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是人间烟火,事实指向骨头内部
——张新泉其诗:我的读后感
2023-12-26聂作平
聂作平
张新泉初始的人生写在波涛翻滚的江河上。许多年过后,当他回望这段令他铭心刻骨的经历时,他向诗坛捧出了他的成名作。那就是充满喧哗与骚动的以纤夫生涯为题材的大型系列诗作,后来结集名为《野水》。当年,张新泉事实上还没有获得全国性的影响,而《人民文学》《诗刊》《青年文学》等名刊都以大组诗的规模,相继推出他的野水系列 ;《人民文学》还在卷首语里刊发称赞这些诗作的读者来信。与其说这是一种礼遇,不如说这些作品与当时诗坛上的流行色相比,从题材到表述都特立独行:
在滩水的暴力下/我们还原为/手脚触地的动物//浪抓不住我们/涛声嚎叫着/如兽群猛扑//一匹滩有多重/一条江有多重/我们 只有我们清楚//是的 这就是匍匐/一种不准仰面的姿势/一种有别于伟岸的孔武//热得嘶喊的汗/一滴追一滴/在沙砾上凿洞窟//船老大在浪上咒骂/骂得无法无天/骂得好粗鲁//轮到我们骂时/我们只仰躺着喝酒/仰躺着 把匍匐报复(《拉滩》)
流沙河在《沱江上的拉船人》中写道:“读者须知,这是发愤谋生,这是拼命求活,不是所谓‘深入’生活,够他苦的。也多亏有了这段江水缘,二十年后,他才可能写出这些最独特的,人生色彩最真之作。”
其时的中国诗坛,众声鼎沸,流派林立,但张新泉的纤夫系列,却不属于任何流派。甚至,与很多诗人的作品相比,这些作品花样不新,写法不新。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张新泉通过对纤夫生涯的摹写,对水与江河的赋意,以雄浑、强悍和极具张力的诗句,透露出野性的力量、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这些作品摇曳生姿,具有一种阳刚的、粗粝的美。此外,张新泉先生精通音律,不仅多种民族乐器都自学成才,且能自度曲。这反映到他的纤夫系列上,便是这些作品无不具有一种内在的音韵,这种音韵,读起来让人联想到古典的风范。比如《残纤》中的句子:
被七月 烤过/被数九 冻过/被汗 咬过/被水 泡过/被逼成刀锋/把礁石砍过/是把尺 量尽纤道/是根弦 弹遍长河/哭过 醉过/从青青的竹子 到/褐黄的纤索/你说 我像不像一首歌
有论者认为,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诗集《鸟落民间》,其实并不能代表张新泉诗歌的最高水准,窃以为,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且不说获了鲁奖之后这些年里,他在诗艺上的与时俱进,单就在《鸟落民间》之前,他已有相当一些作品,比这部诗集更趋于精熟。
以野水、以纤夫成为具有全国性名气和影响的诗人后,时光进入九十年代初。出人意表的是,张新泉没有继续在这个题材上写下去,而是把关注的目光,从当年令他回肠荡气的纤夫生活,转向了从普通人生中发现精微幽暗的诗意。这些作品,以《好刀》《文火》《撕》最具代表性。比如《好刀》,他这样写道:
好刀不要刀鞘
刀柄上也不悬
流
苏
凡是好刀,都敬重
人的体温
对悬之以壁
或接受供奉之类
不感兴趣
刎颈自戕的刀
不是好刀
好刀在主人面前
藏起刀刃
刀光谦逊如月色
好刀可以做虫蚁
渡河的小桥
爱情之夜,你吹
好刀是一支
柔肠寸寸的箫
好刀厌恶血腥味
厌恶杀戮与世仇
一生中,一把好刀
最多激动那么一两次
就那么凛然地
飞 起 来
在邪恶面前晃一晃
又平静如初……
人类对好刀的认识
还很肤浅
好刀面对我们
总是不发一言
可以说,《好刀》是张新泉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首,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首。它意味着诗人渐渐收敛了火气,进入思辨的禅境。如果说野水时期是高歌猛进的外家功夫,是铁砂掌,是金钟罩的话,那么《好刀》及以后,则进入了玄之又玄的内家功夫,是一阳指,是六脉神剑。
关于张新泉其诗,24岁时,我曾不揣粗陋,写过一篇近万言的评论,其中,有一段论述是这样的,至今,我也同意自己当年的看法:
透过张新泉诗歌中始终贯穿的强烈的平民意识和人性觉悟,这些作品事实上无一不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它始终以诗歌的光明,以充满爱和关怀,充满张力和压力的诗笔,以一颗时时为生活所打动、所启迪的心,从自我的真实生命写照出发,关注命运,关注生活和真挚的人生,努力寻求普通人生命中的辉煌。
二十多年后再来读这些作品,我仍能感觉得到,在张新泉的笔下,小人物的命运和生存被放大,被推到了前台,放置在聚光灯下,在纤毫毕现之中,让读者领略那种意味深长的隐喻、暗示和双关。这正如他曾经的一首诗的标题那样《人间烟火与骨头内部》。表面看写的是人间烟火,事实指向的却是骨头内部。
这些诗歌另具有文本探索上的意义。这意义,就像张放在评论中所说的那样:“新泉先生有意地尝试将小品文围炉谈心的一些特长引借到诗中,得斯文平近之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创新的精神与一定程度的成功。”
评论家燎原则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新泉的这种诗歌写作,实现了只有小说这一体裁才能做到的表现当代生活的丰富性”。
大而化之,野水、野码头为代表的纤夫系列,是张新泉真正意义上写作的开始,是他把诗歌上升为个人精神的自觉意识,这使得他在众声喧哗的诗坛,发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声音。而从《文火》《好刀》时代开始,则意味着他中年变法,重新开辟了另一条诗歌之路,这条诗歌之路拓宽了现代诗的题材、技艺、境界。其间的从容与坦然,恰似一个洗了手脚坐在船头吃饱了饭的纤夫,在面对午后江上的一汀沙洲、半江碧水时,露出了会心一笑。
这之后,包括他最近几年间的新作,其实仍属于《文火》和《好刀》的延长与丰富。总体上说,它们形成了张新泉诗歌的最大特色,那就是亲切的口语写作,机趣与禅意的境界营造,底层视角的悲天悯人。如果要说其中的变化的话,那就是,近几年的作品中,他更多地把中年写作时期作为他者的观察,渐渐转向了晚年写作的内心自省。换言之,他中年时代的诗歌更偏向于通过对他人的观察、体味来表达内心,如他写老孟,写李三秋,写火葬场,写在行道树上晾衣服的民工,等等,无不如此;而近些年的诗歌则偏向于自我陈述与自我反省,更多的从我出发,从心出发。如《自画像》,如《流水账》,如《双穴》等。
这些作品,放弃了技巧,或者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庾信平生最萧索,暮年诗赋动江关。七旬以后的新泉先生,他的写作似已达到了无所不能入诗的地步,飞花摘叶,伤人立死,无招而胜有招。
尤其重要的是,我读出了他的诗作中,对生命和死亡的深重思考。他的生命意识更加浓烈,对死亡的思索与思辨中,折射的却是人间之爱、人生之爱。
两周前,我曾陪新泉伉俪前往古蔺小游。路上,有两个细节让我记忆深刻。其一,在经过一家棺材店时,他说他对棺材很有兴趣。这种与死亡密切相关的东西,他感受到的不是恐怖,而是好奇:一个人躺进去,是否真的感到舒服?其二,经过一片墓地时,他说他很关心墓地的风水。风水好的墓地,让人宁静。在英国旅行期间,他曾专程前往当地陵园。伫立于异国陌生土地上的陵园,他觉得每一个长眠者都带走了一段深藏的秘密。几年前,他把自己写死亡的几十首诗收集在一起,打算以《都要去那个地方》为书名出版。只是,由于师娘极力反对,他才心有不甘地作罢。在谈及晚年生活时,新泉先生甚至告诉我,他常常思考的问题是,死后到底是埋在树下还是穴中。至于哀乐,他说,他要选那首童声合唱: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作为一个高龄老人,对死亡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显然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而经由思考后吐出来的诗句,它能给年轻的来者予以再次思考的冲动。人生代代无穷已,在作为物种的人类链条上,我们既不是开始的一环,也不是最后的一环,我们只是不起眼的承上启下的一环。虽然不起眼,却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死亡题材(姑且如此命名吧),能够读出张新泉先生面对悠悠万事,于斯为大时的冷静与豁达,甚至还有一丝好奇和冷幽默。是的,人都是要死的,既然上帝对生命如此公平公正,那就不妨把死亡看作一次精神与肉体的双重返乡:
如果每年都能抽时间
去殡仪馆和墓地看看
在上述两个地方,深深
鞠躬和喃喃,你就会
对家里的旧沙发,老灶台
投以热眼,继而耐心抚平
旧书中的深浅折痕
赞赏鹩哥的问候语,能在
短句之后又优雅拐弯……
——(《如果每年都能》)
张新泉是我的老师。亲老师。
关于他的诗歌,新泉先生曾说过两句话,我觉得它既是诗人的自省,更值得所有写诗的人警醒。其一,他说过:我一直在排毒。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涉及,不赘。其二,他说,总结大半生的写作,一句话足矣:我尽力了。我辜负了自己。
新泉先生有时感叹,他那一代人最好的岁月,都为环境所局限。等到八十年代西风东渐,又上有老下有小,必须为生计而奔波。更重要的是,由于有“毒”要排,接受新东西的艰难,比之于年轻一代,也许要用惨烈来形容。因而,他认为,在诗歌艺术的道路上,他尽力了,只是,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他感到遗憾,自认没达到理想中的高度。这种令人醍醐灌顶的自省,大概可以看作新泉先生步入高龄以后,其诗作的广度和深度仍在不断拓展的重要原因。
行文至此,回头一读,发现写得很零碎。距离太近,或许便有盲人摸象之虞。好在,这只是我对新泉先生其人其诗的一点点个人感受。姑且算抛砖引玉吧。在此,且以新泉先生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作为本文结尾吧:
诗歌、诗歌写作和诗歌生活,它是通向人的灵魂,是通向人的心灵的一种最便捷的,也是最近的一条路。退休以后,我在网上仍然读诗,在网上看到诗歌以后,总有一种错觉,以为这些诗歌都是投给我的稿子,都需要我来编辑。我很庆幸,跟我生活在同时代的还有很多好诗人、好作品。跟这些诗人生活在一个时代,所以我对诗歌的那种热爱,对诗歌的关注还会持续下去,我把我自己称为“诗歌工作者”“诗歌志愿者”“诗歌书写者”,我会终身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