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实施路径及创新思路
2023-12-27郝艳芬
◎郝艳芬
(邯郸广播电视台,河北 邯郸 056002)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的采集、编辑和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融媒体以多种媒介为载体,实现了宣传渠道的有机整合,在人力、宣传和内容上体现了宣传互融、内容兼融的新型媒体理念,对于新闻传播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能够满足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多样化需求。但是面对人们日益提升的信息获取需求,融媒体如何进行创新,打破当下的舒适状态,值得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一、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新闻传播主体更加多元
技术催生了各种类型的媒介,而受众接收信息的多元化渠道和需要,助推了融媒体的发展。实际上融媒体不仅仅依靠传统媒介的优势,而且还根据时代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创新,在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上做好了资源的整合,在更好地实现新闻信息传播的基础上,让传播面再度扩大。传统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都比较单一,这使得其自身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进入到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搭上了信息技术的“快车”,呈现出了创新思维的优势,能够自上而下进行垂直的传播,这就让媒体和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大幅缩短,加强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实现了新闻的多元化传播。此外,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具体的信息源上也同样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时代的单一性,变得更加多元化。传统媒介的信息优势逐渐消失,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变为点对点的传播,新闻传播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1]。
(二)新闻内容的传播创新性更明显
我国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2022 年6 月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10 亿次,互联网的普及率接近80%。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互联网依然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更加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进行选择。融媒体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的新闻传播方式、理念和内容都有颠覆性的影响,传统新闻传播的应用方式开始逐渐小众化,新闻媒体人关注的重点开始转向受众的实际需要以及受众对于新闻传播方式的偏好上。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信息已经变为一种产品,这样才能满足各种类型的受众群体对于新闻的不同需求。以当下比较热的抖音和快手为例,其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账号都拥有上亿数量的粉丝,其自身的新闻传播内容受到了众多用户的关注和喜欢。而央视和《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对融媒体的应用,同样也体现了对新型新闻传播方式的探索和创新。由此可看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应用融媒体,有助于新时期新闻媒体的转型和升级[2]。这样的创新模式和渠道能满足受众进行信息获取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在这样的模式下,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受众市场更为广阔。
(三)受众群体的需求更加个性化
由于技术和渠道的限制,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和理念都相对单一和固定,仅将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传统媒介当作载体,将新闻的信息内容传递给广大受众。但是这样的新闻传播方式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内容的实效性不强,只能传播“新近发生的事情”,无法保证受众看到“正在发生当中的新闻”。而对于传播者而言,受众给出的反馈信息也有滞后性。
在融媒体视域下,新闻的传播更加多样,与传统媒介相比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融媒体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的受众,在多种技术方案融合的基础上,让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和便捷性更高,同时也能让受众和媒介之间能进行资源的共享,让新闻的传播环境更好,有利于为受众做好新闻舆论的引导工作[3]。
二、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受到的影响
(一)影响新闻传播的理念
传统新闻进行传播受到融媒体的理念和技术的影响,给媒体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在传统媒体的影响下,融媒体的传播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融媒体的发展主要是做好自身需要的各种资源整合,对于有价值的信息载体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来进行提升,生产出更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内容。因此,新闻媒体开始在这样的环境下关注传播理念和方式上的改革与创新,希望能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喜爱。比如,当下比较火爆的视频号、微博、抖音等平台,传统媒体的官方账号都已经广泛入驻,以便对新闻进行报道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有利于推进新闻媒体的理论改革,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二)影响新闻传播的内容
在融媒体视角下,新闻的传播内容同样受到了影响,从选择的层面来讲,其更加宽泛且具备开放性,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与当下受众对于信息的实际需求是一致的。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种快速化、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下,在进行时政要点新闻以及热门内容传播时,要格外注意甄别,避免单一和固定的传播模式,同时也要杜绝假新闻的出现。新闻传播的内容同样要做到创新,比如可以合理运用热点话题,对其进行权威的点评和分析,同时基于这种权威性和真实性,不断丰富新闻的内容,让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4]。
(三)影响新闻传播的方式
实际上融媒体所依赖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本身只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资源整合,让广播、电视和报纸的优势与各种类型的新媒体平台优势进行互补,让其功能、方式和价值都能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不是出现一种新的媒体方式。融媒体是一种非常实在的新闻传播方式,利用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和渠道为新闻的推广服务,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比如央视的融媒体,其在各大社交媒体以及信息应用平台上都创建了自己的官方账号,与受众在评论区针对某个新闻事件进行即时互动,让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更近,也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时代以自己为主的新闻传播方式,交互性更强,同时也能更了解受众的实际需求,增强了受众的凝聚力,进而覆盖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影响新闻传播的渠道
在融媒体环境下,仔细分析新闻的传播优势,实际上是在传播渠道上面做出了转变。融媒体的新闻传播主要是依托电子移动终端和互联网,信息能快速地被传递出去,进而让更多的受众都能接收到信息。同时对于受众来讲,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更好地了解新闻内容,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完成信息的获取,新闻的传播效率更高、时效性更强。更重要的是这种无纸化的信息传播极大地节省了纸张原料,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同时也达成了高效传播信息的目的[5]。
(五)影响新闻传播的群体
在传统媒介作为主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传播方向一般都是单向的。在新闻传播中,受众是被动接收各类信息,与媒体之间并不能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无法参与到新闻的报道和传播中来。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单一且过于统一的新闻传播方式逐渐被受众所抛弃。相比较而言,在融媒体环境当中,受众群体的选择更加广泛,同时信息的传播和呈现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受众能通过各种智能设备来接收和了解新闻的内容,同时了解新闻的发展进程。受众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信息传播,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传播信息。
三、新闻传播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实施路径和创新思路
(一)革新理念,整合新闻传播思维
在融媒体环境下要想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实现新闻媒体的改革和创新,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传播理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新闻工作者不但要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率,同时也要不断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从工作意识上开始创新,这是融媒体是否能被受众所认可和喜欢的基础,也能更好地体现出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因此,首先,新闻工作者必须要重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从思维观念和新闻的内容出发,贴近受众生活,深挖有价值的内容,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进而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做好新闻的舆论引导工作。其次,内容是新闻的灵魂。内容的创作要结合时代进行创新。比如,简化报道内容、精简报道的语序、提炼报道语句等。但需要注意甄别其中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挖掘有价值的内容,将其推送给受众。最后,新闻的传播载体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新闻媒体已经不适应当下受众的信息获取习惯,新闻的传播载体也要结合时代进行变化,发挥融媒体的优势,对于重大新闻可以选择直播的方式进行零时差报道,让受众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同时,还要对有价值的热点事件辅以深度的评论,满足受众了解新闻事件及其背后价值的需求。
(二)优化内容,丰富新闻传播层次
在融媒体环境下,对新闻内容的创新也是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元素。具体来讲可以从两点入手。首先,研究并且结合不同的平台以及渠道的特点,打造针对性更强的新闻内容,让不同阅读习惯的受众都能更好地接收新闻信息。比如,很多官方媒体都采用智慧化的报道方式,其新闻的内容开始转向年轻化,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关注新闻作品,其中报道内容的创意、内容的视觉呈现以及角色的智库化特点都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6]。其次,可视化新闻要深度传播。5G 时代已经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因此要求更高质量的新闻传播内容、更具吸引力的新闻传播方式。基于融媒体环境来考虑,新闻的传播应当将众多主流媒体的优势融入其中,不断增加可视化的新闻传播方式,让更多受众融入到新闻传播环节中来,不断增强受众的黏性。比如,在报道的方式选择上,很多媒体都开始利用网络优势选择直播的方式,通过直播的方式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例如两会报道、火箭发射等活动都有相应的直播。其能第一时间让受众了解到新闻现场的情况,避免假新闻的出现,从而正确引导舆论。
(三)构建平台,增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传统的新闻媒体和受众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在理念和意识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新闻信息的传播当中,首先需要融合新媒体的技术和理念,做好平台的构建,强化其交互性,让受众和媒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能让受众通过融媒体平台及时地反馈意见,亲身参与到新闻的传播当中来。而且通过智能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新闻的传播渠道,并结合大数据等技术等做好创新,有助于弥补传统新闻传播的短板,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其次,重视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通过手机端、电视端、网络端等多种渠道来推广新闻,全渠道覆盖推送给受众,通过与受众之间进行及时的互动和交流,以便最快获取受众对新闻的反馈,让用户和媒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让媒体的传播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挖掘亮点,让新闻更加专业化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作为新闻工作者,除了对热点事件进行集中报道,更应当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发散性地进行策划,让报道更成体系,更有价值。首先,新闻媒体人要合理利用融媒体平台的精准和透明的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用的信息,让新闻亮点能及时呈现,凸显新闻传播的亲民性。其次,要根据新闻的本质和内容来进行亮点挖掘与内容创新,秉承接近性原则,与本土的受众生活相关联,做受众最关心的话题,打破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壁垒,让受众对媒体有更大的选择性及依赖性,以更好地抢占市场份额。
(五)融媒借势,创新新闻传播方式
与融媒体技术相比而言,传统的新闻传播在资源共享上存在很大的短板,导致竞争力逐渐被削弱。新闻传播在进行创新和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进行改变,让传统新闻换发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其更加有趣、深刻和生动。其次,要实现这个目的,媒体人必须要学会合理利用融媒体的优势,发挥各种媒介的长处,结合新闻事件的本质特点,做好差异化的推广,进而在传播覆盖面和传播的创新性上得到优化。
另外,在碎片化时代,要想进行有价值的新闻传播,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就必须要明白事件和受众之间的连接点,找到这个连接点,再采用合理的方式做出好的新闻产品。所以创新新闻的传播方式应当更加贴近生活,更有服务意识,基于这两点策划的新闻,才能有针对性且有效地抓住受众的眼球,通过融媒体打造出更丰富、多元、趣味性强且价值含量高的新闻,在受众受众中有效传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新闻媒体要对现有的情况进行创新和完善,以彼之长补己之短,有效地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将融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给新闻受众带来更加智能化、综合化和丰富多元化的新闻内容,让受众的信息接收更加高效、高质量,享受更好的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