新闻传统,在这个碎片化和浅阅读的时代,制作出更具阅读价值的新闻产品,让电视新闻媒体能够继续引领大众舆论风潮,同时也给受众呈现更好的新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