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生态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分析

2023-12-26赵津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绿色

赵津津

(福建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要举措。因此,深入探讨乡村生态振兴显得尤为重要。

1 乡村生态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生态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1.1 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以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为关键环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活力。

新时代十年,我们见证了中国城乡差距在持续缩小,但也必须承认,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滞后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3]以乡村生态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从 ‘生态掠夺’向‘生态依靠、生态适应、生态优化’的转变”,[4]有利于重塑城乡关系,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在产业发展方面,构建完善的生态产业链,协同城乡经济绿色转型;在制度方面,建立起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相配套的生态文明制度和治理体系;在生态方面,促进城乡生态系统在空间上融合,在功能上互补,一体推进,共生共荣;在社会建设方面,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现代生产要素,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进环境民生福祉。

1.2 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5]人与自然是一个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居住条件改善与自然环境修复的关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愿景诉求。

在我国,“农村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以上,”[6]对生态环境的考量不能忽略乡村这一主战场,相较于城市而言,“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7]可以说,没有乡村的美丽,就没有中国的美丽。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让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相配套,跟上节奏”,[8]关涉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大局,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1.3 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抓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归根结底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关键是让占我国人口1/3以上的农民融入现代化进程,使这一群体在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的征程中不掉队,是当前到本世纪中叶要面临的现实难题,这一难题的攻克,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色和水平。

“共同富裕不是单指物质财富的增长”,还包括精神生活的富足,“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和永续共享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9]以乡村生态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依托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10]另一方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利于实现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环境民生福祉增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美好生活品质提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些措施在乡村地区的推进,体现了社会环境正义、生态公平的共享发展逻辑,有利于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促进农民自由全面发展。

2 乡村生态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十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农业绿色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面貌得到扭转;农民环境卫生观念显著提升,参与整治积极性逐步增强。但由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我国在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成为影响乡村生态振兴顺利实现的现实困境。

2.1 农业绿色转型能力受限

2.1.1 农业现代化遭遇非绿色化挑战

一是依赖化石能源投入维持农业产量的模式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近年来,尽管农作物的化肥农药农膜使用持续减量,但总量依然居高不下。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分别高达313.5公斤/公顷、7.8公斤/公顷,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国际安全上限,极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板结与酸化,引发农产品安全隐患和国民健康隐患。二是节水灌溉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59,2020年底,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11]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三是农田灌溉和翻耕、秸秆燃烧、农业机械使用、化肥农药生产和施用过程产生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仍然突出。

2.1.2 农业绿色科技创新活力不强

新时代十年,我国农业绿色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但比起世界农业强国,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比还比较低,绿色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还比较弱,现有的生物育种技术、节能节水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由于成本、使用条件等因素限制,推广应用起来还有一定难度。

我国还面临绿色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原创性成果少且转化率低、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过程技术融入不够,农业产业链绿色经济效益增值乏力,品牌优势不突出,这些问题限制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绿色农业的质量效益整体不高,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不畅。

2.1.3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难

目前,农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总体上还处于低效转化的探索阶段,其原因如下:一是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难度大。由于对农业生态资源的统计、调查和监测体系不完善,基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不足,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及时共享等原因,当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和科学规范的、易于操作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二是农业生态产品产权不明晰,市场交易机制不健全。各类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交叉和重叠,导致农业生态产品产权界定不清晰,林权、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等权益无法落实,难以形成有效激励;农业生态产品的交易市场发育不充分,区域之间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市场交易准则。三是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现行农业生态补偿形式比较单一,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漏补、错补、重复补偿等问题,补偿标准偏低且覆盖面不全,不能充分调动各方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积极性。

2.2 农村现代化的环境短板问题依然存在

2.2.1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亟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绝大多数村庄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但生活垃圾分类严重滞后,资源化利用率低。2020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48.5%,[12]超出集中处理能力的部分只能简单填埋或焚烧,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截至2021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为28%左右”[13],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薄弱环节;厕所革命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14],但各地农村改厕进度不平衡,中西部农村改厕任务十分艰巨,和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各地厕所粪污处置还缺乏便利性、长效性。

2.2.2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配备不足且利用率低

一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由于建设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原因,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有限,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不健全,生活污水处理和地下管网设施普遍落后,环境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二是已建成的环境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运行能力弱、管护难度大问题凸显,人居环境整治的规模化效应不够显现。三是部分农村因直接照搬城市经验和标准,环境基础设施适用性不强,生活垃圾清运设备、污水管网“建而不用”,新厕所由于不好用、不能用遭到闲置废弃的现象依旧存在,暴露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刀切”和形式主义等问题。

2.2.3 农村环境治理体制不健全

一是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职能划分不清晰、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功能重叠等问题,尚未形成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环境治理呈现出明显的条块化行政部门分割现象,增加了环境治理的协调成本,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治理效率,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2.3 农民现代化的生态制约因素凸显

在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农民现代化进程滞后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突出问题,无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获取上,还是在乡村现代化治理的实践参与中,都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3.1 农民因生态福利获得的增收动力有限

一是在适合集约化生产的地区,农民对于现代绿色农业知识技能掌握不足,难以通过高附加值的生态产品增加经营性收入,更多是依靠土地流转获得有限的财产性收益。二是乡村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业态很难在短时期内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劲动力。三是“大国小农”的农情现状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尤其在山地、丘陵、高原地带,制约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机械化开发利用和发展绿色农业的难度较大,现代化进程停滞不前,农民增收任务十分艰巨。

2.3.2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意识淡薄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这类公共事务参与意愿不强,“以集体认同感为基础的乡村共同体意识逐渐弱化”,[15]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知不足,对宜居宜业的生活品质要求不高,公共环境卫生意识未被唤醒,参与农业绿色转型、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的积极性不高且能力不足,这种局外人和旁观者的态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环境治理主体作用的发挥。

2.3.3 农村生态文化传承者角色缺失

新时代十年,我国城镇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近两亿农民进城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但也造成了农村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传承的断裂。一方面,由于受到工业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生活方式和市场化力量的冲击,农村青年群体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认同发生变化,一味追求脱离农村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农村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逐渐被消解;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外流打破了文化代际传承机制,青年人对传统的农本思想、农耕文明的保护传承意识不强,使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失去主体依托和内生力量而被边缘化。

3 乡村生态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厚植绿色底色,聚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使乡村生态振兴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美丽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引擎。

3.1 持续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立足国情农情,从资源环境现实约束中激发农业绿色转型的动能,推动农业生产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

3.1.1 减污降碳协同,让农业“绿”起来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未来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化学投入品减量化,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精准施药,提高农产品的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监管,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形成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农林牧复合系统,使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得到循环利用。二是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用能效率,发挥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应用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实现高效用水,抑制碳排放强度。三是促进农业减排固碳,提升农业碳汇能力。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挖掘森林碳汇资源,增加植被覆盖面和蓄积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让碳氮固定在土壤和农林产品中,促使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3.1.2 绿色科技赋能,让农业有“韧性”

推进农业现代化动能转换,“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16]加速农业“卡脖子”技术攻关,使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促进“农技增绿”,提高农业韧性。一是以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加强有机肥替代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生态循环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化肥、农药及抗生素的依赖,确保农业生产过程绿色、安全。二是通过研发智能高效、功能实用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推动灌溉、施肥向绿色化、精准化和智能化转型,使农业绿色生产更加集约高效,保障优质绿色农产品产出率。三是加强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流通各环节的衔接,提升农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绿色度。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附加值;改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实现农产品绿色低碳运输,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大力推广农产品绿色电商模式,建立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3.1.3 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让农业释放富民潜力

一是加快构建农业生态资源监测网络,健全生态价值核算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部门之间的农业生态资源基础数据,探索不同生态产品之间的换算规则,摸清现有生态资源底数和存量,加强对生态资源基础数据监测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制定农业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方法和技术规范。二是科学界定农村生态产品产权,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形成权责清晰的生产和供给主体,探索成立区域性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促进农村生态产品产权顺畅流转。三是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完善“自上而下”的纵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资金补偿、产业扶持、园区共建等多样化补偿方式,推动生态受益区向生态保护区进行合理补偿,最终形成涵盖范围广泛、重点领域突出、纵横联动的生态补偿体系。[17]

3.2 推动农村宜居宜业和美发展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18]推动农村现代化,应重视宜居宜业和美发展,这是把握农村发展规律的顺势而为。

3.2.1.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一是统筹厕所粪污、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农村有机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的收运处理,通过生物发酵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打通循环链条,实现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二是系统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措施,综合治理农田灌溉水系和村庄水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三是继续深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协同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和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绿色屏障建设,将村庄环境、农业景观和自然生态融合发展,建设居业和谐和美兴旺的美丽乡村。

3.2.2 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一是加快补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村居生活品质,增强农民幸福感和归属感,缩小城乡差距。二是注重建管并重。健全并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整理镇村管护清单,明确管护职责分工,引入奖励机制,管护成效纳入全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形成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的运行管理模式。三是注重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因村施策。比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能盲目模仿与生搬硬套城市模式,应当有明确的重点区域和优先对象,优先瞄准人口集中村庄,创新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制定污水排放分级分类标准和监测指标,对于小散村庄及空心村,要加大技术支持,使生活污水达到农田回用标准就地排放。

3.2.3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统筹衔接城乡规划、农村改厕、垃圾污水治理等各方面工作的主导作用,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对于经营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二是提升农村环境资源要素的吸引力,促进要素分布的城乡双向流动,进而跨越城乡区隔障碍,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集体行动,形成城乡环境治理的整体合力。

3.3 以生态文明理念助推农民现代化

农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要注重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培养富裕进取的文明农民,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农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3.3.1 挖掘生态资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要注重农村地区生态价值实现和生态福祉的增进,将其转化为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一是以农业绿色转型为契机,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调结构、降成本扩大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新业态,加快三产融合,拓展乡村就近就地就业渠道,带动农户生计多元化发展,让农民充分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二是为应对“大国小农”的农情现状,积极发展能满足小农户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小农户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使其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将小农户纳入多元化适度规模经营体系;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完善集体经济运营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合作与联合,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从而盘活集体资产,打通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增收致富的通道。

3.3.2 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意识

一是政府应当减少过多行政化的包办代替,基层干部、乡贤代表应肩负起改善生态环境的宣教责任,重塑乡村熟人社会的互助合作关系,唤醒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意识和自觉主动性,培育农民公共卫生观念,动员群众维护公共空间整洁。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推广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和项目公示制度,保障农民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引导农民以主人翁精神履行生态治理职责。三是加强农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引导农民自我约束,培育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减少污水乱排现象,逐渐确立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素质。

3.3.3 重塑农民的乡村生态文化传承者角色

孕育于中华文明的生态文化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根”与“魂”,[11]是和美乡村建设的精神力量,加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农民摆脱“局外人”思想,重塑农民的乡村生态文化传承者角色,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一是培育良好的乡村生态道德,汲取“天人合一”的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引导农民在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生活中守护和传承好传统农耕文化基因,使传统生态文化现代价值得到充分彰显,让现代人也能感受乡土人文之美,这是农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二是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支持农民组织开展富有农趣农味的生态文化活动,以生态农业景观、农耕农事活动为载体传承乡村生态文化,提振农民精气神。三是引导农民利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和创新中传承乡村生态文化。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绿色
绿色低碳
边疆治理现代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