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价值与实施路径

2023-12-26薛桂丽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风河小学266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活动

薛桂丽(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风河小学 266400)

活动教学区别于教材教学,它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激发更具有实践性和有效性,同时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互相结合,彼此促进,又相互独立。在活动中,教师会利用有趣的数和形的具体形象教具,通过设置悬念和问题情景,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并逐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一、 优化探索活动, 促进思维发展

借助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在活动中,学生可以着眼于自身的兴趣点,对活动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对活动的寓意进行深层次挖掘,对活动中的数学实践问题进行剖析和理解,学生的思维也将逐渐变得异常活跃。

1.实践活动,提升兴趣

小学生正处在懵懂的儿童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共性点,即对哪些事情感兴趣,便去做哪些事情,一旦这件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钻研兴趣,那么他们必将倾尽全力去做好,即使是遇到一定的困难,也会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对学生这一特点的考虑,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设置一些真实的故事情境,以激发和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个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策划一场主题为“我的小小杂货铺”的室外实践活动,给每个学生划分出一块地方,让学生在家长帮助下练习整理物品,并将它们分好类。学生可以给自己的杂货铺设计名字和门面,自己当老板进行售卖。当学生亲自动手整理和分类时,大脑就会高速运转,这种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分类和整理概念的理解,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关系,通过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增加了体验,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主动探索学习的态度。

2.实践活动,自主探索

数学是集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于一身的综合性、科学性学科。教师要以学生的已知知识结构为基础,将实践活动教学情景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使新知活动材料和学生已知的知识相互影响,促进新知结构的建构。实践活动的宗旨主要突出“做中学与学中做”,学生可以一边做一边学,并逐步产生一种探索的欲望。

一旦将数学活动融入数学理论知识当中,会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也将被调动起来。所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当快速融入这样一种真实的情境中,进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动能。

3.实践活动,发展思维

学习数学需要调动大脑很多区域内的功能,进而产生一定的思维逻辑变化。例如,比较分析逻辑、模型逻辑、估测分析逻辑、推理逻辑、统计转化逻辑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这些数学思维逻辑和方法会通过解决问题获得进一步渗透和提高,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数学思维逻辑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情景,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斥着主动探索思考的氛围,并能够让学生大胆推理和尝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勇敢面对失败和困难。教师也要不断对实践活动进行优化,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作用,将学生引领到一个可以探索的空间中,并通过细致观察、耐心操作、精准分析、内容比较和归纳总结去探寻知识本质的内在,从而获取新知并进行有效转化。

4.实践活动,促进创新

创新思维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之一。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只有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创新方法,才能把数学知识学好、学精、学透。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可以组织和策划一系列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发挥自身潜在能力、展现个人风采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个人活动或小组活动,让学生的手、脑、眼共同协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始终与活动流程相同步。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一些折叠、堆砌、绘画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自主创新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进而能够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二、 高效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发展

高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一定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启发性,并让学生在熟悉的现实生活中主动去发现和选择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从活动形式方面考虑了学生的切身感受,同时,也在活动本质上达到了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目的。

1.联系生活,开拓思维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活动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创新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是新教学的重大突破。教师利用学校、社会和家庭等资源来创建不同的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不断探索,自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而将数学理论与数学实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一件自己的物品,并着手为这个物品设计一个精美的包装盒。为了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提出下面几个数学问题:有几种包装形式? 怎样设计可以最省包装纸? 这些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与充足的勇气去自主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教师应当适当地做一些提示。学生参与这样一个有启发性的活动,能够刺激数学思维的发展,而且通过做、玩、折、画、量、摆、贴等活动形式可以激活学生的大脑神经,这对学好数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节日活动,综合发展

实践活动中更多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设置实践活动时,应当采取多学科融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同时,除了在室内进行活动外,还要重视课外实践,这种实践可以更好地贴近生活,更能彰显数学教学的意义,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

例如,在植树节,学生可以参加户外的植树劳动。在植树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种植的面积和植树树木的数量来确定树与树之间的距离,根据树木根茎的大小确定植树的坑深、坑距等信息,这就将植树活动和数学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可以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让学生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推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相互合作,完善自我

教师在设置数学实践活动时,应当着眼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与学习需求,并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使学生在体验集体生活乐趣的同时,能够逐步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例如,有的学校在暑假和寒假期间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等户外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一般都是教师和学校提前安排学生吃、穿、住、行。其实,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这类活动进行自定义活动。首先,可以根据学生人数,确定小组的划分数量,然后给出一些设计思路,让大家再共同讨论这些设计中花费最少但是还能玩得尽兴的设计方案,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就是乘车、门票、餐饮、住宿等相关费用的计算。活动和游戏的设计和经费,这些内容涉及数学的分类、计算、统筹、归纳等知识体系,学生可以借助已知的数据、图形或表格来进行相关信息的计算和分析。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各小组成员能够各抒己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样既可增进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学习他人长处,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分组合作的活动模式,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和其他学生相处,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 结合教材内容, 自创探索活动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尤其在接触和学习数学知识以后,大脑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脑海中产生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思路越来越多。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并结合教材内容,自行创设一些集趣味性、启发性、互动性于一身的探索活动,进而为数学思维意识的快速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1.益智活动,拓宽视野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不仅涉及面广,而且知识架构较为复杂,学好数学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对智力的开发和启迪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参照教材上面所列的知识点,创设一个能够拓宽视野、增长学识的益智类活动,以达到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

以“移动火柴棒”的益智活动为例。这一活动不仅适合低年级学生,同样高年级学生对这一活动也具有浓厚的参与兴趣。在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4~6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各小组成员结合教材上面的加减乘除的运算知识设置活动内容。比如,第一小组用火柴棒摆出了14-7=1和74+2=42的两个算式。很显然,这两个等式是不成立的,但是每一个计算式当中只需要移动两根火柴,等式便可以成立。这时,第一小组可以将这道移动火柴棒的问题交由第二小组,第二小组在认真思考之后,给出了以下答案:第一题当中,挪动4中竖着的火柴,将4变成2,将7中横着的火柴挪到等号右边的1旁边,7变成1,1变成11,左右两边相等;第二题当中,将+号中的竖着的火柴挪到7下面,变+号为-号,变7为2,将等号右边的4变为2,左右两边相等。通过类似的益智类活动,学生的大脑思维得到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将变得越加轻松。

2.推理活动,活跃思维

所谓推理活动主要是以故事为载体,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推导出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数学结论。由于小学生对具有情节性与画面感的故事极容易产生学习和探究兴趣,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思维活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六小”活动
思维跳跳糖
“活动随手拍”
思维跳跳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