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贺的现实主义诗风
2023-12-26黄文礼
黄文礼
【摘要】“诗鬼”李贺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骨重神寒”,有“冷艳奇”的长吉特色,表现方式也较隐晦曲折,当今有许多学者认为他的诗歌有现代派的特征,但少有人关注到这位诗人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李贺生活在唐朝中期,这时的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社会腐化的乱象愈演愈烈,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李贺曾在洛阳、长安、潞州(边疆)等地长期羁旅生活,目睹了社会底层阶级的苦难生活,他即事名篇,不平则鸣,写下了《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荣华乐》等抨击统治者奢靡享乐、悲悯底层百姓不幸遭遇的写实作品,对我们观察唐朝中期的底层阶级生活有“诗史”价值。
【关键词】李贺;中唐;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8-0048-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8.015
一、李贺写诗记录社会现实的原因及其态度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身为唐诸王孙的李贺,在接受屈子、杜甫、韩孟诗派和新乐府运动的思想后,对生活在苦难生活的贫民产生了极大的关注欲望。长安任奉礼郎时,他时常与奢靡的上层阶级接触,又位卑奉轻,生活贫困,近乎平民百姓,在极端的物质条件反差中,与广大民众的心灵产生了交契;在潞州抗击藩镇时,他见识了悲惨的社会民生,为无辜罹难的士兵和百姓感到痛心……李贺对底层百姓的关注与其生活遭遇是密切相关的。
(一)残酷的社会现状
李贺生于德宗贞元六年(790),逝于宪宗元和十一年(816),仅活了短短的二十七年。但他历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亲眼看见了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的不断衰落。唐朝的衰落是全方位的,在中央,皇帝贪图享乐,亲信宦官,上行下效,中央官员迅速腐化,社会奢靡腐败风气不可遏制。李肇《唐国史补》载:“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上层阶级为满足自己的穷奢淫欲,加重对百姓的徭役赋税,百姓为缴纳赋税,完成徭役,流离失所,客死他乡,无数悲剧在神州大地上演。在地方,藩镇实力日益强大,地方节度使野心膨胀,逐渐摆脱中央控制,尝试自立为王,在北方边疆爆发了一系列叛乱,朝廷为维护统治,派兵与藩镇交战,边疆地区战火连绵,民生凋敝。残酷的社会现实深深刺痛了李贺作为诗人敏感的内心,他观察搜罗了众多民生有损的史实,用精警奇峭的语言,书写了重大社会题材的诗篇。
(二)王孙身份和人生经历
李贺是唐宗室大郑王之后,但是传至他这一代,父亲李晋肃官小名微,家道中落,无法给他多少仕途上的助力。李贺从小就看到了家道的衰落,看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的一蹶不振,作为宗室弟子,他不仅有振兴他这一王族分支的责任,而且对李唐王室的兴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常幻想自己在获取权力之后,大展拳脚,结束藩镇之乱,拯救李唐王朝,使天下大治,所以他是真正将天下百姓视为自己的子民的。
现在有学者因李贺的生命太短,质疑他有关社会民生的诗歌的真实性,这一说法是存在问题的。李贺早慧,少有才名,人生早年就被韩愈、皇甫湜赏识,誉满京洛,正逢其意气风发之时,先丧父守制,后应举遭毁,前途渺茫,身心俱疲,连番的命运打击使他迅速成熟,其诗有云:“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老。”所以自他十八岁洛阳游学后的九年学习、任官、羁旅生涯,是完全有能力和有意愿去描摹社会,写作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的。
李贺关于底层人民的诗篇集中在他在长安任奉礼郎和在潞州任张彻幕僚时期。在长安任奉礼郎的三年中,他目睹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其对百姓的残酷压迫,比如《感讽五首》(其一)就是用白描手法,描写越妇遭受大小官员的横征暴敛。《老夫采玉歌》就是叙述统治阶级为满足自己豪华奢侈生活的需求,迫使老夫服役采玉,日日劳苦。元和九年至元和十一年,李贺客游潞州,依张彻幕府,他在这里见识了藩镇势力的残暴,对战乱中受害的士卒贫民的痛苦有着切身感受,所以他这一时期常为边境将士发声,比如《塞下曲》就是为被虐待的士兵诉说怨苦;《平城下》就是写老兵戍守之疾苦;《长平箭头歌》更是描绘了一群古战场饿鬼形象。
(三)屈原和韩孟诗派的影响
李贺是韩孟诗派的一员,韩愈和屈原对他的影响极大。
中唐诗歌的主旋律是“求新求变”,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继承了屈子以来“发愤抒情”的文学传统,提出了“不平而鸣”的文学主张,提倡重构文学语言—— “惟陈言之务去”,形成了既反映社会现实,又奇崛瑰诡的诗风。韩愈是李贺的伯乐,他为李贺连骑造门,极力延誉,怒著《讳辩》,推荐期许。而李贺与韩愈的不断交往中,基本认同并践行了韩愈的文学主张。
与韩孟诗派的其他大家一样,李贺积极接受《楚辞》的艺术熏陶,他在《赠陈商》中描写了自己对楚辞的痴迷,“楚辞系肘后”,将典籍系在自己的手肘上,以方便阅读,可以推测长吉对《楚辞》的喜爱程度。在不断地研读下,李贺将《楚辞》讽喻言事的思想吸纳进自己的文学习惯。①杜牧在《李长吉诗歌叙》中评价李贺诗歌:“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体现出李贺诗歌和《楚辞》的继承关系。楚辞的长期熏陶,给长吉诗歌镌刻上了著文言事的基因,我们常能看到其写作有关底层人民苦痛遭遇的诗篇。
(四)杜甫对李贺的影响
杜甫诗歌对李贺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李贺常有机会接受杜甫诗歌。他的父亲李晋肃是杜甫的表弟,和杜甫有过不菲的交情,而且重视对李贺诗歌才能的培养。所以李贺自年少起就不断学习杜甫的诗歌,将他当作自己诗歌的模范,潜心学习其诗艺,受到了其现实主义的感染。
李贺对杜甫的传承早有学者研究。清代的陈本礼在《协律钩玄》中评价李贺的感讽五首其一“此可与子美‘哀哀寡妇诛求尽,痛哭郊(一作秋)原何处春’并读”。②清代姚文夔更是以“诗史”评价李贺的作品,他在《昌谷集注·凡例》中说:“世称长吉为诗史……昌谷亦为诗史也,然不敢以史自见也。不惟不自注,更艰深其词,并其题又加以隐晦。” ③近代也有学者研究李贺对杜甫的学习,比如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长吉诗如《仁和里杂叙皇甫湜》《感讽五首》之第一首,《赠陈商》等朴健犹存本色,雅似韩杜。” ④李贺作为皇室子弟,其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操和杜甫也达成了一致,所以无论从精神角度,还是诗歌艺术,甚至是身份上,李贺都无愧于杜甫现实主義诗歌的传承者。
二、具体诗歌分析
(一)《感讽五首》其一(关于赋税)
《感讽五首》这组诗,写于李贺在长安担任奉礼郎时。其内容大多都是诗人观察到社会的某些现象,有所“感悟”,而写的讽喻诗。本文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第一首进行分析。
诗文如下: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本诗的开头像是两个反问,令大家产生了很大的困惑,盛产明珠的合浦地区为什么没有了明珠,有无数柑橘树的龙洲地区为什么没有了柑橘树?但诗人并没有使用反问的语气,他将这两件事作为证据(也可见他已将这两件事认为是常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即造化的力量也比不过人欲的贪婪。这两句诗总领文章全局,极写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暗含自己对百姓无奈处境的同情。即使从现代意义上,这两句诗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人类再一味地向自然索求资源,自然对人类的供给将消耗殆尽,也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然后诗人就开始描述人欲的贪婪,语言生动鲜活,简直像一出舞台剧。拉开幕布,大家可以看到长吉为大家设计的台景,“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江南的早春,一户纺织家庭,蚕宝宝正在庭院中的篮子里,愉快的啃食桑叶,不料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这位不速之客凶神恶煞,脸色狰狞,胡须虬曲翻滚,身穿一身官服,一下马就开始作威作福,只见他拿出一块方板,“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这是来催交赋税的,可是这才是早春时间,蚕都没有结蛹,怎么能够织作并缴纳赋税呢?越妇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释换来的是县官的无动于衷,他理直气壮地搬出了借口和靠山,“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越妇哪能够承受使官的压力,那可是皇帝的使者,无可奈何,只好先向县官许诺,会尽快缴纳赋税,然后赶紧吩咐自己的小姑给县官准备食物,“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县官连吃带拿,才有些满意,骑上自己的马,施施然回去复命。越妇一家刚喘过一口气,没想到,“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簿吏又走进了大门,又是一番敲骨吸髓。
李贺对杜甫新题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继承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展现。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了越妇遭受官吏逼税、敲诈勒索这一典型事件,表现了当时各阶层官吏横征暴敛的无耻行径。首先是统治阶级,他们脱离生产,为了自己的奢靡生活,在早春就遣下使君来地方催税,而使君要么装作不知,借机压榨百姓,要么才疏学浅,谄媚媚上,竟然不加劝阻或者上报驳回,真的来地方催纳赋税,这就是中央上的暴政。然后就是地方官助纣为虐,掌管地方赋税的县官自然是知道什么时候越妇有能力缴纳赋税的,可他不仅不劝阻使君,反而早春就跑到越妇家里,搬出使君这座大山,狐假虎威,对她们敲诈勒索,骗吃骗喝。最后连最基层的簿吏也要登门,来吸越妇的血。由此诗可见,中唐的社会风气走向奢靡,吏治也随之走向腐败,到了李贺这个时期,官员对民众的敲诈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我们从李贺的诗歌可以窥见一二。
(二)《老夫采玉歌》(徭役)
中唐时期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不仅有严苛的赋税,还有繁重的徭役,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就以“采玉人”这一徭役工作为切入口,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老夫采玉歌》全诗如下: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老夫年纪已大,膝下早有子女,而采玉又是一项在高崖深溪间作业的危险工作,按理说老夫应该在家乡养老,为什么要去采玉呢?詩人在开篇就给出了答案“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采玉是为了获得宝玉,获得宝玉是为了满足统治者追求“好色”的装饰需求。造成老夫背井离乡,崖间采玉,饥寒困苦的元凶就是骄奢淫逸的统治者,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欲望,征调徭役前去采玉,其需要的玉石数量之大,连老者也不能逃过征调。
接下来李贺倾注自己对老夫的深切同情,描绘了采玉人的苦难生活。“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采玉人们整日饥寒交迫,在溪水中采玉,竟然将一个长达三十里的深溪搅得浑浊不堪,将生活在龙都搅得不得安宁。这两句明写“老夫”之饥寒,暗写采玉人工作强度大,表面写龙愁,其实还是人愁。其后“夜雨”两句写的是玉工们在一天辛苦的劳作后,无处可住,无物可食,夜晚,下着雨,也只能栖息在野冈上吃蓁子,老夫边吃边流泪,他躺在山冈上,眼含热泪,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愁苦至极,不由得有了一番想象。“蓝溪”两句正是老夫的想象,他认为蓝溪水好像特别讨厌活人,似乎想要把所有来此采玉的人全部淹死,他想:假如我身死这蓝溪之中,我要恨这溪水一千年。这两句诗阴冷凄惨,表面写的是采玉人对蓝溪的恨,痛恨溪水让他们难以活着归乡,其实是对统治者的诅咒,采玉人恨溪水是其次,蓝溪只是自然之物,他们真正恨的是为了一己私欲,派遣他们前来送死的统治者,如果“老夫”们不得生还,他们要在地府纠缠统治者一千年!
最后四句诗感情真挚,余韵悠长,王琦注云:“夫己之生死正未可必,乃睹悬肠之草又动思子之情,触物兴怀,俱成苦境,深可哀矣。” ⑤老夫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即使在暴风骤雨里,他也要悬绳采玉,绳子系在他的脚上,狂风呼啸,他在暴雨中袅袅飘动,极其危险,可他不经意往古台石磴上一瞥,一株”悬肠草”映入他的眼帘,于是顿时思子之情蔓延,家乡妻儿的面容瞬间填满了他的脑海,心中痛楚,肝肠寸断。
这首诗将“服役采玉”饥寒劳累的凄惨生活和险峻寒苦的采玉环境穿插来写,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的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兼用夸张、想象、衬托等手法,用凝练峭拔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写了中唐徭役的部分现状,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麻木不仁,奴役百姓的愤怒和对老夫等被迫忍受艰苦徭役的普通百姓的同情,对我们观察中唐后社会的徭役现实有借鉴意义。
(三)《宫娃歌》(宫女)
“宫怨”是唐代诗人笔下的常见题材,李贺生活在长安时期,受到政治家“释放宫女”的主张影响,对这一群体给予了许多关注,《宫娃歌》就是诞生在这一背景下。
与农民和其他底层阶级相比,宫女比他们更可悲,因为宫女失去了自由,一辈子被锁在皇宫内,与奴隶无异。诗歌从开头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首先描写明亮堂皇,纱帷重重的皇宫,然后笔锋一转,摆满花卉的房间里,宫女却在捣制守宫砂,这是封建时代防范宫女不守贞洁的药物。守宫砂是对宫女肉体上的束缚,更是她们心理上的束缚,她们一辈子只能在皇宫里侍奉皇帝妃子,乞求垂怜。皇宫多么富丽堂皇啊,钩栏殿影,彩鸾帘额,夜晚细细看来却铺满了宫女的哀怨。她们唯一的解脱就是在梦中“梦入家门上沙诸”,在梦中希望“放妾骑鱼撇波去”。这首诗与其说是李贺对宫女的怜悯,不如说是为宫女们哀求,祈求“光明如太阳”的皇帝,放她们归家享受自由。
(四)《长平箭头歌》《平城下》(士卒)
唐中叶后,地方藩镇实力不断膨胀,经常爆发叛乱,李贺以王孙自居,对国家分裂的现象痛心疾首,他无论身处何地都十分关注边境战事,最后更是亲自前往边境,讨伐藩镇,虽然没有获得太大的功绩,但李贺一心维护国家统一的拳拳之心是值得肯定的。
李贺对藩镇的痛恨不仅仅局限于较虚无的个人感情倾向上,还落在藩镇行凶作恶,破坏生产、奴役百姓,落在无数良家子殒命战场的实处上。《长平箭头歌》《平城下》就很好地展现了藩镇的恶行,这是李贺对藩镇痛恨的主因。从李贺复杂的身份来说,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唐王朝的王子皇孙以及普通爱国官员知识分子对地方藩镇的感情倾向。
《长平箭头歌》是李贺一首典型的“鬼诗”,诗人用“漆灰骨末”“左魂右魄”“阴火”“虫栖雁病”等诡谲的意象塑造了一个冤魂遍野,饿鬼盈荒的古战场鬼蜮,令人毛骨悚然。李贺塑造这样的古战场并不是真的为了以此凭吊,而是用古战场的恐怖景象象征当今社会,描述藩镇割据下,士兵和人民的悲惨遭遇:人们饱受战乱,食不果腹,恐惧难安,最终的下场只有一个,成为饿鬼。
如果说《长安箭头歌》采用象征手法,较难直观反应边疆社会现状的话,《平城下》就显得更加直接。其部分诗文如下: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唯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唐朝多边塞诗,盛唐边塞诗慷慨昂扬,宏伟开阔,因为这时的唐王朝国势鼎盛,有开阔四野之力。但到了李贺这个时代,国势逐渐衰微,边疆军事已腐化,边疆将士常蒙受不公的待遇,李贺曾在潞州游历数年,对平城等地的士卒有较深的了解,这首诗就是他借征人戍卒之口,道出其痛苦和愤怒的作品。
从诗歌内容上分析,李贺这首诗的前四句少新颖之处,无非总述戍边环境恶劣,将士戍守时间久。后四句就较特别,竟然拿近关将士和边疆将士做对比,戍边将士“海风断鬓发”,近关将士却“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两者同是屯兵之地,待遇却天差地别,怎能不让人心生不满?其实在近关又如何,一样吹青笛以思乡,苍老于戍城。
从诗境里,一位老兵在城墙上驻守,望见孤蓬随风,瘦马嘶鸣,他想我的生活也想它们一样随风漂泊,饥寒困苦。他不由得思考自己最终的命运会如何?于是他的思乡之情喷薄而出,凝固成一个问题,向无法帮助他的人提问:“官吏老爺,这里离关内有多远啊?”许久之后,他仍觉得不够,用悲哀的神色,像赌咒一样说:“我宁可战死沙场,也不要在这里受冻饥寒而死。”对于一位戍边的庄稼汉来说,说出这番话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可就算说出来,又有何用呢?他一样无法还家,甚至无法和敌人搏杀,只能在边疆孤城浪费自己的生命。
李贺在潞州游历的三年,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取得多大的功绩,但他在这三年,与边疆将士密切接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纸笔记录下来,为我们拉开了一幅流血涂野、豺狼冠缨、老兵凋零的悲怆画卷。
李贺常有机会接受杜甫诗歌。他的父亲李晋肃是杜甫的表弟,和杜甫有过不菲的交情,而且重视对李贺诗歌才能的培养,所以李贺自年少起就不断学习杜甫的诗歌。关于李晋肃和杜甫的关系,文献记载不多,但从杜甫于大历三年作的《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可以一窥两者的深厚情谊,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墙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指杜甫和李晋肃的船只驶向相反方向,不能像兄弟一样一起出行(雁行典指兄弟),说明了杜甫将李晋肃作为他的兄弟。“凭将百钱卜,漂泊问君平。”两句则体现了杜甫对李晋肃入蜀旅途的关心,可见两人并非疏远的表亲关系,是有密切交往的亲朋。所以李贺很容易从父亲那里得知这位长辈的诗学才华,将杜甫当作自己诗歌的模范,潜心学习其诗艺,受到他现实主义的感染。
注释:
①(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诗集注前之杜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第4页。
②(清)陈本礼:《协律钩玄》卷一。
③(清)姚文夔:《昌谷集注·凡例》,(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1977年版,第385页。
④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8页。
⑤(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第2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