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旅游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2023-12-26肖歆慧余意峰
肖歆慧,余意峰
(1. 湖北大学 商学院;2. 湖北大学 旅游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0 引言
新冠疫情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防止疫情的传播与扩散,各国政府都相继采取了隔离封控措施来严格限制人员出行,旅游业也因此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的断崖式下降,使旅游企业遭遇重创。这次疫情是对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巨大考验,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密切相关,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环境敏感型产业,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外部冲击时很容易陷入困境。企业内部控制虽不能预料和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但却可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
现有文献大多是单一研究新冠疫情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或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较少综合考察新冠疫情、企业内部控制及企业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且已有文献中很少基于旅游业来开展分析,仅有的几篇以旅游上市公司为样本的文献数据也停留于2020年或2021年。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曾表示,2022年才是3年以来旅游业受疫情影响最深、行业景气度最弱的一年。因此,本文收集了2013—2022年我国20家旅游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新冠疫情、企业内部控制对旅游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企业内部控制对新冠疫情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以期为旅游企业提升防范风险能力及改善财务绩效提供参考。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新冠疫情与财务绩效
企业的财务绩效可以直观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张璇等[1]以201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新冠疫情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疫情越严重,企业绩效就越差。Yeon等[2]以股票回报率来衡量新冠疫情对旅游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疫情对旅游和酒店公司的股票回报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胡北明等[3]以2015—2020年38家上市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得出新冠疫情对旅游上市企业的财务绩效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损失较大,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尤其是以景区业务为主的企业损失相对较小。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新冠疫情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1.2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为了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而建立的一套制度、方法和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防范风险,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叶陈刚等[4]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的2 176家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得出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江其玟等[5]针对医药公司展开研究,结果得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李琳等[6]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即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企业内部控制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1.3 企业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风险评估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越完善,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就越高,疫情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越小。部分学者将企业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来展开研究,例如王佳等[7]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在企业高管法律背景和财务绩效中的作用,研究得出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削弱高管法律背景对财务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郑莉莉等[8]基于2018—2021年第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发现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疫情对企业的财务绩效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减弱。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企业内部控制对新冠疫情和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2013—2022年旅游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为了确保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剔除了ST、*ST开头的企业;剔除了2013—2022年新上市或中途退市的企业;剔除了指标数据有缺失的企业,最终选取了20家旅游上市公司。本文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来源于迪博企业内部控制指数库。数据通过Stata 16.0以及Excel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2 变量选择及定义
2.2.1 被解释变量
本文参考以往大多数研究,采用总资产净利润率(ROA)作为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和本文被解释变量。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反映公司运用现有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2.2.2 解释变量
参考张璇等[1]的做法,采用新冠疫情(COVID)作为解释变量,以央视首次正式公布的疫情发生时间即2020年1月21日为准,处于疫情发生后取1,否则取0。
2.2.3 调节变量
采用迪博企业内部控制指数(ICI)作为调节变量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该指数是基于上市公司合法合规、报告、资产安全、经营和战略五大目标的完成程度来综合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是目前公认的客观指标。
2.2.4 控制变量
本文借鉴以往的研究,将企业规模(SIZE)、上市年限(AGE)、资产负债率(LEV)、独立董事比例(IND)、两职兼任(DUAL)、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企业股票代码(CODE)以及年份(YEAR)作为控制变量。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2.3 模型构建
基于前文假设,为检验新冠疫情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设立模型(1):
ROA=β0+β1COVID+β2SIZE+β3AGE+β4LEV+β5IND+β6DUAL+β7TOP1+∑CODE+∑YEAR+ε
(1)
表1 变量定义
为检验企业内部控制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设立模型(2):
ROA=β0+β1ICI+β2SIZE+β3AGE+β4LEV+β5IND+β6DUAL+β7TOP1+∑CODE+∑YEAR+ε
(2)
为检验企业内部控制在新冠疫情和财务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设立模型(3):
ROA=β0+β1COVID+β2ICI+β3COVID×ICI+β4SIZE+β5AGE+β6LEV+β7IND+β8DUAL+β9TOP1+∑CODE+∑YEAR+ε
(3)
其中,β0为常数,β1-9为各变量的参数,ε为残差项。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2013—2022年,旅游上市企业财务绩效最大值为0.254,最小值为-0.180,表明我国旅游企业间的财务绩效差距较大;财务绩效的均值为0.028,表明旅游企业总体处于盈利状态,只是盈利水平较低;企业内部控制指数的均值为6.674,最大值为9.296,最小值为2.740,标准差为0.779,表明旅游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差距较大,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控制变量方面,旅游企业规模的最大值为26.897,最小值为20.173,反映出旅游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资产负债率的最大值为0.758,最小值为0.059,表明旅游企业的偿债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两职兼任的均值为0.055,表明我国旅游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的情况较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标准差为12.795,表明我国旅游上市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差异较大。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3.2 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与新冠疫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51,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新冠疫情会降低旅游企业的财务绩效,假设H1初步得到验证。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与企业内部控制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521,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财务绩效水平就越高,假设H2初步得到验证。
表3 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
3.3 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3个模型都在1%的置信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3个模型调整后的拟合度也都较高,满足研究所需的基本要求。
3.3.1 新冠疫情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模型(1)的结果显示,新冠疫情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062,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新冠疫情显著降低了旅游企业的财务绩效,假设H1进一步得到验证。
3.3.2 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模型(2)的结果显示,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022,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财务绩效水平越好,假设H2进一步得到验证。
3.3.3 企业内部控制对新冠疫情和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模型(3)的结果显示,新冠疫情和企业内部控制的交乘项(COVID×ICI)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17,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在新冠疫情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提高旅游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可以缓解新冠疫情对旅游企业财务绩效造成的不利影响,假设H3得到验证。
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与两职兼任均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旅游企业的规模和两职兼任的比例越大,财务绩效就越好。原因可能在于企业规模越大,越利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企业财务绩效;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有利于提升执行董事会决议的效率及企业财务绩效水平。而资产负债率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需要承担的偿债压力就越大,企业财务绩效就越低。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3.4 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上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替换原被解释变量总资产净利润率(ROA)来进行稳健性检验。替换变量后重新代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新冠疫情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仍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也仍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两者的交乘项(COVID×ICI)回归系数为正,与财务绩效也仍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稳健性检验中回归系数的正负及显著性没有发生变化,与前文结果一致,证明本研究结果稳健。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20家旅游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新冠疫情、企业内部控制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冠疫情显著降低了旅游企业的财务绩效,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旅游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企业内部控制对旅游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建立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升旅游企业的财务绩效。第三,企业内部控制正向调节了新冠疫情与旅游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有效缓解新冠疫情对旅游企业财务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
表5 替换变量后的回归分析结果
4.2 管理启示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旅游企业必须完善对于外部冲击的风险管理体系。旅游业相比于其他行业更容易受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这次疫情暴露出许多旅游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存在的不足之处,未来旅游企业应最大程度做好现金流的管理,完善企业风险预案,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旅游企业应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尽可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企业内部控制密不可分,旅游企业要培养和增强管理者及广大员工的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状况、实施效果,并将此作为相关负责人薪酬考核的一部分,以此来激励员工切实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第三,新冠疫情虽然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虽然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但也因此加快了其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创新和组织结构优化等。目前疫情已经基本结束,旅游企业应当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逐步实现从复苏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