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报社网络新闻编辑多样化路径分析

2023-12-27石丽丽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2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纸受众

◎石丽丽 王 恬

(1.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湖北 咸宁 437000;2.咸宁日报社,湖北 咸宁 437000)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传统认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同时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变化的趋势。新媒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每一位新闻编辑都应该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更新编辑思维,运用多样性的新闻编辑形式和编辑内容满足受众差异性需求,同时培养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因此,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是新闻编辑人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保障编辑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网络新闻编辑人员应持续创新编辑路径,为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基础。

一、新媒体环境分析

新媒体技术是指应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形成的多种媒介形态。新媒体环境是一种相对性概念,其主要由报刊、广播、杂志以及电视等传统媒介演变而来,由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技术整合而成。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获取内容以及获取渠道等呈现出颠覆性变革,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性的信息获取途径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全球化和跨文化性特点,较快的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能够为新媒体环境增添不同形态的信息内容。

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以传统媒介在发展中应抓住机遇,应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应对环境挑战,各种数字杂志和数字报刊等的普及应用提升了人们对新闻质量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受众更关注新闻信息的价值、带来的社会效应以及内容的原创性,因此新闻编辑应多样性创新编辑内容和编辑形式。在内容深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呈现出了鲜活的生命力,因此传统媒体应该持续凝练新闻信息,以具有深度内涵的新闻引发受众的共鸣,增强报社的市场竞争力。

二、报社和网络新闻编辑多样性发展的要求

(一)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多样性变化。从传统报纸到智能搜索,再到大数据时代的智能推送,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明显拓展,新闻信息开始呈现出多样性和趣味性变化,使得时代发展对新闻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是满足时代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针对性地满足受众的差异性需求。

新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而且也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严重冲击。在多种新媒体平台持续涌现的背景下,大部分受众放弃了传统报纸阅读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而是选择应用便捷的新媒体平台了解新闻信息,这种信息获取方式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束缚,人们可以应用碎片化时间了解新闻信息。因此,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新闻编辑必须持续创新新闻编辑方式和内容,运用多样性的新闻编辑形式有效应对新媒体的市场冲击,确保报社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满足受众的差异性要求

新闻内容的主要特点在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新闻内容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受众的需求在于透过新闻内容观察真实的社会生活。例如,社会民生新闻是新闻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新闻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国家对人们生活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新闻节目更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民生新闻内容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这类新闻内容要求新闻编辑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要了解新闻事件,而且要透过新闻事件了解其本质,然后应用价值分析的方式培养受众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新闻编辑应该运用多样性的表现方式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一)报纸新闻的时效性不强

报纸新闻的时效明显落后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手机和电脑等新闻信息获取方式。报纸新闻制作一般由采访、组稿、审稿、印刷以及发行等多个环节组成,而且每个环节的耗时较长,当报纸新闻内容传递到受众时,他们已经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了相关资讯,导致报纸新闻丧失时效性。新闻的主要价值在于“新”,如果新闻资讯的时效性难以保障,其价值就难以体现。

(二)报纸新闻的传播范围有限

报纸新闻传播的载体为报纸,对于报纸媒体来说,其发行渠道明显受限,其阅读受众一般为特殊群体,对报纸销量具有直接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依托于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不同个体之间的网络互连,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效率高的特点。因此,新闻编辑应积极探索报纸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有效拓展报纸新闻网络化传播范围。例如,在新闻资讯传播过程中应积极运用新媒体传播的高效性和传统报纸内容的真实性,通过二者整合的方式为用户更高效地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三)新闻内容存在局限性

报纸的版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导致新闻信息只能在有限的版面上进行刊登。然而新闻信息的后续报道、受众评价等环节将会产生大量信息,所以单一使用报纸呈现新闻内容难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连续使用的需求。长此以往,对报社的关注度将会明显降低,最终导致报社在发展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

四、新媒体背景下报社网络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的路径

(一)多样性创新新闻内容

在人们生活节奏持续加快的背景下,极强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新闻的主要特点,所以新闻编辑人员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应严格遵循多样性原则,针对新闻内容的属性进行多元性创新。然而新闻编辑的多样性应主要关注新闻角度和新闻解读两个方面,在二者多维度创新中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为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资讯获取的途径多种多样,如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新闻编辑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应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新闻创新,在新闻事件深层次挖掘和解读的过程中引导受众了解该事件背后的故事[1]。例如,两会的官方专业新闻报道方式难以激发受众的兴趣,央视曾特地推出《泉灵看两会》节目,以百姓角度引导受众了解两会内容,通过两会平民化的呈现方式能够充分展现两会的精神风貌。同时,智能设备的普及应用为人们丰富了新闻资讯获取的途径,如今智能设备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两会的重要方式。

新闻编辑人员也应该从新闻解读方面尝试多元性创新,分别从不同维度洞察时事资讯,从不同维度解读中找寻最适合的解读视角,独到的视角为受众直观呈现新闻内容,使受众在新闻内容的深层次解析中找寻新闻事件蕴藏的社会教育价值。例如,从女排夺冠新闻事件来看,大多数新闻媒体从“中国女排精神”解读该事件,主要宣传女排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2]。但是从单一维度解析事件的内容很容易导致受众产生反感情绪和抵触心理,很容易降低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接受程度。如果新闻编辑尝试从“女排人背后的辛酸”“女排背后故事”等方面报道新闻,便可以将受众带入不同的视角,促使受众从女排的艰苦训练中了解夺冠的不易,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光鲜亮丽背后顽强拼搏的历程。

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等呈现出多元性变化,其新闻概念的拓展延伸和新闻内容的复杂化使得新闻报道在众多新闻资讯中脱颖而出,这与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存在密切关联[3]。在新闻行业未来发展中,新闻传播的途径将无限拓展,在新闻内容和新闻解读角度方面创新新闻编辑已经成为新闻编辑多元化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报纸和网络新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拓展新闻编辑的思维

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创新工作思维,积极转变传统固化的思维观念,秉持与时代发展相符的发展理念为网络新闻编辑实践提供明确指导。在报纸新闻素材获取时,新闻编辑应该依据专业能力和编辑经验提炼新闻信息的价值,在与记者的深入交流中挖掘新闻信息的潜在价值,充分体现后续多样性编辑的积极意义[4]。新闻编辑在多元性创新中应尝试从受众角度解读新闻事件,在受众心理分析过程中深度解读新闻信息,持续增强受众与报社之间的黏性,从而有效拓展受众群体,为提升报纸新闻的关注度奠定坚实基础,科学实现报社网络新闻编辑多样化目标。从中能够明显发现,新闻编辑的行为受思想观念的严重影响。因此,新闻编辑从业人员应该积极转变传统固化思维观念,尝试从多维度解读网络新闻,为新闻编辑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三)创新新闻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其主流新媒体平台有“两微一端”,这类平台的整体风格和用户群体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新闻编辑多样性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新闻编辑形式的创新,确保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得以满足[5]。例如,在微博平台推送新闻之前应该首先认识该平台的调性和受众群体的特点,在新闻内容编写过程中应该运用简短的语句描绘新闻事件,并运用艺术性表现手法吸引用户眼球,从而提升报社网络新闻的关注度。然而这样的创新形式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和文字驾驭能力,运用简练的语言和艺术性表现手法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新闻事件的本质。在网络新闻平台中,其本身具有完善的用户划分功能,这类平台具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同时花费的精力相对较多,所以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应该详述新闻事件。例如,针对“匡威排队购鞋”事件应该尝试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事件本质,如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尝试从品牌价值、品牌评价以及明星代言等不同层面加以概述,在新闻结尾处可以应用网友评论的内容对其加以补充,通过这样的新闻编辑形式能够有效优化受众互动效果,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阅读体验。

例如,腾讯新闻将新闻细分为经济新闻、时政新闻、娱乐新闻以及民生新闻等多个板块,并且每天推送两条热度较高的新闻到微信平台,但是新闻的内容要求简练、齐全,在内容阅读中能够体现出较高的可读性[6]。当下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大量不同信息,同质性的信息内容很容易导致受众产生视觉疲劳,所以新闻编辑应该尽可能运用简短语句呈现完整的内容,并运用图文结合、视频搭配以及动画放映等形式刺激受众的感官,从而激发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阅读兴趣。

(四)提升新闻编辑的能力

报社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新闻编辑应该结合时代发展潮流保障落实本职工作,同时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应该持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促进网络新闻编辑多样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闻编辑实践中,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充分认识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例如新闻编辑人员应了解新闻资源收集方式、信息价值提取方式以及新闻信息编辑和发布方式等。为了针对性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报社应该对新闻编辑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系统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网络新闻编辑担任讲师,通过具体案例和技巧讲解的方式帮助新闻编辑人员建立完整认知,然而在新闻编辑培训过程中应给予培训对象思考和交流的空间,确保新闻编辑人员在开放性的交流和思考中形成对新闻编辑方式的科学认识,为提升新闻编辑培训质量奠定基础。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新媒体设备呈现出动态更新的趋势,因此网络新闻编辑人员应该持续提升编辑适应能力,确保新媒体和网络新闻编辑实现紧密结合。总的来说,新闻编辑人员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应该提升职业观察能力,并在工作中秉持持续学习的态度,通过持续性和针对性学习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保障报社新闻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和各个行业的融合应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媒介整合中从根本上改变了报社新闻阅读方式,从纸质读物阅读方式到电子读物阅读方式,帮助受众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然而在阅读方式变革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够满足用户对新媒体多功能的需求,为适应社会节奏和体现新闻价值提供便利条件。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所以报社新闻编辑需要围绕这一特点针对性改变新闻编辑方式,依据受众个性化阅读需求针对性创新新闻编辑方式。目前,大部分新闻编辑人员应用新媒体平台拓展编辑内容,并通过超链接的形式实现连续报道效果,有效促进了报社网络新闻编辑的常态化发展。在数字化技术持续创新应用的背景下,新闻编辑人员应该持续提升学习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快速适应不同的编辑活动,为规范报纸新闻编辑奠定基础。

五、结语

总的来说,报社网络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是满足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应结合新媒体特点和新闻编辑特点创新编辑方法。报纸本身归属于传统媒介,所以报社应积极推动新闻编辑升级转型,结合网络新闻的优点和长处创新新闻编辑思维,充分发挥报纸行业的优势,应用历史的厚重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为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报纸受众
报纸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