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天团』逐梦空间站

2023-12-26邱晨辉占康范广顺

幸福 2023年25期
关键词:景海鹏乘组海潮

文/邱晨辉 占康 范广顺

景海鹏:四巡太空再破纪录

2023年5月29日,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这是景海鹏的第四次飞天之旅,屡次创造中国人飞行次数最高纪录的他,再次打破了自己的纪录。

这一次,第三次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带领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组成的神舟十六号任务乘组,执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一级航天功勋奖章”“八一勋章”……一枚枚沉甸甸的勋章背后,正是景海鹏一次次追逐飞天的梦想。他说:“梦想是很重要的大学,够不着,跳一跳、努努力,就实现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个人梦只有融入中国梦才更加出彩。”

渴望再上一次太空

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作为任务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当时,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位两度飞天的航天员。有人劝他,航天事业风险那么大,没必要再拼了。可他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就是飞天,只要祖国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再上太空。

为了继续追逐飞天梦想,他自觉和年龄小一轮的年轻战友们一起学习、一起训练,坚持相同的标准,甚至付出更多的努力,直到成功入选神舟十一号任务乘组。

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带领航天员陈冬一起飞向太空,在轨飞行33天。任务完成后,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位三巡太空且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曾有记者问他下一次还飞不飞,景海鹏答道:“我真的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

每天有锻炼标配

距离神舟十一号任务圆满成功已过去了7年。在这7年中,景海鹏的岗位有过几次变动,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航天员。

景海鹏在陆军某部任职期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学习习惯,利用周末定期回队训练。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成为他每天的标配;70多本手册指南、成千上万条指令都已烂熟于心……经过多年的坚持,景海鹏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能依旧优秀。2022年6月,景海鹏和第三批航天员里的两名新人组成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执行任务,景海鹏第三次担任指令长。

前两次担任指令长时,景海鹏带领乘组反复练习,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还精准把握整个程序、每一项实验以及队友的每个动作。正是凭着这种“分秒不差、分厘不失”的严谨作风,成就了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和中期在轨驻留任务的圆满成功。

神舟十六号乘组是个全新组合,三人均是博士。面对两名比自己小了整20岁、毫无飞行经验及太空环境体验的队友组成的“跨代乘组”,景海鹏深感责任重大。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安全地把他们带上天,并安全地把他们带回来。”

朱杨柱:青年学子追梦十余载终圆梦

身为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后,曾任大学教员,继而成功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并作为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载人飞行任务——这段经历对朱杨柱来说,绝不仅仅是幸运,而是一个青年学子执着追梦十余载的故事。

朱杨柱的经历写满了奋斗篇章,他却谦虚道:“我很幸福,赶上了一个新时代。让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都有机会实现人生梦想和价值。”

“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

朱杨柱从小就有一个蓝天梦。他中学时代的母校——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是飞行员选拔基地之一,学校里配置了一些飞行训练器材。他在学习之余,一直热衷于练习那些飞行器材。

高二时,朱杨柱本想报考空军飞行员。班主任认为他是一个搞科研的好苗子,劝阻了他,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天空的热爱。

“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高考填报志愿时,朱杨柱果断填报了国防科技大学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

朱杨柱专心从事科研道路,先后攻读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阶段,他参与研究的项目获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毕业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十年寒窗苦读后,朱杨柱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脚踏实地,干好眼前的事”

毕业后,朱杨柱被分配到某工程大队。虽然他的专业方向跟这个单位并不对口,但一向心态积极乐观的朱杨柱没有抱怨和哀叹,而是坦然接受现实,干好本职工作。

给脚手架刷过漆,搭建过工棚,装过暖气,支过混凝土模板,还在尘土飞扬的深井中扛着重物爬上爬下……这位曾一直泡在实验室里研究高科技的高才生,作为实习排长带着一群战士天天在深山峡谷中摸爬滚打,其表现赢得了上下一致认可。

坚硬的混凝土并没有磨灭朱杨柱的初心。一年后,朱杨柱申请去读博士后,师从钱七虎院士。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他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圆满完成科研任务。2017年,朱杨柱被推荐进入航天工程大学,负责建设力学基础实验室,不久又被评上副教授。

就在朱杨柱顺风顺水搞科研的时候,那个少年时代就埋藏在心里的飞天梦想再次点燃。他得知招选第三批航天员的消息,了解到这次不再只向空军飞行员选拔人员,还扩大范围向相关领域招收航天飞行工程师,他所在的学校也在其中。

朱杨柱再一次向他的飞天梦发起冲锋。经过一轮又一轮严格的选拔后,朱杨柱顺利过关。当录取消息传来时,整个学校都轰动了。

回顾十余年追梦路程,朱杨柱说,只要坚持初心,不抛弃不放弃,那些经历过的挫折和考验,都会成为他追梦路上的前行动力。他非常感恩那段在工地上风餐露宿、在钢筋混凝土中浸泡的日子,如果当时他选择自暴自弃或躺平,肯定不会成就今天的梦想。

桂海潮:36岁大学教授“变身”航天员

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36岁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细心的人很快发现,他佩戴着眼镜,这是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作为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首个载荷专家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

桂海潮深有感触地说,“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动力。”

31岁任博导

桂海潮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也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

心怀理想,学习便有了动力。高考时,桂海潮以县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9年时间,桂海潮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绩斐然。

2018年,31岁的桂海潮回到母校担任博士生导师。正当他在自己的领域打算大展拳脚时,又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天,桂海潮所在的学院召开大会。会上院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其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

听到这一消息,桂海潮非常激动,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载荷专家。

开启探索之旅

通过层层严苛的选拔,桂海潮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2022年6月,桂海潮被确定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能和三次飞天的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他感到非常幸运,但也充满压力。

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要承担非常繁重的空间科学试验任务,是目前开展在轨试实验项目最多的载人飞行任务。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承担了较多的实验项目。

“你准备好了吗?”

飞向太空之前,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

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在地面模拟器做过无数次的操作,桂海潮非常期待能去真正的中国空间站里,去体验和探索未知。

如今,他的探索之旅开启了……

猜你喜欢

景海鹏乘组海潮
“博士乘组”奔赴苍穹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柳永·望海潮
望海潮·八里湖
望海潮·枫林谷
景海鹏:三飞太空
望海潮·庆嫦三落月
“航天英雄”景海鹏小时候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