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mm尼康FM2 Ⅲ单反相机

2023-12-26图文

照相机 2023年11期
关键词:测光扳手尼康

图文|蒋 放

1989年岁末,56岁的孙树棻先生从墨西哥飞往美国,见到了离别32年的旧情人周易。周易又名周采蕴,是京剧麒派宗师周信芳和妻子裘丽琳的长女。夜深人静,坐在壁炉边上,温暖的炉火照亮他们不再年轻的脸庞。他们哼起了32年前经常唱的那首美国歌曲 《追寻彩虹》(I am always chasing rainbows)。

1950年秋季,周易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上海刚解放,这所教会大学仍然保持原样,学生还是清一色富家子女。女生打扮得花枝招展,男生西装笔挺,开着自家汽车来上课。同学大多用英文名字来称呼,经常有人组织家庭舞会。周易入学不久便成为引人注目的女生,被评为“四大美人”之一,男生都叫她“石膏美人”。

宁静的校园生活没有延续很久,朝鲜战争爆发,国内发起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工作组开进约大,开始批判崇美亲美思想。周易的父亲周信芳是知名人士和统战对象,这位骄傲的公主当上了宣传干事和学习组长。校园里再也看不到涂口红穿旗袍的女生,校门口的自家汽车也消失了。许多同学“走了”,他们在父母的安排下去了香港或其他国家。那时要去香港十分方便,只要到公安分局去领张通行证,上午申请,下午就能拿到。

一场急性肺炎让周易在医院躺了半个月。病愈后不愿再去上课,整天坐在家里阳台上,靠阅读翻译小说来消磨时光。就在这时,K走进了她的生活。

K比周易大五岁,是约大的老毕业生,他们在朋友家的舞会上认识。以后他多次到周家来看周易,并约她出去吃饭或跳舞,均被拒绝。有一次来访,正巧周易外出,K便坐在客厅里同周易的大弟谈论名牌服装、汽车、摩托车、照相机和猎枪,还牵着小妹周采茨的手,带她到霞飞路上去吃冰淇淋和奶油蛋糕,临走时从还不忘记给佣人一笔赏钱。就这样,K在博得周易好感之前,已经博得周家多数人的好感,尤其赢得了周母裘丽琳的欢心。

1952年10月,K和周易在上海最豪华的法国总会宴会厅举行婚礼。婚后周易住到了夫家,在华山路那幢花园洋房里过起了少奶奶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在报上看到那条招聘广告。

1955年2月下旬,《解放日报》刊登上海市教育局发布的招考广告,说要开办师资学习班并招收学员,凡有大学学历的本市失业人员均可报名投考。若被录取,经过9个月的培训即被分配到中学任教师。看完广告,周易想,与其闲在家里,不如出去找份工作,当老师挺好。K却不同意妻子出去工作,中学老师月薪只有五十多元,每天早出晚归划不来。但是周易执意要去报名,不愿意做碌碌碌无为的家庭妇女。

报名的最后日期是1955年2月28日,那天陪同周易去报名的是大弟的圣方济中学同学小黄,报名地点正是周易的母校震旦女中,也就是现在的向明中学。排队报名的人很多,在队伍中小黄忽然拍了一位瘦高个男生的肩膀:“你怎么也来啦?”

瘦高个回过头,正面对着周易和小黄。瘦长脸,皮肤黑得发亮,两道浓眉下面是凹陷的大眼睛,嘴唇紧抿着,使他看上去有点凶狠。小黄介绍:“他是孙树棻,大学刚毕业。不如请他来给我们补习政治。”周易在同孙树棻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心里怦然动了一下。突然觉得,父母安排的婚姻仿佛是场梦,他才是应当寻找的那个人。

第二天,孙树棻挟着一大包书到周易婚后的家里,为周易和小黄补课。周易接到了录取通知,孙树棻和小黄没被录取。周易住到郊区的一所中学里,接受为期9个月的培训。

周易把孙树棻带到长乐路788号周宅,介绍给母亲裘丽琳。孙树棻英俊潇洒,文学功底深厚,在周家人见人爱。母亲对周易说:“你带来的那个朋友长得还不错,有点像美国影星亨利·方达,可为啥脸色老是阴沉沉的,像有谁欠了他钱不还似的。”

周母把孙树棻介绍给了丈夫周信芳。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周信芳决定正式聘请孙树棻做他的私人秘书,专门处理文案并陪同他参加社会活动,但被孙树棻拒绝了。他对周信芳说:“我可以做你需要我做得任何事,正式当秘书就不必了。”原来,孙树棻已被他就读的母校分配到出版社当见习编辑。

1957年7月1日,周易回到娘家复习中国古代史,家里空无一人。孙树棻忽然来到了周家,站在周易面前,直直地盯着她。周易一下子明白了两年多来的感情历程,看清了他和她真正想要的东西。孙树棻的双臂将她箍得几乎透不过气来,周易方才意识到什么是真爱。

1957年8月中旬的一天,他俩相约在郊外的一个公交站见了面,然后乘车去西郊公园,相互依偎着坐在长椅上,直到闭园的铃声响起。然后携手朝市区方向走去,路过一家小吃店,只卖大饼油条。俩人把大饼掰碎了泡在豆浆里,周易觉得味道好得出奇,这是他们最后的晚餐。

裘丽琳很快就知道了一切,大为光火,将周易软禁起来。婚外情在社会上非但得不到认同,甚至被视为道德败坏,并将影响到周信芳的名声。1957年11月下旬,裘丽琳利用周信芳的地位和名气,通过市政府和公安局上层,搞到一份去香港的通行证,那张淡绿色的纸头上有着周易的照片和姓名。那时去香港要先经过澳门再由“蛇头”带领着偷渡进去,行李无法多带,周母只能在牙膏管和鞋跟里塞了一些钻石和美钞。

周易离开了出生地上海。告别了所经历的欢乐和哀伤,以及那段无望的爱情。

三个月后,周易在香港见到了孙树棻的母亲,孙母在1948年同孙父离婚后到香港来开了一家服装店。周易第二次去看她,主动把自己和孙树棻的恋情告诉她,她说已经知道了。孙母向周易讲了孙树棻目前的情况。K在妻子走后不久,把孙树棻写给妻子的信件作为“私通”证据,分别向法院、公安局和孙的工作单位进行告发。最后得到的判决是:保留公职,送往劳改农场监督劳动。

四个月后,K也到了香港。周易拒绝同丈夫见面,并请律师向他提出离婚,K爽快地答应了。

1961年,周易从香港去美国定居,临行前向孙树棻母亲告别。孙母告诉她,儿子还在那个农场,没有来信,有人带口信说他挺好的。周易止不住流下眼泪,提笔在信纸上写下李后主那首《清平乐》的最后两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她把这封信交给孙母,希望孙树棻有幸能看到她的心迹。

孙树棻因患肺癌于2005年9月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72岁。作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他写的最后一本书是《最后的玛祖卡》,于2005年8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就像照相机镜头,聚焦和记录了十里洋场的光怪陆离和人情冷暖。

日本尼康公司于1982 年推出35mm尼康FM2单反相机,它是1977年生产的FM的改良机型,也是尼康35mm系列中销售期最长的全机械单反相机,又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1/4000s高速快门的相机,设有14档快门速度。早期机型的闪光同步速度为1/200s,后期改为1/250s。早期机型采用重量轻强度高的蜂巢钛帘快门,后期机型改用轻质铝合金钢片快门,运行更轻,阻力更小,强度更高,故障率极低。快门帘幕传动机构采用含油轴承,使得运行平滑、机械磨损低、耐冲击,并且在低温下也能正常工作。快门帘幕制动器经过改进,使得帘幕运行速度协调,不会因碰撞而发生故障。快门帘幕纵走时间为千分之3.3s,在高速工作状态下,快门的运行和停止阻力很小,在1-1/4000s的拍摄中,影像不会有松散现象。

尼康FM2相机采用镜后测光方式,机内置有一对硅光敏体(SPD)实现均衡测光。运用尼康公司首创的FRE双幅电阻电路和集成电路,形成60%集中在直径12mm范围的中央重点测光模式。电子集成电路和硅光敏体均被装置在相机五棱镜内,减少了因电路过长而产生的故障。测光方式采用3个红色的LED指示灯来显示测光结果,指示灯亮出“+”表示曝光过度,亮出“-”表示曝光不足,亮出“0”表示曝光正确。当快门钮按到一半时,测光系统被通电而自动启动,测光表工作状态会自动保留30s,30s后即自动关闭以节省电能。

FM2的取景器设计合理,快门速度值被折射到一片由调速盘齿轮联动的透明小圆盘上,在对焦屏左侧显示出来。所设光圈值也是通过光学折射方式在对焦屏上方显示出来。五棱镜镀有增亮银膜,因此取景器很明亮,可更换3种对焦屏。

FM2机身和内部机械传动机构被设计得坚固精密。机身用铝硅合金模铸,每平方厘米能抵抗33.5公斤冲击力。机身最薄处为1.4mm,最受力的镜座插刀式卡口的合金厚度为2mm,相机的坚固性和耐用性可想而知。相机后背也用金属材料制造,机顶和底板用黄铜板材冲压成型。

FM2的卷片上弦机构采用5组轴承齿轮,润滑性极佳,卷片特轻,无阻尼感。机内反光镜由齿轮带动,反应敏捷,反光镜上方置有特殊海绵胶以吸收反光镜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与噪声。机内也采用薄型海绵胶和无光黑漆,并在机壁上采用折条式设计,可大量吸收因反光镜运行所产生的机械噪声和反射光。为了减轻反光镜重量和运行时的震动,反光镜框架用钛金属制造,即使装用马达卷片器也不影响反光镜的使用寿命。

FM2相机功能不多但很实用。它设有全机械式的多次曝光功能,定位精度高,使得胶片在运行时不易走位。多次曝光操纵杆设在卷片上弦扳手底下,可用单手操作。卷片上弦扳手设有30°预备角。扳手未被扳到底时快门不会启动,测光系统也不会工作,此刻相机电源处于关闭状态。当扳手被扳到底,半按快门钮时测光系统电源被接通而开始工作,如果没有拍摄,电源会在30s后自动关闭,因此相机耗电很少,配用2节氧化银电池一般可使用5年。FM2相机可配置尼康MD-12马达卷片器,可作单幅或每秒3.2幅的连续卷片,但此时的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125s。

35mm 尼康FM2单反相机有如下5个版本:

?

本文述及尼康FM2 Ⅲ型单反相机,该机为黑体机型,全金属全机械结构,由日本尼康公司于1989年开始生产,生产代号BCO 03432-2。机顶上装着固定式五棱镜眼平取景器。该机镜座上的插刀式Ai卡口可装接所有不同焦距的尼康Ai、非Ai和Ais镜头。该机配置Ai全开光圈6组7片NIKKOR 50mm F1.4镀膜标头,视角46°,重295g(带原厂前后塑料镜盖),最近对焦距离0.45米或1.5英尺,镜头上装着原配尼康塑料镜盖。该机配置带微棱外环的中央裂像对焦屏、以LED指示灯指示曝光正确与否的硅光敏(SPD)测光表、纵走式钢片快门、自拍器、景深预测杆、镜头锁钮、有盖电池仓、三脚架安装螺孔、倒片钮、倒片钮锁杆、热靴式闪光灯插座、调速盘、卷片上弦扳手、多次曝光操纵杆、快门钮、走片计数显示窗、胶片感光度ASA/ISO显示窗、ASA/ISO值设置套筒、吊带环、闪光同步连线插座、备用资料夹。胶片感光度范围为ASA12-6400。光圈值范围为F16-1.4。快门速度范围为:B、1-1/4000s。闪光同步速度为1/250s。黑体机身长142.5mm、高89.4mm、厚60mm、重560g(不带镜头和机身盖)。

正面看相机(图1),Ai NIKKOR 50mm F1.4镀膜标头从镜座上朝前伸出40mm(置于无限远距离),前镜内环圆周面上凸显黑底白字标识:Nikon NIKKOR 50mm 1∶1.4 4409374。前镜外环外径54mm,外环外面套着前端有橡胶直丝滚花的调焦环,调焦环外径63mm。实际调焦时,左右旋转调焦环以驱使整组镜片前后移动,同时从机后取景器目镜里监视裂像对焦屏上被摄景物的裂像状态和清晰度,在获得最佳效果时完成对焦任务并摁下已上弦快门钮。

图1 相机正面

调焦环后面置有镀铬金属隔圈,隔圈外径63mm,两侧饰有直丝滚花,可在装卸镜头时用作捏手。隔圈后面是光圈设置环,设置环表面发黑,外径63mm,圆周饰有颗粒滚花。光圈设置环上刻着8档光圈值:16、11、8、5.6、4、2.8、2、1.4。实际操作时,左右旋转光圈设置环,将需设光圈值对准前面隔圈镀铬圆周上的黑点。镜内光圈始终处于全开状态,此时如果摁下已上弦快门钮,光圈叶片将随着快门开启迅速自动收缩到所设光圈位置上,并随着快门的关闭再自动回到原来的全开光圈状态。

镜座右侧置有装卸镜头用的锁钮,卸下镜头时,可摁下锁钮并用两指捏住镜头上隔圈滚花,顺时针旋转镜筒至极限位置,再从镜座卡口内拔出镜头(图2)。卸下镜头后,镜座插刀式Ai卡口内可见45°反光镜以及上方的裂像对焦屏。安装镜头时,将镜尾插入镜座卡口并逆时针旋转镜筒至极限位置,镜头即被锁钮锁紧。镜座右上方,机壳发黑面上装着闪光同步连线插座。机壳左右两侧分别固定着吊带环。

图2 镜头和机身

镜座左旁侧置有景深预测杆,实际操作时,朝后扳动预测杆,即可从取景器目镜里预视所设光圈条件下景物的景深效果。

镜座左下方,机身上竖立着自拍器操纵杆。实际操作时,先将卷片上弦扳手扳到底,然后逆时针将自拍操纵杆扳到所需延时位置,再摁下已上弦快门钮,操纵杆立刻顺时针旋转,直至按延时要求启动自拍器和钢片快门。

镜头尾端,机顶五棱镜壳体前立面上凸显相机品牌标识:Nikon。镜座左上侧,机壳前立面上凸显相机型号:FM2。两标识均为黑底白字,显得端庄凝重。

镜头朝上,看机顶(图3)。机顶左端是带折叠式摇柄的倒片钮,倒片钮底侧置有锁杆。实际操作时,逆时针拨动锁杆并用力拔起倒片钮,相机后盖即弹开。倒片钮复位后即被锁杆锁定。倒片钮右面,机顶五棱镜壳体顶上固定着热靴式闪光灯插座。

图3 相机顶部

闪光灯插座右侧是调速盘,调速盘外径22.7mm,高出机顶面11mm。调速盘端面周边凸显14档快门速度值:B、1、2、3、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250为红字,代表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调速盘端面还置有ASA/ISO值显示窗,调速盘外面套有ASA/ISO值设置套筒。实际调速时,左右旋转调速盘,将需设快门速度值对准左侧机顶面上白点。实际设置ASA/ISO值时,拔起ASA/ISO值设置套筒并左右旋转,当显示窗内出现所需ASA/ISO值时,立即松手套筒,套筒立即复位,显示窗内所设ASA/ISO值被锁定。调速盘看似一个单独构件,实际上还包括ASA/ISO值显示窗和ASA/ISO值设置套筒,充分体现尼康公司在设计调速盘时的奇思妙想。

机顶右端是卷片上弦扳手,扳手底下置有多次曝光操纵杆,扳手上方机顶面上置有走片计数窗。调速盘与卷片上弦扳手之间,机顶面上端装着快门钮。

实际操作时,按如下步骤执行:

镜头朝前,看机背(图4),后盖上固定着备用资料夹。打开后盖,可见纵走式铝合金快门钢片(图5)。后盖上方,机壳立面上固定着取景器目镜。从目镜里可见,对焦屏左方显示所设快门速度值,上方显示所设光圈值。目镜右侧机壳发黑面上凸显机身序号:No.8556808。

图4 相机背部

图5 相机内仓

镜头朝上,看相机底板(图6)。底板左端置有安装MD-12马达卷片器的连接口,连接口右下侧置有退片功能钮。底板右端置有连接MD-12马达卷片器的触点,触点左侧装着有盖电池仓,电池仓内装入两节1.5V氧化银电池即可驱动测光表正常工作。电池仓左侧置有三脚架安装螺孔。电池仓下方,底板发黑面上凸显相机生产国标识:MADE IN JAPAN。

图6 相机底部

图7 NIKKOR 50mm F1.4标头所摄样片

35mm尼康FM2 Ⅲ是一台夺人眼球的备用专业单反相机。1993年,黑体机身在广州的市场价为2800元人民币,在那年代可谓天文数字了。现在,该相机已成为年轻白领追捧的“网红”相机。有时候数码玩腻了,“老情人”反而吃香起来,风水轮流转。

希区柯克于1940年导演的黑白影片《蝴蝶梦》,想必看过的摄友不会少。还记得琼·芳登初识劳伦斯·奥利弗时说:“我把所有美好的记忆放入香水瓶,需要时打开瓶盖放出一些。”不妨把尼康FM2 Ⅲ单反相机想象成前世遗梦中的香水瓶,偶尔启动几下快门,美妙无比的机械声响,唤醒了30年前拍摄佳人的记忆。

猜你喜欢

测光扳手尼康
扳手为什么会掉头
尼康Z7
全能单反 尼康D850
本月话题机内测光系统
惊喜与失望并存 尼康D7500
液压扭矩扳手的不确定度评定
“战车金扳手”的初心
国际空间站打印出首个3D扳手
不同种手机测光类软件在林业中的试用探析
相机探秘测光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