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优化分析
2023-12-27黄颖
文/黄颖
一、引言
近年来,J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规模、数量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海绵城市专项中央资金、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危房改造专项中央资金、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等项目不仅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而且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 因此,确保这些项目的财务管理规范、有效,并能够真实反映其绩效,是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确保社会资金得到合理配置的关键。但在实际操作中,J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仍面临多种挑战,如何跨越这些障碍,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实现预期目标,成为了每一个项目参与者和决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在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 中央基建项目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通常较为庞大。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分配成为一项挑战。 强化财务管理,特别是对资金的严格规划、分配和使用,能够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 详细分析财务数据有助于了解项目的需求和预算执行情况,从而制定更合理的预算并及时发现问题。 此外,绩效评价为单位提供了项目效益的反馈, 帮助发现表现出色和需调整的项目。 通过定期评估项目绩效,可从促进资源低效部分转移至高效部分,实现最优配置。 这样,即便资源有限,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二)有利于风险防控
J 区行政事业单位的中央基建项目通常具有长期性、大规模和复杂性,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如资金短缺、技术问题、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等。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可能导致项目超支、延期或失败。 强化财务管理,特别是对项目预算、资金流和成本的严格控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例如,定期审查预算可确保项目的资金需求与可用资金相符,避免资金不足的风险。
三、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能力与培训缺失
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中的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人员。 但近年来,一个显著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就是财务人员的能力与培训缺失。 首先,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往往缺乏现代财务管理和项目财务的专业培训。 这意味着他们在处理复杂的项目财务问题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例如,对于复杂的预算编制、资金调配、成本控制等方面, 缺乏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难以进行准确和高效的管理。 其次, 随着金融市场和投资环境的快速变化,财务管理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然而,许多财务人员在岗位上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机会有限, 导致他们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种滞后不仅限制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效率, 还会导致他们在面对新的财务挑战时采用过时的策略和方法。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文化和制度背景也会限制财务人员的能力发展。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历史和制度原因,财务人员的角色被定位为“记账员”或“审计员”,而不是真正的决策者或项目经理。 这种角色的定位限制了他们的责任和权力, 也限制了他们的能力发展和职业晋升。
(二)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
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项目实施单位和管理部门。 由于缺乏行业统一标准,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的项目,乃至同一单位的不同项目之间,绩效评价标准大相径庭。 这种标准的不统一,导致绩效评价的结果失去了真正的比较价值,对优化资源配置带来实际障碍。 此外,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绩效评价标准时,缺乏公开和透明,使得公众对绩效评价的结果持有质疑态度。 再者,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标准过于简化,仅针对几个关键指标进行评价,忽视了项目的多方面效益;而有些单位则制定了过于复杂的评价体系,增加了实施难度,也给公众带来了解读困难。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首先, 中央基建项目预算的编制常常与实际需要不符。 在项目预算制定阶段,由于各种原因,高估或低估了某些项目成本, 导致资金在实际使用时出现严重不足或过剩。 此外,由于中央基建项目周期长,期间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预算已不能满足新的需要,但又缺乏及时调整的机制。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管理层次繁多、决策流程复杂的问题,导致资金调配缓慢,不能及时响应项目变化的需要。 与此同时,部分中央基建项目在招投标、采购等环节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导致资金被过高估计或被不当使用。 最后,某些中央基建项目部分阶段的资金使用与整体项目进度不同步, 导致资金长时间滞留,不能及时用于其他更加紧迫的项目环节,从而影响了整体的项目进度和效率。
(四)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但当前多数项目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风险管理机制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对风险的认知、评估和应对上。 一是多数中央基建项目在筹备和执行阶段缺乏对潜在风险的深入认知和预测。 尽管中央基建项目通常都涉及巨额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流程,但在风险评估时往往过于乐观,忽视了技术、市场、环境等多方面风险。 二是即便对风险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的选择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往往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阶段,难以全面揭示项目的整体风险。 而现代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如蒙特卡洛模拟、故障树分析等,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中的应用仍然有限。 三是即使对风险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评估, 但在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上,也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很多项目在遇到风险时,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应对策略,导致风险迅速放大,给项目带来严重损失。
四、加强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培训,提升财务人员能力
一方面,J 区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这不仅包括基础的财务理论和实践,还包括现代财务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培训。 可以与高等教育机构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定期为财务人员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培训, 财务人员不仅可以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J 区行政事业单位应调整财务人员的角色和职责,不应再将他们视为仅仅是“记账员”或“审计员”,而应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和责任。 这意味着在项目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应该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 例如,他们可以参与到项目的预算编制、资金调配、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并为项目经理提供财务方面的建议和支持。 这样既可以提高项目的财务管理效率, 也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
(二)制定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
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标准,使项目得以在相同的起跑线上竞争。 首先,绩效评价体系应以项目的目标为基础。 明确项目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将它们转化为可度量、具体的绩效指标。 这些指标应该反映项目的核心价值,如项目的完成进度、预算控制、质量保证等。 其次,制定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流程。 确保绩效评价既具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分析、专家评估、用户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对项目绩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再次,确保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灵活性。 由于J 区中央基建项目的多样性,不同项目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因此,绩效评价体系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确保其公正性和适用性。 最后,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过程中。 无论是项目的继续、调整还是终止,都应该基于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
(三)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
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涉及大量资金流动,其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程、 效果及对公众的责任。 因此,对于资金的使用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J区行政事业单位应首先确保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这包括明确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及报告流程。 所有的资金流动都应当有明确的记录和审计轨迹, 确保每一分钱都被合理、有效地使用。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也需要外部的参与。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与第三方审计机构合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同时,项目相关的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应该对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报告,尤其是对于出资方和公众,让他们明白资金是如何被使用的。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J 区行政事业单位还应采纳现代财务管理工具和技术,如资金流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以确保资金的使用达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四)推广风险管理最佳实践
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由于其特性和规模,通常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J 区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注重风险管理,并不断地学习和采纳行业内的最佳实践。 首先,J 区行政事业单位应确保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对项目的技术、市场、财务、法规等各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 只有充分了解项目所面临的风险,J区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 其次,推广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还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 这不仅仅是定期的风险评估,还包括实时的风险监测和报告。 对于对项目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J 区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最后,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各方共享风险信息。 J区行政事业单位应与项目的参与方、供应商、出资方等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所有参与者都了解项目的风险状况,共同应对。
五、结语
总结来看, 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与绩效评价关乎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 风险的有力防控以及项目的顺利实施。 面对存在的问题,只有采纳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J 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央基建项目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带来持续、稳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